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网络闲散:是利是弊?

网络闲散能让人在工作时得到怡人的小憩,让头脑和创意过程焕然一新。当然,可能也会“损失”工作效率。

“我觉得上班时上网做私事无可厚非,只要你足够自律谨慎,不让它打扰你的工作就行了。”这是许多经常在上班时间上网做私事职员的共同想法。网络闲散现象的普遍存在促使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副教授Vivien Lim对其起因及影响进行研究。对于网络闲散,她说:“是指员工在上班时间出于私人目的使用公司的互联网”,并且它实际上有助于员工减轻压力的概念是她研究的关键点。

工作投入

作为研究的一部分,在一项调查中,Lim和博士生Don Chen找来一群本科生,给他们一项简单且蓄意沉闷的20分钟任务:阅读一篇文字并标出其中所有的字母“e”。接着,他们被分成3组:第1组被要求做另一项10分钟的简单任务,第2组被告知他们可以休息一下,除了上网他们做什么都行,而第3组则可以上网。3组人员之后都被指派进行另一项10分钟的类似任务。

有意思的是,结果显示,任务完成得最有成效的总是上了网的组员,而且优势明显。此外,相对其他两组,他们的精神疲劳和无聊程度较低,工作投入程度也较高。在另一项与博士生Zhu Jinlong合作的调查中,Lim发现早上经历消极情绪的人在白天上网闲散之后称感觉好转,并在一天结束时感受到更积极的情绪。这表明网络闲散确实会对人产生了有益健康的效应。

而另一项关于在新加坡工作的成年人调查,探讨了员工如何为网络闲散辩解以及公司如何规范工作场所的网络使用。不出所料,结果显示,对于网络闲散的观点相当普遍:上一会儿网没关系,只要不影响工作就行。Mark Lim,42岁,一家传媒机构的经理,对此也表示同意。他还补充说:“这能让人在工作时得到宜人的小憩,让头脑和创意过程焕然一新”。

“损失”的工作效率

Vivien Lim副教授说,网络闲散活动的普遍程度与人们看待网络闲散的严重性有直接的关联。当然,雇主对网络闲散可能持有不同的看法,一些人无疑将与工作无关的网上冲浪所“损失”的时间看作潜在工作效率的损耗。Lim说,社会与组织文化对网络闲散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其中雇主与员工的态度在世界各地都大为不同。Lim引用思科的一份近期调查,调查指出,在例如中国、巴西、印度和墨西哥这些国家,年轻的求职者提及上班时“上网自由”是他们视为是否加入公司决定的重要因素。

“的确”,她说道:“一些雇主意识到IT限制规定可能会迫使员工去寻找‘更自由’的工作场所,实际上他们以允许更多的上网自由来吸引年轻人加入他们的公司。”

自我监督

Lim副教授还指出,现在的许多工作都把上网视为创造新思想与灵感的有用工具。她说,一般来说,全面禁止或采用昂贵的网络监控系统都可能会适得其反,她建议公司反而应当制定“可接受使用”的政策,并清楚地告知全体员工。“从另一角度看这个问题是要根除管理的‘必要’”。研究显示,员工往往对管理条例持有消极看法并将其看作是对雇主不满的根源。”她说,“如果你担心员工可能会浪费工作时间,那么就采用以绩效为基础的奖励并设定时限,但要给他们自行安排时间的自由。”

然而,归根结底,为网络闲散现象推波助澜的主要因素还是“大家都这么做,所以肯定没关系。”而既然科技让员工能一周7天、每天24小时,随时被联系上,许多人会感受到工作与非工作时间之间的界限已变得模糊不清了是可以理解的。下班后仍要工作许多小时,所以花一点正式工作时间抓紧处理私事是一个合理和常用的辩解。所以,尽管网络闲散肯定是一种趋势,但这是否是一种威胁还有待争议的。

Vivien Lim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管理与组织系的副主任。她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工作场所的“公网私用”和“网络上的粗鲁行为”,工作场所的越轨行为以及金钱态度和工作场所的健康问题。本文的英文版本最先刊登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商业智慧网站(thinkbusiness.nus.edu)。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网络闲散:是利是弊?  闲散  闲散词条  网络  网络词条  
综合管理职业

 一只破鞋的七大领悟

有一次我在一个有众多商界大佬们参加的大会上做演讲的时候突然觉得有一只鞋不舒服,当时我以为可能是鞋底粘了什么垃圾,于是继续边讲边在台上走动,可是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越...(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