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小将(15)

  十五、【血统论】被批判

  文革初期,当反动的血统论在全国各地泛滥成灾时,一些富有正义感的人对它进行了坚决的斗争。24岁的北京青年遇罗克就是其中的一个。

  建国后的多次的政治运动,出身不好的人屡次遭受打击,遇罗克深受其害。他认为:家庭出身问题是长期以来严重的社会问题,非红五类出身的人往往享受不到同等的政治待遇。特别是所谓黑七类出身的青年,即狗崽子,已经成了准专政的对象,他们是先天的罪人。遇罗克说:任何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人,不能不正视,不能不研究这个问题。1966年12月,由遇罗克编写的,署名“家庭出身问题研究小组”的油印材料【出身论】张贴在北京的许多公共场所,与血统论针锋相对。

  【出身论】指出,“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这幅对联不是真理,是绝对错误的。”“它的错误在于:认为家庭影响超过了社会影响,看不到社会影响的决定性作用。说穿了,它只承认老子的影响,认为老子超过了一切。实践恰好得出完全相反的决论:社会影响超过了家庭影响。家庭影响服从社会影响。”“人是能够选择自己的前进方向的。这是因为真理总是更强大,更有感召力。”“娘胎里决定不了。”因此,“一切革命青年,不管你是什么出身,都应受同等政治待遇。”这不仅是向红卫兵的血统论挑战,也是向长期以来实实在在的血统论挑战。

  文章还用大量的事实说明血统论对青年人的毒害,希望大家都来填平这人为的鸿沟。

  【出身论】刚一出世,就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人们读着,议着,抄着,思考着。

  在血统论铺天盖地,窒息无数有为青年,残害无数无罪生灵之际,【出身论】擦亮了人们的眼睛,说出了人们敢怒不敢言的心声。人们争相传抄翻印,影响波及全国。北京四中学生余志京、王建复等人决定以首都中学生革命造反司令部的名义办一份【中学文革报】,全文刊载【出身论】。1967年1月28日,刊有【出身论】的【中学文革报】创刊号公开出版发行,第一次印刷30000份,一抢而空,接着重印60000份,又一抢而空。

  用出身论来批判血统论,对于一些在当时受出身问题牵累的人来说,尤如在茫茫沙漠中看到一片绿洲而感到欣慰。

  但是,那些坚持血统论的人,看到有人如此大胆,公开挑战,怒气冲天,他们想方设法寻找一切机会来批驳出身论。

  就当时的政治气候来讲,出身论的处境远不如血统论。在当时,不仅支持、宣扬出身论不如宣扬血统论有市场,可以说,出身论是血统论的手下败将。

  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作者遇罗克的境遇就可想而知了。他经常受到围攻,不过又每每被他那雄辩的口才和机智勇敢,以及支持他的群众解围。刊登过【出身论】的【中学文革报】也常常被撕、被抢,甚至连卖报和读报的人也遭到围攻。

  尽管陈伯达、江青在对联大辩论时也表示不同意血统论,但他们更不容许任何人用自己的头脑就文化大革命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思考。虽然【出身论】受到许多遭受血统论迫害的人的欢迎和赞赏,却由于它离开了文化大革命的行话去进行独立思考,因而在1967年4月14日,由中央文革的戚本禹出面讲话,说【出身论】是反动文章,公开宣判了【出身论】的死刑。

  1968年,遇罗克以“恶毒攻击”和“组织反革命集团”的罪名而遭到逮捕。经过多次批斗、公审,遇罗克于1970年3月5日被处决。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小将  小将  小将词条  小将词条  
散文

 让爱情你侬我侬

爱情,不管多么的轰轰烈烈,最终是要走入生活的。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充斥着各种各样诱惑社会里,爱情不只是浪漫,也不只是对物质的占有,而是两颗心的包容。  ——波波...(展开)

散文

 残荷风中瘦,相思锦中留!

李清照--《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