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德昂族敖瓦节

  敖瓦节(通称是立幡竿节)也是德昂族的传统节日。也就是出瓦三月的最大节气,德昂族月历是十二月十四做幡竿,晚上竖幡竿,十五、十六、十七三天是节日。农历为九月十五、十六、十七日。节日过程是:在十四日的白天男人把最粗最长的大竹砍来削光,又编了五层蔑挡梯插在大竹的上端,再把缝好的圆白布带捆在蔑梯下的框架上,同时把洞挖好。妇女、收集来很多种类的农作物如:青黄谷穗、豆类、薯类、水果类等等,串成两串。其中一串挂在“扎地”上,表示拜供母神灵魂,另一串挂在大竹幡竿上(见图23)。到了晚上人们敲着象脚鼓又跳又欢,然后把幡竿竖起来名‘在跳鼓舞中,歌手伴随着鼓舞唱起“航怀”(感谢圣佛、庆贺丰收)歌词,表示拜供圣佛庆祝年终丰收吉祥(见图25)。到深夜小伙子小姑娘相互传递嚼烟,大家有说有笑,开始谈情说爱。熬瓦节又变成了青年们的开婚节。人们所做的蔑挡梯层是表示圣佛和祖先的天堂,白布带是表示圣佛和祖先的天梯,是让圣佛和祖先的灵魂走上天梯进人天堂,度过秋月。将后让祖先有脱胎机会。第二天早晨又是送古佳日(供品同上),白天念经,念的经书叫《颂达》。

  第三天是终年节日最后一天,也就是年末的节日。这天先给圣佛干朵,然后给“大师热”(先生)搭谢礼物。搭谢的礼物有钱、米、糖、烟、果品(数量不限)筒帕一个。还请大师热为全村人说四句词,大意是:祝全寨老小清吉平安、无灾无疾、牛马成群、庄稼丰收,幸福安康地度过一年。敖瓦的目的一是迎接活佛下凡人间度日;二是庆祝丰收为圣佛和祖先敬拜终年果实(见图24);三是解除瓦内忌论事项。

  “敖瓦节”第三天有“干朵”仪式,仪程与“浇花节”相同,但念的经书和说词不同。

  注:“烤瓦”到“岗瓦”又到“扎礼”又到“敖瓦”间有四个节日,节日之间为三个月,通常说的忌论瓦内三月;“烤瓦”是属进瓦月,岗瓦是度瓦月;“敖瓦”是属出瓦月,属一年中的忌论节。

  敖瓦节来历:活佛从烤瓦节(德昂族月历九月十五)到天堂去念经书,到敖瓦节(德昂族月历十二月十五日)已有九十天,其中经历了四个节日。在这三个月中他共念了大、中、小三套经书,即:大套为《公纳不地》,中套为《大小基》,小套为《颂达》。在敖瓦节期间活佛又念完了小套经书《颂达》。在这三瓦节中这卷经书全部念完后,就下凡人间与人们共度丰收节。在敖瓦节中,德昂人为了迎接活佛的下凡,便赶了三天三夜的大摆(敖瓦节),还为活佛竖了幡竿。人们还在幡竿上挂满了一串串的丰收果实。人们为纪念活佛下凡人间,特把每年的德昂月历十二月十五、十六、十七日三天定为“敖瓦节”。

  活佛在敖瓦节念的小套经书,书名叫《颂达》,小套经书内容讲兄妹俩不但赡养好自己的父母,而且还懂得了如何尊老爱幼,他俩知善、信善、行善,处处以善为本的做人准则。

  德昂族给死人供祭经书的分类是:

  (一)孙男孙女合供祭给自己最亲近祖父的经书是((公纳不地》

  (此类经书价高),也可选供《贺探弄》、《俄斯探》《帕当帕多))(价格底)。给祖母供祭的经书是《大小基》或《颂达))(价格高)。也可选择供祭《贺探弄》、《俄斯探》、《帕当帕多》其中的一本。祖父祖母去世三年后做的“古佳”可选供祭一般的《贺探弄》、《俄斯探》、《帕当帕多》其中的一本。

  (二)亲生的男儿(含多个男孩)要给父亲供祭《公纳不地))。给母亲供祭《大小基》,父母去世三年后做“古佳”(大公德)时可选供祭《贺探弄》、《俄斯探》、《帕当帕多》其中的一本。

  (三)已婚的亲生女儿《含多个女孩》要给父亲供祭《公纳不地或帕当帕多》,给母亲供祭的是《颂达》。

  父母去世三年后,做“古佳”(大公德)时供祭((贺探弄》、《俄斯探))、《帕当帕多》其中可选一种。

  (四)属祖父祖母和父母的下辈人称侄儿男女的或外侄儿男女的,可供祭《公纳不地》、《大小基》、《颂达》也可选供祭《贺探弄》、《俄斯探》或《帕当帕多》等,做“古佳”时可选供祭一般的。

  (五)给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或父母拜供的经书时间不限,一般趁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或父母在世时拜供,特别是在节日期间拜供更是为佳。没有条件的可在去世时供祭,也可以到做“古佳”(大公德)时供祭,但在去世后和做“古佳”之间的时间内不得供祭任何经书

  关于拜供或供祭经书的内容和目的:

  昭斯探(活佛)从天宫取来的这卷经书共分为三套,其中:有大套叫《公纳不地》共分七册,中套叫《大小基》共分五册,小套叫《颂达》共分三册,通称一卷,三套十五册。这三套经书中《公纳不地》为一个内容、《大小基》和《颂达》合讲一个内容。但这三套经书的故事内容都有着相连关系。为了使读者了解此卷经书的内容特作以下简述。

  《公纳不地》这套经书主要讲:古代时有一对夫妇,因这对夫妇在前世间做了很多的坏事造下了深重的罪孽,到了第二世夫妇两都患有严重残疾,不能家务劳动,日日只是能吃不能做,生活过得十分贫寒,夫妇俩还生了一男一女的两个孩子,尔后,一直无法抚养,常常吃不上穿不暖,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串寨走户去讨饭度日,因为这样他们仍是过着饿饥饱顿的日子,由于在周边的村寨已无法生存下去,迫使夫妇到外地讨饭,为了全家的生存。一天,男的很早就出门,打算到很远的地方讨饭,由于他走的路程太远,串走的寨户太多,讨到的食物还不够自己吃用。时间长了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就这样一直在他乡流浪漂游着,妻子等了很长时间不见丈夫回来,自己又出门去找丈夫,一去也是不能复返。夫妻俩在外边谁也找不到谁,他们也无法找到回家的路。传说是因为他俩的罪孽深重而被“坤斯家”(天皇)蒙住了眼睛而迷失方向,同时不让他们全家团聚,还把夫妇俩各自带到神鬼在的地方,要他们到阴间与神鬼同伴相处,让他们去过暗无天日的生活。这是“坤斯家”对他俩的一次惩罚和教训,由于夫妇俩走出的时间太长,而夫妇俩亲生的儿女兄妹俩天天在家里期盼着父母的到来,时时盼望着吃上一顿讨来的饱餐,可是几年后也终究没有盼到。兄妹俩在这些岁月里只有天天在村边捡果子吃,要别家的剩饭余汤来吃喝,但也只是吃了上顿无下顿。就这样饿饥饱顿的度日,晚上只是睡在乱草堆里,没有衣服穿,就捡来棕皮或人们丢的破烂布用来遮身,到了寒冬腊月冰霜刺骨,兄妹的苦难日子好不容易熬过。一天,兄妹俩为了去找失踪的父母,也走出了家门,天天走啊、逛啊,走了很多的路程。兄妹俩饿了,就摘野果,采野菜吃,口渴了就喝牛塘中的污水,累了就在路边的树叶里睡,虽然出门很长时间,走了很多的路程,询问了多少个过路人都是无影无声,由于兄妹俩极度的牵挂着父母,就在路边哭啊、喊啊,哥哥再叫爹爹、妹妹再喊妈妈,但终究无人回音。兄妹俩又走到树林里便看见一对小鸟再叽叽喳喳的叫着,半天也不见小鸟的娘回来,兄妹俩可怜这对小鸟便把它们抱在怀里,喂它们喝吐液。捉虫子给它们吃,他俩在逗玩小鸟时便把小鸟身上的毛擦掉了几根,兄妹俩伤心得流了泪,他俩想他们就象小鸟一样,在寻找着自己的爹娘。这时做生意的大斯梯(富翁)兄弟俩便随路走来就遇上了兄妹俩,看到兄妹俩光着身躯,俩人长得黄皮寡瘦,一身筋骨露皮,大斯梯兄弟俩看到兄妹的可怜相,心痛得如刀绞,大斯梯兄弟俩虽是有钱人,但心肠很好,他俩怀着同情之心,便把兄妹俩和那对小鸟带回家中,大斯梯兄弟俩还做了分工,由哥哥照顾男孩和一只小鸟,弟弟照顾女孩和另一只小鸟,他们决心把兄妹俩抚养长大。小鸟长大后又把它们放回山中,这时兄妹俩的心情很难受,不时地想着失踪的父母,兄妹俩在大斯梯家时,日子过得很好,但始终忘不了亲生的父母。两人每天各自都要画一张父母的像挂在枕头上,他俩认为父母虽然是残疾的软弱人,但毕竟是生育他们的父母,所以日日夜夜在挂念着他们失踪的亲人。

  这时,大斯梯兄弟俩看出了兄妹的心思后,也不再强行留下,两人决定备着粮餐带着兄妹俩再去寻找他们失踪的父母。从此,他们四人又开始奔波起那遥远的路程了,他们走了几十个村庄,串了几十条街道,终究没有找到夫妇的影子,他们便产生了失望的心态。一天,他们路过一座奖房,就去请活佛寻查夫妇的下落,活佛说:“夫妇俩已被’坤斯家‘(天皇)带到鬼神在的地方了,你们要给孩子的父亲拜供一本经书叫《公纳不地》,给母亲拜供两本经书,一本叫《大小基》、另一本叫《颂达》,过后你们就会找到了”。大斯梯等四人就在那座奖房里买了经书并拜供了这三本经书,拜供后活佛还给他们带上一付“擦身镜”,用来分辨人与鬼的模样。活佛还给他们指定去找的地点。叫“匹单街”(神鬼街),他们就按照活佛说的方向上路了。到了“匹单街”,果然看到的竟是一群群无头没脸,有手无脚的鬼神,那里的街,人鬼混合成一坛。但被带到“匹单街”的凡人他们在那里看谁是人,谁是鬼都分不清,连要找的凡人也难于辨别出是人或是鬼。经过用“探身镜”才找到了兄妹俩的父亲,兄妹的父亲已变成鬼的样子。在“匹单街”里流浪着,男孩跑去握住父亲的手叫“爹”,但流浪的父亲不敢认是自己的)L子,因为儿子在大斯梯家天天吃得好,渐渐地长大了,穿的也很漂亮,兄妹俩的人样也变得美貌了。所以,父亲不敢认,也不敢叫他们,过后父亲为了证实他们的父子关系,并叫儿子张着嘴自己挤着手指说“如果手指挤出的奶汁滴进了儿子的嘴里才证明是父子的血脉关系。”结果一挤果然滴进了儿子的嘴里,他就认定是自己的儿子了。后来大斯梯兄弟俩又带着他们父子三人去找兄妹的母亲。原来活佛说过兄妹俩的母亲被“坤斯家”带到某地的“阎王寺”里当尼姑了,他们按照活佛说的地址又走了几天的路程,便找到了那座“阎王寺”,一进“阎王寺”里又是看见一群群女鬼在敲着叮挡,念着鬼经,怎么也看不出兄妹的母亲是谁,后来又用“探身镜”照射后,才认出了兄妹的母亲的模样,母亲也认不出是自己的儿女,后来她又说:“你兄妹俩到门外站着,我在寺堂里一挤奶汁如果射进你俩的嘴里我才是你俩的母亲,结果一挤奶汁果然射进了兄妹的嘴里,她才认定是自己的儿女”最后大斯梯兄弟俩便把他们带回自己的家中和他们共建家园。

  残疾夫妇一家的分离,是因为他们前世造的罪孽深重造成的失踪,在大斯梯兄弟俩和活佛的帮助下他们一家终于团聚了。

  《公纳不地》这套经书内容说明了一个道理,人活在世上要讲道德,不能做出丧尽良心的事。对父母要孝敬,对老幼要尊重爱戴,特别是对软弱忠厚的父母、老幼更不能歧视疟待,要一视同仁。

  《大小基》这套经书内容主要讲:人间的妇女结婚后要生多胎的孩子,还要讨理抚养多年。在她们产孩时身上流的血,在讨理和抚养孩子期间要为孩子换洗多少件衣服,她们身上流的血,裹孩子的尿屎布都要到大江大河、小溪小沟、池塘井边冲洗。而这些冲洗血浆和尿屎布的水都变成了不卫生的污染水。这些水时时往下流淌,而在下游吃用着这些水的人都是不清洁的污水,使他们常常闹肚生病,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不健康的恶果。由于没有人前来制止,让她们随心所欲地践踏着人类饮用的自然水源。此事被“坤斯家”(天皇)发现后使他不得不下凡人间进行治理。不能再让那些妇女再次残踏人类所吃用的泉水,同时,“坤斯家”还惩治了那些不遵守诺言,不珍惜水源的妇女。

  “坤斯家”还亲自下凡清理了那些不卫生的污水,他把不卫生的水小井、小塘的储蓄起来,而让清洁的水往下流淌,最后叫那些不讲究卫生的妇女一井、一井的喝完。如果她们没有喝完就是死去的人都不让她们下世脱胎转世,叫她们死到阴间仍然继续喝,直到喝完才让她们去脱胎,经过“坤斯家”的治理,后人类才能喝上清洁的泉水。

  《大小基》这套经书的内容说明了一个道理、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的人类都离不开水,水是人类的生命重要迷脉。人类离开了水就不能生存。所以,我们要珍惜水和保护水的资源卫生,让所有人类健康长寿。

  《颂达》这套经书内容是紧接《大小基》经书而讲的,说的是那些不守规律,随意践踏水源的妇女受到了严惩。由于她们生前没有把那些污水喝完,死后不得脱胎转世,在她们不得脱胎成人之前,只是脱胎成细小的蜻蛙、小蛇或挤虫蚂蚁和小鸟、小鼠,这些小动物昼夜泡在池塘里,躺在草丛中,挂在树枝上,不停地哭叫、呐喊,时时祈求要脱胎成凡人。而它们在生的女儿看到“母亲”的苦难和悲惨情景也常常悲伤流泪,为不能脱胎的母亲优愁、焦虑。可怜它们迟迟不得脱胎转世,复返人间。这些女儿为了让母亲的早日脱胎返回人间就到“坤斯家”那里去求饶,请求“坤斯家”(天皇)帮助母亲解脱前世的罪孽,但“坤斯家”迟迟不肯。要罚她们供祭八驮银子,才能解脱她们母亲的罪孽。才让她们脱胎到人世,但这些女儿左攒右攒,攒了半辈子才只攒了十个供盘银子,没办法最后又去祈求活佛,她们在奖房里供了九个供盘的银子,但仍然解脱不了母亲的罪孽,母亲们仍然不能脱胎到人世,最后供的银子只剩下一个供盘了。活佛想了又想,就给那些女儿们说“你们用这一供盘的银子去买两套《大小基》和《颂达》的经书去供祭给不能脱胎的母亲”。后来她们供祭了这两套经书后,不能脱胎的母亲也被解脱了前世的罪孽,从此就有了脱胎转世的机会。一,所以,以后德昂族都要给自己的祖父祖母或父母拜供和供祭这三本经书

  《颂达》这套经书内容说明了一个哲理,那就是说在世上的人,谁都会犯有大小的错误,但要允许人犯错误,也要允许人改正错误,在反省中要诚恳地认识错误,不会犯错误的人或者犯了错误的不会改正的人,永远不会有进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德昂族敖瓦节  德昂族  德昂族词条  德昂族敖瓦节词条  
茶文化七夕节

 七夕民俗

 农历七月七日称为“七夕”,是中国妇女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又称为“乞巧节”和“女儿节”。  七夕当天做云面,淘井。  妇女用面捏成各种花果、鸟兽、鱼虫的形状,...(展开)

茶文化茶具

 教你选用茶具

茶具,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饮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