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批判性思维扫盲--学会辨析“事实”与“观点”

导读:批判性思维的基础是什么?什么是“观点陈述”?“事实陈述”又是什么?什么样的话题是有争论价值的?如何避免毫无意义的口角争执?

社交网络的兴起,口水战时有上头条,网友也不明就里的互喷,原因就在于不善于区分“事实陈述”和“观点陈述”。而区分这两者的能力,恰恰是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功之一。

为什么要区分“观点陈述”和“事实陈述”?

  批判性思维的其中一个要点是:你对外来的信息不能照单全收,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要经过一定的质疑。

  但是质疑的方式,会因对象而异。不同的信息,你必须采取不同的质疑方式。甚至有些信息(比如某些“观点陈述”),你是无需质疑的(后面会介绍为什么无需质疑)。

  但如果连“观点”和“事实”都经常搞混淆,又如何能进行正确的质疑呢?所以,区分“观点陈述”和“事实陈述”非常重要。

啥是“事实陈述”?

  顾名思义,“事实陈述”就是把客观事实说出来。

  比如——QQ空间有日志功能——这就是一个事实陈述

  那么,什么才算“事实”捏?关键看它是不是具有客观性。不具有客观性的东西,不能算“事实”。

1、事实陈述"有什么特征?

 1-1、无“对错”、无“好坏”

  前面说了,“事实陈述”就是把“事实”说出来。而事实本身就不存在所谓的“对错”与“好坏”。所以,如果你去评价某个“事实陈述”的对错,是没有意义的,会显得很荒诞。

 1-2、有“真假”

  虽然“事实陈述”没有“对错”与“好坏”的概念,但是有真假的概念。这个应该好理解。符合事实的,就是“真”;反之就是“假”。

  这里要提醒大伙儿注意了(尤其是搞理工科的同学)。很多人喜欢用“非真即假”、“非黑即白”的眼光看问题。在某些理工科领域,或许可以这么干。但是在社会学领域,最好不要这样。因为社会学领域的某些问题,会涉及到“灰色地带”,无法用“非黑即白”的方式判定。

 1-3、“事实”的可验证性

  这里的“可验证性”既包括“证实”,也包括“证伪”。

 1-4、可验证,并且显然的

  有些事实属于很容易验证的,并且不易引发分歧。那么,针对这类事实陈述,很容易就可以判断“真假”。比如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1-5、可验证,但不显然的

  比如某人声称自己拥有多少总资产。这个陈述不是很显然,但如果非要查实,多花点力气还是有可能验证的。

 1-6、不可验证的

  还有一些事实,在现有的科技水平上,是无法验证的。

  比如发生在久远年代的历史事件细节(除非发明时光机,或者当时正好有外星人到访并留下记录,否则无法验证)。

2、哪些“事实陈述”值得争论?

  刚才提到的三个类型:第一类,通常不需要争论;第三类,即使争论也不会有结果。

  所以,今后你如果要跟别人争执某个“事实陈述”的真假,先看看是不是属于第二类的。如果不是第二类的,还是省省吧。即使是第二类的事实陈述,也要看是否值得争论。只有性价比足够高的论题,才值得你花时间和精力去争论。

3、关于“事实陈述”的可信度

  要判断某个“事实陈述”是否可信,办法之一是你亲自去验证。

  但是这么干,比较费时费力。而且有的事实陈述,你是不可能亲自去验证的(比如对历史事件的陈述)。

  当你无法亲自验证的时候,就得换种方法——分析事实陈述的依据,由此来评估其可信度高不高。

3-1、依据的分类

  事实陈述的依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手资料

  所谓的“第一手资料”,就是说这个“事实陈述”是通过陈述者的感官直接获得信息。

  比如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第N手资料

   所谓的“第N手资料”,就是说这个“事实陈述”是从其它途径得到信息,然后再转述的。

   如果被转述的对象是第一手资料,那么这个陈述就是“第二手资料”;以此类推。

  下面分别介绍两种依据的可信度问题。

 3-2、第一手资料的可信度

  有句老话叫做“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很多人受到这句老话的误导,以为第一手资料就是可信的——其实未必。

  3-3、认知的偏差问题

  所谓的“认知偏差”,就是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导致的偏差。

  比如当你观看魔术表演的时候,虽然是亲眼所见,但看到的依然是假象。因为魔术师可以通过种种方法来诱使你产生认知偏差。

  关于“认知偏差”的种类和成因是一个很大的话题,限于篇幅,就不展开了。有兴趣的话,可以引申阅读《光环效应引发的认知误区》,里面提到了“选择性失察”和“首因效应”导致的认知偏差。

  3-4、陈述者的诚信问题

  还有一种情况导致第一手资料的可信度下降,就是陈述者本身的信用问题。

  假如某个人是个老骗子,那么此人陈述的第一手资料,可信度就要打个折扣。

  3-5、第N手资料的可信度

  评价第N手资料的可信度,需要同时考虑两方面:

  首先,第N手资料需要依赖于第一手资料的可信度。如果被依赖的第一手资料有问题,那衍生出来的第N手资料也好不到哪里去。

  其次,信息转手的次数越多,信息的衰减通常会越严重。

什么是观点陈述

  简单地说,就是陈述自己主观的一些东西。

  “观点”和“事实”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观点”受主观影响的,而“事实”不受主观影响。

1、“观点陈述”的分类?

1-1无需思考,得出的观点

  这类观点陈述,比较常见的有:感官体验、价值观偏好。

  感官体验,直接来自于人的动物本能。得出这类观点是不用经过大脑的,类似于条件反射。

  价值观偏好,主要来自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家庭环境、文化背景、等等。一旦形成了某种价值观偏   好,就如同思维定式一般。作出评价也是不经过大脑的。

  举例:

  今天很热(感官体验)

  喜欢喝XX饮料(价值观偏好)

1-2经过某种思考,得出的观点

  思考的方式有很多种:

  最不靠谱的,就是完全靠猜测(拍脑袋),然后得到某个主观臆断。

  好一些的方法还有:

  依靠归纳法,总结出某个结论。

  依靠演绎法,通过逻辑推理得到某个推论。

  ......

2、“观点陈述”有啥特征?

 2-1、对于“感官体验”的观点

  完全不存在“真假”、“对错”、“好坏”。

  比如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有人会觉得温度高,有人觉得温度低。你不能说某个人是对的,另一人是错的。

2-2对于“价值观偏好”的观点

  如果“价值观偏好”纯属私人领域,就跟“感官体验”类似,也没有“真假”、“对错”、“好坏”之类的说法。

  比如喜欢什么颜色的服饰、喜欢什么口味的食物、等等。

  但是,对于涉及到公共领域(比如政治领域、道德领域)的“价值观偏好”,就会有“好坏”之分。

  如果某个价值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中,都得到赞美,那么就可以称之为是“好”的;反之,都遭到批评就称为“坏”的。

  不过捏,能称得上“好的”价值观不多,能称得上“坏的”价值观也不多。大部分公共领域的价值观,都处于中间的灰色地带。这些价值观,可能在某些历史时期或某些文化中被赞同,而在另外的历史时期或另外的文化中,被排斥。比如“性取向的问题”就属于这种中间的灰色地带。

2-3对于“经过思考得出的观点”

  这类观点,也会有“对错”之分。因为思考的过程是有可能出现偏差和谬误的。

  比如,用演绎法进行推理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推理的逻辑谬误。

  比如,用归纳法进行总结的时候,样本的片面性会导致结论的片面性。

  ......(还有很多种谬误,恕不一一列举)

3、哪些“观点陈述”值得质疑和争论?

  通过上述的分析,大伙儿应该比较清楚了:对于“感官体验”和“私人领域的价值观偏好”,质疑是没有意义的、争论是没有结果的。

  可惜的是,很多网民非常热衷于这类争论。比如:不同明星的追星族会互相争论、不同球队的球迷也常互相争论、甚至不同品牌手机的粉丝也会互相争论。

  对于“经过思考得出的观点”,这方面是可以进行质疑和争论的。但要注意两点:

  1. 要考虑性价比——不要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去质疑和争论一些鸡毛蒜皮的细节

  2. 反驳别人的观点要讲究境界

  关于第二点提到的“境界”,大伙儿可以去读一下保罗.格雷汉姆的文章《How to Disagree》。考虑到某些同学不喜欢读洋文,附上如下的中文图解。

结尾

 最后提醒一下:没看过《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的同学,强烈建议去看看。照顾下懒人,戳他下载吧《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批判性  批判性词条  扫盲  扫盲词条  辨析  辨析词条  思维  思维词条  事实  事实词条  
综合

 挣钱越多越容易导致婚姻破裂

你有一份自己一直想要的工作,而且做得很好,甚至比你丈夫赚钱更多。但是当心了,那些在家庭中成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女性更易付出离婚的代价。研究人员坦言尚不明确导致这一问...(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