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警惕“退社潮”背后的高校社会化

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发放以“大学生参与社团情况”为主题的调查问卷,98.24%的大学生表示在大一开学季曾加入过社团,其中61.14%现在已经退出社团。(10月24日人民网)

高校社团能演变为开学季的“百团大战”,是因为不少学生认为参与社团活动可以增加兴趣爱好,增强社交能力,丰富业余生活,挖掘价值潜力。可现如今,高校社团面临尴尬的“退社潮”,学生方面指出的原因包括“自己精力不够”“社团活动缺少创意”“社团活动缺少老师指导”、“与社团成员关系冷淡”等,言由心生,没有什么比这些“个人体会”更具备说服力。

显然,“退社潮”暴露出学生对自身爱好缺乏理性认知。刚刚突破应试教育、冲出象牙塔的大一学生往往将大学生活理想化,心理上也容易被夸大了作用的社团所吸引。初入校门,在学长学姐的介绍与引荐下,在“百团大战”的宣传推广中,在拼凑学分的片面认知里,盲目选择,甚至跟风追逐,填报社团不顾现实,“一气呵成”,一段时间以后才发现课外时间减缩、课程任务较重,无奈又上演“退社闹剧”。

事实上,社团作为兴趣爱好的培养地,存在的合理性毋庸置疑。以笔者为例,大一加入学校的“网络评论小组”,自始至终都初心未移,课程任务重时我会少写一些评论,课业任务重时我可以多写一些评论,个人爱好与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总在可控范围以内。良好的个人爱好是可以因时制宜、不断调整并长期坚持的。学生选择社团如果没有用爱好做“抵押”,虚化了自己的爱好培养,那么社团“违约”也就在预料之中、情理之中。

省于内心,也要有察于环境。当高校学生退社团逐渐变为潮流,学生主观感受背后的社会性原因也值得深入思考。“退社潮”很大程度上暴露出高校在社团运作过程中缺乏理念引导和正确监督,导致社团建设理念偏移、价值滑坡等。学校成了“小社会”背后的种种弊端值得我们认真审视:

其一,社团活动本末倒置。很多社团并不能展现百花齐放的争鸣态势,反而在人员数量和社团规模上大加包装,“招兵买马”、人来人往,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不止如此,社团活动还不断呈现出社会化趋势。“收到短信要回复”“外出聚餐要准时”“不去聚餐,怎么和大家交流”,长此以往,社费成了“份子钱”,社活动成了推杯换盏,遇到年终社团考核,匆匆举办活动了事。试问,社团活动本末倒置,有识之士怎能不选择退出?

其二,校园生活的浮躁之风。众所周知,很多高校为支持社团这一培养学生能力的“第二课堂”,通常会在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志愿服务意识、综合学业考评中参考学生的社团活动情况。在利益因素的主导下,学生社团也沾染虚名之风、功利之风,学生在考评需要时风风火火报道,考评结束后潇潇洒洒离去,不带来一点分享,不带走一丝长进。人人都在快节奏中追名逐利,面对浮躁的周围环境,如何让兴趣爱好者具备沉潜之心?

其三,社团内部的官僚主义。在不少高校,“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作为社团建设的重要原则,无疑放大了社团管理者的权利范围。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在《大众的反叛》一书中也提到,大众的生命欲望存在自由膨胀,即个性自由的伸张,这样的后果是大众沦为被“宠坏的孩子”。其实,高校中放任自由的社团建设无疑助长着管理层的本位思想。“社长”“副社长”“部长”“副部长”这些头衔的设立在推动社团建设的同时,也拉大了成员之间的交往距离。

真正的爱好交流、知音相识讲究对立平等、资源共享、情怀共勉。当社团建设误入“管理歧途”,成员交往拘泥于社会盛行的“繁文缛节”,成员之间就极易失去心与心的交流。

高校社团本是一块孕育梦想的净土,如今却沾满泥渍。虽不排除做的很到位的良心社团,但“退社潮”让我们有理由怀疑,如果大学社团活动理念持续偏移,继续以利制义,将会与修本正心的初愿逐渐背离,面临的将会是更大的“退社狂潮”、折返消耗。更严重一点,是“百团大战”偃旗息鼓、无人问津。最终,大学生的爱好培养成为水中月亮、一纸空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社会化  社会化词条  警惕  警惕词条  背后  背后词条  高校  高校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