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让乡村退休教师的内心不再写有失落

2018年特别热闹,一定程度上可视为“教师工作重大改革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银龄讲学计划实施方案》,鼓励退休优秀教师回农村支教。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马云辞去阿里巴巴的董事会主席一职,重回讲台做教师,又一次点燃了人们对教师职业的激情。当前,政府给予乡村教师诸多政策倾斜,并且稳步提高乡村退休教师待遇,使得退休教师获得了令人欣慰的回报。

为乡村教师高兴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关注乡村退休教师的精神需求。退休后,教师要面临身份的转换,甚至面临精神困扰,这需要自我调试。他们仍然心系所在村子以及村里走出去的孩子,仍然挂念学生的去向。这种关心是乡村紧密文化建立起来的情感共同体,是师生情,更是乡土亲情。退休后的人会经常怀念工作时的种种。教师也一样,工作时,他们致力于教学事业,退休之后,依然关注那些离开的孩子。更何况,很多在农村扎根一辈子的老师,早已把对物质利益的考虑放下,支撑他们的是对教师职业、对乡村的热爱。

但现在有一种现象,学生毕业后跟这些在村镇小学、中学的老师几乎没有了联系。曾让老师们付出过真情的孩子,自从离开学校之后,就再也没回来。这些农村孩子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也许并不是。他们对农村仍有关心,对家乡仍有挂念。这些早已离开村镇的农家孩子,继续升学或成家立业,尽管面临着学习与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但他们仍怀念在农村求学的点滴。

我自己也有内疚之情。最近在县城评选“最美乡村教师”的名单里,看到了我初中语文老师的名字,而我毕业至今也没联系过她。她的样貌有了很大变化,那些学生的推荐评语表明,多年来她对学生的真挚从未改变。后来我专门就此情形,对几位农村大学生以及乡村老师进行简短的访谈。我发现这种情形并不在少数。几乎所有人都将在乡村求学时期视为最美好的时光,也都有那个难忘的“对自己非常好”的老师,也都曾回校旧地重游。但当我问及与老师们是否有联系时,他们都面露愧色。

显然,那些曾在农村执教一辈子的退休教师,对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仍有所挂念。同时,这些走出农村的孩子,对曾经的老师心怀感恩,却羞于说出口,或“不好意思去联系”。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觉得这种离开就断裂的情形不是良性师生关系,它背离了尊师重教的传统。所以,我真诚地呼吁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去重新拼起师生关系的记忆拼图——那些在农村扎根一辈子的老师,也可能是我们父辈的老师。那些少年时陪伴着我们,让我们在偏远的乡村学会拼音写字、加减乘除,教会我们写出满意的作文、解出数学难题的老师,我们跟他们还有联系吗?或许,明年教师节,我们应该给他们发条短信。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乡村  乡村词条  退休  退休词条  失落  失落词条  内心  内心词条  不再  不再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