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熊玲:拿什么来拯救婚姻的不幸?

  有位文学家说过:幸福的家庭有一样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一位社会学家却说:幸福的婚姻(家庭)有不同的幸福,不幸的婚姻(家庭),其不幸是一样的。从婚姻关系的角度,我更赞同后者。因为据调查显示,有90%的人在婚后一年里体验到不同程度的失望!他们都觉得婚姻与他们所期望的不同,而婚姻问题的表现千奇百怪,但其缘由是一样的。

  为何无奈在不幸的婚姻里?

  在许多已经不幸的婚姻里,有一种“婚姻很难,没有婚姻更难”的婚姻又是最不幸的。而这种婚姻,竟然可以是“太好的男人,把女人逼疯狂”,也可以是“太好的女人,把男人逼出走”。

  “太好的男人,把女人逼疯狂”的情况,就类似电视剧《中国式离婚》里所描写的宋建平,一个貌似无辜、儒雅、让人同情的男人,如何把一个充满幸福感的教师林小枫逼成了一个疯狂的泼妇似的人物一样。而现实中的婚姻,有的更糟糕,因为他们处于“在婚姻里像是掉进了火海,如果要逃出婚姻,又好像是上刀山一样”的两难境地。

  这一点不夸张,钟先生和易女士的婚姻就是这样。他们结婚16年了,钟先生是一位很典型的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好男人:忠厚老实、宽容大度、有责任感、乐于助人。谁也不会相信他是一个不善待妻子、可以激怒妻子的人,更不会相信他是一个可以出轨的男人。当他的婚姻畸变到进退维谷时,他悲叹自己:为啥不得不爱一个他根本爱不起的人?他的格言是:在婚姻里好难,离婚咋更难!

  钟先生的妻子易女士,也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质朴、忠贞、吃苦耐劳、持家理财。婚姻裂变的过程,易女士从一个温柔善良的女子变成了一个实足的怨妇。其结局跟钟先生一样:进退维谷。她常常撕心裂肺地怒吼:他为什么这样对我?是他毁了我、毁了这个婚姻!我要他付出代价!她也不明白,自己为啥要爱一个她恨透了的男人?她的格言是:在婚姻里好痛苦,若离婚更痛苦。

  而“太好的女人,把男人逼出走”的婚姻,也比比皆是。如,尹女士和余先生的婚姻,是令别人羡慕的。看上去,他们郎才女貌、事业有成、恩爱无比,尹女士是一直沉寑在幸福之中。15年过去了,忽然有一天,她得知她深爱的丈夫有婚外情人,她如雷贯耳、几乎精神崩溃。尹女士称得上是一个内、外之兼优的好女人,她对丈夫和孩子一贯地只有付出,她无法想象“情变”之事会发生在她的婚姻里。她难以控制地以怨妇之态度、歇斯底里方式对待丈夫,丈夫却变得冷漠而回避,这让尹女士始料不及。她只好冷静下来,权衡婚姻与离婚的轻重,却发现她绝对不能没有婚姻。于是她转变了策略,以百般地顺从、温柔、甚至讨好对待丈夫。可是丈夫并无回心之意。更令她意外的是,丈夫竟然提出与她协议离婚的事情。为了挽救婚姻,她忍受着痛苦,无赖地变化着态度与行为,唯一不变的:誓不离婚。

  分析这种——不得不在死亡的婚姻里赖活着的不幸婚姻,他们之所以不幸,有着通常的原由:婚姻本没有错,夫妻双方原本也没有错,错的是他们对婚姻的理解以及他们都坚决认为“婚姻之不幸,都是因对方的错”!他们宁愿纠结一起,不能离婚,从表面和意识层面看,是为了孩子、面子、经济、疾病等现实原因,而潜意识里是要讨回对方有负于我的种种债务、是要惩罚(报复)对方给我造成的心灵伤害。

  分析“好男人,把女人逼疯狂”婚姻里的钟先生,因为他身上有很多好的秉性,赢得了好人缘,而他婚姻的失败,似乎也因为他的好秉性。他作为一个忍辱负重、宽厚待人、富于牺牲精神的人,在人际环境中是倍受爱戴的。但这种人的内心深处有着受虐癖人格倾向。所谓受虐癖的人,一般在他早年时期有过被虐待或被冷落的情感体验,或是目睹在父母婚姻的施虐与受虐关系之中长大。在心理成长过程中,他学会了隐忍,学会了委屈自己、牺牲自己来讨好别人。因为这样,他就可以避免被父母(或别人)歧视或抛弃的恐惧。同时,他也会体验到以委屈自己而赢得别人认可的快感。所以像钟先生这样的人,看似确有良好的个性,但情感是压抑的。他们在婚姻外,是受欢迎的人,而在婚姻里,是让女人难以琢磨的人。钟的妻子,跟普通女人一样,最想要的是丈夫的关爱,当然是他比对外人的关爱要多一些的爱。可钟先生这样的好人,习惯对所有的人都很关心,他甚至可以忽略家里人的需要和感受而去满足他人的需要,因为他做不到拒绝别人。这是他妻子所不能容忍的。为此冲突时,钟先生会用“人要大度一点,吃亏是福”的道理去宽慰妻子。本来内心就不平衡的妻子,反而感到被丈夫暗喻为心胸狭隘的人,于是她会歇斯底里反击回去。易女士是在她父母不幸的婚姻家庭中长大的,从小缺乏安全感。她之所以嫁给钟先生,是她当初就坚信:钟这样的老实人决不会背叛自己。婚后,她时刻想知道丈夫的内心世界,她觉得夫妻之间不应该有任何隐瞒,要分享心理活动,她才安心。而钟先生却是不善言词,又必须随时与朋友打成一片,他不能让别人失望,他是在别人的赞许中才有安全感。这两种人走在一起,婚姻注定会有问题。

  钟先生之所以出轨,是他内心情感长期压抑的结果。他虽不能享受情感的快乐,但他通过婚外性生活,可以释放他潜意识的敌意和来自妻子责难的怨气;他不能涉入真正的情感(他说有喜欢他的女人)并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敢也没有能力去负担情感道德责任;他出轨后就像赎罪一样百般顺从妻子,并非他真的有罪恶感,而是他个性中有自卑、软弱的缺陷而恐惧妻子的威胁;他能忍受妻子几乎疯狂的厮打,也并非是他善良宽容的秉性,而是他潜意识受虐倾向的满足;他不敢离婚,并非只是为了孩子,重要的是他习惯了以好名声为荣,若他提出离婚,就意味着他是抛弃妻子、儿子的负心汉,人品和名誉的损失,才是他不能承受的罪恶感。

  钟的妻子易女士不能离婚,更有其深刻的理由:她有较强的依赖性人格、内心极度不安全。只要不是丈夫坚决离婚,她会在不幸的婚姻里暂获安全。同时,她爱恨分明的个性和爱恨并驾齐驱的心理,使她必须要在这份婚姻里,才可望达到爱的满足和恨的报复与消除。

  分析“太好的女人,把男人逼出走”婚姻里的尹女士。她是一个较完美的女人,如果说是太好的她把丈夫给逼出婚姻,似乎对她太不公平和太残酷了。但婚姻生活就这样,常常是有悖于情理在发生。而正是这种情理悖论,才构成对尹女士这种人的残酷现实。因为她本来没有任何错,却偏要承担婚姻破产的伤痛。她不可能明白,正是她的太好,无意识破坏了她的婚姻。有人说“行为与道德完美的女人是天生的男儿杀手”,这真让人感到,世上完美女人的凄楚和不能接纳完美的男人的悲凉!也许,完美才是缺陷,接受缺陷才是完美。

  但是,每个男人都梦想娶到一个内外兼优的完美女人。可当男人真正得到这样的妻子后,幸福不了多久,便会陷入一种莫名的情绪压抑和一种无形的道德焦虑中。他在妻子身上找不出任何不是,可就是不爽,总想变个法找个茬来惹怒妻子。而完美妻子总是十分迁就你,无条件满足你。渐渐地,丈夫会发现自己有欠债一样的深深内疚。于是他想回报她,可他做不到,也不知怎么做。久而久之,他有了想挣脱束缚的冲动,并发现在别的女人面前好像才有男人的感觉。尹女士的丈夫就是这样的男人。可尹女士不会接受这个事实:她扮演了一个非常好的母亲而非妻子;她丈夫在她的付出中,体验的是渺小和负罪感,丢失的是男人的尊严。

  尹女士之所以“誓不离婚”和她丈夫也不能勇敢走出婚姻,其心理冲突和潜在原因,跟“好男人,把女人逼疯狂”里的钟先生夫妇俩是完全一样的。

  用什么来拯救婚姻

  婚姻的不幸与解体总是慢慢地、一点一滴潜袭而至。大多数人不知,他们的婚姻裂痕在恋爱期就开始了,只有当太大的困难降临时,才幡然醒悟。如果不幸的婚姻不能以离婚而告终,那么深陷婚姻泥潭的夫妻,该怎样解救自己的婚姻、从而走出困境?

  人们好像都知道美满的婚姻需要什么,也知道改善糟糕的婚姻需要宽容、协商、沟通等等。许多已经不幸的婚姻里的夫妻说,他们确实在为改善婚姻作努力,可结果还是一团糟。也许,拯救婚姻之不幸,更重要的是要真正理解婚姻和改变对婚姻的态度。

  1 理解和认识婚姻系统观念

  系统观念是物理学的概念,是设想有关的事物之间“作用——反作用”持续不断,关系越密切,作用——反作用就越明显。系统观念应用于婚姻里,能让我们更清楚看到俩人婚姻关系的平衡与失衡。

  婚姻里饱受痛苦的人儿,必须要了解婚姻这东西,并不是两个死板的个人之间的死板关系。婚姻整体取决于夫妻对其相互关系的作用。配偶之一的行为改变,常是其伴侣行为改变的一个反作用,而此一反作用又会促成对方行为的进一步改变。这种“作用——反作用”系统以周而复始的方式运作(有时是恶性循环,有时则往好处走)。当配偶之一变得不和谐,如生气、不体贴、粗鲁等,另一方就必得有补偿的反应或动作来抵消,不然两个人和关系系统就会失去平衡。比如前面案例中的尹女士夫妇,就是一方只管付出,而另一方只管接受的婚姻系统,结果必然走向严重失衡。

  在每一项婚姻里,双方都力求保持使自己得到最大的满足为系统。人们结婚以后,首先发生的重要行动是双方试图去决定其关系的性质,双方都期望对方适应。通常他们视自己的方式、癖性、价值观等为理所当然,而认为对方的这些东西不够好。婚姻里,一旦出现双方都试图去塑造对方、掌握控制权;或在关系不协调时一方总是抱怨、找错,另一方总是忍让;或一方总是表达和要求,另一方总是缄默或敷衍等情况,意味着平衡系统被打破。这时,夫妻俩必须建立一个或数个新的规则,以达成某种程度的协议来恢复婚姻系统的平衡。

  要结婚的人,最好起初就学习一点系统观念,并早点定立一些相互关系里需要共同遵守和可以单向行为的规则。

  2 理解和体验婚姻与爱的内涵

  许多人在婚姻里体验到严重失望,是因为对婚姻有曲解、并在婚姻里总抱有对浪漫爱的幻想。婚姻初期,大部分配偶都会认为自己是出于爱意的举动为着对方,却不自知,掩藏于“爱”的伪装下的潜意识行为,正是在伤害对方、伤害自己的婚姻。比如,“好男人,把女人逼疯狂”的钟先生,他相信(意识的)给妻子拿回许多钱、对妻子善意的批评、忍让等,绝对是对妻子的爱意,但他潜意识却实现了他拯救者角色的控制欲望。他的爱意表达,对他妻子来说无疑是自尊的剥夺和受轻视的伤害。“好女人,把男人逼出走”里的尹女士,更是以完美的爱出发,却不知丈夫被爱得窒息。

  当爱变形地出现在婚姻里,双方还是能强烈地感觉到自己一直是在妥协并努力挽救婚姻,两个人都会找出一些特殊的事例来显示自己的爱意和谦让,而认为对方很自私、不可理喻。当人们相信“爱是满意的婚姻里不可缺少的”,便会在婚姻一旦感到失望时,出现种种怀疑、猜测、误解和无休止的战斗。

  婚姻与爱是不同的概念。两者虽可独立运行,也可相互交融。幸福的婚姻必然包含有爱,没有爱的婚姻,并非就会冲突或破裂。通常人们提到的爱情,是包含着他们求婚期那种浪漫爱的幻想。而浪漫与爱截然不同,浪漫是以自我感性和非逻辑性建造于沙地上的华厦;许多夫妻把浪漫误认为是爱情,若身陷其中,两人便会盲目地、并苛求对方做出自己希望他有的美德。这样的人,无疑上演着爱情泡沫在婚姻里翻腾的游戏。

  关于爱,有着太多的概念描述。心理学上喜欢用佛罗姆对爱的描述:爱是给予、照顾、责任、尊重以及了解,还有沙利文对爱的描述:当另一个人的安全与满足变得和自己的安全与满足一样地重要的时候,爱就存在了。我认为,把这两位心理学家对爱的定义,运用在婚姻系统里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如果要寻找拯救婚姻不幸的秘方,沙利文对爱的定义,就是治疗婚姻创伤的一剂良药。

  关于婚姻,我们要理解她绝对需要的是秩序,需要进入她里面的人,带着恭敬、责任与信任,共同维护婚姻的合约。因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世界,如果有了孩子,则成了三人世界。她的结构与性质,注定了两人必须围绕这个小世界服务。就像经营一个企业,既要情感管理,更要制度化的理性管理一样,婚姻要顺利走下去,必须是建立在规则与秩序的基础上(制定在癖好、价值观、权力等方面,哪些属共同遵守、哪些属独立运行的规则),夫妻的情感满意与安全感才有保障。可许多婚姻的不幸,恰好是双方不断为情感的不满而针锋相对,却忽视了婚姻是要理性“部队”(即规则或协议)来维护她的和平的。婚姻有了秩序,夫妻就了安全。

  婚姻里的人,都在寻找爱、期盼被爱。如果婚姻中,彼此已怀疑对方对自己的爱,或双方感觉不到爱,就需要检视,是否自己发出去的这份爱,是无意识伪善的爱伤到了对方?然后去理解和体验,沙利文所说的“当另一个人的安全与满足变得和自己的安全与满足同样重要的时候,爱就存在了”,这才是婚姻里的爱。不过,这份爱,是一种关怀他人之安全与快乐的能力,你有吗?

  其实,一份顺利、富有情趣的婚姻,并不需要什么富丽堂皇的爱的定义,只要他们能体验到他们认为的平和、关爱和快乐,或只要他们存在投桃报李的运作、协商与妥协的胸襟,婚姻将永远是幸福的。

  当然,一个人是否有爱自己、爱别人的能力,是与他人格健全与否有关的。如果婚姻陷入相互伤害的恶性循环,夫妻大多存在有人格问题。因此从根本上说,拯救婚姻不幸的渠道,应该是修补人格缺陷和培养一种爱的能力(此话题太长,我想留在另外的文章里去阐述)。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  熊玲  

网址:http://www.lantian99.com.cn/teacher/

熊玲相关文章:

  总希望有人窥探的心理正常吗?  

  已婚男人惹的祸

  未婚的婚姻

  单身女孩的疑惑

  感情路在何方

  可以原谅他吗

  要婚姻还是要孩子

  情感取向谁做主

  我怕被老公发现

  不一定是性爱梦

  不婚主义者,你要改变什么?

  做情绪的主人

  恋人之战的背后

  试论女孩化的男孩心

  叹,情不自主

拿什么来拯救婚姻的不幸?

婚姻里的性格神经症

美丽的痛苦

婚姻躁郁症

为了孩子保留婚姻好吗

“读不懂他”的困惑与诱惑

当美玉有瑕疵时

夫妻冲突错在“正确”

爱恋乳房的梦幻

回复女人敏感的情感话题

放过他,还是放过自己

让爱走出梦

对“相爱容易相处难”的反思

想离婚,还是想你爱我?

借着控制,你觉察了什么

心愿会伤人吗

你在婚姻里寻找什么

为何害怕“同性恋”念头

欲爱不能的背后

女友曾被猥亵

任性的性欲

面对他,我很纠结

我被处女情结纠结

如何卸下分手的负担

夫妻为何被控制

该不该继续婚姻

情这个东西--《话情》之一

爱在错觉里--《话情》之二

情变与不变的心理动力学--《话情》之三

受伤者--《话情》之四

答辩诉状--《话情》之五

论夫妻冷战——《话情》之六

情是一面窥视镜——《话情》之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拯救  拯救词条  不幸  不幸词条  婚姻  婚姻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  
综合

 用绘画打开封闭的心

 不言不语,不代表我没有思考,谁能看懂,我的语言?——用绘画帮助封闭的心看到希望、目标京师博仁语:面对来访者的阻抗,不言不语,我们最好的方式,一直的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