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人纪》-针灸篇10[足太阴脾经]

01

谏议之官:脾脏;足太阴脾经的概述

下面介绍脾经,足太阴脾经。脾经如果问西医,西医常会说脾脏没有什么功能,可以拿掉它。真是开玩笑,真把造物主上帝当笨蛋,脾脏那么大一个,居然说它没有功能。不懂就要说不知道,这样子倪师还可以接受。千万不要不懂然后说它没有功能,这是不对的。

中医的脾脏把其跟胰脏合并在一起,也就是中医把脾脏和下面一块甜肉(就是胰脏)合在一起,后面讲到《黄帝内经》时倪师会说得更多内容。 脾脏跟胃相表里,胃是表脾是里。所以看胃气,是看不到脾脏,脾是脏器,是内脏(内藏的);胃是腑,腑的定义是宣泄、消化系统。也就是说腑会有开口,有进有出;脏像收藏的藏,里边收藏的意思。 

脾胃是表里关系,表里是像这样子中医认为荣是血,卫是气。脾脏里有非常多的血,胃里有非常多的气。气和血是平衡的状态,在呼吸的时候,横膈膜在上下运动,这就是气在推动,一呼一吸除了推动肝脏外,也在推动脾脏,胃就会受挤压。脾一充血,胃就被压小,一会你大我小,一会你小我大,这就呈现出互动的关系。 

而西医没有看到脾脏,只看到胃,只看到胃在蠕动物理消食物,没看到后面的脾跟胃在互动。同时大肠(白肠)因小肠(红肠)的火在下面烧,大肠的水化气往上面走。也就是说小肠在火烧时,小肠津液和大肠津液都会气化往上入肺,肺的津液再从口出来时,就是唾液、口水以及 脾脏和胃流出的涎。简单点两者讲中风病人流的口水就是涎,但这流出来的不会酸,因为是脾脏分泌来的,是甜味的;而胃里的津液是很酸的。倪师说如果不相信,可以吃看看这个涎,跟口水味道是不太一样。 

脾脏主四肢,四肢的问题通通是脾脏在管。脾脏按《黄帝内经》来说是“谏议之官”,就是要谏言。就像是魏征自己当皇帝不对,要告诉皇帝的不对,这就是脾脏,这就是谏议之官。脾主肌肉,肌肉是脾脏在管。 

如果病人告诉说:“我全身乏力”。问他:“你乏力是肌没有力是筋没有力,还是骨节没有力?”回说:“我从没想过呢!”回去想想后告诉是肌肉没有力。没有力自己都能感觉得出来,关节没有力时,这关节整个感觉很酸软;筋没有力时懒的去握拳,握拳会握不起来,肝主筋,如果不能握拳是肝脏有问题,走路怎么脚抽筋,那是肝的问题。这里介绍的是脾脏管肌肉。 肌肉在萎缩是脾脏的问题,脾的味道是甜的,甘味。五行里面属土,味道是甜的,所有的甜味通通是脾脏。 

但几千年前的古医书写的时候,没有人工精炼糖,而吃到人工糖是甜的,但吃下去是酸味,木是克土的,嘴巴是甜,下去是酸的,看这东西可不可怕,表里就不一致。胃是甘味,吃到天然的甜,通通入脾胃,麦芽糖是甜味,蔗糖是甜味。比如小孩子胃口不开用麦芽糖。土很重要,土生万物。方向对,土生万物是有益的;方向错,生出来就是万弊。 

脾脏是黄色,黄色也是入通于脾。吃蔬果类,见到黄色的,橘子,黄瓜之类的,都是入脾脏的。音是宫,五声宫、商、角、征、羽的宫声。但发“宫”,脾脏没有动,这个讯号不对,叫不醒它。 动作上面,实际上叫“呼”,呼吸的呼是宫的音,但“呼”也没有用,因为动作要配合,动作要对。

手按在脾脏的地方,在左肋的地方。然后呼气时候,脾开窍在唇,口唇的唇是脾脏在管。所以把嘴唇做“呼”的口形,然后吹气出来的声音,呼到没有气,这时才是正要开始的时候。没有气的时候,这时要把肛门提起来,谷道提起来,一提起来把身体的内劲,发出最后一个“呼”的音。那是最后一步,内劲吐出来是没有声音的,这时脾脏动的非常大。呼完以后,再把吸气回来,会感觉身体干干净净的。这时候一吸的时候,马上就充满,所以练功一定要到空气比较好的地方。 

若平常只是在走路去“呼”,气是不会交换的。如果是要练功,要把毒逼出来,就要到空气好的地方去交换。不要去厨房厕所等这种空气不好的地方去做,练功。如果做的方向是对的,做得对的时候,在做最深入的呼时,头会瞑眩。比如吃中药,一吃就头昏,一下针就头昏,做中医疗法的时候会头昏,都是正常的。针、灸、喝药做得非常好,才会有头昏的现象。 

在下次介绍《黄帝内经》时,会讲得更细,在这知道大概就好了。在变动为哕,哕是打嗝。一直不断地打,当胃气、脾脏的气要消失的时候,可能三天、四天,每天不断的打嗝。到时候嗝不出气的时候,就是脾气绝了。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肾脏是先天之本,知道个大概就可以了。思伤脾,脾主味。胃口,味觉,是脾在管。思能伤脾,思虑很重,脾脏会受伤。脾脏受伤,味觉就没有了。这是一路相关的。  

02:

脾经补充知识:中风的预兆,咖啡与胰脏癌

在介绍脾脏之前,先补充讲解:中风是有预兆的。如果去找西医,会说是高血压、糖尿病也会中风,但经过治疗后事实上还是有一堆中风的病人在医院里面。这代表预防方法不对,不然怎么会有一堆人中风。 

其实中风是有预兆的,预兆一:是手前面三个指头麻木感觉。麻一旦出现,大概六个月以内会中风。预兆二:“麻”出现在足阳明胃经上,在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出现“麻”的时候,可能两个星期内会中风。这时候就要马上灸足三里,灸的时候要灸到他不麻,起了疤都没关系,起了水泡就把水泡刺掉,灸个9壮、11壮、15壮,灸完第二天再灸,在灸的中间就让它通了。 当然心脏病也会有预兆,后面介绍手少阴心经时再讲解。 

为什么说喝咖啡会得胰脏癌 。很简单,所有的酸味本身入肝,酸克土。咖啡的味道很厚很重。味有两种:很重或很淡,味重的入血分,味淡的入气分。胃主气,脾主荣主血。比如咖啡味道很厚重,是入血分的,咖啡又是酸性的,入血分直接打击到脾上面,喝咖啡中医认为其实对脾脏来说是一个负担。而胰腺是中医里脾的一部分,所以很多胰脏癌是这样来的。 

治病要知道病是怎么来的,不知道病怎么来的,就完全无法治好,就算治好了,以后也还是会复发。倪师认为西方医学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03:

足太阴脾经之隐白穴治昏迷、疝气、妇科,奇穴三毛治失眠

足太阴脾经的第一个是隐白穴(对应手太阴肺经第一个少商穴的位置)。大拇脚趾甲旁边有一个穴道,叫隐白。隐白穴可治尸厥昏迷 。下针也可以,下针的话,井穴的地方力量都很强,比如说肝经肾经,从内侧股沟上来。所以当病人疝气,肠子下坠,在肝经的井穴上面,脾经的井穴上面,都可以下针。 

按照中医五行来说,阴经的井荣俞经合在手肘以下、膝盖以下,井荣俞经合是木火土金水,而阳经是金水木火土。 足太阴脾经的井穴就是隐白,四肢末梢都是井穴。隐白是脾经井穴,是脾经的第一个穴道属木。隐白穴除了治疗疝气很好用,女人的妇科也可以,因为脾主少腹(小腹部)。脾脏主腹,肚脐以下就是少腹(小腹部)。很多妇人的白带 ,滴漏不止 ,阴道的问题,通通可以在隐白下针,隐白是很好的穴道。 

隐白的上面区域,叫三毛穴。不见得是三根毛,三根是形容多数,所以叫三毛。为什么很重要的,灸三毛可以治失眠 。如果失眠又不喜欢喝汤剂(太苦了),倪师曾经在灸病人的三毛穴,灸到一半病人就睡着了,效果很好。有失眠问题就灸三毛。这是个奇穴没有别的治症。“灸三毛治失眠”就讲完了,注意:灸三毛睡着之前记得要灭艾条的火,不要那么糊涂:)

04:

足太阴脾经之大都穴治脾虚,去蛔虫,太白是俞穴

接下来讲解大都穴,看脚侧面,这是右脚,从病人这看过去,这是大脚趾背上三毛穴,这大脚趾甲旁边是隐白。在脚掌里有一个大脚趾骨,在这骨边横纹,脚趾头跟脚掌交接横纹的这地方叫大都。 

大都穴,扎下去很痛,如果要扎大都穴的话,把脚趾头弯起来,因为一弯起来肉就比较多。这穴道称为大都,针是直接这样扎进去。大都穴是荣穴,足太阴脾经阴经的荣穴,全身上下阴经的荣穴都是火,火生土。大都穴就是脾经的母穴,一定要了解基础的,阴经的井(木)荣(火)俞(土)经(金)合(水),了解后就不用去记,一看就看出来了。既然大都是脾经的母穴的话,虚症治此,虚症在这里下针。因为用插提法、迎随法,会很痛,所以针对大都穴针下去后,再提一点点就可以了。 

中医观念里,认为脾脏有虚症的时候,除了四肢无力以外,唇会比较白。因为是虚症,白色是金,土生金,所以整个颜色会出现,嘴唇会比较白;极虚的话,会容易产生蛔虫。

 蛔虫症的判断,怎么知道肚子里是否长虫,有诊断的方式:首先,把嘴唇拉开来,看下牙龈的下方,如果很多白点在一起,就说明有虫。如果嘴唇一看没有白点了,还没结束。其次,还有其他地方可以检查,因为虫有很多种,把眼睛拿起来看,把眼睛翻开来。如果在眼白的地方,出现很多蓝色的点代表有虫。再次,晚上感觉肛门痒,也代表有虫。因为肚子里的虫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有的在肝,有的在肠,有的在肛门口,所以要看好几个地方。

最明显的表证是肚子大,大都穴因为虚症治此,可以实脾。脾脏实了就不会生虫,脾虚才会生虫。脾脏如果很强,三个人在吃一样的菜,只有脾虚的会长虫,不是每个人都会长虫的。所以要多运动,少胡思乱想,把脾强起来。 

再接下来是太白穴,穿过脚旁的大骨后面,这骨缝的下方,大骨前是大都,绕过大骨头后面的地方是太白穴。 

下针的方式是直针下,不是下在它的上方,因为上方是阳经,要下在下面,阴经(足太阴脾经)的地方。这是太白穴,是脾经的俞穴。俞穴适合按时间发的病,脾经流注是早上9点到11点,气血是在这两个小时走在脾经。 

当脾很实,脾气很旺的时候,四肢肌肉都很旺,9点到11点是最有力的。如果一开始上班,就感觉很累,那就说明其脾虚 。想办法让多跑步,多“呼”,这样可以实脾、也不会生虫了。或者按时间下针,如果在9点到11点之间懒得动,一针太白,人就清醒过来了。治症用俞穴,按时间发作的病都没了。 

因为脾经属土,太白是俞穴也是土,属性相同,在俞穴上做补泻,虚实都可以。有个病人要扎大都,因为是虚症,但有人没有大脚趾(可能曾受伤切除的),那怎么办,就扎太白。不要说:“我没有办法治他”,还是可以选太白的。

05:

足太阴脾经之公孙穴,主冲脉,主治胃心胸病

接下来讲解公孙穴。公孙用途非常多,所以务必找得到穴道。穴道非常好找,脚掌这个地方,有凸起来的骨头,倪师说只要用度骨法来找,穴道就不会找不到。在凸骨的下方跟肌肉交接的地方,这穴道就是公孙公孙主冲脉。【联想到列缺主任脉】

冲脉在人身上的任脉旁开半寸的地方,是冲脉的所在。有一句针灸的歌诀,叫“公孙内关胃心胸”公孙穴配上内关穴。内关在手心包经上面。任何的胃心胸部的问题:气喘 、咳嗽 、肺病 、心脏肥大 ,公孙穴通通可以治。 当问病人什么病时,因他一直喘,无法回答任何问题,公孙、内关针下去,就可以讲话回答问题了。要先把喘定住,才能正常问答;不能说一直问他,又让他一直喘无法回答。 

公孙一定要找到。当胃痛时,内关还没用到,公孙下去也就好了。针灸是立竿见影的,这就是针灸的效果。有时候若没有立竿见影,就是没有扎到正确穴道;甚至在发心脏病的时候,摸公孙都会摸到一个硬块。 

冲脉,在奇经八脉时会再详细介绍。整个冲脉都是公孙在管,整个任脉是列缺在管,介绍奇经时会再介绍到。倪师第一天上课就拿个发光球给看,病在球的中间,可以从各种角度下针。临床上病人胃出血 一般不下足三里,因为是足三里胃的本穴,病人会吐更多血,可以下针公孙。同样的,公孙可以治妇女怀孕恶心、吐,当然汤药有人参、半夏、生姜可以用,但用针灸的话,足三里、公孙也可以治妊娠呕吐 。 

如果妊娠呕吐给西医治,西医没有这东西。倪师在美国临床上,遇到两个人一个中国的太太,一个美国的太太,中国太太怀孕七个月,美国太太怀孕六个月,她们吐到什么程度,都抱着马桶吐。中国太太来找倪师,开个处方给她吃;而美国太太找西医看。结果中国太太回去吃完药就好了,而美国太太去找西医,看到吐得那么厉害,说胃里面有问题,胃管进出进出一个半小时,脾脏都搞破了。 

公孙是脾经(和胃经)的络穴,刚刚介绍足阳明胃经的原穴冲阳,呕吐病变经络在足阳明胃经,中医要采原络治疗,就会找病变经的原穴冲阳,再配合表里经的络穴公孙。注:阴经和阳经中间有络,能阴阳协调,阴阳是相辅相成的。若某天看到病人阴走阴,阳走阳,这种人就快要死了。临床上平时倪师都碰不到,但化疗后就碰到了,化疗好像一个东西把病遮着了,倪师很恨化疗,药也过不去了。化疗之后,再用中医不管开什么处方,或下针,针的力量要到,处方力量也要到,医生一定要知道在做什么。尤其大陆很多医生,完全不知道在干什么。倪师下麻黄用三钱,而他拿二根,二根麻黄量能干嘛;倪师炮附子有时一开就是八钱,而他们开一小片,看不好病的。 

公孙穴主冲脉,冲脉力量很强,所以腹胀 、鼓胀通通可以用公孙。讲“实则肠中切痛,泻之。虚则鼓胀,补之。”因为公孙穴是络穴,因为原穴/络穴对于虚实都可以在这下针。 

06:

足太阴脾经之商丘穴,中医对称疗法介绍 

接下来讲解商丘穴,商丘穴按度骨法比较好找,脚后跟到脚踝这边内侧,这是脚的胫骨,这是脚的交接,骨头是这样子,在这交接的缝里面是商丘。商丘下针的时候,就是直的进去。 

商丘穴是脾经的经穴。足太阴脾经的井(木)荣(火)俞(土)经(金)合(水),所有阴经的经穴都是金,脾经是多土,土生金,所以商丘穴是其子穴。要知道子穴的原因,子穴治实症。当发现脾经这里痛,如有人发现膝盖内侧痛,痛了好几天,下商丘;痛了好几个月,下大都,注意:久痛为虚,新痛为实。七分痛三分酸,有部分痛,部分酸;痛多酸少,先泻后补;病人到后来比较严重,酸比较多痛比较少,就先补后泻;最后只有麻了,麻比较严重,但在治疗上也会较久,所以发病时要快点治疗。 

中医有一种治疗法则叫对称治疗,可以不管穴性,不管阴阳五行,用基本常识去取。脚痛正好在公孙的地方,如果说可以下对侧商丘,左病右治;下商丘还痛,可以下对侧的公孙;如果痛过来一点,也下对侧的过来一点。

如果把公孙穴对应到手上,刚好是手太阴肺经的鱼际穴。所以右脚的公孙痛,可以扎左手的鱼际穴;左脚的公孙痛,可以扎右手的鱼际穴。这就是对称治疗法。

有人一打架手肘撞到会很痛,不小心一撞就很痛,想想看把手翻过来对到的正好是膝盖的顶端,就可以扎鹤顶;反过来鹤顶痛,扎三焦经的天井穴。有很多治疗法则,但有时用哪方法比较好,看哪个比较方便,就用哪个。商丘穴有帮助怀孕的效果。 

07:

足太阴脾经之三阴交穴,主治妇科 

接下来讲解三阴交,三阴交跟足三里是人身上的大穴。三阴交怎么找,这是脚后跟,内内侧脚踝,要沿着胫骨,在脚踝裸上三寸的地方,骨头的后面,这是三阴交。三阴交在骨头旁边,不要扎到骨膜,所以不要贴在骨头旁边下针。 

为什么叫三阴交,就是三条阴经的交会处,即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这穴道很大,女人月经痛 ,针三阴交,立竿见影。如果痛没有去掉,说明就是没有扎到三阴交。穴道可以用在诊断,也可以用在治疗,以及事后的确认。妇人月经痛,月事好不好,按按三阴交就知道了;如果一按三阴交病人大叫一声,叫越大声的,痛经越厉害。 

腹部里的实有两种,一种是积块,另一种是瘀血。腹诊上面可以查到,如果有瘀血时,从关元穴外开三寸、四寸的地方,在骨头旁,会找到压痛点。注意:人体的左侧主血,右侧主气。所以如果是子宫、腹腔有瘀血时,一般在腹部左边有压痛点;腹部的正中央有痛,大部分的都是有积块、肿瘤。同样不管是瘀血 ,还是积块肿瘤 ,在三阴交都会有压痛点。如果治疗好一点,要看瘀血化了没,一样按按三阴交,如果还有痛,就继续治疗,最简单最古老的方法就是最实在的方法。 

在前面介绍合谷穴是大肠经的原穴,大肠跟肺为表里,肺主气,因此气表现在合谷上面;而三阴交主血,脾经主少腹(小腹部)。因此针对正常的孕妇一般有两种情况会出现,血旺气衰跟气旺血衰。 怀孕时婴儿都是要靠妈妈的血在滋养,所以要让孕妇血旺气衰,小孩子会长的好。如果孕妇平时本来是血旺气衰,但怀孕时生气,婆媳不和,变成气旺血衰,就会容易落胎,这是情志上的反应。 

简单的观念有了以后,大肠经的合谷是气穴,脾经的三阴交是血穴。如果是补三阴交泻合谷,气弱血旺,就可以安胎。但是如果补合谷,一补的话就气旺,泻三阴交,就是血会衰。所以针对孕妇来说合谷和三阴交是禁针的,注意:除了腹部的针不要扎以外,合谷三阴交也不要扎针,因为怕补泻搞错。因此这观念搞清楚记明白了,以后开药,药的药性也有补气的药、补血的药,针对孕妇也不要乱开药。 

平时灸三阴交好不好?因为灸是久火,脾主少腹(小腹部),腹部寒冷的时候,瘀血容易堆积在里面(宫寒)。怎么知道腹部寒冷,看脚有没有冰冷,冰的脚说明腹部冷。这是大肠、小肠,这是神阙,正常人小肠应该是火,小肠里面火的源头是来自心脏。腹部是脾在管,小肠是受盛之官,把营养吸收起来后,会转交给心脏。而脾脏主运化,脾脏为中土,会把红色的营养交给心脏,青色的营养给肝脏,黄色的营养自己吸收,白的营养给肺脏,黑的营养给肾脏。 

脾主统血,食物营养吸收后就是血。若有一天小肠温度不够了,静脉变冷的,就代表小肠温度下降。由于脾主腹,脾直接到脚趾头上去了,三阴交是三条阴经的交会,这冷会顺着三条阴经把冷传下去。因此小腹是冷的,脚肯定是冷的。 

如果是小肠的火能下去,子宫、卵巢得到小肠的热,小肠在后面,子宫卵巢在前面。因小肠足够热,心脏才能把奶水退下来,到子宫卵巢里面去,奶水本来是白的,但刚开始时是黄的,因为土生金,到后来是白的。这白色的奶水排出来变红色的,因为奶水下来时到了小肠,小肠很热的,奶水一经加热后就变红的。所以月经鲜红色是小肠温度是对的,是正常的;如果月经很淡,是因为小肠热度不够,没有完全气化掉;如果月经很黑、很深,就是烤焦了,小肠过热了,用基本常识去想就可以了。 

而针对小肠的寒热,当然可以在关元上灸,因为这是近取穴;而远取穴就在三阴交上面。有人因各种原因,脚都没有了,三阴交不能治,那就灸中极、关元;有各种切入的角度。有的太太不好意思把肚皮给露出来看,妊娠纹很多,那就灸三阴交也可以。 

针对腹部的问题,三阴交男女都可以用。男人遗精 梦遗,灸三阴交,针也可以。阴茎痛,少腹痛都可用三阴交穴。少腹(小腹)痛除了月经痛以外,像肠子打结,都可以用三阴交,当然用公孙穴也好,公孙对冲脉很好,冲脉的路线经过少腹(小腹)。 

几乎所有妇科的病都可以用三阴交,但如果三阴交下去,腹不痛了,但滴漏仍不止,那就下针隐白穴。中医认为血无止法,生病时没有止血的药,只有消导的药,让血自然停了,不要让本来要排出的血留在身体里,如果血留在体内,会做乱的。 

倪师这样子讲解,就很容易了解其中间的整个过程细节。看《针灸大成》三阴交第四行,中医不赞成月经期间行房,因为经血是往下走,行房会影响月经往下走。因为行房人会很亢奋,所以不要在月经来时行房。 

另外针对水肿 ,脚积水,也可以用三阴交,进行消导。针对小便不利 ,也可以用三阴交。因为三条阴经经过,同时又主少腹,小便不出来,也可以用中极,因为中极是膀胱之募。当然三阴交、中极穴都下针的话,对小便当然更好。其实小便不出来,是因为膀胱太冷了,而膀胱太冷是因为小肠的温度不够,温度不够后,小便在膀胱里就是冷水而不是热水,冷水在里面会造成频尿,这时再灸关元穴。穴道要很活用的,指导书上只是给自己一个方向性引导,不能被书绑死。倪师要把好医者训练到能坐在大树下就可看病,这才是真中医。

三阴交就是属于阴经的穴道,平常妇女、小姐可以多灸三阴交,三阴交是妇科大穴。以后年龄到了一定的时候,不管男女,49-50岁时,男的当然没有更年期的症状,但会面临到太太的更年期压力。所以要知道这些穴道,像三阴交、隐白很好的穴道,中极、巨阙都可以用。 

女人进入更年期后,晚上回家向左边睡,平时一般人要向右边睡,右边是走气,左边是走血。晚上睡觉时,为了让血归肝,所以要往右躺,血在上,气在下,这样肝才会很强;但更年期的妇女要反过来,这样就不会有潮热的现象。 

中医穴道中有天、地、人三皇。三皇穴中,三阴交叫人皇,下节会介绍地皇和天皇。 

08:

足太阴脾经之漏谷穴、天地人三皇穴,专治水肿

三阴交的下一个穴道讲漏谷,穴名又出来一个山谷,漏谷这穴道是禁灸的。漏谷穴,本身是脾经的络穴,就是跟足阳明胃经有相通的地方,是表里经。阳经都是表经,阴经都是里经,阴和阳一定有个表里。脾经的表经就是胃经,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连的地方,就是漏谷。漏谷从三阴交再上三寸,或从内脚踝,上六寸,从三阴交算是三寸。 

再来介绍地机穴,介绍地机之前,先介绍阴陵泉。画个图看,这膝盖下来,从小腿胫骨内侧,从下往膝盖上摸到大骨头,当然还有个小骨头,阴陵泉手去摸,按到脚内胫骨转弯的地方。但注意;下针不要贴到骨边下,要过来一点,不要贴到骨边,因为会很痛。这穴道叫阴陵泉。从阴陵泉往下下三寸就是地机穴。

阴陵泉叫天皇,地机叫地皇,三阴交叫人皇,统称三皇穴。由于脾主四肢、主肌肉,脾主少腹,脾统血,脾主身上的湿热。在五行木火土金水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当人得水病(水肿)时,是土不能制水。这就好像去盖堤防,去筑水坝,所以土能去制水(克水)。因为把土建立起来,水就会归位,不然水会乱跑。当把脾胃之土强起来,水就不会乱跑。怎么治疗水肿,除了消水以外,第一个就是强土。如果不强土的话,这水肿退了还会再回来。为什么吃西药把水排掉,第二天水肿又回来了,因为利尿剂没有强土的功能。而中医要把脾胃之土建立起来。可以下针要双侧,左右两边,三阴交、地机、阴陵泉,三皇穴专门治疗水肿。

脾经这一条又叫水道,人水肿很厉害的时候,病人整个脚是绑紧的,因为里面都是水,皮肤会变得很亮,因为里面水很多,压力很大很痛。三阴交、地机、阴陵泉一针下去起针后,这三个穴道会出水,如果出血说明是因扎到血管了。这三穴扎下去,一拔针就流水出来,见到流水没关系,不会发炎的,因为是往外走,不会往内走,就让它流,这是三皇穴的第一个作用。三皇穴的第二个作用,因为脾主四肢,当腿没有力 ,也可以用三皇穴,这是强土的动作。 

09:

足太阴脾经之地机穴是郄穴、阴陵泉穴是合穴

单独讲地机穴是脾经的郗穴。郗穴就是消炎、镇痛穴。每条经有郄穴,针对水肿腹坚、肚子胀满,女子癥瘕 ,女生腹部有肿瘤、硬块,都可以用地机穴。 

接下去来看阴陵泉穴,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五腧穴①都是井荣俞经合,手不过肘、足不过膝。阴陵泉是合穴,阴经对应的是木火土金水,属性马上就出来了,合穴是水,阴经从四肢末梢,木火土金水。把法则懂得了就很简单。 

① 是十二经脉各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简称“五腧”。《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之原穴与五腧穴中的输穴同穴同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输出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十二经的五腧穴按井、荥、输、经、合的规律分别排列:手太阴肺经: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手厥阴心包经:中冲、劳宫、大陵、间便、曲泽;手少阴心经: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足太阴脾经: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足少阴肾经: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手少阳三焦经:关冲、液门、中诸、支沟、天井;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足阳明胃经;厉兑、内庭、陷谷、后溪、足三里;足少阳胆经: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足太阳膀胱经: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

阴陵泉是个大穴,可用来治疗膝盖风湿 、水肿。像小便失禁 、小便频数都可以用。中风的病人也可以用,包括摄护腺(前列腺)肥大 ,晚上会夜尿。有一句话“年轻一个晚上可以两三次,老了两三次上厕所”。所以男人要多灸关元、足三里,不然中年开始两三次上厕所了。临床上治症的时候,很奇妙的事情,病人只要有水病,压三阴交就有痛点。压到痛点,就是病人的身体告诉给其一针。 

倪师介绍针灸的观念:

第一个观念:下针的深浅怎么定?比如说现在要治水肿,水在的地方很深,若针下的很浅,就一点用都没有;一定要下的很深,但也不要太过了,不是用一针就从阴陵泉透到阳陵泉,大概一寸半就够了。 

倪师在美国看到病人腿水肿的很大,就用三寸针下,要有基本常识。小孩子腿很小,用一寸针下就够了。因为有的人腿很粗,西方人喝牛奶喝的。针对喝牛奶这件事,倪师常讲如果是老虎,就喝老虎奶;如果是狮子,就喝狮子奶;那人,就喝人奶。断奶后就不需要喝人奶了,也不要喝牛奶。因为人喝了牛奶以后,脚会跟牛一样,变得很粗。 也就是说有时要看脚的大小来决定扎针的深浅,有时脚粗的,扎一寸半看起来很深,但对他来说还是在表,治水肿会没效果。 所以扎针要看深浅,一下去要够深,才能达到水的位置。如果是皮肤表面的病,针就不要下很深,一定下在皮表上面。病在中间的地方,就下中间的地方。所以扎针的深浅,是按病人的需要决定的,这是第一个观念。

第二个观念,是治病时,病人是骨头问题,下针也要下很深,下到骨头。如果是内脏的问题,治肝病,治气喘,也是要深针,因为脏是收藏。脏是在看不到的地方。而对于腑是宣泄,治疗肠胃系统,不用下很深,这是扎针深浅的一般概念。 

10:

足太阴脾经之血海穴,痛经三穴-血海、三阴交、中极穴

接下来讲解血海穴。血海穴道如何找?这是病人的膝盖,倪师故意画夸大一点。这是膝盖头,如果用左手,按在这犊鼻,手掌正好把整个膝盖骨盖住,盖住以后,大拇指尖到处是血海穴。但有些病人比较皮,会动来动去,那到底是哪个血海。 

很简单,这病人的左腿,手按上去以后,看肌肉最高点的地方就是穴。跟合谷一样,血海是全身最大的穴道。找到最高点一压,会有一点点压痛感,血海穴是妇科的名穴。所以说女人痛经 ,不管是滴漏不止或是月经不来,都可以在血海上治。中医是个中庸的医学,主要是让它平衡。知道血海后,再知道三阴交、中极,世界上所有的痛经都可以治了。 

讲到扎针的时机,这是临床上发生的,很好玩的。倪师知道一个女病人,平时还不痛,等月经来时才会痛,在她平时不痛的时候下针,效果不明显;等她月经来的时候,痛的时候帮她下针,效果就非常好。除非扎到二阴交,否则痛就会当场去掉。扎的很好,下次来月经就不痛了,如果下次还有痛,下次就再来扎一次。 

倪师曾治疗一个病人有25年的偏头痛 ,到后来一天要吃22颗西药,来的时候被倪师臭骂一顿。如果真有用的话,为什么吃了25年,又不是25天。这病人是等到医生告诉他,检验报告出来,肝肾都完了才来找倪师。那就问他:“你现在头痛不痛?现在不痛就先回家,痛时再来!”刚好当天下午的时候,他头痛发作,过来后给他针下去的时候,立竿见影,当场就去掉了。倪师要等他痛时再来下针,到了三天后痛又来,他说还有85%痛,再帮他扎第二次。从1996年11月到现在,他再没有头痛过。自己去想想,有人拖这么久,拖到这程度,人是拖死的。 

针对血海穴也一样,在治疗妇科的时候,痛经在痛时下针最好。记得倪师讲的话,是立竿见影的,这是针灸应该有的效果。如果没有做到,那就是扎错穴道。当针扎进血海以后,把针左右捻一捻,无所谓补泻。因血海里面深的地方有个筋在里面,所以血海穴不深针,扎很浅,用一寸针扎进去就可以了,不会用到一寸半,扎太深病人会跳起来,跳起来,表示扎错穴道了。 

11:

奇穴百虫窝,诊断有否寄生虫,足太阴脾经之箕门、冲门穴

血海穴不要动,将指头往下移动一寸,从侧面看。这是腿的侧面,往下一寸的地方,有个奇穴叫百虫窝。

不要说这里面有一百条虫,这是诊断身体里面有没有蛔虫 、寄生虫在身上。有时看病人大便正常,但肚子那么大,一看牙龈没有白点,眼睛又不给看,那就摸他的脚,按到百虫窝,病人有痛,就是有虫在里面,这是一种诊断的方式,表示里面有疣虫、蛔虫,也就是说要给病人在这扎一针。治疗到百虫窝没有痛了,就好了。速度就是那么快,这些穴道都可帮助诊断。 

从血海穴直上五寸叫箕门穴,箕门穴按照近取穴定义,靠近阴部,所以对阴部的病都有帮助,但很少用到,倪师这辈子没有下过,但要知道这位置,虽然用得很少。 

从耻骨往上,正中间是任脉的曲骨穴,从曲骨外开四寸,就是讲的冲门穴。 冲门有一个对称治疗法,前面也介绍过对称治疗了。在使用中医针灸治病时,要因时因地制宜。倪师举个例子有个修女冲门痛,出家人不方便在冲门上治。现在外面较多中医,不管里面什么病,哪里痛就扎哪里,那照现在的中医去治,一个女孩子又是修女,要怎么下针。当然可以扎脾经的子穴或母穴,但倪师用的是云门,因为是对称治疗法,可以采对称治疗法。 另一个场景生完小孩后,小孩子生出来了,很多人胎盘下不来 ,冲门穴也是很好的穴道。故名思义,门打开让胎盘冲下来。一般来说,胎盘不出来的话,病人会大量的失血,很危险的,所以一定让胎盘要快点下来。 

12:

足太阴脾经之府舍、腹结、大横、腹哀穴,腹部肠胃问题

从任脉的中极找府舍。从曲骨上一寸(中极)再往外开四寸,就是府舍。这些的穴道只要知道经络的走向就好了。任脉旁开四寸是脾经,任脉旁开二寸是胃经,再往里面半寸是肾经,所以要知道经络的走向。只要病人找过来说这里痛,一看就知道是胃经(或是哪一条经络)。 

当病人在陈述他的症状时,而自己的经络学很熟,大概就知道是哪条经的问题。所以针灸一定要强,可以帮助诊断。府舍是近取穴,近取穴因为靠近腹部。所以都可以治疗腹部的病。而看针灸书上写的都很难区分,也不用花时间去区分,不要死板板的。 

接下来是腹结,要从石门找。关元再上面是石门,阴交,神阙。在石门外开四寸,肚脐下二寸,再外开四寸,就是腹结,很少在腹结上治疗,但要知道经络的走向。再来是大横,大横就是神阙外开四寸,外开二寸就是足阳明胃经的天枢穴,再外开二寸是大横。大部分都是治肠胃方面,常看到病人泻利 、拉肚子 ,都可以在这附近取穴。 

腹哀,从任脉开始找,建里穴外开四寸是腹哀。治症都一样,腹部、肠胃的问题、大便不顺 、胃不消化 ,都可以用这穴道。 

13:

足太阴脾经之食窦、天溪穴, 治疗特定位置乳房硬块

食窦穴道,在天溪下一寸六,怎么找天溪,很简单先看天溪穴。这是乳中穴,乳中穴外开二寸,就是天溪穴。从天溪跳过一个肋间,《针灸大成》说一寸六,谁会真的去注意一寸六,就是跳过一个肋骨。 

天溪穴在两个骨头中间,再跳一个肋间就是食窦,穴道一定是在骨头中间或肌肉和骨之间、肌肉和筋之间,没有直接在骨上、肌肉上或筋上的。 

注意:肚脐以上肋骨之下,可以直针,直针下去不要下太深。一般大概下一寸。肚子很大,可以下一寸半,小孩子的话,很浅的,三分就到了。要看他肚子大小来决定深浅。 而肋骨周围的穴道,下针的手法注意这样子:针不能随便下进去,直接下进去会要人命,要沿着肋刺,在两个肋骨中间,不要穿到肋骨里面去,要在两个肋中间,在夹缝中间取穴。

因此下天溪穴时,不要直接在天溪穴下针,一定要在靠过来约五分的地方下针。也没有人从乳中透到天溪,没有人直接这样下的。 

为什么要知道天溪。如果妇人的乳房,有个硬块在这边,你一看,在乳中穴的旁边二寸,她这乳房硬块是长在足太阴脾经上面。乳房硬块在不同的位置,代表的经络是不一样的,选择治疗角度就不一样。注:没有乳癌特效穴,而是看经络走向选取穴道。 

倪师讲:学习穴道除了了解穴性以外,要了解经络的走向,同时要了解井荣俞经合,原穴、络穴、郄穴等是怎么选择诸如此类等。如虚实寒热搞不清楚,原穴都可以治疗。所以要知道天溪,要知道食窦,不是要针直接扎下去,而是要靠它帮辨证。 

书上说天溪穴治乳房硬块 ,倪师可以夸言:从《人纪》班学好出去中医师,从此乳癌是绝迹的。在最早期发现时治疗速度最快、效果最好,但不要听西医的早期,而去做什么检验。因为中医知道是乳水累积在里面,代谢不掉就停在里面;同时奶水就是食物,食物停在里面坏死了就化成脓,就是乳癌。现在知道奶水累积在里面,再检验挤压,再让西医破坏,组织就被破坏了。第一次西医检查可能查出是钙在里面,再经第二次、第三次切片这样被破坏以后,就非常容易累积。因此倪师认为任何乳房硬块根本不需要西医检验。 

14:

足太阴脾经之胸乡、周荣穴, 治疗

要知道胸乡,就要先看周荣。周荣穴,人下巴在这,嘴巴在这,这是脖子,这肩膀,这缺盆穴,这手臂的肌肉,缺盆和手臂肌肉交接的地方是云门穴,云门跳一个肋骨,就是中府穴。从中府穴再跳一个肋骨,就是周荣穴;周荣穴再跳一个肋骨就是胸乡穴。

 这是找穴道的方法,云门(肺经)、中府(肺经)、周荣(脾经)是一条线下来。若有硬块在云门、中府出现的话,就要在手太阴肺经上治疗。如果发现有硬块在脾经,就要在脾经上治疗,这就是要知道穴道位置走向的目的。 

初期乳房硬块出来的时候,灸比针好,因为灸是“久火”。所以学习中医,首先要学艾绒去烧,(艾灸先学)因为艾绒的性是往下,是找水。现在讲奶水,奶里一定有水。艾绒一点就着火,表面看是烟往上,但气是往下的。热就能化,所以灸比针好。 

因此找到乳房硬块,不要急,不用怕,可以用灸,自己去按摩,一般都叫自己艾灸,自已按摩,或是由先生灸,先生按摩。 

15:

足太阴脾经之大包穴, 全身脉络主管

接下来讲解大包穴,大包穴在手的内侧,手臂的下方;侧面看时,这是下巴、嘴唇,到胸部下来,手臂往后屈,就在胳肢窝底下,正下六寸,这是大包。 

正在胳肢窝下方的穴道叫极泉,极泉下三寸叫渊;再下三寸,也就是极泉下六寸,就是大包穴。 

大包穴总统全身大络,全身的络都是大包在管。经与经之间都有络,所以才会有表里的现象出现,经和脏也有络,脏和腑交接也有络,所以络是布满全身的,主干道是经,次要是络。 

所有的络是大包在管,大包穴过去是武术家攻击敌人的穴道。攻击这点,会造成对方全身瘫痪,对方会倒下去。所以上帝造人造得很好,手臂一握起来,大包就被挡到,就打不到,手天生就是保护这个地方的。所以要攻击,要把手拿开再打下去,当然要在其不注意的时候。

大包穴是脾之大络,络是联络的意思。脏腑之间不能沟通时,要大包让他协调。所以大包是常用的穴道,阴经、阳经的络都是由大包穴在管。 

其是脾之大络,打个比喻脾脏就好像水坝,供水到种田都很重要,这管道就是大包,都是大包在管的络。脾脏能管五脏,就是大包穴的关系。 

小肠消化吸收后,把营养转到脾,会有各种营养,西医就讲有各种维他命,中医是讲五种颜色的营养,有青色、红色、白色、黄色、黑色。 

身体健康的人,脾的大络就是大包,能把黑色的送到肾脏,白色的送到肺脏,红色的送到心脏,青色的送到肝脏,黄色就留在脾。而脾主肌肉,就会跑到肌肉里面去。五种颜色应该各归其位,黑色的入肾,白色的入肺诸如此类。 

如果有一天病人跑来,看这人脸色为何发黄,就是黄疸 ,对西医来说是黄疸,对中医来说是肝胆有问题了,脾胃有问题了,木(肝胆)克到土(脾胃),木太大顶到土了,土被顶到了,就没胃口,胃气就少了。胃气少了以后,这营养液是黄的,小肠要把营养给它,但脾胃不能收。所以会散发出来,脸上都是黄色。所以一看到脸色发黄,本来是脾胃的营养,但肝有问题,顶到脾胃,而脸色发黄。所以,依此类推看到脸是黑的就是肾脏病,当然不能所有黑人都是肾脏病,黑有正常的黑,还有不正常的黑,讲《黄帝内经》时倪师会再说。

中医把虚实再下个定义,学到越来越多虚实的辨证,凡是绷紧的都是实,松开来的称虚。实症的时候很紧,虚症的时候很松弛。比如病人手一拿起来就掉下去,松驰的时候是虚症。大包穴虚实都可以治。像中风的人,手不能拉平是大包,不能握拳还是大包。中医是中庸的,过与不及都可以治。 这就是脾经的大包穴,是脾经的终点。 

 倪师《人纪》介绍穴道都是从第一个穴道开始讲,凌晨3点到5点,是肺经气血流注起来,从中府、云门、天府等一路往下,然后到5点;5点钟以后大肠经开始,从商阳、二间、三间、合谷等一路往上,然后7点钟走到迎香;再来7点到9点,胃经从头维、下关、颊车等一直往下走,走到厉兑;9点以后,进入脾经,从隐白、大都、公孙等往上走,看气血流行方向。倪师讲穴道方向就是气血流注方向。所以在讲穴道时,没有不倒着过来讲,是因为配合气血的流注方向来讲的。 

完稿于:己亥年 己巳月 己未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人纪》针灸篇10足太阴脾经  太阴  太阴词条  针灸  针灸词条  10  10词条  
经穴

 艾灸风门穴,打开窗户,驱走外风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其作用机理和针疗相近。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展开)

经穴

 穴位的归类

 1、补气穴:气海、中脘、关元、足三里、三阴交。2、补血穴:脾俞、膈俞、章门、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3、理气穴:膻中、内关、气海、太冲、行六、大陵。...(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