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乃仍节

  怒族“乃仍节”即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来源于一个传说故事。

  传说,古代有一个心灵手巧、貌如仙女的怒族姑娘,名叫阿茸。阿茸效法蜘蛛网,在怒江上拉起了第一根溜索,便利了两岸交通,从此,名扬遐迩。奴隶主知道后,派人前来抢婚。阿茸不从,逃进深山,躲藏在一个钟乳石山洞里,又被奴隶主跟踪追来,放火烧山九天九夜,逼迫阿茸出山就范,阿茸宁死不屈,终于在农历三月十五日这天不幸遇难。怒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坚贞不屈、鄙视权贵的怒族姑娘,就把这一天定为“乃仍节”(仙女节)。这时,怒江两岸鲜花盛开,怒族人民就从山野里摘来一束束杜鹃花,带上牲礼酒器,到各村寨附近的“仙女洞”去祭“仙女”,于是怒族人民又把“仙女节”称为“鲜花节”,从此相沿成俗,一代代传下去。

  “鲜花节”这天,青年们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敬献鲜花,尽情欢乐。新中国成立后,怒族的“鲜花节”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重视,节日期间还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娱体育活动和物资交流大会,给节日赋予了新的内容。居住在贡山县丙中洛一带的藏族也和附近的怒族一起过“鲜花节”。最近几年,贡山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开发这一旅游资源,节日内容更加丰富,节日规模逐年扩大,着力将其打造成文化旅游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乃仍节”被列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每逢仙女节这天,各村寨的怒族群众除手里都拿着一束束火红的杜鹃花外,还带着各种牲礼酒器,聚集在各自村寨附近的“仙女洞”进行拜祭,祈求仙女保佑村寨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平平安安。节日里也还有诸如射箭、荡秋千之类的文体活动。如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一怒族传统的节日早已增添了许多富有时代色彩的活动内容,逐渐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文化艺术与经济交流的盛会。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乃仍节  乃仍节词条  
茶文化茶具

 绚丽夺目的漆器茶具

漆器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在上古黄河、长江流域,早已盛行,有春秋、战国和汉代古墓葬出土的大量精美的漆器为证。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