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责任督学应去“闲心”管“闲事”

笔者观察发现,有些责任督学尤其是专职责任督学,常常以“闲人”自居,出场少、发言少、做事少。除教育督导机构安排的工作外,他们很少主动开展经常性督导,对无明确规定的“闲事”就更不愿意多管了。

责任督学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想多管“闲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责任督学的形象,也让挂牌督导的效能打了折扣。

责任督学是服务学校的“保健医生”,是服务公众的“教育警察”,还是规范办学的“守护神”和学校发展的“助推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大有可为。实现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常态化,责任督学要在做实“规定动作”、管好“正事”的基础上,告别“闲心”,开发“自选动作”,多管“闲事”,贴心服务师生、公众,实现挂牌督导效能的最大化。

一是办好“补习班”,培养“明白人”。李政涛在《教育常识》一书中提到,“教育者最大的无知,是对常识的无知”,“失却常识让世界惶然失措,深受其害”。客观来说,并不是所有家长都能系统全面地掌握教育常识。教育常识的缺失直接导致公众对学校办学行为缺少准确的判断,由不知不懂引发的家校矛盾屡见不鲜,而责任督学则是补齐公众教育常识短板的合适人选。为此,责任督学要办好教育常识“补习班”,可以利用家长会直接面对家长,也可以利用网络实现空中对接,以讲座、微信、微课、小册子等方式给公众“补课”,培养出更多的教育明白人。

二是做好协调工作,化解学校干群矛盾。一所好学校不是没有矛盾,而是总能有效化解矛盾。学校干群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时,责任督学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充分发挥督导职能,必要时直接介入,化解矛盾。这样不仅能及时解决问题,避免事态恶化,还能进一步优化“督”“学”关系。

三是做教师身边的“专家”,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一位教师要成为优秀教师,除了自身的努力,同行互助、伯乐发现、专家帮助、名师指点也不可或缺。目前,县(区)专家资源并不丰富甚至稀缺。大部分责任督学是区域内的教学行家,是“准专家”,在教师成长过程中,作为优秀同行,应该扮演“教练”和“点化者”的角色。与县(区)教研人员相比,责任督学在数量和距离上更有优势,可以近距离、高频次、全方位地指导教师。

四是客串区域教育志愿者。在城市街道社区和农村乡镇村居,责任督学可以客串教育讲解员,为公众普及教育常识;在学校里,责任督学可以客串示范课教师、教学赛事评委、业务讲座专家甚至体育赛事裁判等;在教育系统中,责任督学可以客串参与业务检查、安全检查等。作为区域范围内的教育名人,做好教育志愿者,无偿提供教育服务,会让责任督学的工作更加充实。如此,责任督学不仅能获得更鲜活的研究素材,还能加强与学校、教育局相关科室、乡镇街道、村居社区的联系,提高挂牌督导的公众知晓率。

此外,责任督学还可协助地方政府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也可以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中担任协调人的角色。

以上“自选动作”只是责任督学众多“闲事”的一部分,随着挂牌督导工作的不断深入,更多的“闲事”还会自己找上门。多管“闲事”,管好“闲事”,更多地满足老百姓的教育需求,责任督学才会迎来价值实现的“人间好时节”。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督学  督学词条  闲心  闲心词条  闲事  闲事词条  责任  责任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