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这样做才能不落伍

近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要求从今年秋季开学,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规划》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开发与推广编程教学软件与开发,支持开展人工智能竞赛,鼓励进行形式多样的人工智能科普创作,且要求是“寓教于乐”。

人工智能的大潮来得如此之急,以至于大多数教师还没有做好应有的准备。与历次技术革命不同的是,此次不是让机器代替我们的手足、耳目,而是要让机器代替我们的大脑。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尼尔逊教授说:“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

人工智能同过去所有的技术革命一样,冲击之一就是教师这一职业。但不同的是,在技术发展十分缓慢的农业经济时代,教师传授的知识主要是社会伦理知识,关注的焦点都是人本身。18世纪的工业革命让科学技术教育走进了学校,科研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以至于后来洪堡大学提出“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教,学生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科技课程不仅成了各级学校的“主课”,高等学校的教师还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直接为社会服务。

那么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怎样才能与之相适应呢?根据目前的趋势看,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学生品德发展的引导者。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本质要求。自古至今,教育的功能发生了几次变化,但劝人向善的功能始终没有变。未来各行各业都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而产生一系列始料未及的变革,一些业态将会诞生。然而,无论生产方式如何变化,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友善相处,都需要共同遵循社会规则,教师的首要责任就是教会学生做人的规则。

二是更加注重人与机器人的关系,成为学生职业发展的促进者。毋庸置疑,目前的许多职业岗位将会被机器人所取代,人也将越来越多地与机器人打交道。如何与机器人和谐相处,将是每个人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问题。人不应该与机器人形成竞争和对立关系,更不能破坏和攻击机器人。相反,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机器人的合作者、维护者和受益者。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就是提高自身能力,去从事机器人尚不能完成的工作。这是人工智能对教育和教师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三是更加注重“本我”与“自我”的关系,成为学生健康情感的咨询者。由于机器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生活服务和社会服务由机器人承担。在这种条件下,人们社会交往的方式和性质也会发生重大改变,交往的频率也会不同程度地减少,甚至会出现一些不与任何人直接交往的“孤独者”。为了维护自身肉体与心灵之间的和谐,人们需要更多地了解自我,理解大脑的思维方式,及时矫正不恰当的思维模式,保持健康生活。未来的教师,将是学生生活的导师。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自觉地改变自己,率先与新的时代融合在一起。只有教师成为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原著居民,才能更好地为更多的后来者服务。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词条  落伍  落伍词条  才能  才能词条  这样  这样词条  教师  教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