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品牌营销的分析

  品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是商业运营的核心部件。无论快消、IT、家居建材,还是衣服鞋袜、农产品,无一不希望自己成为品牌。但长期以来,在企业从事品牌营销具体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两个显在误区!

  第一个误区:认为品牌就是知名度。

  在这类型企业家看来,方便面的品牌只有康师傅、今麦郎、统一、白象等少数几个,特产品牌只有全聚德、德州扒鸡、新疆大枣等名品才算,食用油品牌自然也只有金龙鱼、福临门、鲁花和金浩等少数企业才称得起。正因这种认知,这类型企业家觉得做品牌就必须投入数千万乃至数亿元进行品牌告知。因此,香雪投了央视,恒康也曾一度大肆烧钱,但今日并没登上王者的宝座。

  受此影响,一些企业家对自身观念进行了修正,不再将品牌与知名度直接画上等号。但也因此,从一个坑出来又进了另一个坑,形成了品牌营销的第二个误区。

  第二个误区:往往只从企业实际出发,认为品牌营销就是做好产品、渠道、推广以及促销。

  一说品牌营销,首先想的是做什么新产品,进沃尔玛还是家乐福,搞什么样的活动,玩什么事件!但纵观每年各地新鲜创意活动层出不穷,进入大渠道者不计其数,只是成功者凤毛麟角,失败者是大多数。

  是因为企业家们行为错了吗?不是,品牌营销并不能离开产品、渠道、推广、促销,做到一定程度也确实要形成知名度。只是从本质上,这些并不是品牌营销的本质。

  从根本上,品牌营销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只有对人进行系统的关怀和满足,才能真正做好品牌,让其赢销!

  而这是由品牌营销的三重境界决定的。

  品牌营销的三重境界:区隔性整体性文化性

  从区隔性说,品牌与产品的不同在于,产品卖的是品类属性,而品牌在其之上增加了更多的附加价值。

  从宏观视野看,增加了附加价值的品牌能存在,是因为随着社会物质生活丰富,消费者发生了分化,一些拥有更多物质资源的消费者希冀通过对品牌产品的消费凸显其的不同,或拥有更多价值。

  因此,品牌营销的起源是消费者需求,故而,要做好品牌营销,就必须以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为皈依。只有如此,而非简单地整合产品基地等外在元素,品牌营销才找到了最为坚实的根基。

  从整体性说,找到明确的消费者需求是品牌营销第一步。关键在于整体把握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线性的行为流。例如,茅台如果只是定位高端,不经过产品价格、渠道、推广等系统行为的整合,很难让高端人群完全认可。同样,对于任何品牌的消费者,其都会经历认知、了解、尝试、对比、忠诚消费等几个过程,品牌营销只有洞悉了这些,并从各层面整体把握,充分满足,形成差异,才是品牌营销。

  具体到市场看,中国市场层次多,消费心理多元化的特点决定,任何一个品牌都不可能同时在行为上差异性准确满足多个细分消费群。因此,为了品牌效益最大化,就必须强化品牌的文化性。

  品牌文化性,核心在于充分发挥文化的内在弹性空间,尽可能囊括更多消费群。

  如王老吉的怕上火,百事的年轻一代乃至康师傅的味道、今麦郎的面文化以及互联网上三只松鼠提倡的慢食快活价值观,都是通过对产品利益的突破,形成价值观从而获得广泛的捕获面,赢得品牌效益最大化。

  当然,无论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文化性,还是全面把握消费路径的整体性,抑或捕捉需求的区隔性,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对其进行系统的关怀和满足,实现成功的品牌营销,那么,如何对消费者进行系统地关怀和满足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品牌营销的分析  品牌营销  品牌营销词条  分析  分析词条  品牌营销的分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