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花坡节

化屋花坡节

  每年阴历正月初三、初九、十五、十六、二月二十,黔西县化屋苗族乡的苗族同胞们,都要聚集在岩头上,或是水头寨的河滩上,尽情地欢度自己的传统节日—花坡节。这是苗家儿女自由相爱、欢度新春的佳节。

  化屋,位于鸭池河上游、笋子岩下。这里是从鸭池河两岸悬崖峭壁中缓缓延伸出来的一片斜坡地,前后左右都是鬼斧神工造就的壁陡悬岩。在苗家世代的辛勤耕耘下,这块小夭地是春天桃红李白菜花黄,夏秋河雾缭绕在半岩上,从上往下看,疑是置身于云海之中,从下往上瞧似几条银色的飘带挂在山腰。游人至此,大有世外桃园之感,如置身于童话世界之中。

  就在这个依山傍水的地方,居住着近四千苗族同胞。虽然这里交通不便,但每逢跳坡节,本县羊场、羊耳、沙井、大关、新仁等乡以及邻县清镇。织金等地的苗族同胞,都要爬山涉水赶到这里,少则四五千人,多则近万人齐聚一起,尽情地欢度自己的节日。成为一定区域内苗族节日的盛大集会。

  花坡节,也叫跳花坡或跳花。意思是男女青年有如盛开的鲜花,为让他们不误青春妙龄,苗家在春意盎然、草木花开的时节,指定场地,让苗家儿女相聚在一起,通过跳、舞、吹、唱等活动,让他们相互认识,互相了解,表露心意、倾吐情怀,从而达到共结百年之好的目的。

  当地有这样一段传说:

  宋朝杨家将中有八姐九妹,因边关凤火不息,忙于战事,误了青春妙龄,杨府对此甚为苦恼。后来根据八姐九妹喜看吹笙的爱好,便找一场地,邀请吹笙起舞者当众表演,让八姐九妹在众多年轻人中寻觅伴侣。当时善吹笙起舞者唯苗家后生。从此,苗家便将这一形式称为跳花。以后又规定在正月、二月间定期举行,并命名为“跳花节”。这就又含有辞旧迎新、欢度春节的意思了。后来,由于民族歧视,苗家逐渐往高山上迁移,跳花场地多指定在山坡上,因此,跳花便又称为跳花坡。

  跳花坡前三天,花坡主持人带领芦笙手及小伙子们,上山砍来又高又直的常青树(松、杉、冬青等),剥去下段树皮,保留树冠一枝叶,上挂珍贵物品及红绸一条,然后栽在花坡上。主持人放炮三响,芦笙手吹响芦笙,小伙子们围绕花树跳起芦笙舞,几曲之后共饮栽花酒。至此,跳花前的准备工作告一段落。

  花坡节清晨,主持人先到花坡上生火,四周路上摆上迎宾酒,连放几十响礼炮,表示花坡准备就绪,通知众亲友宾客入场跳花。

  炮声一响,来自四面八方的苗族同胞,都身着节日盛装,纷纷进入花场。特别是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们,打扮得更是与众不同。远道而来的姑娘,因爱惜自己亲手刺绣、画染的新衣裙,总是来到花场附近才更衣梳发,精心打扮后步入花场。

  进入花坡,芦笙手们便吹响芦笙,小伙子们踩着芦笙的节奏围着花树跳起了芦笙舞,引来了众多的苗家姑娘围观,在他们当中寻觅着自己的意中人。小伙子们在姑娘们的注目下,吹得更欢,跳得更乐,直想把浑身本领都显露出来,获取姑娘的欢心。

  姑娘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跳舞队列,翩翩起舞。此时,跳舞的人越来越多,围观的圈子越来越大,跳坡也逐渐进入高潮,笙呜呜,舞翩翩,场面十分壮观。

  待到太阳偏西时,吹跳停止,跳坡进入了别有情趣的夺花活动。这是小伙子们大显身手的时刻,也是姑娘们最动心的时候。只见小伙子们一个个身不贴杆地爬上花树,夺得一样物品或红绸后,双脚朝天、头朝下顺杆而下。他们动作敏捷,表演惊险,每到精采之处,全场暴发出一片叫好声。当人们散出花坡后,花坡主持人带领小伙子们,吹响芦笙跳起舞,将花树送进寨子里有美德的人家,象征着这家人的幸福生活象花树一样万年常青。

  化屋花坡节,近年来随着苗家文化、物质生活的提高,在原来的单调的跳花树、爬花杆的传统活动中注入了新的文体活动项目。如文艺演出、球类、棋类比赛等。以1986年2月20日花坡节为例,在花树侧另辟场地,举行了文艺演出比赛。据统计,全乡3个村20多个村民组,组成了16个文艺宣传队,演出了唱歌、舞蹈、相声、顺口溜、武术等27个节目。曾参加省、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乡文艺宣传队演出的芦笙拳、芦笙舞受到了全场的欢迎。参加演出的50多人中,有年近五旬的老大娘,也有十一、二岁的小姑娘。从参加演出单位、人数、年龄构成、节目种类来看,都充分说明了苗族是一个善歌善舞的民族。

  由于各种文体活动的增加,使化屋花坡节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多彩、前景更为美好。

牛场跳花坡

  大方境内,有两个规模宏大的苗族花坡:一个是马场区牛场花坡,另一个是理化区法乐花坡。两处相距五十多里,两个花坡都远近闻名。

  牛场跳花坡是每年古历正月二十六。这一天,成千上万的苗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从大方、织金、纳雍、赫章、水城、毕节、黔西、威宁、金沙、关岭以及四川古蔺等地赶来,云集于牛场花坡,举行一年一度的“跳花坡”节日集会活动。人数多的年头达四五万人,最少时也不下两万多人。是时,在花坡中央栽上一棵两丈多高的花树,花树上装置着红头绳,挂上红鸡蛋,喻示抬头见喜,康乐吉样。花场上,人头攒动,阵阵笑语欢歌。苗家小伙吹奏着芦笙围绕花树跳起芦笙舞,舞步矫健,变化多端,曲调悠扬,情意绵绵。姑娘们唱歌呼应,歌声婉转动听。情到浓时,姑娘小伙对对双双,在花伞的遮掩下,互表衷情,喜订终身。各族同胞在节日期间也赶来观光祝福,共庆佳节。

  追溯牛场花坡的渊源,乃清道光年间当地名士傅跃廷先生所创,旨在修功积德,为苗族青年男女穿针引线,搭造鹊桥。自1840年傅跃廷先生亲树花杆,开创花场以来,已有180多年,虽几经波折,物换星移,时有盛衰,但从未间断。

法乐跳花坡

  法乐花坡,距牛场花坡五十多里。1932年,法乐苗族罗国成,壮年无子,为祈子决定到牛场接花坡来跳。待到节日来临时,罗国成身措长背莞赶到牛场花坡,征得当地群众同意,砍了花树一枝插在背莞内,然后站在花台上当众大声喊道:“我是野坝长青法乐人氏,名叫罗国成,今天来牛场接花坡,接到我们法乐去,欢迎父老乡亲苗家子弟,二月十四赶花场,到我们那里去跳。今后儿年,我当花主,一切花规,遵照牛场的去办,望老人们帮忙指教,青年们去法乐相亲,生意人去做买卖,到时,我花主请大家喝一杯。”台下众人热烈鼓掌。于是,罗国成星夜赶回法乐,将接来的花枝插在花坡上,形成了法乐的花坡节。从此,当地群众每年古历二月十四日都举行跳花,沿袭不断。

  牛场、法乐—大方两个有名的苗族跳花坡,一衣带水,遥相辉映。1980年,由大方县民委、县文化局和马场区公所资助,在牛场花坡中央修筑了花台,合前竖碑刻字,记述牛场花坡的历史演变和盛况,用以传之后世。理化区也拨了专款,新修了法乐花台,并决定从今年起,由区文化站主持花场,当法乐跳花坡的“花主”。

织金北部二月花坡

  织金县北部的“二月花坡”是苗族群众自古流传下来的一个区域性集会。从农历二月十一日至二十一日这十一天内,在十一个不同的地点逐日集会跳花。其跳花顺序是:十一日乌家山;十二日茅草坪,十三日绮陌;十四日干坝;十五日化处;十六日包营,十七日海马公;十八日等脚;十九日大坡脚;二十日青杠林;二十一日新塞。由于织金县北部的苗族同胞同隔河相邻的清镇、黔西、大方、纳雍等县的苗族同胞有着共同的风情习俗,因而,“二月花坡”实质上是毗邻几县这一区域内苗族同胞的盛大节日。每逢花坡节各县苗族群众都纷纷赶来跳花。

  “跳花”其名原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表示苗族人民在万木复苏,春暖花开之时,带着一种热爱春天,迎接春天的喜悦和希望来过传统节日。其二,表示苗家青年男女交朋友谈恋爱,各自挑选心中的“花”的意思。

  织金北部的“二月花坡”在每个花坡上都要栽花树。花树一般选用香樟等常绿阔叶树,有的在树冠上饰以各色纸花。关于栽花树的缘起,现有两种说法,其一栽花树是为了生孩子(或生男孩),其二是纪念先辈中的英雄人物。

  由此可见,“二月花坡”并非一开始就有一整套完整的礼仪,而是各地群众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布点适当的区域性集会,“二月花坡”与织金南部苗族的“三月花场”有很大差别。

  花树一般由盼望生子的人家亲自挖树,于花坡节日的头一天或当天清早栽在花坡上的固定地点。主家提着酒和糖果,分给帮助栽花树和最先去到花坡上的人吃,大家说些感谢和祝愿的话。

  在花坡散场时,一些中老年人便把花树拔起送到主家,对主家祝愿道:“积德修功有好处,栽起花树育花树,花树今日到你家,儿子儿孙满堂屋。”以后,如果主家生了孩子,再由其他盼望生子的人家登门求接花树。听谓接花树,不过是履行了口头上应允的套话。主家已经生了孩子,一般都会应允,说:“我家花树得好处,你家今天接花树,花树今日到你家,儿子儿孙满堂屋。”这样,转由另一家接花树的人家去树花树。现在,有的花坡已不再栽花树了,也没有人主持,但人们已成习惯,到时自然云集花坡。

  二月十八的等脚花坡一直保留其独特的传统。每年花树都由邻近花坡的几个寨子派人共同移栽。花树栽好后,由一位事先推选出来的苗族老人,虔诚地站在花树下,双手举杯过头,向空中遥祭先辈在天之灵,又伸手环指四周,为万事万物祝福。然后,芦笙队便开始围着花树跳舞。这就宣告,花坡节的开始。

  在节日中,从四面八方涌向花坡跳花的苗族男女老幼,络绎不绝。青年人穿戴一新,老年人精神抖擞,特别是姑娘们,临到花坡,总要在池塘边,小河旁梳装打扮一番,才换上节日的艳装进入花坡。小伙子们拿着各种乐器,一群群地在花场中串来串去,边走边奏乐曲,寻找接近姑娘们的机会。老年人找老朋友喝酒吃肉,畅述情怀,亦或斗鸟取乐;大妈嫂子们,此时也不轻松,她们肩负着帮助姑娘们挑选意中人的重担。在外地工作的苗族干部和职工,也尽量抽这段时间回乡探亲,到花坡与亲友聚会。北部“二月花坡”也是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进行商业活动的理想场所。每逢跳花节到来时,附近的商贩及国营商业部门,也按时赶到花坡摆设地摊,卖日用百货烟酒面食等。每一个花坡都呈现着十分欢乐热闹的气氛。在十一个花坡中,跳花的人数不等,如首跳的乌家山花坡达二万多人,二月十八臀脚坡达三万多人,二月十九大坡脚达一万多人,二月二十新寨坡一万多人。

  而人数最少的也在三千人以上。

  “二月花坡”上开展的活动主要有:

芦笙舞赛

  每个花坡都有几支或十几支芦笙队赶来参加跳芦笙比赛。尤以二月十八答脚坡最为热闹,来自黔西、清镇、织金三县的十几支芦笙队,每一队由两名芦笙手带领,随着曲子踏拍而舞,一队紧接一队,直至红日西沉才罢。有时还由乡政府组织芦笙舞比赛评奖。

摔跤

  苗族男青年喜好在花坡上显示自己身强力壮,他们互相寻求对手角力,胜者博得众人欢呼,又与新的对手比赛,败者也不肯住手,又找上其他的对手较量。

对歌

  “二月花坡”是苗族青年男女交朋友谈恋爱的好场所,当青年们遇到一群姑娘中有相识的人,便接近搭话,若姑娘群中与后生群中有相宜的对象,便邀约到坡场外,用花伞围拢在一起,对唱情歌,以当事的男女双方对唱为主,必要时也由其他姐妹或弟兄参与对歌。这种对歌往往延续几个钟头;如唱得不过瘾,便又相约次日到另一个花坡上相会。

游洞

  主要是乌家山花坡。因乌家山位于闻名于天下的“打鸡洞”附近,跳坡日数千苗族同胞相约入洞游览,大饱眼福。

  纵观织金县北部的苗族“二月花坡”,人数集中,表面上活动松散,但给集会的人们有交往的充分机会。苗族群众在十一天当中,可以根据自己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赶赴哪几处花坡,使自己领略到一年一度花坡节日的欢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花坡节  花坡节词条  
茶文化端午节

 粽子的由来

 粽子,古称角黍。在甲骨文中就有了“粽子”一词。  西周之后演变为端午包新黍(米)以献神灵的习俗。那时夏至将到,角黍可热吃也可冷食,文献中多有记载。包角黍的植物...(展开)

茶文化七夕节

 广州七夕节的习俗

 旧历的七月初七,是中国古代比较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民间有“七夕节”、“乞巧节”、“女儿节”等不同的叫法。节日起源于汉代牛郎织女的浪漫爱情传说,表达了旧时女性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