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补偿性公平也能填一填资源薄弱的“饥肠”

近日从河北省教育考试院获悉,根据教育部规定,今年高考河北省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实施区域划定,具体实施区域为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农村高考生最高可优惠60分。

河北对农特招政策的落地,对于当地农村考生而言,不啻于天上掉馅饼。与首都为邻,却难享地域之利,想必河北的师生对教育不公看得更清。给连续3年在实施区域高中就读的考生最高优惠60分的大礼,就像给河北农村的这些教育贫瘠地区下一场春雨。

但前些天政策出台之时,一些评论员认为,这是用一种不公的制度,去弥补前一种不公制度出现漏洞,并将其称之为“钱穆制度陷阱”。因为特招非公平招生,是对教育公平的破坏,它不是治本之策因而不认同其价值。另有评论员提出,增加对农村的教育资金投入,对教育资源薄弱的地区进行补强,进而提升农村的教育质量,让农村考生与城市考生同一平台竞争,才是治本之策。言下之意,亦不认同对农特招政策。

诚然,对农特招是在当下农村教育资源与城市的相比差距悬殊的情况下,对制度漏洞打个“补丁”,可以称之为补偿性公平,亦是王传涛老师笔下的“钱穆制度陷阱”,而且对农村的教育资源补强,提升其教育质量确是治本之策。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将逐步改变城乡教育质量不均衡的问题”,这表明国家正着手改变现状。但要知道,彻底改变农村教育薄弱情况绝非一日之功,但也不能因为教育整体改革的缓慢而让这一代农村考生再度感受教育不公的风雨。

如柏杨先生所言,中国历史从来没有翻过这一页的说法,而总是在解决掉部分问题后裹挟着问题不断演进,中国的教育改革亦然,整体性标本兼治的教育改革目前未见真章,而是在“尝试——错误——修正——尝试”的循环中推进,在整体性教育改革推进缓慢的情况下,不妨给农村考生一个政策性公平温暖。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话好说,事难做。这个农特招政策,除了作为看客的谈资,农村考生最在意。

它是满汉全席没上桌前的包子,是务实性改革举措,指向的是万众关注且并无分歧的方向——教育公平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补偿性  补偿性词条  饥肠  饥肠词条  薄弱  薄弱词条  公平  公平词条  资源  资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