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严防抢、赶、超,须打好纾解教育焦虑的“组合拳”

当前,全国已有上亿学生开学复课,如何做好网课与线下课堂的有效衔接成为学校开学工作的重点。近日,在教育部在线教育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各地中小学要精准分析学情,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实现平稳过渡,坚决防止抢时间、赶进度、超容量等不切实际的做法。(5月14日 澎湃新闻)

对遭遇开学阵痛的学校来说,这是一剂“止痛针”;对即将复学的学校来说,这是“预防针”和“镇静剂”。能不能有疗效,关键在抓落实。严防抢时间、赶进度、超容量,须打好纾解教育焦虑的“组合拳”。

“疏”。受疫情影响,春季学期时间大量缺损,应急之下的线上教学难以同质,客观上造成教学任务堆积,师生、家长乃至公众担心教学任务不能如期完成,影响学生成绩,产生教育焦虑在所难免。学校要以“普及防疫知识、弘扬抗疫精神”为主题,集中开展复学第一课,用好抗疫大教材,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筑牢化解教育焦虑的思想防线。在此基础上,要做好师生心理疏导,积极、理智面对疫情带来的现实问题,抢、赶、超很可能过犹不及,低效甚至负效。

“补”。推迟开学及线上教学质量不高,导致教学时间和教学效能双缺损,适当补充教学时间是减少教学损失的有效选项。对于如何补充教学时间,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表示,不建议占用周末、假期时间补课,可以调整周一到周五学习的时间,比如每天增加半小时到一小时。不过,适当补充教学时间不是抢时间,要以不增加师生身心负担为前提,决不能补过了头。为此,县区应制定相对统一的补时标准,为学校科学施补设置红线。

“推”。鉴于教学缺损较大,周一到周五每天补时仍不能完成学期教学任务,对于非毕业年级,可以考虑将少量教学章节推至下学期进行,以学年摊平的方式予以化解。县区应综合疫情以来教育教学开展情况,经认真研判、科学评估,确定统一的推后章节清单,及时向学校、师生公布,并严格要求学校按进度组织开展教学。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命题,不能超过确定的章节范围。

“减”。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严格落实关于精简检查考核评比项目的有关规定,切实减少干扰,保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非常时期,有关部门、学校要按照“非必须不开展”的原则,从严控制各类检查、评比、考核项目,可取消或适当延后区域内参与面较大的活动,坚决取消没有实际效果的烧钱培训、面子活动,最大程度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提”。时间紧、任务重,提质增效尤为重要。教育行政部门、督导部门等有关部门要急学校之所需,做好督导检查的加减法,优化对学校的管理与服务,做到帮忙且不添堵、不添乱。学校要主动挤干非教学水分,在做好师生心理疏导的同时,加大同行互助、线上线下协作、研教合一的力度,提高教学效能。广大教师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创造性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此外,学校和教师应教育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在学习策略上“来日方长”,在学习细节上“时不我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组合拳  组合拳词条  严防  严防词条  焦虑  焦虑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