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合理开支之道:为什么预算没效果?

如果当开支接近或超出预算时,钱包变得难以打开,你会怎么做?你会左思右想钱都用到哪去了吗?

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产品设计师设计的这款钱包原型产品看来就是这么考虑的,他或许参透了其中奥秘。如此之众的人花费过多,或未能坚守自设预算的原因之一是:在这个现金用得越来越少的社会,花钱变得抽象了。信用卡提供了即时快感,却没有直接后果。研究表明,从成叠现金中抽取真的美元会更痛苦,导致你花得更少。

还有一个因素阻碍人们成为模范理财公民(当然,诸如失业之类无法控制的环境要排除在外)。人类这一族群在遵从计划上表现差可是出了名的。坚守预算——甚至许多理财规划师都忌讳这个词语,他们更倾向于委婉的说法“支出计划”——如同节食一般,貌似太过了。我们在这两方面的失败原因如出一辙:太关注于怎么约束,而忽视了乐趣。所以,我们对下面的情形就毫不奇怪了:人们后来放纵了自己,最终花出去的钱更多,吃进的卡路里更高。

在流行的资金追踪网站Mint.com上,将近50万用户设置的最重要目标包括还贷、预留应急基金和存储退休金。诚然,这些都是善意的目标。

这场金钱与心理学专家的较量正在寻找弥补善良意图与人性间差距的方法。因此,当每一元钱都值得斟酌时,你怎么能完成那些联网未必能做的事情?

智能钱包上市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该钱包中间有一条铰链,通过到手机的蓝牙链路,连接你的银行帐户余额,当达到支出限制时,可使钱包更难打开)。主要发明者约翰·科斯特纳(John Kestner)说,他正致力于将钱包的零售价降到60美元,以“便人们能欣然接受。”

不过现在有诸多心理骗术与策略能让你的预算编制更具可持续性。实际上,最佳策略就是全然不用编预算来处理支出问题。相反,可以建立宽松的目标,并在情况许可时自动储蓄或优先用于其它事宜。

“自我克制是不错,但光有这还不够,”圣塔克拉拉大学的金融学教授梅尔·斯塔特曼(Meir Statman)如是说,他专门研究行为金融学,并是《投资者究竟想要什么》的作者。

首先你要对自己的支出有更清醒的认识,不论是记在笔记本上,还是电子表格里,或者存在Mint.com网站上。然后,你要列明支出计划的用途;有的放矢的预算(不论是欧洲度假还是购买房子)往往最富成效。

“为了作出可持续的改变,需要有某种明确的动机,”纽约金融专家阿曼达·克雷曼(Amanda Clayman)说道。按她的话说,人们易于设置不切实际的目标,这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归根结底,我们希望钱成为一种能源,”克雷曼夫人强调说。“它应该帮助我们有所成就,干点实事。”

保持支出可控的一种策略是采用所谓的心理记帐——将钱分别存入不同的心理账户,并予以区别对待。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为完全自由支配或奢侈性开销设立独立帐户是有好处的,”斯蒂夫·勒温森(Steve Levinson)建议道,他是一位心理学家,也是《遵照执行:有始有终的革新模式》的合著者。你从300元娱乐专款中拨出100元,较之从整个3000元月度预算中抽取同样金额会更富有意义。

专家建议,建立一套系统最简单方法就是:将你的收入置于不同账号或子账号中,其中之一将零用钱与经常性家庭开支区分开来。进行逆向思考,能让事情简化:用不着建立事无巨细的预算,而是首先确定你想省下多少钱用作退休金或其他目的,然后再考虑余下的。如果你想削减开支,先从一些能够作出最多变动的大项着手。

即使计划完美,生活也难免会有意外发生,因此专家推荐设立安全垫,或某种备用基金。“这类一次性开支会耗尽整个预算,”南达科他州拉皮德城的理财规划师里克·卡勒(Rick Kahler)告诫道。“普通人每月要存钱用于汽车维修,他们需要为外出旅行存钱,还要为圣诞节,为医疗费存钱。”

仅靠自身的力量不可取。合理安排,让这些钱少动用你的薪水。“我们需要利用自动性,”哈佛大学行为经济学家、教授大卫·莱布森(David Laibson)如是说。他指的是新雇员成功自动加入退休储蓄计划,如401K之类的(译注:401K计划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一种由雇员、雇主共同缴费建立起来的完全基金式养老保险制度)。“我们需要建立更多这样的保障机制,由此才符合我们的意图。”

来源Sustainable Money - Tara Siegel Bernard on Why Budgets Don"t Work - NYTimescom

译者surestar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开支  开支词条  预算  预算词条  合理  合理词条  效果  效果词条  为什么  为什么词条  
综合管理潜能

 好工作,睡出来

很多人轻视睡眠的重要性,但是缺乏睡眠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工作的生产力和效率也包括在内。为什么睡眠重要良好的睡眠对思考和学习很重要。在没睡饱的情况下,人的警惕...(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