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大学新生选拔考查“苏格拉底之死”,这个可以有

“刚刚去世的英国作家奈保尔,原籍是哪里?”“怎样判断鸡蛋是否新鲜?”“马齿苋的种子和哪一种植物种子的大小和形状比较类似?”……今年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新生选拔考试笔试中的“神题”,因其知识覆盖面大、“不按常理出牌”引发热议。一边是抓耳挠腮、感叹被“碾压”的考生,一边却是如潮的赞扬与叫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课本之外的“神题”,是应试教育氛围下的一股清流,满足了了大家对理想教育状态的美好期盼。

何谓教育?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前缀“e”有“出”的意思,意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导出来,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是把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导出来,使之成为现实。

然而,应试教育却背离了“教育”一词的本意,目的不是人,而是分数;方式也不是“自然而然”,而是填鸭——不是让学生读、背,就是让学生在题海中遨游。而这些来源于生活的“神题”,学生们不可能从某本书上“背”下来,只能凭借平时的“实践”和对知识的热情自主地获得,这才让公众感到眼前一亮。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次选拔中的另一道“神题”。一个哲人说:苏格拉底死了,只能是活着死或死着死。如果他是活着死,那么人活着怎么会死?如果他是死着死,人怎么可以死两次呢?所以推断,苏格拉底没有死。请问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

对哲学史没有了解的学生,看到这个题可能会感到一头雾水。实际上,在西方文明史上,能与耶稣之死相提并论的仅有苏格拉底之死。自称为“雅典的牛虻”的苏格拉底,因“亵渎神明”和“腐化青年”的罪名被同胞判处死刑,一个以思想自由著称的城邦,民众竟然以“民主”的方式判处一位思想家死刑,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苏格拉底之死的动人之处在于,这位本可以通过缴纳罚金或远走他乡免于一死的思想家,之所以毅然喝下毒酒,主要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思想与信仰。换言之,如果苏格拉底苟活下来了,其实他就“死”了(躯体可以苟延残喘几年,思想精神却会因为自己的“背叛”而失去价值);反之,正因为苏格拉底死了,他的思想和信仰才永远“活着”。

当然这道题目不是要抽象地讨论生死,也不是简单地问苏格拉底到底死了没有,而是在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他们如何理解哲人这套推论的逻辑内涵,乃至提出逻辑自洽的观点。同时,这样的试题也在了解学生对生命和信仰的思考,甚至还有引导学生三观的深意。通过一道题目透视学生的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这不是比死板的知识点考查要好得太多了吗?如此“神题”不妨再多一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词条  考查  考查词条  选拔  选拔词条  新生  新生词条  这个  这个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