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企业微博的二三事儿

最近,在新浪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情。360压缩官方微博发了这样一则微博:怎样在网络上出名?答案:自恋并持之以恒地自恋;自虐并持之以恒地自虐;长年累月地写名言警句;展示说学逗唱多才多艺;在西单地下通道弹吉他;为忠诚的黑猩猩写博客;在新浪开微博骂李国庆;参加王小峰的各种饭局;把藏有艳照的硬盘送修;唱忐忑并将发布到优酷(keso在知乎上的回答)。结果,老板周鸿祎转发并给了个评论:我建议你们踏踏实实听取用户建议和批评,给用户答疑解惑提供支持,这是产品微博账号,代表的是公司和产品,不是你个人的私有账号,想抒发(原文为“舒发”)情怀用自己的账号,把产品做好比什么都重,否则你发再多有趣的内容也没有意义。

首先,很佩服周鸿祎作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的素养和视野。那么可以看出,微博从用户类型上可以分为个人用户和群企业用户群。对于个人来说,微博可以记录自己的生活,联系与周围人的情感,同时建立自己的社会化生态圈——即现实关系向虚拟社会化关系的映射。而对于企业来说,微博是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核心文化、树立企业社会形象的平台或利器。当然,针对企业,有人就问:微博真的重要吗?年前周鸿祎在腾讯微博上与金山的“口水大战”,最近的李国庆对战“大摩女”······你可以认为它不重要,但是你千万不能忽略他的存在。因为对于企业,微博已经有别于传统的交流、互动了,it’s open!你必须得懂得驾驭这把利器,让她成为企业营销、公关的得力助手!

以下也是着重从企业层面分析怎样使用微博——

1. 客观、理性的工具。

首先我们必须从工具层面去理解她,只有知道它的特性后才能够灵活使用。其中有一些细节,还望大家注意:隐私设置中的私信设置——为了方便别人能够发送私信,这儿应该将“私信”设为“所有人”,这样为别人提供了更多交流方式的选择机会;个性域名设置问题——注册的账号域名默认是数字型的,最好将之改为容易记忆的拼音等,这样能够方便传播,像“我们约会吧”的微博域名还是数字;头像设置问题——最好是公司的标志,这样很醒目、很有范儿。

2.感性的内容传达、交流。

感性意味着复杂和不确定性。有人说,微博是自媒体。自媒体意味着个性化,代表着你的品牌特征,另外还代表着不是自上而下的传播,而是平等具有人性化的互动(鼓励你的团队成员去开微博,当然每个员工的微博可以有不同的特色,但最好有一个统一的主题)。所以,企业微博账号最好是有专人运营维护:第一:专人的维护保证了内容特性的一致性,每个人的性格有异,有时候自然会反映在文字语言形态上,专人维护避免了前后的风格;第二:微博维护人员要态度积极,对于每位评论的人都给予一定内容的回复,这样会是别人产生一种被重视的感觉,这儿不得不表扬京东商城的网络客服,对于一些用户刁钻的留言都回复得很圆满、出彩,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对企业的好感油然而生;第三,学会使用新浪微博的站内搜索——将关键字定义为企业名、企业的相关业务或产品等等,毕竟一个企业微博不可能去关注所有的人,只有通过使用的搜索去发现用户的一些反馈和问题,并对其进行相关收集、处理,可能企业看似无意的“惊鸿一瞥”会将那些边缘用户转化为忠实用户。只要有机会,就得抓住,创造价值。

3.专业化的精耕细作。

虽然微博的推广、营销成本很低,但是成本低并不是意味着你可以在这个舞台上乱来。我最近注意到有这样一个现象:各大互联网公司的运营负责人都曾经从事过传统媒体行业。所以,从微博作为一个媒体的本质角度考虑,媒体要提供内容,就必须精耕细作——要向传统媒体学习方法,要懂得内容规划的重要性。目前许多企业要么把微博看作一个销售营销渠道,直接发布特价亦或是有奖活动等等;也有的企业把微博看作及时听取用户反馈的渠道,许多内容都是自己产品的相关介绍和改进,而无其他。要有内容规划,首先必须分析目标用户群体,只有知道你的目标用户喜欢什么样的内容(趣味性的、知识性的、娱乐性的等等),才能够对症下药,利用相关性的内容去吸引目标用户(内容营销)。另外内容要精细,要仔细遴选。所谓精细,就是不要粗制滥造。大家都知道做网站要了解信息架构,那么我认为企业写微博也得有个信息框架——内容的分类要做好,多利用@+用户来吸引转发;内容的格式要多样,通过视频、图像等方式丰富内容,最后就是要保持固定的更新频率。更新频次太多就有刷屏嫌疑,像我以前关注过“博客园”,但其平均十分钟就更新一次,让我很有压力,我何必要关注你呢,直接去网站不就得了。更新太慢,又不会达到刺激用户大脑的作用,好歹也要混个“脸熟”吧!所以,这需要运营人员在实际中进行摸索,获取经验。

上述都是一些平时零星点点的体悟,其实大家已经在这样做了,但还是总结一下吧,回头再看看才会感觉到成长嘛!或许你天天几段话没有感觉,但是日积月累下来,每天的几百字汇集起来成为一本书也绝非难事。所以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将你的那些文字串联起来,相信会发掘到很多信息,也会体味很多乐趣。

本文来自读者Hoowolf的投稿,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大三学生,关注领域:移动互联网,社会化电子商务,数据挖掘。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分享社会化的前沿信息。欢迎关注新浪微博:http://t.sina.com/huyipeng。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企业微博的二三事儿  事儿  事儿词条  企业  企业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