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经验分享 人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标准

        个人职业规划——宜早不宜迟LUCY在一美国公司驻中国的办事处做了10年的小职员。最初的3年充满热情;中间的3年感到在这个公司已没有新东西可学了,不知该去该留;后面的4年纯粹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她想辞职,因为没有升职的机会,然而目前的薪水和福利在本地区同行业中的确很高,放弃了可惜。何去何从?且听专家一一道来。10年前,作为一个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就能够到薪金和工作条件丰厚的外资公司工作,应该说,LUCY很幸运,也说明在刚进入这家公司时,LUCY的工作能力和发展潜质等方面都不错。但在工作了10年后,LUCY不仅仍是一名小职员,而且面对是否离职无法作出选择,从这个角度说,LUCY又是不幸的。LUCY为什么会面临今天的境况呢?最重要的一点在于:LUCY没有尽早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那么,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怎样才能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一旦遭遇“10年之痒”,又该如何补救?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宜早不宜迟!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说,就是对自己一生中将要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提前作出的一个计划。当然,这个计划也是个人的人生规划的一部分,必须要和我们个人的理想和价值观相结合。而由于个人理想和价值观的形成需要较长的一个周期,所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形成,也不是像制定一份工作计划这么简单,它需要一个不断清晰、不断选择的过程。

        以便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到了大学毕业才不会“临时抱佛脚”,出现就业恐慌。特别是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式,不早下手,就要晚就业。这种提议的直接原因来自市场即用人单位的压力。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上升,此次调查也反映出,在一些工程类专业岗位上,毕业生甚至面临着下岗职工群的竞争。大学生以往的优势正在缩减。据统计:2001年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率为30%,约34万人待业;2002年预计37万人待业;2003年52万人待业;2004年为69万人;2005年为79万人,为年年递增趋势。以上是教育部的估算数字,而实际上在2003年6月底,就已有100万毕业生去向未定。青年人的就业困境远不止于大学毕业生,有资料显示,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有1.5亿至2亿富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其中大多数也是20岁到30岁之间的青年。2005年5月《中国首次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青年失业率为9%,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6.1%,有人称这种现象为“20、30新失业现象”。职业生涯规划越早对今后毕业找工作越主动,谁的规划作的早,谁毕业时就最先拿到第一桶金。大一时就应做好职业规划,最迟大学三年级以前也一定要做完,否则,大四的时候就无法作出下步应聘职位的准备,目前,很多大学生拿着职业顾问为其做的职业生涯规划去应聘,一下就得到招聘单位的认可。更有很多人,大四的时候就已定好下步职位,一毕业,马上就可按照职业生涯规划去发展,则前途无量。如果不做职业生涯规划就闯入职场,东撞一头,西撞一头,撞赖撞去,等三十来岁的时候,而立之年,难立大业,回头看过,自己的职业生涯轨迹乱七八糟,走的是一条弯来弯去的曲线。有的人甚至走了一个圆圈,饶来饶去又回到20岁时的起步点,而且,再想向前,却步履维艰,无所适从。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提醒大一新生,从大一开始就对今后的职业方向有初步定位和规划,这是基本要求。首先要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现实挂钩,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社会需要什么,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技能、经历等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估,对职业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确立务实、可行的职业方向。同时,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实际能力和社会需求制定有效的实施步骤,比如某个年龄段该做什么、某个时间段自己达到什么目标等,不断总结并完善,对职业生涯中的不和谐之处进行矫正。

        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很多,涉及方方面面,就目前来说,仍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与其他工作一样,职业生涯规划同样需要抓住根本,以不变应万变。  1、认识自己远比认识他人更重要  认识自己不仅是方向问题,也是动力问题。老子说:知人者胜,自知者明。孔子说,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己知。后人也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此,如何认清自己、客观地看待自己成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基础。职业生涯规划就是通过专业人员利用专用工具对自己的资源及其环境进行科学分析来作出结论。这些结论的得出,根本的一点就是使自己找到一面镜子,可以客观地看待自己,什么是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什么是自己的弱项和劣势,自己该怎么去发展。把自己看清了,就是让空想从高空落地,一步一个脚印,勤勉务实,不断向自己的目标靠近。  2、态度决定一切  态度问题是方法问题。追根溯源,循着人生发展的轨迹,不难看出态度在其人生过程中起的作用。什么样的态度决定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决定一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就应当帮助员工建立正确的认知态度。  人的一辈子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坎坎坷坷、一波三折的。春风得意时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遭遇逆境时应当坚忍不拔、执着努力,这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是对基本素质的培养和锻炼。胜不骄、败不绥,目标坚定、沉着坚持的人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  建立人生的认知态度,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不断调整自己认知的方法,从一个企业来说,把员工的态度端正过来,予以积极引导,使之与组织目标相一致,不仅会增加合力,强化执行力,更会提高的工作能力。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真正能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因素不仅是学到的知识,更有在学习和生活中锻炼和积累出来的人格魅力、处事经验和处世哲学。

        要学会直面人生,批判地接受这个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并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有一句话说地球缺了你一样运转,既然改变不了这个社会,那就改变自己来适应这个社会。因为只有适者才能生存,只有生存才有机会改造。在保持自己做人原则的前提下,做一些妥协来适应这个社会是必要的。其次,年青人应尽快给自己进行定位很重要。按人力资源理论是尽早做职业生涯设计,按易经讲是找适合自己用神的职业,有的人进入社会都几年了,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诚然,尝试一下销售、广告、保险等各行各业对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在一块不适合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太久,可能到头来仍然是劳而无功。眼看周围一同走向社会的同龄人已小有成就,自己还未安定下来,心里恐怕不是个味。所谓“定位”,一是指选一个适合自己的行业,二是指找准自己的位置,处理好上下级、同事之间的关系。再者,既使你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也可能不会很快就有所收获。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千万不要把金钱看得太重,有时一个职位可能没给你提供很高的薪水,但如果能够学到东西,从做人做事各方面给你补充“营养”,你就不应放弃,不能发财就要得到发展,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今天的我也要比昨天进步。年青人要时刻抱着学习的态度,当果子还没有成熟的时候,伸出双手静静地等待秋天是最好的选择。最后一点是,我们要能经得起挫折。不管你多优秀,准备得多充分,你仍然有可能遇到失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时你更要沉着冷静,宽容世间的不公平,接触过一些残疾人都很乐观,就如香港影星泰迪.罗宾带给我们娱乐一样,以前不太理解,后来才悟出他们已经接受命运对他们最大的不公平,那还有什么不能宽容的?毛泽东、邓小平也有被打倒的时候。有时,刚开始大家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但挫折往往是分水岭,有人能越败越战,有人却一蹶不振。当然,这些只是根据个人经历得出的一些体会,个人的经验就如牙签一样,只能自己用,人生的路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走,还要靠自己去思索、分析、辨别。

关键词: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经验分享,人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标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词条  规划  规划词条  做好  做好词条  经验  经验词条  标准  标准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