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月亮文化中的团圆理念

  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从春华秋实,春种秋收等自然律动引发的感时伤逝,使先民们感到时光流逝、春秋轮回与四时更迭、季节变化必定有着某种神秘的内在联系。我国有与二十四节气同时并行的节日,其定节日的标准之一就是“月”的朔望圆缺,如太初历(即俗称的农历)。以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叫朔,十五为望。下十为晦。宋代大诗人陆游《小集诗》中便有“尔曹娱老子,团坐说丰攘”的记载,俨然一幅其情怡怡、其乐融融的“大团圆”胜景。

  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其中有五个同月亮有关,为什么要把“十五”月圆之日定为节日,这也只能用对月亮的崇拜以及民众的团圆意识来解释。

  第一个同月亮相关的节日是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元宵节在正月十五,这是新年后第一个月圆的日子。

  这一天,人们会挂花灯、放烟花、玩龙灯、猜灯谜,伴着月色吃元宵。吃元宵就是要取其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迎月”的习惯,村民们举着火把上山去迎圆月。据说谁能最先登上山望见初升的圆月,谁当年就最有福分。

  第二个与月亮相关的节日是花朝节,是花的节日,这一天是二月十五,也是花儿与少男少女们争春斗艳的日子。

  第三个与月亮相关的节日是中元节,人称鬼节。相传在七月十五那一天阎王爷要开鬼门,这样家中已故的亡人会回家看看,因此要有祭奠仪式。往往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地上画个圈把纸钱放人圈中燃烧了送给亡灵。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那是给孤坟野鬼的。此外。每一个家庭还要做一顿好饭菜敬亡人,亦称“送亡人”。

  第四个与月亮相关的节日便是中秋节了。八月十五是拜月的日子,这天月亮成为了生活的中心,它看起来要比平时的圆得多,大得多也亮得多。这时节大地已丰收了,人们会拿出一些瓜果来拜月,做好一些月饼供上,一家人在如流水的月光下,一边赏月,一边品饼。

  第五个与月亮相关的节日是下元节。下元节在十月十五,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这一天,人们往往要举行重大的祭祖活动。同清明节、中元节的祭祖不同。

  清明节是以家族为单位来祭祖,中元节是以家庭为一单位来祭祖,而下元节则是以民族为单位来祭祖。华夏民族要在这一天祭奠心目中那些最值得敬佩的祖先,很多地方祭奠的场面十分宏大、庄严而又神圣。

  度把中华民族联结在一起。

  这种活动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意识的向月圆之时便是团圆之时,文化中团圆的理念。

  中华民族更多地是借助月圆的形式来诊释中国传统我国古代女子有拜月祈祷的习俗,因为满月容易使人联想到团圆,何况还有一个专司婚姻的“月下老人”。所以每每十五月圆之时,年当婚嫁的少女或远游在外的丈夫,都会在月圆之夜设案焚香,虔心跪拜,以求天赐良缘、夫妻团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成了中国恋人最温馨浪漫的时刻,是最为经典也最为通俗的爱情描绘。花前月下的身影成了两情相悦、两心相知的最好见证,至今仍是恋爱的代名词。此外民间婚联也大多以此为题,如‘。描花四季花常好,绘月千年月永圆”,“花好月圆昔日曾共砚,志同道合今宵庆合欢”,以圆月象征人间婚姻的和谐美满,幸福长久。月的阴晴圆缺决定着人的喜怒哀乐,并带给人太多的惊奇和恐惧,“月”成了至情至性的倾述对象。而月圆月缺,月升月落,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又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不仅影响着春华秋实,潮涨潮落,甚至影响着人们的七情六欲。据史书记载,秦祭八神,月神排第六,日神排第七。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月亮比太阳占有更重要的位置。

  经过世世代代的演变,月亮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月亮文化中的团圆理念  月亮  月亮词条  团圆  团圆词条  理念  理念词条  文化  文化词条  
茶文化清明节

 清明禁火插柳

 节气二十四,清明排第五。这是“泄露春光有柳条”的时节。时秩带来清净明洁的风光,故名清明。各地方志关于清明的文字,大都记载了同一节俗—门上插柳。  清乾隆三十五...(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