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解决问题要善于“盯”

  在管理过程中,各类困扰我们的问题层出不穷。与问题“斗法”,就要对问题盯住不放,把握好以下关键环节:

  要勇于盯。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问题是管理的“风向标”,要树立正确的问题观,克服回避、掩盖、无视、惧怕等错误思想,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抓住问题就是抓住了机遇。为此要真正把解决问题当作改进工作的契机,积极发现并加以改正,从而不断完善自我。克服惰性心理、厌战情绪,坚信“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

  要盯得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发现问题,一要强化责任意识。只有主观上有发现问题的强烈愿望,才能主动深入挖掘问题。二要转变作风, 深入一线。高高在上、走马观花,发现不了问题的实质。三要培养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善于从小处着手,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四要严格对标。标准是衡量问题的尺子,只有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发现问题,否则就会见怪不怪,熟视无睹。

  要盯得准。就是通过对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诊断、分析、研究,剖析原因。只有把握问题的实质,认清问题要害,准确定位定性,才能找准方向。一要深入分析,抓住本质。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二要系统分析,归类建档。按照轻重缓急的程度,把问题梳理排队。三要突出重点,把握要害。对涉及范围广、影响大,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要盯得紧。有的单位解决问题满足于开会、发文件、提原则性要求多,定具体化措施少,解决的标准、进度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人头,这是对问题跟踪不紧、执行乏力的表现。针对这一痼疾,核心就在于对问题紧盯不放,穷追不舍。毛主席曾指出:“对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抓而不紧,等于不抓。”要制定跟踪计划,明确解决项目、标准、措施、时间进度和责任人。在此基础上分阶段推进,跟踪督办,防止中途“搁浅”。

  要盯到底。盯问题最终是要用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要锲而不舍,一盯到底,实行解决问题“销号制”,防止虎头蛇尾,半途而废。以往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些变故在发生之前已有隐患和迹象的存在,但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与及时的解决。因此解决问题一要统筹兼顾,避免为解决一个问题而引发新的问题。二要标本兼治,突出源头整治。三要分层管理,科学界定权限。加强结果考核,建立问责制度。

  要盯反复。即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事物是动态变化的,要防止已解决问题出现回潮。通过回头看控制问题的反复,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回查问题不是单纯对过去问题整改的复查,也不是对同一问题在原有认识水平上的简单重复,而是结合新的形势和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对认识的再提高,是一个继续学习提高、继续深化认识的过程。

  要盯长远。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去解决问题,既要盯眼前,又要盯长远。要着眼未来发展,坚持积极预防为主,在提高解决问题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上下功夫。要居安思危,超前预想,分析事物发展的趋势、走向,明察秋毫,防患未然。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将经验和教训总结提炼出来,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要建立主动性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措施,提高快速反应解决问题的能力,超前防范和积极应对问题的发生,形成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解决问题要善于“盯”  善于  善于词条  解决  解决词条  问题  问题词条  
综合管理

 管理故事:猴子与表

 ——不存在多多益善的资源  哲理的故事  森林里生活着一群猴子,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们外出觅食,太阳落山的时候回去休息,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一名游客穿越森...(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