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防溺水童谣”远非防溺水教育的全部

“游泳戏水夏日到,偷偷下水不得了。擅自结伴不能保,大人陪护不能少。没有救援不要去,陌生水域不可靠。水性差的不救人,安全六不别忘掉。”近日,教育部编写了中小学生预防溺水童谣,希望能在社会上广为传播,能在喜欢玩耍的孩子们心间和脑海流淌。借此多一份教育、多一份提醒、多一份平安。(7月25日中国教育报)

今年五六月份教育部连续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加强预防溺水安全教育,要求各地各中小学要把防溺水宣传教育作为暑期重点工作,在放假前召开一次防溺水专题班会,再次强调防溺水“六不”要求。近日,又编写防溺水童谣,足见国家对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高度重视。

笔者发现,这首童谣,其实是对教育部之前发布的防溺水“六不”要求的提炼。去年同期,教育部已发布《防溺水安全歌》:“游泳安全最重要,公共泳池去处好。私自游泳要杜绝,大人在旁安全保。动作规范不乱跑,高出绝不把水跳。伙伴遇溺不慌张,大声呼叫把警报。身边若有漂浮物,救人要紧水中抛。”

问题是,这些童谣学校是否组织孩子们学习过,从而真正浸入孩子们心里,这还需考量。近期全国学生溺亡事故频发:7月8日徐州俩学生泳池溺亡;7月15日新疆阿拉尔3名学生暑假避暑溺亡;7月20日北京通州区3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在潮白河溺亡。这些事故更是折射出了学生安全教育的“短板”。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要求“学校应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的教育方式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难以树立起安全自救意识,更别说内化为自觉行动了。有专家指出,很多学校的安全教育课程都是“搞形式、走过场”。当下缺少的是入脑入心的防溺水安全教育。

有研究显示,不同年龄段,有关水的安全教育也不一样。比如,在幼儿阶段,可以给孩子做这样一个游戏:地面上画一道河流,放上大水盆,然后带着孩子在“河”边,假设手里的玩偶也是其中一个小朋友,她一不小心越线掉进了河里,玩偶被投进水盆里,翻腾几下沉下去,“你们看,娃娃看不到了,她也看不到妈妈了”。游戏中,孩子如果越线,将受到被禁闭一会儿的惩罚。这种体验式的教育方式,很值得借鉴。

目前,溺水成为儿童伤害的首要死因,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在防溺水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社会和学校要努力寻求创新和突破。这首童谣,学生背下来容易,但要真正让他们内心自省,自觉遵守,却很难。学校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感受,清楚私自下水玩耍的极端危险性,以提高安全意识和防溺水自救能力,从而让童谣真正起到教育、提醒的作用,确保学生平安。

另外,在湖塘边,明明立着警示牌,有的大人还是下水游泳,这对孩子是一种不良的示范。所以,大人更要做好榜样,让孩子们知道河湖水库是禁区。这样,才能有效阻止孩子游泳溺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溺水  溺水词条  远非  远非词条  童谣  童谣词条  全部  全部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