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针灸经纬-杨维杰

针灸经纬(选摘)

针刺手法练习

              

捻运手法练习

押手及进针

            

晕针的预防及处理:症状:头晕、频频呵欠、面色发白、四肢发冷等,稍重者兼有呕吐、恶心、出汗、脉博沉弱,再严重者则出现昏迷、全身出冷汗、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脉搏微弱等。发生原因:病人过分紧张、体质虚弱、神经机能不稳定者(有晕厥史)、或病人饥饿、疲劳、剧泻、大汗、大出血后、针刺量过强、天气闷热、空气不畅。唯坐姿晕针(无靠背椅凳)常见。

对于下列患者,则应采卧位,手法宜轻;初诊、体弱、紧张、神经过敏者。

处理:使患者平卧,放低头部,松开衣带、注意保暖,给饮温开水,静卧片刻即恢复。⑴针上体晕针者,针刺足三里双穴;⑵针下体晕针者,针刺少府任一穴。⑶针人中穴辅助,对呼吸、循环等机能之强化有作用。

      

针刺之方向、角度和深度

催气手法

            

捻转补泻法:(医者与患者面对而言)

基础亦为经络走向,针体旋转方向必须与经络循行方向相合,顺其经者为补,逆其经者为泻(附图01)

刮针补泻法:(附图03、04)

   

基本补泻归类表

名称

补法

泻法

迎随法

针尖斜向顺经方向,顺经取穴。

针尖斜向逆经方向,逆经取穴。

呼吸法

呼气进针,吸气出针。

吸气进针,呼气出针。

呼气轻捻,吸气不捻。

吸气强捻,呼气不捻。

捻转法

手三阳足三阴及任脉。

右手食指后退,大指向前为泻。

右手大指后退,食指向前为补。

手三阴足三阳及督脉。

右手大指后退,食指向前为泻。

右手食指后退,大指向前为补。

提插法

插时用力重而稍快,提时用力轻而稍慢。

插时用力轻而稍慢,提时用力重而稍快。

刮针法

向下频刮(轻)

向上频刮(强速有力)。

徐疾法

徐进针,疾出针。

疾进针,徐出针。

开合法

出针时慢,急闭其穴。

出针时快,摇大针孔,不闭其穴。

九六法

奇数为阳。

偶数为阴。

子母法

取本经母穴,取母经之母穴。

取本经子穴,取子经子穴。

纳支法

已衰时刺。

当盛时刺。

阴阳经左右分边捻针补泻示意图:(附图02)

           

烧山火与透天凉:(附图05、06)

1、烧山火:由多种基本补泻法中的补法综合组成,是一种纯补的综合手法。施术时,病人常有针下温热的感觉。

具体操作:⑴先确定穴位的针刺深度,分成三等分。⑵将针分三次的下降,先进至天部,紧按慢提提插九次,次进至人部,依上法紧按慢提九次,再进至地部,仍然紧按慢提九次,最后再由地部直接退到天部。⑶乘病人呼气进针插针,吸气出针退针。⑷缓缓出针后,立即以指(或棉球)按住针孔。

注意事项:⑴患者初次治疗,最好不用或少用;⑵施术部位以肌肉丰厚处的穴位较宜,只能浅刺的腧穴如头部、四肢末梢、胸部等不宜应用。⑶敏感的病人或针刺感应强的腧穴,施术时手法不宜过重,以免发生晕针及恐惧。⑷及时询问患者自觉情形,并注意其表情。⑸宜选用重要经穴,如五输原络、俞募郄会等穴位,感应较强,疗效较好,一般取用一、二个重要穴位即可。⑹几度操作始终无温热感觉时,应立即停止。有下列情况不易产生热感:1、针入皮肤后,感到皮下组织松驰(此为极虚之症);2、感觉迟钝的患者;3、针刺入后有疼痛感觉,影响操作及酸胀感应发生的。

适应症:⑴内脏虚寒,如脾胃虚寒、肾虚腰痛等。⑵风湿痹痛。⑶瘫痪顽麻等证。⑷其它如视神经萎缩、月经不调及其它虚弱症,均能见效。

2、透天凉:由多种基本补泻法中的泻法综合而成,是一种纯泻的综合手法。施术时病人常有针下寒凉的感觉。

具体操作:⑴先确定穴位的针刺深度,分成三等分。⑵针刺进入皮下后,直达地部,用慢按紧提(泻法)提插六次,退至人部,慢按紧提,提插如前;再续退至天部,又慢按紧提六次,然后从天部又插至地部,一进三退施术如前,反复操作,至适度为止。⑶乘病人吸气进针,呼气出针。⑷出针时将针孔放大,迅速出针,不按针口。

注意事项:同烧山火的前四点。有时寒凉的感觉不一定出现或不明显,但疗效仍然会有。

适应症:对一切热病、炎症有效,如胃腹疼拒按呕吐、胃热齿痛,外科红肿热痛等病。

  

进针三步骤:

进针的最主要过程是穿皮,对于针刺前之压按,尤其不可忽视,所谓“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

⑴压按法:配合押手,在刺激部位重按压迫,揉摩表皮肌肉,用力向下爪捏,约一分钟左右,使患者感到刺激部位周围麻木重胀为标准。

⑵穿皮法:经过压按法后,立即施用穿皮法,令患者咳嗽一声转移其注意力,患者紧张情绪可因而暂趋和缓,此时,左手押手仍然继续切按摇捏不停,同时右手迅速灵敏地轻微捻转针柄(角度要小,刺激力要轻而速)将针尖穿透表皮。

⑶刺入法(捻转速进):针尖穿皮以后,两手动作继续不停,右手迅速捻转针柄将针尖向下深刺,使针体透过真皮到达组织肌肉部分(只有酸重感,痛觉已完全消失),针体就能够顺利进入,进入至适当深度后,稍向上提豆许(约一公分),待出针时可以向下推入豆许,再行出针,可以避免滞针。

平补平泻之特殊针法

1、动气针法:董师常采用交经巨刺以远处穴道疏导配以动气针法。尤其疼痛性病证,往往能立即止痛。例如常见之坐骨神经痛,董师针健侧的灵骨、大白两穴,并令患者腰腿活动,立即可以止痛;三叉神经痛,董师针健侧侧三里、侧下三里两针,并令患者咬牙或动腭,亦可立即止痛;用束骨治后头痛,用公孙治前头痛,用风市治偏头痛,用中渚治腰痛,支沟治腿痛,取穴均只一穴,立即止痛。

具体操作:⑴先决定针刺穴道。⑵进针后有酸麻胀等感觉时,即为得气现象,然后一面捻针一面令患者患部稍微活动,病痛便可立即减轻。⑶症状减轻,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已相引,达到疏导及平衡作用,可停止捻针,视情况留针或出针。⑷如病程较久,可留针稍久,中间必须捻针数次以行气,可令患者再活动患部引气。⑸如病在胸腹部,可用按摩或深呼吸,使针与患处之气相引,疏导病邪。

心得:在不明虚实症状前亦可使用,但必须能使病痛部位自由活动或易于按摩,因此必须在远隔穴位施针,依个人经验,仅就五输原络、俞募郄会等特定穴位,灵活运用即可。

2、倒马针法:利用两针或三针并列之方式,加强疗效的一种特殊针法,奇穴与十四经穴均可利用此针法,亦常与动气针法结合使用。

具体操作:⑴先在某一穴位施针(如内关)。⑵然后取同经邻近穴位再刺一针(间使或大陵),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倒马针。⑶在倒马针的基础下可用补泻法,也可用动气针法与之配合,加强疗效。如内庭、陷谷合用对肠胃病有很大效用;针内关、间使治心脏病有特效;支沟、外关治胁痛、小腿痛、坐骨神经痛;手三里、曲池治头晕、鼻炎、肩臂痛。

心得:一般而言,以特定穴(五输原络、郄会)为主针,再在邻近取穴配针,效果尤其显著。

3、牵引针法:其作用在疏导平衡并用,取对侧远处另一端之穴位与同侧远处另一端之穴位形成相互牵引的形态,仍然不取近处穴位,使其可以(动引其气),痛点在两穴中央,两穴相引,必然通过痛点,由于“通则不痛”,可抑止疼痛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具体操作:⑴选在健侧远端选取穴位。⑵再在患侧另一端选取一穴。⑶然后在两端同时捻针,使两针互相感应。⑷令病人痛点稍微活动或按摩后,再稍微捻针,痛可立止。⑸收效后按情况决定出针或留针,留针时,中间需频频或定时捻针以催气。如左肘痛,可在右侧风市刺一针,再在左侧合谷刺一针,可立止肘痛;又如右肩痛,可在左丰隆取穴,再针右侧中渚,可以立止肩痛。再如左膝盖痛,可取右侧内关,再取左侧太冲,可立止腰痛。

一般而言,牵引之疏导穴,取患侧该经之俞穴为主。

心得:最好能够配合经络取穴,施行牵引,效果尤佳。若单侧病,如肩痛除在对侧远处施针治疗外,如属阳明部位,则以同侧合谷取穴牵引;如属侧肩痛(少阳部位),则在中渚牵引;如后肩痛(太阳部位),则在后溪牵引。  若双侧同病,如双膝痛,可针双内关,再针双太冲,捻左侧内关穴针,活动右侧膝,捻右侧内关针,活动左膝。   牵引针法可与倒马针法合用。如左侧坐骨神经痛,可针右侧奇穴大白、灵骨,再针左侧申脉一针。灵骨、大白相互构成倒马,与申脉却形成牵引(患侧肢端俞穴为牵引穴,健侧远端为治疗穴)。

4、三棱针法:⑴操作方法:点刺络脉或在选定的输穴上刺入0.5~1分,以刺出血为度。

⑵适应范围:适应于发热病、神志病、咽喉肿痛、局部皮肤充血、肿胀等疾患。

⑶注意事项:刺血时,宜轻、宜浅,出血不宜过多。体质虚弱的患者,孕妇以及易于出血的患者,均不宜刺血。

⑷心得:针刺指端井穴时(如图07),以挟紧指头为度,可减少疼痛至最低点;不论背后或其它各处,在点刺之前,均宜在将刺部位,先行压按一下然后施针。

5、梅花针刺法:又称七星针,也称皮肤针。

⑴方法:手执针柄,借着手腕的弹力,把针尖叩刺到皮肤上,旋即借着反弹作用,把针仰起,如此连续的叩刺下去。针柄不得滚动,针刺的方向必须与皮肤面垂直,提针的动作要快。

⑵适用部位:对周身皮肤皆可应用。一般不选择孔穴,而是选用较大的皮肤区。

⑶适应症:适应范围广,尤以治疗皮肤病、高血压、神经衰弱、小儿麻痹,效果较好。

⑷注意事项:皮肤针的尖不宜太锐,每个针锋必须平齐。

针刺得气:

得气:根据病人的感受,及医师的观察,可有酸麻胀重、痒、热凉、触电、烧灼、传导、虫行、跳跃(甚至包括疼痛)等感觉都称得上得气。又如针体周围皮肤紧张,呈凸下或凹起状态,或行针时出现眨眼蹙眉等动作,这些都是得气表现或反应。

刺激只要在病人能忍受之下,不论虚症实证,都应以取得较强的反应较好。

在留针中,针体自动向穴位深入者为“吸针”,吸针多表示病质属寒,如在针刺或留针时,针体自动向穴位的外部移动者为“顶针”,顶针多为实热证。临床遇有吸针情况,当灸治为主,留针时间较长为好;顶针则以浅刺不留针为宜。

凡是实热症,针下反应往往是胀、痛,或触电感;而虚寒症,则多是麻酸或痒感。此外在远处扎针或整体施治时,针下松弛,如插豆腐感,针感多迟缓,体质多虚;针下沉紧,甚则捻转每多涩滞不利,则是邪实或体实的表现。

治要配穴:在运用针灸疗法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认证的正确、配穴的精当、取穴的准确、针刺深度的适宜、手法(刺激量)的相应与否都能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其中配穴处方尤为重要。

每条经络、每个穴位的主治功能,都有其共同性和特殊性,必须掌握穴位主治功能的规律性,才能有效的指导临床实践,“少而精”的选用穴位。

了解各种经络之主治特点及共同性后,其次应了解穴位的一般主治功能,如局部主治功能,邻近主治功能,远隔主治功能,整体主治功能等,更需了解一些穴位(如原、络、郄、募、俞、会五输穴等)亦有其特殊的治疗作用,如能掌握这些规律,并且能运用这些规律来指导临床,才能配穴精当,提高治疗效果。

手三阴经

经名

主治

本经特点

二经相同

三经相同

手太阴肺经

肺、喉病

胸部病

手厥阴心包经

心、胃病

神志病

手少阴心经

心病

手三阳经

经名

主治

本经特点

二经相同

三经相同

手阳明大肠经

肺、喉病

眼病、咽喉病、             发热病

手少阳三焦经

心、胃病

耳病

手太阳小肠经

心病

足三阳经

经名

主治

本经特点

二经相同

三经相同

足阳明胃经

前头、口齿、咽喉病、胃肠病

神志病                      发热病

足少阳胆经

侧头、耳病、胁肋病

眼病

足太阳膀胱经

后头、背腰病(背俞主治脏腑病)

足三阴经

经名

主治

本经特点

三经相同

足太阴脾经

脾胃病

经带病              小溲病

足厥阴肝经

肝病、前阴病

足少阴肾经

肾病、肺病、咽喉病

督任二脉

经名

主治

本经特点

两经相同

督     脉

中风、昏迷急救、发热病、头面病

神志病、口齿、咽喉、胸、肺、脾、胃、肠、肾、膀胱病、经带病

任     脉

回阳、固脱、有强壮作用

临床常用的配穴方法

㈠、肺与大肠:1、肺:⑴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临床治疗血瘀,必须调气;治疗出血,必须补气。⑵肺热则鼻燥,高热喘息,鼻翼扇动;肺寒则鼻流清涕;肺燥则鼻干咽痛。⑶外寒袭表,毛孔收缩则发热,肺气卫外功能低下,则自汗;肺阴虚则盗汗。若发生经脉病变,一般有二种情况,一是经脉痹阻为患而成痹痛;二是邪热上冲而为咽喉肿痛。

2、大肠:大便秘结、泻泄或便脓血,里急后重,均于大肠有关。治疗大便秘结或里急后重,首先应疏导通利大便。从脏腑的关系上来说,⑴若肺脏清肃之气不能下降,往往也有大便不通现象。⑵同时大肠和肾也有关系,肾水不足,肠中津液缺乏,也可能造成大便秘结。⑶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也可直接影响大肠,而导致功能失常。若发生经脉的病变,除因风寒湿邪痹阻于经脉而发生痹痛外,尚有大肠有热,随经脉上冲,造成龈肿、齿痛等症。

3、证治:⑴、肺:病变可分为肺的脏病和经脉病。经脉病多实,脏病则有表症、里症,里症则有寒热虚实。

①肺表证:1、表实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多见于外伤风寒证,治宜发汗解表,穴用三商点刺,泻合谷、大椎、曲池。2、表虚证:发热恶寒头痛自汗。治宜解肌发表,穴用合谷、风府、曲池、外关均宜泻针。

②肺虚证:1、肺气虚:全身无力,语言低微,短气自汗,毛发憔悴,畏寒,面枯白。治宜补气养血,穴用太渊、脾俞、肺俞、气海均补。2、肺阴虚:潮热盗汗,颧红,咽干咽痛,声音嘶哑,咳血,舌红绛无苔,脉细数。治宜滋阴养肺,穴用补肺俞、太渊、泻鱼际。

③肺实证:风寒痰饮,壅遏于肺,则喘息胸闷,咳吐脓血,痰味腥臭。脉滑实,舌苔厚腻。治宜泻尺泽、丰隆、少商、肺俞。

④肺寒证:多见于外感,头痛,恶寒,咳嗽,鼻流清涕。治宜温肺止咳,穴用列缺、太渊、肺俞、尺泽均泻针。

⑤肺热证:发热,喘促,面赤,口渴,便结,鼻衄,吐痰粘稠或挟血,大便下脓血,小便黄赤,苔黄,脉数,治宜泻鱼际、尺泽、丰隆及点刺少商。

经脉证治:经脉病变,因风寒湿邪痹阻经脉为患的,其症状表现多为臑臂部内侧前廉的酸重疼痛。治疗宜取本经及附近输穴,毫针泻之,或用艾灸,以资温通经络之气。如因经脉邪热上冲而证见咽喉红肿疼痛的,宜取手太阴、阳明经穴,毫针泻之或三棱针刺血,禁灸。

⑵、大肠:其病变亦有在腑和经脉之别。经脉病多属实证,腑病无表证,皆属于里,但有寒热虚实之别。

①大肠热证:症见大便燥结或肛门肿痛,湿热蕰于大肠则大便臭秽,或便脓血,利下赤白,里急后重,甚或肠痈。苔黄、脉滑数,治宜泻二间、天枢、曲池穴。

②大肠寒证:肠鸣腹痛,大便稀如鸭溏(稀水中挟粪块)小便清长,四肢凉,脉沉迟,舌淡,苔白滑而薄。治宜温中祛寒,取曲池、天枢、上巨虚均补。

③大肠虚证:大便失禁,气虚下陷则脱肛或女子子宫脱垂,舌淡苔薄,脉细弱。治宜补曲池、足三里、灸百会。

④大肠实证:高热,大便燥结,腹痛拒按,烦渴谵语,脉弦大或沉实,舌干,苔黄腻。治宜急下存阴,针二间、上巨虚、天枢、大肠俞均泻。

经脉证治:大肠经脉病变,总体而言,多属实证,但有属寒热之别,属寒的多系风寒湿痹阻经脉,而致经脉循行部位发生酸痛。治疗亦针泻艾灸,以散寒通络。属热的,脉动象洪滑而数、舌红苔黄等证。治疗可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针泻,或刺出血,以清泄其邪热。

㈡、脾与胃:1、脾:凡中焦、眼胞、口唇、鼻尖、四肢皆脾所辖区域。运化失常则腹胀,食谷不化,腹泻,消瘦,四肢无力。统血失权,可造成各种不同的出血病变。脾虚则四肢无力;脾健则动作劲健。脾阳虚则口唇苍白;脾阴虚则口唇干红。脾湿则腹胀、腹泻。脾胃和则食物香甜;脾胃不和则口淡无味,不思饮食。甘多则伤脾,可产生中满;脾病则口味发甜。经脉发生病变时,除了循行部位出现痹痛外,也常见到舌本痛、咽痛。

2、胃:舌的中部、牙床、口唇周围、人中等都是胃的所辖区域。凡消化不良者多面黄肌瘦。治疗呕吐以胃为主,治疗泻泄以脾为主。大渴引饮是胃热过盛,治疗不宜苦燥。经脉发生病变时除循行部位发生痹痛外,尚可见到处鼽衄齿痛、口、颊肿、颈肿喉痹等证。

3、证治:⑴、脾:无表证,皆属于里,但有寒热虚实之分。

①脾虚证:面黄、少气、懒言乏力;(或消瘦)多痰嗜睡身重、大便溏、完谷不化、腹痛喜按、肢冷浮肿。脉虚缓或濡弱,舌淡苔白或薄滑。治宜补太白、阴陵泉、脾俞、公孙等穴。

②脾寒证:唇淡,肢凉,腹痛或胀满,呕吐,腹泻,完谷不化,小便清长(甚或发为阴黄),脉沉迟,舌淡红,苔薄白或腻。治同脾虚。

③脾实证:湿滞中满腹胀(或胸闷),不思饮食,(食滞则嗳腐饱胀)。湿留于肌肉则身重,湿阻气机则大小便不利。脉沉滑,舌红,舌苔黄腻。治宜泻商丘、公孙、脾俞。

④脾热证:湿热并重则发阳黄。头胀身重,脘闷,食减纳呆(或恶心呕吐),小便黄赤不利,脉数,舌质干,苔黄厚腻,治同脾实。

⑵、胃:病症亦有寒热虚实之分。

①胃热证:身热口渴,消谷善饥,口臭、齿龈出血或肿痛,食入即吐,嘈杂,大便结,舌苔黄厚(或燥)脉洪大,治宜泻厉兑、足三里、胃俞、中脘等穴。

②胃寒证:胃脘胀满,呕吐酸水(或清液),腹痛喜按,喜饮热汤,四肢发凉,苔白滑,右关脉沉迟。治宜补解溪、足三里、中脘、胃俞。

③胃实证:症见胃火炽盛,消谷善饥,口渴欲饮,大便燥结,腹痛拒按,日晡潮热。或宿食不消嗳腐酸臭,舌红苔黄厚,右关脉洪大。治宜泻厉兑、足三里、丰隆、中脘、胃俞。

④胃虚证:食减纳呆(即厌食),气乏少力,胸脘痞闷或痛,泻下完谷不化,或噎膈、反胃,或朝食暮吐,舌质淡红,右关脉弱,针宜补足三里、解溪、中脘、胃俞。

经脉证治:如脾胃蕰热、随阳明之经上窜,可见口渴、唇疹、颈肿、喉痹、齿痛龈肿甚至腐烂出血、脉象洪数、苔黄。治宜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不灸。如风寒湿三气杂至,痹阻经脉,以致下肢前缘酸重冷痛,治疗用针或施灸与肺和大肠所述方法相同。

上述脾胃虚实寒热的症侯,在临床上可先后出现,亦可同时并见,治疗时亦应随机应变。

㈢、心与小肠:1、心:凡有关神志与血液的疾患,如心悸、警惕、神昏、谵语、吐血、衄血等症,多起于心脏。凡额部、手、足心,皆心所辖区域。心衰则健忘,虚则神昏。血虚则倦怠,心悸怔忡。血虚则面白神疲,憔悴无华。心热则舌赤烂,心虚则淡。心热盛则口味苦。经脉发生病变时,则臑臂后痛厥,或心火上炎,见到口舌腐烂或重舌、木舌。

2、小肠:大小便失常与小肠有密切关系,如小肠水分吸收不良则腹泻,过度则大便干燥。经脉发生病变时,在其循行部位为痹为痛。

3、证治:⑴、心:心无表证,皆属于里,但有寒热虚实之分。心包括整个大脑皮层活动及血液循环系统。

①心虚证:证见惊悸、多梦、失眠、健忘、气短、盗汗(或面色苍白)等。脉微弱或结代或细数。治宜取内关、神门、心俞、少冲等穴均补。

②心实:证见胸闷刺痛或痰火蒙蔽,神识昏蒙或肢体麻木不仁,或喜笑不休,哭笑无常等,舌赤或干裂,苔黄,脉滑或洪数,治取少冲、心俞、神门均泻。

③心寒证:多见于暴痛,即所谓真心痛。四肢厥冷,口鼻气凉,手足青至膝、肘关节,喜嗳畏寒。治同心虚。

④心热证:主要表现为唇干、舌燥、或见口舌生疮、重舌木舌、喜凉怕热、尿短赤涩痛,甚或吐血、衄血,卧起不安,壮热昏迷等。脉数、舌赤苔黄,治同心实。

经脉证治:风寒湿邪外侵,使经气痹阻,常见腋臑臂内后廉痛,经脉循行的局部有酸重感。这是邪气痹著,经气不能通行所致。治疗用针或施灸,与肺和大肠所述方法相同。

⑵、小肠:无表证,皆属于里,但有寒热虚实之分。

①小肠虚寒证:小便清长,或小腹坠痛,或肠鸣泻泄,脉迟或细弱,舌苔薄白。治取后溪、关元、小海等穴均补。

②小肠实热证:症见心烦口渴、腰痛、尿急、尿频,次多量少,尿道刺痛,短赤不利,或少腹颠胀,睾丸肿痛,或舌赤、舌烂、心烦。本症多见于泌尿系感染,或急性睾丸炎。治取泻少海、少泽等穴,并可在委中点刺。

小肠经证:风寒湿邪外侵,使经气痹阻,常见颈项肩臑肘外后廉痛,经脉循行部有酸重冷感。治疗用针或施灸,与肺和大肠所述方法相同。

㈣、肾与膀胱:1、肾:肾病多属于虚证。补肾者应先健脾胃。肾虚则骨质发育不良,腰背弯曲,驼背鸡胸,二足萎软,不能站立。治疗五软病,主要是补肾。髓不足则骨软。肾虚则髓不足,髓不足则头晕、耳鸣、昏愦、健忘。肾气不足则腰酸腿软,疲倦无力。肾气旺盛则思维活动灵巧,足智多谋;肾气衰弱则智力减退,反应迟钝。肾气旺盛则耳聪,不足则耳聋。老年性耳聋即属于此类。肾为胃之关,关门不利则小便不通,全身浮肿。命门火衰则大便稀溏(肾泻)。肾气盛则发扁润泽,肾气衰则发枯、发白、脱发。肾病则口味碱。瞳孔、下颏、腰部均为肾的所辖区域。经脉发生病变,则下肢内侧后廉酸重冷痛或足痿不能任地,此外肾有病,阴阳不足,造成耳鸣耳聋;若精气不足,则易目昏不明。

2、膀胱:膀胱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膀胱气虚则小便失禁,膀胱气实则小便不通,膀胱热盛则尿急尿频,排尿时刺痛。肾的气化功能良好,小便才能到达膀胱排出,否则排出不利。故在治疗小便不禁或小便不通时,有些要从治肾入手始能生效。膀胱发生病变时,在其循行部位,为痹为痿。

3、证治:⑴、肾:肾病无实证、表证,肾属于里,而有虚、寒、热之分。

①肾虚证:头晕、耳鸣、眼昏、脱发或见潮热盗汗、腰酸腿软,多为肾阴虚,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针复溜、肾俞用补法。

②肾寒证:肾寒多见于肾阳虚,证见阳萎早泄,溲多遗尿,腰酸足膝无力,五更泄泻,舌淡脉弱,治宜取然谷、太溪、关元等均补。

③肾热证:口燥咽痛,耳内流脓,小便黄涩而痛,或尿液混浊。(甚者或有石淋)治宜取然谷、太溪、涌泉用泻法。

经脉证治:风寒湿邪外侵,使经气痹阻,在下肢内侧后廉酸重冷痛或痿弱,足不任地。治疗方法,用针或施灸,与肺和大肠所述相同。

⑵、膀胱:膀胱病有虚、实之分。

①膀胱虚寒证:证见小便清长或失禁,尿意频数,脉弱,苔滑。治取中极、至阴、昆仑、膀胱俞等穴,均补。

②膀胱实热证:证见小便短涩混浊,尿急尿痛,尿闭,或尿血或为石淋,小腹胀痛,舌赤苔黄,脉弦数。治宜取束骨、昆仑、膀胱俞、中极等穴均泻,并可于委中点刺。

经脉证治:风寒湿邪外侵,使经气痹阻,证见项背腰尻腘腨脚酸重冷痛。治疗方用针或施灸。

㈤、肝与胆:1、肝:在肝病的症状中,最突出的是表现一种属于风的现象。例如眩晕、抽搐、痉挛等症,就是“素问”所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病症。大怒伤肝可引起吐血。肝气虚则畏首畏尾。筋骨酸痛,痉挛拘急,角弓反张,舌卷囊缩,无不与肝有关。肝气盛则暴跳如雷,肝气虚则抑郁苦闷,默默不语。肝血虚则爪甲变软、变薄,扁平或凹陷。肝虚则魂乱,思想联翩,失眠多梦。肝火上升则目赤红肿,血不养肝则目眩眼昏视物不清,或雀目夜盲,或干枯、流泪等。凡两胁、少腹、阴囊为肝经所循行,皆肝经所辖区域。若发生病变主要为经气郁滞临床表现一般有痹痛、疝痛、胁痛等。

2、胆:在病变方面,两脏是相互影响的。气血足则胆气壮,气血虚则胆气怯,胆受邪则寒热往来。热则胆火上行而口苦,胆汁外溢则目黄。胆与肝的关系:肝气壮者则勇敢果断,肝胆气虚者则左右徘徊犹豫不决,肝胆火盛者急躁暴怒。若发生病变时,除因外感风寒,客于经络,痹阻作痛外,每因胆腑之热随经入络,阻滞经气,而见胁痛、耳聋等证。

3、证治:⑴、肝:肝无表证,皆属于里,但有虚实寒热之分。

①肝虚证:证见目昏眼花,失眠健忘。肝气郁则眉棱骨痛,肝血虚则指甲扁平,肝阴虚甚,能见头重脚轻,肢体麻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治取曲泉、太冲、肝俞、阳陵泉均补。

②肝实证:证见胸胁满痛,胸闷气逆,心烦欲呕,吐酸,或腹痛腹泻,舌红苔腻,脉弦数,治同肝热。

③肝寒证:证见少腹寒痛,筋脉拘急,甚或舌卷囊缩,治取太冲、阳陵、三阴交、大敦等穴均补。

④肝热证:证见肝火亢盛,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头目胀痛,颠顶痛,目眩目赤,不寐,舌红苔黄,治宜行间、太冲、肝俞、中封、阳辅等穴均泻。

经脉证治:肝之经脉病变,主要是疝痛为患。证见睾丸偏坠胀痛,牵引少腹疼痛,脉多沉弦而迟,舌苔白滑。此因外受寒邪,凝滞经络所引起。治疗宜取本经及任脉经穴为主,针灸并用,以温通经气,疏散寒邪。

⑵、胆:胆病有寒热虚实之分。

①胆寒证:胆寒则清阳不升,浊痰不化,产生胸脘满闷,头晕心烦,恶心呕吐,失眠,脉迟,舌苔滑腻,治宜温胆化痰,取侠溪、光明、胆俞均补。

②胆热证:口苦、呕吐苦水,易怒,湿热相兼则黄疸,邪正相争则寒热往来,心中懊憹(即懊恼心烦胸闷),坐卧不安。肝热移于胆者则胸胁苦满而痛,眩晕,耳聋。治宜清热利湿,穴用阳辅、胆俞均泻,可加窍阴穴点刺。

③胆虚证:头晕、目眩、惊恐、善太息(叹气),治宜补气血定神志,治同胆寒。

④胆实证:气郁不舒,则易怒心烦,胸闷胁痛,头额两侧及小眼角痛,脉弦实,舌赤苔黄。治宜舒肝解郁,治同胆热。

经脉证治:胆经病变,除因胆腑之火,走窜经络为病者外,亦有因外感风寒,湿邪阻滞经络而为痹痛的,证见下肢外侧酸胀疼痛。治疗方法,用针或施灸。

㈥、心包络与三焦:1、心包络:凡病邪内传入心,多是心包代其受邪。心火有余则喜笑不止或神昏。若发生病变,除经气郁滞为痹痛外,亦会蕰热随经上冲而为灼热红肿。

2、三焦:其病变和各脏气有密切关系。

胃之上口至舌下,包括心肺在内属上焦。上焦气化不行则肺失肃降,水液不能下输膀胱,水道不能通调则小便不利,或水停上焦而为痰饮。

胃上口至胃下口,包括脾胃在内属中焦。中焦有病则消化障碍,营养不良。

下焦:胃下口至二阴,包括大、小肠、膀胱在内。清浊不分则泻泄,小便窿闭,遗尿等与下焦有关。

若发生病变,除所行部位痹痛外,亦会因蕰热上冲而发生面颊红肿,耳痛等证。

3、证治:⑴、心包络:其病变与具体证治大致与心病略同。

①喜笑不止:是心火过盛,多见于癔病。

②神昏谵语:邪热逆传心包,则高热、神昏谵语。

③手掌心发热:心包络经走掌心,心阴虚则手掌心发热。治疗可参考心经证治。

⑵、三焦:病症主要可分为虚、实两类。

①虚证:证见肌肤肿胀,腹胀,气逆肤冷,或遗尿,小便失禁,脉沉细或沉弱,苔多白滑,治取石门、中渚、委阳、三焦俞均补。

②实证:证见身热气逆,肌肤肿胀,小便不通,脉滑数,舌红苔黄等,治取天井、石门、委阳、三焦俞等均泻。

经脉证治:三焦经证,有因风寒湿邪痹阻经络的,其证多见肩臑肘臂外侧酸胀冷痛,治疗方法与肺和大肠“风寒湿邪痹阻经络”相同;亦有因外感风热,或因内热上冲,或由于七情抑郁而致经气阻闭的,其临床证状多见耳暴聋、耳鸣之鸣声较响,按之不减,目锐眥痛、颊肿、喉痹、腋肿、瘰疠、肋痛、身热咽干、脉数、舌红苔黄薄。治疗宜取手足少阳经穴为主,施以泻法,针刺或出血,不灸,以疏经泄热。

经络疗法之多重应用

㈠、循经取穴法:根据疾病的证候,在其所属或相关的经脉上选取适当的穴位进行针治,在具体应用时有本经取穴和异经取穴之分。临床上可单独应用也可配合使用。

本经取穴:病在某经就选取某经的经穴。又有局部取穴和远隔取穴两种方法。

局部取穴:在本经距离病所较近的部位取穴。如属胃经的鼻衄取巨髎穴;肝气横逆的肋痛取肝经的章门穴。或在本经病所取穴,如肩痛取肩髃穴;腰痛取肾俞穴。

远隔取穴法:在本试距离病所较远的部位取穴,一般头面,躯干部的疾病均可用四肢肘膝以下的穴位治疗。如肺经的咳嗽取列缺;胆经的偏头痛取风市;肝经的头顶痛取太冲穴(亦可取束骨穴,因膀胱经亦通于头顶)。

异经取穴:病在某经而取与该经有关经脉的经穴。一般是取其互为表里经脉的四肢经穴。如膀胱经虚的遗尿症取肾经的太溪穴或复溜穴。胃经虚寒的胃痛取脾经的阴陵泉穴或公孙穴。任脉的崩漏病可取关元穴配隐白穴(足三阴经与任脉交会于关元,脾经有统血功能)。小肠绞

区域分别

所属经络

主穴

配穴

头                       部

后头

膀胱

束骨、昆仑

风池、风府

头侧

胆、三焦

阳辅、中渚

头维

头顶

督、膀胱、肝

太冲、束骨

百会

前额

内庭

阳白、解溪

颧骨

小肠

后溪

颧髎

鼻旁

解溪

迎香

下颌

解溪

颊车、下关

颏部

胃、任脉

解溪

承浆

颈  部

前颈

胃、任脉

解溪、天突

列缺、水突

侧颈

大小肠、三焦

合谷、后溪、外关、丘墟

列缺

后颈

胆、督脉、膀胱

昆仑、风府

风池、天柱

腰  背  部

脊椎部

督脉、膀胱

昆仑、委中

大椎、脊中、命门

椎旁部

膀胱

昆仑、束骨

委中、局部俞穴

肩胛部

小肠

后溪

阳陵泉

胸  部

腋下线

阳辅

郄门、太冲

胸骨

任脉、督

膻中、太溪

支沟

胸旁线

太溪

支沟

乳中线

丰隆

支沟

季肋部

肝、胆、脾

太冲、丘墟

支沟、郄门

腹   部

腹中线

任脉

中脘、关元

足三里

乳中线

太白、三阴交

足三里

侧腹线

肝胆

太冲、阳陵泉

足三里、章门

前阴部

太冲、蠡沟

中极、三阴交

上肢内侧部

桡侧

太渊、列缺

尺泽

正中

心包

内关

曲泽

尺侧

通里

少海

手掌

心、心包

劳宫、少府

内关

上肢外侧部

桡侧

大肠

合谷

曲池

正中

三焦

外关

天井

尺侧

小肠

后溪

小海

髋  部

前侧

髀关

梁丘

外侧

风市

环跳

后侧

膀胱

承扶

秩边

下  肢  部

前侧

足三里、伏兔

丰隆

后侧

膀胱

委中、殷门

环跳、承扶

内侧

肝脾肾

三阴交、太冲、太溪

箕门、阴包、阴谷

外侧

阳陵泉

环跳、绝骨

常用穴

以上为循经取穴之表位

痛取胃经的下巨虚穴(为其下合穴)。

肢体浅表部位的疾患多采用循经取穴法,同时可配患部邻近的穴位或阿是穴。如肩胛部疼痛,该部为小肠经所过,可取该经的后溪穴,同时可配局部的天宗或肩贞穴。全身各部所分布之经络应用穴位列表如上。

判定患病部位所属经络后,每次选用其主穴和配穴各一两个,根据症状,辨清虚实,施以相对的补泻手法。

体会:①、循经取穴法:一般以本经远距离穴位效果较佳,穴位不必如同表中穴位之固定,本表只做参考,以各种之俞穴最佳,亦可以“春刺荥,夏刺俞,秋刺合,冬刺井”的分刺原则在五输穴施针,效果亦佳。

②、循经取穴法,依经验取对(健)侧穴位,效果更佳。

③、在远处取穴,如施用动气针法,按摩或活动患部,则不必再在局部施针,且效果甚佳,如不施用动气针法,在局部加取针穴亦可,但必须施以补泻,且效果不若动气针法。

㈡、接经取穴法:全身十二经脉的循行通路互相衔接,杨上善曾说:“以其上下相接,故手太阴、阳明之上病,宜疗足太阴、阳明,足太阴、阳明之下病,宜疗手太阴、阳明”。

接经就是经脉上下相互接连,或手足同名经脉相接,接经配穴法即先诊断出属何经的病症,然后取其同侧(对侧亦可)与上或下所接的经脉的五输穴、郄穴或络穴的穴位上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如失眠取治三阴交,足跟痛取治大陵,胁肋痛取治支沟。常见接经取穴之病证举例如下(表08):

体会:①、接经取穴法,效果甚佳,依个人经验,两经相接,如手接足,足接手,两经之肢端穴位,适在两端,距离甚远,颇有疏导之义。又如采用对侧针法,即甚合左上肝病针右下肢,右下肢病针左上肢之巨刺法,疏导与平衡并举,效果尤佳。

②、采用接经取穴,仍以采用动气针法(如针对侧接经之穴道,令患处活动或按摩),效果较佳,若无例外,差不多都是当场即可止痛。

③、接经取穴,以对侧相应部位,效果最为确实,如肘对膝,腕对踝等。

④、接经取穴,以四肢病效果为佳,但同样适用躯干部位之病痛,如公孙(脾)治胃痛,郄门(心包)治胸部俞府部位痛(肾经)等。

十二正经顺逆连接表(表08)

相接外       (腧穴名)

手食指端                    (商阳穴)

足大趾    内侧端

隐白穴)

手小指端 (少冲、小泽)

足小趾端                     (至阴穴)

手无名指端              (关冲穴)

足大趾外侧(大敦穴)

经名

手 太  阴

手 阳 明

足 阳 明

足 太 阴

手 少 阴

手  太 阳

足少阳

足少阴

手厥阴

手少阳

足少阳

足厥阴

手太阴

相接外         腧穴名

鼻孔旁       (迎香穴)

心中

目内眥                          (睛明穴)

胸中

目外眥          (瞳子髎穴)

肺内

接经取穴示例表

病证

病属经名

接经经名

取穴

咽喉痛

手太阴肺经

(下接)大肠经

合谷

舌强

足太阴脾经

(下接)心经

通里

牙痛

足阳明胃经

(上接)大肠经

合谷

失眠

手少阴心经

(上接)脾经

三阴交

胃痛

足阳明胃经

(下接)脾经

公孙

眩晕

足厥阴肝经

(上接)胆经

阳辅

肠痛

手阳明大肠经

(下接)胃经

足三里

腹胀

足太阴脾经

(上接)胃经

足三里

肩痛

手阳明大肠经

(下接)胃经

条口

肩痛

手太阳小肠经

(下接)膀胱经

飞扬

肩痛

手少阳三焦经

(下接)胆经

阳陵泉

下肢痛

足阳明胃经

(上接)大肠经

温溜

下肢痛

足太阳膀胱经

(上接)小肠经

腕骨

下肢痛

足阳明胃经

(上接)大肠经

手三里

下肢痛

足太阳膀胱经

(上接)小肠经

支正

下肢痛

足少阳胆经

(上接)三焦经

外关

腰痛

足少阴肾经

(上接)膀胱经

委中

足跟痛

足少阴肾经

(下接)心包经

大陵

胁肋痛

足少阳胆经

(上接)三焦经

支沟

(三)、通经取穴法

通经取穴法,又称六经相通取穴法,是接经取穴法的衍伸,也是经络疗法的一种,所谓的六经相通,即太阴通太阴,阳明通阳明,少阴通少阴,太阳通太阳,厥阴通厥阴,少阳通少阳的三阴三阳相通。

体会:①、通经取穴法:亦以巨刺为准,并配合动气针法效果较佳。

②、通经取穴法,一般以对侧相应点为标准,有时亦可不必拘泥穴道,例如上述病例三,承山部位痛,取对侧前臂太阳经相应之中点施针,该处并无穴位,但也能治愈疾病。

③、通经取穴法虽以相应疗效较大,亦即四肢疾病较为适用,然亦可用于躯干部位,疗效亦佳,例如肾经的俞府穴处疼痛,可灸心经的少海神门而立解。

④、总之,经络疗法之应用,以认识经络走向为第一要旨,其次必须了解其间互相关系,这样才能灵活运用。

三阴三阳同名经连接表         六经相通取穴简例表

手经

相接处  (或穴)

足经

病位

所属  经络

治疗     穴位

所属  经络

手太阴

中府穴

足太阴

阳溪

手阳明

解溪

足阳明

手少阴

心中

足少阴

阳池

手少阳

丘墟

足少阳

手厥阴

天池穴

足厥阴

阳谷

手太阳

昆仑

足太阳

手太阳

睛明穴

足太阳

鱼际

手太阴

公孙

足太阴

手少阳

瞳子髎穴

足少阳

大陵

手厥阴

中封

足厥阴

手阳明

迎香穴

足阳明

神门

手少阴

太溪

足少阴

此法一般以四肢相应部位最佳(见上表),采用巨刺法配以动气,效果尤其速捷。

陷谷

足阳明

合谷

手阳明

临泣

足少阳

中渚

手少阳

束骨

足太阳

后溪

手太阳

阴陵泉

足太阴

尺泽

手太阴

蠡沟

足厥阴

郄门

手厥阴

少海

手少阴

阴谷

足少阴

五输穴应用

㈠、五输穴之意义及基本应用:依据难经所言:“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此五脏六腑井荥俞经合所主病也。”因井在脏属木为肝,肝分泌胆汁,输送十二指肠,以助消化,若肝失条达而郁结,则中脘必现痞满,故心下满,当取井穴;荥穴在脏属火属心,心主血脉,若受外邪侵入,阻碍营养运行,使体内发生变化,即现身热,当刺荥穴;俞在脏属脾属土,脾助消化,若其吸收运化迟滞,就发生体重节痛,当取俞穴;经穴在脏属肺属金,司呼吸及调温作用,若客邪皮毛,调温失常,就发生寒热,客邪传肺,肺失肃降,就发生咳嗽,两者病证,均用经穴;合穴在脏属肾属水,若邪热客于膀胱,膀胱失职,水分就从大便排出,发生逆气而泄之病,针宜合穴。

例如伤风感冒的四肢重痛,可取肺经俞穴太渊,消化不良的四肢重痛可取脾俞太白;脾虚泄泻取脾合阴陵泉有特效,急性菌痢取大肠上合曲池及下合巨虚皆有特效,以及五心烦热泻劳宫等。

依据灵柩经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上说:“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俞,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指出了五输主治五变的应用纲要,大致可归类分析如下:

①井穴可用于发现神志突变之急救或炎性证初发期之暴痛,或某一脏器之功能失调,有一定治疗作用,如:外伤性癫痫发作昏迷不省人事的患者,灸足厥阴经之井穴大敦,能迅速苏醒过来。由于井穴用于形无知不省人事急救有显效,可见,病在脏者取之井,是经验的结晶。此外灸足太阳经之井穴至阴能治难产,灸足厥阴经之井穴大敦能治月经过多;刺手太阴经之井穴少商能治咽喉肿痛(扁桃腺炎初发病期),有显效。

②荥穴位在井之次,对各经热病病变于色的初发病期,及原发性神经痛有一定疗效,如:临床上治疗肺热病(急性支气管发炎)喘咳右颊先赤之初发病期,刺手太阴经之荥穴鱼际,和手阳明经之荥穴二间,有退热镇咳平喘之效。临床上治疗胁间神经刺行间,是有镇痛疗效的。

③俞穴位于荥之次,在腕踝关节部,或关节之稍前处,对于阵发性的神经痛及间歇性的发热有效。临床常见的风湿性关节痛,多是阵发性时间时甚的疼痛,上肢关节痛刺太渊大陵等俞穴有效,下肢关节痛刺太溪太冲等俞穴有效。又如间歇性身热寒,刺太阳经俞穴后溪有效。

④经穴位于俞之次,对于各经病变累及某一器官,官能失调者适用,特别是经满而血者,刺其血络出血对器官功能紊乱失调有显著疗效。如刺肺经之经穴列缺能治喘咳,刺脾经经穴商丘能治舌本强痛。

⑤合穴位于经之次,在肘关节及膝关节的部分较多神经血管汇合之处,对于调整内脏器官之生理机能活动,具有较佳作用。如灵柩经五邪篇:胃中寒腹胀调足三里(足阳明合穴);刺手太阴合穴尺泽可治气喘(逆气);刺阴陵泉可治腹泻,促进排尿作用;刺手足阳明经之合穴曲池和足阳明经之合穴足三里,具有促进消化、呼吸、新陈代谢的强壮保健作用。

㈡、子母配穴法:此法多用于脏腑疾患,经络病亦可采用。首先判断发病脏腑或发病地方所属经络,辨别疾病性质的虚实,按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采用本经或异经的五输穴,并施以相应的补泻手法。

运用子母配穴法,首先了解脏腑经络与五行的关系及五输穴的属性,并需熟记四肢肘膝以下的六十六穴。附子母补泻取穴法:

经别

虚实

本经取穴

异经取穴

手太阴肺经

太渊

太白

尺泽

阴谷

手少阴心经

少冲

大敦

神门

太白

手厥阴心包经

中冲

大敦

大陵

太白

手阳明大肠经

曲池

三里

二间

通谷

手太阳小肠经

后溪

临泣

小海

三里

手少阳三焦经

中渚

临泣

天井

三里

足太阴脾经

大都

少府

商丘

经渠

足少阴肾经

复溜

尺泽

涌泉

大敦

足厥阴肝经

曲泉

阴谷

行间

少府

足阳明胃经

解溪

阳谷

厉兑

商阳

足太阳膀胱经

束骨

二间

至阴

临泣

足少阳胆经

侠溪

通谷

阳辅

阳谷

子母补泻法如能配合时间之流注,则效果更佳,如戊时补复溜治疗肾亏效果特佳。时间与子母配穴之取穴法见下表。

十二经脉纳子法取穴及针刺时刻表

脏腑

大肠

小肠

膀胱

心包

三焦

配穴

尺泽

二间

厉兑

商丘

神门

小海

束骨

涌泉

大陵

天井

阳辅

行间

时辰

钟点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23~1

1~3

配穴

太渊

曲池

解溪

大都

少冲

后溪

至阴

复溜

中冲

中渚

侠溪

曲泉

时辰

钟点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23~1

1~3

3~5

附录:井荥俞经合补泻歌

肺泻尺泽补太渊,大肠二间曲池前。胃泻厉兑解溪补,脾在商丘大都边。

心先神门后少冲,小肠小海后溪连。膀胱束骨至阴补,肾泻涌泉复溜焉。

包络大陵中冲补,三焦天井中渚痉。胆泻阳辅补侠溪,肝泻行间补曲泉。

㈢、四时分刺法:1、四季分刺法:灵柩经本输篇:“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夏取诸俞孙络肌肉皮肤之上。秋取诸合,余如春法,冬取诸井诸俞之分,欲深而留之。”(注:夏取之俞为十二经俞穴,冬取之俞为背后俞穴)。又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夏刺俞;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这些说明自然界气候的变化与人体的脏腑及五输穴,有联系相关的作用,认为从彼此相应的关系上,可作为针刺取穴的准则。

凡有内脏的病,以及和冬季的闭藏之气可以相应的,可分别针刺各经的井穴,也就是说各经的井穴,都有开闭通窍的作用。凡是病变才出现于气色的方面(如晕针时必然脸面变色,笔者经验刺心经荥穴特效,即取色应荥的原则)和春季的生发之气可以相应的,当分别针刺各经的荥穴,也就是说,各经的荥穴都有泻热和疏调血行的作用。其它如根据五输穴脉气的由微而盛,由井、荥流注到俞穴、经穴以至合穴的次序,井、荥以下的输穴,可以分别与夏、长夏和秋季相应。这种方法只要根据病发脏腑或经络,再配合季节,选取该发病经络之五输穴针治,即可达到疗效。

根据内经所载“春主肝,其病发惊骇,在变动为握”。临床上在春季遇到发热病而发现有惊骇抽搐握拳等症状时则可取肝经之荥穴行间治之,收到退热、镇惊、缓解抽搐之效。又如:有一腰痛患者,夏天到诊,腰痛属膀胱经,只要在膀胱经之俞穴束骨施针,即可止痛。胁痛患者秋天到诊,胁痛属胆经,只要在胆经合穴(秋刺合)施针,即可止痛。本法针刺法则如:

长夏

2、一日四时分刺法:灵柩经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

临床上治疗一般肺经外感风温,有发热咳嗽的病人,如在早晨发热咳嗽症状渐减轻之时来诊,可根据症状和时候,针肺经的荥穴鱼际以治之,可收退热治咳之效;如病者在中午症状停止时来诊,可根据时间时甚的病情和当时的时候,针肺经之俞穴太渊治之,便可收到助长肺经之气,以收扶正祛邪之效。如病者在夕阳的时间,因饮食不节,而致痰盛,咳亦加多的时候来诊,可根据病者的症状,结合病者的生活关系,和当时的环境时候,针肺经的合穴尺泽治之,可收到清除痰水,肃降肺气,减少咳嗽的效果。如病者在深夜喘咳,甚剧之时来诊,可根据病者的症状和当时环境是阴寒气盛的时候,刺肺经之井穴少商为主,治之便可收到取井穴以下阴逆,而制止喘咳的效果。

3、体会:四时分刺法取穴少,收效速,应用时可加配一二特效针助治,效果更佳。

㈣、同气相求:药物方面尤为常见,如荔枝状似睾丸可治疝气,马兜铃状似肺可治肺。针灸方面较少用,如:巅顶头痛,病属厥阴肝经为木虚之证,可在肾经涌泉取针,即可止痛,因涌泉为水(肾)经木穴,取水生木而木通木之同气相求,则效果更佳。又:腹痛兼有胁痛,腹泻为大肠经病,胁痛为肝胆经病(属木)依照肝与大肠通之脏腑通治法则只需取曲池就可解决;但如按同气相求法施针,则可在大肠经之三间施针,因三间为阳俞属木,取木通木,又可治肋痛之症。

俞、募、郄、会穴之应用

㈠、俞、募穴的应用: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背部的输穴,募穴是脏腑经气汇集于胸腹部的输穴,均与脏腑病理有密切的关系,脏腑发生病变,常在俞、募穴上得到反应,表现压痛或敏感等。因此脏腑有病,可用其所属之俞穴或募穴治疗,如胃病取中脘,大肠病取天枢等。但应用上有区别,难经说:“阴病引阳,阳病引阴”。五脏有病宜取背部俞穴,六腑有病宜取腹部募穴,这也就是“以阴治阳,以阳治阴”的应用,如胃疼、呕吐等为胃经病变取中脘。咳嗽、感冒为肺经病变取肺俞。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脏腑本身的病变,特别是背部的五脏俞穴,还适用于与脏腑有关的器官,如肝开窍于目,刺肝俞可治目疾;肾开窍于耳,刺肾俞可治耳鸣等。

俞穴和募穴的治疗规律是:

1、脏病多取俞穴,腑病多取募穴。

2、急性病多取俞穴,慢性病多取募穴。

3、实证多取俞穴,虚证多取募穴。

俞募穴主要治疗范围

脏腑

俞穴

募穴

主要治疗范围

肺俞

中府

呼吸系统病证,如咳嗽、喘息、胸部胀满等。

心包

厥阴俞

膻中

心脏疾病如心区疼痛、心悸等。

心俞

巨阙

心、胃疾患,如心悸、神经官能症、胃痛等。

肝俞

期门

肝、胃疾患,如肝区痛、呕吐、吞酸等。

胆俞

日月

肝、胆疾患,如季肋部痛、黄胆等。

脾俞

章门

肝、脾疾患,如肝脾肿大、疼痛、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

胃俞

中脘

胃部疾患如胃痛、胃胀、食欲不振等。

三焦

三焦俞

石门

水代谢障碍,如水肿、腹水、腹泻等。

肾俞

京门

肾脏及生殖系统疾患如腰痛、腰酸、遗精、早泄等。

大肠

大肠俞

天枢

肠疾患,如便秘、腹泻、腹痛等。

小肠

小肠俞

关元

小肠、膀胱及生殖系统疾患如肠绞痛、疝气、遗尿、尿闭、遗精等。

膀胱

膀胱俞

中极

膀胱及生殖系统疾患,如遗尿、尿闭、遗精、月经失调等。

㈡、郄、会穴的应用:“郄”穴是各经经气所深集的部位,大部分分布于四肢肘膝以下。郄穴主治特点,对本经循行部位与所属内脏的急性病痛,有较好疗效。如肺病咯血可取肺经的郄穴孔最,心绞痛可取心包经的郄穴郄门或心经的郄穴阴郄,胆绞痛可取胆经的郄穴外丘,急性胃病可取胃经的郄穴梁丘。

会穴指八个经气聚会的穴。难经:“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八会穴以治热证为主,临床上凡属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病变,均可取其经气聚会的会穴。

八会穴: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如腑病取中脘;气病取膻中;筋肉的病变取阳陵泉;血管的病变取太渊。

郄穴与会穴在临床上常配合应用。如支气管炎的咳喘,取肺经的郄穴孔最,配气会的膻中。胃痉挛取胃经的郄穴梁丘,配腑会中脘。

一般而言,当脏腑发病,或经络有病时,在相关之俞募穴常有压痛,可以之诊断,并作为治疗应用。

交会穴的应用

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交会的输穴,绝大多数分布于躯干、头面部。当交会穴的部位有病变时,可取其交会经脉所属的输穴进行治疗,如环跳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如该处疼痛,除取胆经穴道有效外,亦可取膀胱经有效。如申脉治疗坐骨神经痛。交会穴也可治交会所属经脉之病,如脾经之三阴交亦可治肝经和肾经病。

交会穴表

穴名

经名

交会穴

穴名

经名

交会穴

水沟

督脉

大肠、胃

肩颙

大肠

小肠、阳蹻

百会

督脉

大肠、小肠、三焦、胃、胆、膀胱

照海

阴蹻

风府

督脉

阳维、膀胱

築宾

阴维

痖门

督脉

阳维

上脘

胃、小肠

大椎

督脉

大肠、小肠、三焦、胃、胆、膀胱

中脘

小肠、三焦、胃

陶道

督脉

膀胱

期门

脾、阴维

长强

督脉

肾、胆

章门

外关

三焦

阳维

环跳

膀胱

气穴

冲脉

肩井

阳维、胃、三焦

金门

膀胱

阳维

风池

三焦、阳维、阳蹻

申脉

膀胱

阳蹻

临泣

膀胱、阳维

跗阳

膀胱

阳蹻

头维

胃、阳维

风门

膀胱

瞳子仁

阳维、小肠、三焦

大杼

膀胱

小肠

颧髎

小肠

三焦

睛明

膀胱

小肠、胃、阴跷、阳蹻

臑俞

小肠

阳维、阳蹻

迎香

大肠

三阴交

肝、肾

下关

天突

阴维

巨髎

阳蹻

膻中

脾、肾、小肠、三焦

地仓

任、阳蹻、大肠

关元

肝、肾、脾

承泣

阳蹻、任

中脘

肝、肾、脾

承浆

胃、督

下脘

表里配穴法:阴阳经各有络穴作横的联络,此所谓表里即互相关连之意。表里配穴就经络而言,一般常用者则以原络穴为主。六经表里:太阴与阳明相表里,少阴与太阳相表里,厥阴与少阳相表里。

㈠、原络穴的应用:原穴在六阳经中,排列于五输穴的俞穴之后,脏腑的病变往往反应于十二原穴,原穴与三焦有密切关系,三焦是原气的别使,它导源于脐下肾间动气,而输布于全身,和内调外,宜上导下,关系着整个人体的气化功能,特别是促进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针刺原穴,能通达三焦原气,调整内脏功能,内经曾指出“五脏有病,取之十二原”。原穴治疗内脏病有重要作用。如肺脏疾病可取肺经原穴太渊,肝脏疾病可取肝脏原穴太冲。

络穴与络脉有密切关系,因络穴大多数位于表里经联络之处,此络穴的主治特点,在于治疗表里两经的有关病症,故有“刺络治两经病”的说法。如脾经络穴公孙不仅主治脾病,也能治胃病,著者常用其治阳明头痛,其余类推。

络穴包括十二经,还有任、督脉络穴和脾之大络,计15络穴。不过任、督两络及脾之大络之主治以治疗患部及内脏病为主。

据灵柩经脉篇所载:凡因气逆血络的实证,皆可用刺络出血之法泻之。十五络穴主治症候如下:

1、肺经络穴——列缺:掌热泄之。

2、心经络穴——通里:支膈泄之。

3、心包络穴——内关:心痛泄之。

4、小肠络穴——支正:节驰肘酸泄之。

5、大肠络穴——偏历:齿痛耳鸣泄之。

6、三焦络穴——外关:肘挛泄之。

7、膀胱络穴——飞扬:鼽窒背痛泄之。

8、胃经络穴——丰隆:癫狂泄之。

9、胆经络穴——光明:气逆而厥泄之。

10、脾经络穴——公孙:肠中切痛泄之。

11、肾经络穴——大钟:闭癃泄之。

12、肝经络穴——蠡沟:睾丸肿胀疝气泄之。

13、督脉络穴——长强:脊强泄之。

14、任脉络穴——鸠尾:腹皮急痛泄之。

15、脾之大络——大包:身尽痛泄之。

原穴络穴可单独应用,亦可配合应用如配合应用称为主客配穴法。如肺经(里)先病,大肠经(表)后病,则取手阳明原穴太渊为主,手阳明络穴偏历为客。反之,大肠先病,肺经后病,则取手阳明原穴合谷为主,手太阴络穴列缺为客。其余各脏类推。

十二经主客原络穴治症配穴

主客

大肠

小肠

大肠

小肠

原络

太渊

合谷

太白

冲阳

神门

腕骨

偏历

列缺

丰隆

公孙

支正

通里

主治            病证

气管炎、咽喉炎、气短、痰多、出汗、掌心发热、肩内侧痛、两乳痛

齿龈炎、牙神经痛、颔下淋巴腺炎、腮腺炎、口干、目黄、鼻流清涕、肩前侧痛

舌强、腹痛、呕吐、身体沉重无力、便秘、黄胆、下肢内侧痛、疟疾

鼻出血、面神经麻痹、神经衰弱、下肢前侧痛、疟疾、腹胀

心绞痛、心动过速、口干、目黄、上肢尺侧痛

下颔肿痛、肩痛、颈痛、耳聋、上肢外后侧痛

主客

膀胱

三焦

膀胱

心包

三焦

原络

太溪

京骨

阳池

大陵

太冲

丘墟

飞扬

大钟

内关

外关

光明

蠡沟

主治            病证

神经衰弱、精神不振、食欲不佳、视力减退、腰酸痛、下肢无力、面色灰黑。

眼痛、头痛、腰背及下肢疼痛、癫痫、神经病、角弓反张、眶上神经痛、鼻出血、脱肛、痔疾、疟疾。

耳聋、咽喉炎、结膜炎、肩背痛、脊间痛、便秘、尿闭、遗尿。

前臂及手指痉挛、疼痛、胸肋痛、心悸、心烦、心区痛、掌心发热、喜笑不休。

睾丸炎、疝气痛、胸满呕吐、腹痛、腹泻、尿闭、遗尿。

胸肋痛、头痛、眼痛、头淋巴结核、甲状腺肿、疟疾。

㈡、表里配穴之其它应用:⑴、表里配穴除原络之应用外,互为表里之经穴亦可应用,如太阳小肠经的臑部后侧有疼痛可灸心经的神门,膀胱经的腿股痛灸肾经的太溪等,均可使疼痛缓解。

⑵、络穴的多重应用:络穴除与原穴配合治疗外,亦常单独使用,一般用法可分三类:①、治表里经病,如:胃经与脾经皆病,刺络穴公孙或丰隆,便可生效,膀胱与肾经皆病,刺络穴京骨或大钟便可生效。②、五脏别通之应用,由于心与胆通,肝与大肠通,脾与小肠通,肺与膀胱通,肾与三焦通,治疗时便可采通经之络穴应用,如心经病可取胆经光明,大肠经病可取肝经蠡沟,这种治法,效果很好,尤其是采用巨刺法则,左病右刺,右病左刺,特别是治疗痛证时,效果更是显著。③、应用于刺络针法:如临床治疗胸部打伤之瘀血,在肺经络穴列缺点刺出血少许,很快便予治疗。这也是络穴的一种特殊应用。

⑶、不只是五脏六腑有表里关系,即使经络亦有此种关系,如太阴与阳明表里,少阴与太阳表里,厥阴与少阳表里等,这都是表里配穴应用的扩大,因此肺与胃,大肠与脾,心与膀胱,肾与小肠,心包与胆,肝与三焦等一样有其关系存在的。

附录:十二经证治主客原络歌

1、肺主大肠客(肺原太渊,大肠络偏历)

太阳多气而少血,心胸气胀掌发热,喘咳缺盆痛莫禁,咽肿喉干身汗越,肩内前廉两乳疼,痰结膈中气如缺,所生病者何穴求,太渊偏历与君说。

2、大肠主肺客(大肠原合谷,肺络列缺)

阳明大肠侠鼻孔,面痛齿疼腮颊肿,生疾目黄口亦干,鼻流清涕及血涌,喉痹肩前痛莫当,大指次指为一统,合谷列缺取为奇,二穴针之居病总。

3、脾主胃客(脾原太白,胃络丰隆)

脾经为病舌本强,呕吐胃翻疼腹肠,阴气上冲噫难疗,体重脾摇心事忘,疟生振粟兼体赢,便结疸黄手执杖,股膝内肿厥而疼,太白丰隆取为尚。

4、胃主脾客(胃原冲阳,脾络公孙)

腹膜心闷意悽怆,恶人恶木恶灯光,耳闻音声心中惕,鼻衄唇喎疟又伤,弃衣骤步身中热,痰多足痛与疮疡,气蠱胸腿疼难止,冲阳公孙一刺康。

5、心主小肠客(心原神门,小肠络支正)

少阴心痛并干嗌,渴欲饮兮为臂厥,生病目黄口亦干,肋臂痛兮掌发热,若人欲治勿差求,专在医人心审察,惊悸呕血及怔忡,神门支正何堪缺。

6、小肠主心客(小肠原腕骨,心络通里)

小肠之病岂为良,颊肿肩疼两臂旁,项颈强痛难转侧,嗌颔肿痛甚非常,肩似拔兮臑似折,生病耳聋及目黄,臑肘臂外后廉痛,腕骨通里取为详。

7、肾主膀胱客(肾原太溪,膀胱络飞扬)

脸黑嗜卧不欲粮,目不明兮发热狂,腰痛足痛步难履,若人捕获难躲藏,心胆战竞气不足,更兼胸结与身黄,若欲治之无更法,太溪飞扬取最良。

8、膀胱主肾客(膀胱原京骨,肾络大钟)

膀胱经病目中疼,项腰足髓痛难行,痢疟狂癫心烦热,背弓反手额眉棱,鼻衂目黄筋骨缩,脱肛痔漏腹心膨,若要除之无别法,京骨大钟任显能。

9、三焦主胞络客(三焦原阳池,胞络络内关)

三焦为疾耳中聋,喉痹咽干目肿红,耳后肘疼并出汗,脊间心后痛相从,肩背原生连膊肘,大便坚闭及遗癃,前病治之仿穴愈,阳池内关法理同。

10、胞络主三焦客(包络原大陵,三焦络外关)

包络为病手挛急,臂不能伸痛如屈,胸膺肋满腋肿平,心中淡淡面色赤,目黄喜笑不肯休,心烦心痛掌热极,良医达士细推详,大陵外关病消释。

11、肝主胆客(肝原太冲,胆络光明)

气少血多肝之经,丈夫溃疝苦腰疼,如人腹膨小腹肿,甚则嗌干面脱尘,所生病者胸满呕,腹中泄泻痛无停,癃闭遗溺疝瘕痛,太冲光明即安宁。

12、胆主肝客(胆原丘墟,肝络蠡沟)

胆经之穴何病主,胸胁肋疼足不宁,面体不泽头目疼,缺盆腋肿汗如雨,颈项瘿坚似铁,疟生寒热连骨髓,以和病证欲除之,须向丘墟蠡沟取。

对症配穴法:是针对患者的症状而配穴的。对症配穴法宜在下述三种情况下应用:

⑴、明确诊断后,在治本的基础和,对主要症状给予对症取穴。如急性阑尾炎,应取中脘、天枢、阑尾穴。但患者兼有严重的恶心呕吐者加内关,发烧不退者加大椎、曲池、合谷。又如癫痫症取内关、长强,在白天发作者加申脉,夜间发作者加照海;痰液壅盛者加丰隆。

⑵、未明确诊断之前,为解除患者的疾苦,可针对主要症状,施行对症配穴。如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大便不畅等,应先针对腹痛、腹胀这两个主要症状给予对症治疗,以解除患者的主要病痛。

⑶、单一的症状可施行对症治疗。如单纯的失眠、衄血、膈肌痉挛、尿频、便秘、某处关节疼痛等,可用对症配穴法。

对症配穴的具体穴位见如下:(选一组应用,或交互运用)

1、发烧:①、大椎、曲池、合谷。②、十二井(放血)

2、寒颤:大椎、间使

3、头晕:①、风池、印堂。②、太冲、百会。③、曲池

4、失眠:①、神门、三阴交。②、神门、太溪。

5、嗜眠:①、大椎、曲池、足三里。②、公孙、液门。

6、多梦:①、心俞、神门、太冲。②、神门、足三里、三阴交。③、厉兑、隐白(地后加灸)

7、多汗:①、合谷、复溜。②、肾俞、后溪。

8、盗汗:①、大椎、后溪。②、阴郄。

9、声音嘶哑:①、扶突、间使、合谷、哑门。②、廉泉、通里、合谷

10、嚼肌痉挛:①、下关、颊车、合谷。②、太冲、行间。

11、喉头痉挛:天突、列缺。

12、咳嗽:风门、肺俞、尺泽。

13、咯血:郄门、太溪。

14、咯痰:①、丰隆、尺泽。②、肺俞、中脘、丰隆。

15、气短:气海、足三里

16、胸闷、胸痛:①、内关、间使。②、支沟。

17、胁肋痛:阳陵泉、支沟。

18、鼻塞:合谷、手三里、迎香。

19、鼻衄:①、内庭、合谷。②、少商(放血)、百会(灸)

20、流涎:劳宫。

21、心悸:①、内关、间使。②、阴郄。

22、心区痛:①、内关、郄门。②、内关、间使。

23、恶心呕吐:①、内关、中脘、公孙。②、金津、玉液(放血)

24、口酸:足三里

25、口苦:阳辅。

26、口臭:大陵。

27、吐血:郄门、梁丘、阳陵泉。

28、膈肌痉挛:①、天突、内关。②、中冲、膈俞、内关。

29、咽喉异物感(梅核气):天突、照海、间使。

30、胃痛:①、中脘、梁丘。②、内关、公孙。

31、腹胀:①、内关、足三里。②、手三里、陷谷。

32、腹痛:①、背俞压痛点、上腹痛加足三里、下腹痛加下巨虚、脐腹痛加曲泉。②、梁丘、公孙。③、内关、公孙。

33、腹水:水分、复溜。

34、腹泻:①、天枢、阴陵泉、三里。②、曲池、阴陵泉。

35、便秘:①、支沟、照海。②、支沟、天枢。

36、黄胆:后溪、劳宫。

37、胆绞痛:①、胆囊穴。②、胆俞、阳陵泉。

38、肾绞痛:肾俞、三阴交。

39、尿潴留:①、中极、阴陵泉。②、膀胱俞、足三里、阴陵泉。

40、尿频:①、中极、太溪。②、肾俞、复溜。

41、尿道痛:①、中极、曲泉(灸)。②、秩边透水道。

42、尿血:神门、命门、梁丘(灸)。

43、浮肿:①、水分、章门、足三里。②、肾俞、阴陵泉、复溜。

44、肛门痛:①、长强。②、束骨。③、孔最(灸)、腰俞。

45、肛门搔痒:百会、长强、次髎。

46、阴部搔痒:①、蠡沟。②、太冲。

47、皮肤搔痒:曲池、血海、三阴交。

48、四肢抽搐:①、百会、太冲。②、曲池、阳陵泉。

49、体质虚弱:①、关元、足三里、命门(针灸并用特效)。②、气海、足三里、肾俞(针灸并用特效)。

50、休克昏迷:①、人中、十宣。②、十二井。③、百会、人中、涌泉(三才穴)。④、人中、足三里

病变反应取穴治疗法

⑴、压痛:压痛点又称天应穴或阿是穴,大多呈现在病患局部。至于压痛部位,最常见者,十二募穴是内脏疾患之主要压痛点,针灸募穴有很好疗效,如胃病常在中脘有压痛,大肠病在天枢有压痛,子宫歪曲可在背部七八椎间发现压痛点,月经病痔疾腰痛可在上仙穴发现压痛点,还有急性菌痢在阴陵泉有压痛。

⑵、压重:病人平日只感觉发沉压重或略感酸痛、发胀。许多慢性头痛的病人,自诉颠顶或太阳穴上部发沉、发闷、发胀等状,有的慢性胃消化不良的病人,自诉背部一至三胸椎间的一片发沉、发重并有压抑感,子宫歪曲的病人也常有同样症状。慢性肠病、淋症、白带、抽风症等患者,多自诉腰间或背上发沉、压重。风湿症病人或一肢或半身压重。

⑶、快感取穴:喘息穴:在喘息患者的背上膈俞穴之外上方开2~3分处之陷中按压之则有快感,灸之亦有特效。胃痛按摸背部七八椎间疼痛立解,针后立愈。

⑷、动跳:全身不论何处的动脉管产生兴奋膨胀,以手摸按之动跳得特别厉害如硬索状,都是痛症的反应,都是最好的止痛特效穴,例如偏头痛可在太阳穴附近的动跳点下针用泻法马上止痛(刺太阳络亦可),痛经病痛得很厉害时,在关元中极穴附近一定可以发现动跳点,如果在动跳点上用针强刺激可以迅速收效,除了胸胁部的动跳点不宜针刺外,其余部位只要掌握强度时间等都是可以使用的。古人对这种动跳的选穴方法,早有认识,如名称上,在脐上的叫伏梁,为心积。在脐下的叫奔豚,为肾积。在脐旁的叫风根,为肠痛。在脐下旁侧的多是子宫有病,在两胁的多是肝脾病,此外三部九候气盛之处,都有动跳的反应,要细心检查。治疗时宜以动跳的中心部为主穴,配以同经的远穴。

⑸、淫痒:是和内部的脏器病变有关系的,这种淫痒也常反映到各脏器,引起许多病变。临床病人多不自觉有痒感,常是在检查按摩时,病人才觉淫痒,如果加压时,病人多越发痒得难以支持,并不因加压而减轻痒感,这是特点。

凡有淫痒反应的病患,即单治淫痒,不治其本来疾患,多针一次减轻,数次好转或痊愈,各病有这种反应的不少。具体治法:用针散刺淫痒处,或深刺到淫痒的肌体内并留针。每隔一二日或数日治一次,以不再痒为止。

⑹、酸懒:有些病患身体的一处或数处,发生酸懒,这种酸懒在病者坐、卧、立、行时间过久时,常自感其处非常疲劳。胃酸过多的病人,常感背有酸懒反应,若加压时,更觉显著,若久时按摩,病人多觉轻松愉快,此症多沿脊背肌呈一条或呈一片,或呈一点至数点,据经验:有的第一次针治后,病人口中流出酸水,再针数次就除根。

白带症、月经不调及慢性肠症的病人,常腰胯部酸懒。

精神病患者,自感恐怖,烦于见人,常常耳中听见有人和他说话,眼中看见有人在杀害他,揪住他的脖项向左或右急转,致使不能自旋。这类病人的头、项、肩、背等处或胸前大筋,多有酸懒的反应,若是加以轻微的按压,就酸痛的难忍,并有过敏现象。但有的在不加压时,没有感觉。

凡酸痛、竣懒之处,如用手指循摸时,病人身上有冷感意味,同时,奇痒狂笑,躲避按摩,这不论是什么病患,经治此之后,其本来病,就很快的好转或痊愈。

具体治法:凡针治竣懒之处,必须先用左手指循按定其处,右手持针,照准再下针,小形的针一下,大形的可针二三处,留针数分钟,如针不中时,可提起再针,必针中为止,每隔一二日针一次,以不再酸为止。

⑺、麻木:也是内脏病的一种反应,这种麻木与手脚被压的麻木不同,这烦痒性的知觉不灵的样子,许多是背上或腰部或上下肢麻木不仁,脑充血的病人常反映四肢麻木,或左右一侧麻木,或仅一两个手指麻木。胃液减少的病人反映背上部两胛骨之间麻木。月经病、淋病和痔核患者反映腰臀或腿麻木,经常头痛的人也反映头皮麻木。

据经验:凡麻木多有压痛点,该压痛点不一定在麻木的局部,也许在四周,或在远隔部,或在对侧,应注意循按检查。

凡麻木多有瘀血,或静脉瘀胀,或腹内有瘀块。一般个腰部麻木,瘀血多在委中穴部;背部及小腹麻木,瘀血多在尺泽或委中。

具体治法:如有压痛点,照刺竣懒法针治;若是有瘀血反应,则点刺之,如二者全没有,则在麻木附近,先用点刺,再行拔罐治法最好,一切病症反应麻木的很多。

⑻、浮肿:也是几种病患的反应。这种浮肿多不是因为充血、外伤所致。

慢性头痛、失眠的病人,头皮多浮肿,摸诊如橡皮球,虚软无抵抗力,头皮和头骨不相固着,头皮和头骨间如气体左推右动;没有病的人头皮不是这样,是骨肉相紧贴而推不动。

高血压病、精神病患者、少年白发者,多有头皮浮肿,这浮肿偏左上重或偏右上重,又偏风症患者,有时也会出现。这种症状许多反应胃肠、子宫等慢性病变,肾虚病人,两目下浮肿,脾虚的四肢浮肿。

具体治法:头痛、头皮浮肿的,应在肿处,用左手撮起头皮右手行浅刺刺破略使出血;因内脏病浮肿的要兼治内脏。

⑼、痧疹:是许多急性、慢性病的反应,常发生在后背和前胸壁。急性病痧疹常伴有高烧;慢性病痧疹,病人没有什么异感。

头痛、失眠、多梦的病人,许多在背上有痧疹;慢性咳喘的病人,偶然也有痧疹;癫痫病人,多有痧疹,而且为数很多;月经病患者,也有的有痧疹;慢性胃肠病患者,也多有痧疹。

凡急性病,如霍乱、伤寒、麻疹、猩红热、斑疹伤寒等都有痧疹。凡痧疹症,许多兼有羊毛疔。

对于有痧疹的治法如下:凡是慢性病的痧疹,一般而言均用刮法(俗称刮痧),可用刮痧器刮胸背的皮肤,刮时不必过轻过重,以皮肤潮红为度,越慢刮、多刮为最好。作用:能疏通气血,若是出了疹的可使消散,未出的可促进早期发出。治急性病的痧疹,要刮的皮肤起了变化才可,但不要屡刮,治慢性病的痧疹,必须隔一两天刮一次,以不再出为度。

治疗痧疹用散刺亦可。

⑽、暗影:俗称发乌,亦系病变的一种反应,当某脏腑或某经络有病变时,常常在某处发现暗影,一般而言,在手掌中较易出现,身体其他地方也会有此现象,不过较难发现,除了有助诊外,并可以以之施针发生治疗作用,某些反应必然出现在某个地方,且有固定疗法存在,形成固定治疗穴位,如五虎穴治手脚痛,重子、重仙治肩背痛。

⑾、瘀血:分为络脉瘀、经脉瘀、瘀血斑等。

①、络脉瘀及孙络瘀:这些血管在没病时不甚显著,有病时才出现。癫痫病人,其背上一至五六胸椎一段的左右皮肤常有此症状。白带、月经不调患者,尾骶部上方的皮肤多有此症状,或两大腿外侧也很多,凡有小络脉病变之处,其局部多感觉拘紧或冷厥,其它病变也常有这种反应。

治疗时用针把小血管一一刺破,出尽恶血,治一次后,立即感觉轻快,这小络脉不现出时,本病即根治。

至于重性风湿病人,项背关节硬化,身体不能俯仰及弯曲,更不易回旋,形如木鸡,在全身皮肤下多有细小红点,乍见皮肤成暗红色,这也是孙络病变的反应。

治疗宜用散刺法,把全背浅浅散刺一遍,出血与否都可,或在委中、尺泽静脉(大络)放血,或在大椎及尾部放血。

②、经脉瘀:一般相当于静脉瘀涨症发生,这种静脉形状特别显著,颜色特别紫蓝,俗称“青筋”,此症发生在委中、尺泽、臂上部;间或四肢外侧及鱼际、然谷部也有,更有发生在肠骨前沿及肩胛与腹壁的。

凡全身都可因此引起病患,若不注意此症,其所有患处则永不能根治;若能治此,其病患常在一两周后,最迟一两个月,不加治疗就痊愈。

据个人经验:有些病治疗一次,即有痊愈者,一般经针治一次后即大见减轻,数次后,其病就根治。

治疗时用三棱针刺破络脉,流出些黑血,每隔五六天再放一次,到脉管不再现瘀涨为止。

③、瘀血斑:这是局部充血,色如胭脂,红润过常,面积大小不一,不痛、不肿,病人常不自觉,有的呈发作性症状,也有持久存在的。这种反应每逢显著发作时,其本来病患愈加严重,颜色越红润,病越发厉害。

有些癫痫患者,当他的症状发作时,正是这种瘀血现象特别显著的时候(和癫痫发作的严重性成正比),许多出现在后头及颈部,这种症状在平时也显著,例如使其仰卧片刻,其脊背、后头与颈部便现出特别的红色血片。其他内脏病如好恶心等的病患,其病部也常见这种症状。

治疗宜用散刺法,将局部散刺一遍,使出些血,如不出血,可用火罐或挤迫,隔日一次,以不再见为度。

病变反应取穴治疗运用释例

一、外感症(急性病)

凡一切外感症,如伤寒、痢疾等,除对症取穴外,如背上有痧疹,务必使用刮法,轻症刮两三次,重症刮四五次,以好为度。

⑴、肠伤寒:此症一般除针大杼、风池、脾俞、肾俞并留针,每天针一至二次,直到病愈为止,兼症则对症取穴,此症胸部有痧疹,宜兼用刮法治疗,越早刮治,病越好转的快。

⑵、脑脊髓膜炎:宜先针风池、大杼、印堂三穴并留针5分钟,接着再在至阴、少泽二穴放一点血,有其它兼症则对症加穴,如病势危急,可针申脉、涌泉、百会三穴,一定能保全生命,如背上有痧疹小红点,务必用刮治法特效。

⑶、大肠痈:此症阑尾穴及八髎穴附近有压痛点,针之特效。

⑷、外感肠疝痛:此症分寒疝、热疝,除对症治疗外,如疼痛不止时,在尺泽放血,背上如痧疹,刮治特效。

⑸、霍乱:特效治法:此症背上有痧疹,急刮治皮肤极红,前后阴附近有紫泡,要急针刺破;另刺破舌下青筋及委中尺泽青筋,放出紫黑色血,手足四逆厥冷者,可刺百会及隔盐灸神阙。

⑹、急性中耳炎:此症耳根脉跳加快,可在耳根脉跳处放血,然后取风池、翳风、合谷针之。

⑺、麻疹症:此症在背后刮治,尤其特效越快越好。

⑻、外感牙痛:牙疼身发烧之症,针取风池、合谷二穴,留针即止,若牙龈肿,先在局部放血,身不热者,按诊面跳动处附近取穴并留针立效。

⑼、外伤症:外伤疼痛、红肿症,如跌、打、冻疮等,就在疼肿部位散刺放血,两三次必好。

二、内伤症(慢性病)

⑴、月经不调:此类病人的尻部、委中有疼、痒、酸、麻变调反应症状的,按此针治,多收奇效。

⑵、痛经症:照痛的重点处取为主穴,如主穴在四满,肓俞就配三阴交、照海穴;若主穴在外陵、水道就配以三里、公孙。若尻部有压痛点,单针此处特效;如配委中,承山也可。

⑶、白带症:取关元、气海、中极、四满中的压痛为主穴,若肠骨附近处有异感,也可刺。

⑷、子宫歪曲症:背上七八椎间有压痛点,可针治也可拔罐,普通治法是歪左针右,歪右针左,针取横骨、带脉、水道并留针。

⑸、肚脐痛:在痛的重点处取为主穴,再择三里、三阴交、内庭、公孙、中脘、气海一二为配穴,留针立止。习常性痛症,如背部有不适处,针此特效。如委中、尺泽处有青筋,放血也特效。

⑹、胃痛症:如背上有痧疹时,用刮治、或用散刺、或跳刺,都最有效。一般治法:择梁丘、公孙、厉兑、内关一二穴针治并留针,都可立止痛苦。

⑺、噫气、吞酸、嘈杂症:此症如背上有变调反应症状时,用刮痧或放血针治都有效。心窝或脐旁有动跳痛点就取为主穴,另选一二穴为配穴,并留针。

⑻、两肋胀满症:此症背部或腹皮淫痒,竣懒者刮刺最效。

⑼、哮喘症(支气管喘息):特效治法:按照变调反应症状针治。

⑽、慢性痰喘症:此症应长期调治脾胃,另外照背上的变调反应症状针治。

⑾、颜面神经麻痹:应根据病人自诉病状取穴,如病人自诉迎香、四白、人中、肩尖等处发痛;或自诉大迎、颊车、耳门、头维等处疼痛;或自诉风池、翳风、肩井、肩中俞等处疼痛,务必都依照病人自诉病症反应处针治,留针或放血,随机而处,不可主观定穴,一般治法:取地仓、颊车、人中三穴,左歪刺右,右歪刺左。

⑿、抽风症:此症是发作性的,有数日一发和一日数发,但也有数月一发的,在发作时即昏倒不省人事,治法应照病人自觉症状发作时的起点处取为主穴,再配以和主穴同经的远穴,若病人不知发作时从何处起的,可照他平时感觉不适处找经穴。此外,若经脉上有变调反应症状的,就按此针治。

⒀、遗精、早泄、阳萎、阴萎症:得此症都不能交,一般治法:针取中极、关元;有效治法:找腹内发病原因针治,如腹内动跳之症。特效治法:按各种变调反应症状针治。

⒁、夜盲症:除对症取穴外,按背上反应处针治最效。

⒂、沙眼症:据民间传说:背上大骨穴两旁如有黑点子,挑破即轻,经试用数年有效。

⒃、甲状腺分泌失常:此症胸部及肩上有压痛点或背部沉重感,如按此针治全特效。

⒄、糖尿症:此症全身瘙痒即是反应,刺刮治疗特效。

其它重要取穴法则

一、病部取穴:就是在病患处局部选穴的一种方法。

《针灸甲乙经》:“病在肉者调之肉,病在筋者调之筋,病在骨者调之骨”。即:“痛处刺痛,肿处刺肿,酸麻处刺酸麻”的一种患部刺激。

例如:治疗乳腺分泌障碍灸刺膺窗乳根有显效,暴聋刺耳区翳风穴有特效,治急性咽炎暴瘖气哽,取前头区扶突与舌本(金津玉液)出血有效。治疗气管喘息,单取足太阳经之肺俞治疗便可收效。治便秘取足太阳膀胱经之大肠俞,治急性胃炎腹痛呕吐取任脉之中脘穴治疗取效,治肺经呼吸器疾病取用足少阴经经过肺经的俞府、彧中等治疗取效,针灸直接刺激冻疮局部以治疗冻疮,治疗甲状腺肿在颈部密针浅刺有很大疗效,梅花针脾脏局部取穴治脾脏肿大。

对于敏感不佳的病人,因针刺只能引起极小的胀感,加取局部穴位或单取局部穴位,便成必要。一般而言:凡是属于机能性的疾病,可单取远隔穴位收效,而属于器质性的疾病除取远隔穴位外,局部取穴是非常必要的。但大部医疗事故都是因针刺胸肋部的穴位引起的,故对于胸肋部的疾患除了胸椎骨上的穴位外,其余胸胁肋间的疾患或压痛点只灸不针为宜。

二、标本取穴:“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心脏性水肿癃闭,心脏病是本,癃闭是标,应先取复溜阴陵泉通利小便,小便通畅后,再取心包经之内关、间使,这样较有利于病情。

东垣医案:一富者前阴臊臭,又因连日饮酒,腹中不和:凡臭者,心之所主。散入五方为五臭,入肝为臊。当于肝经中泻行间,是治其本,后于心经中泻少冲,乃治其标。

灵柩经:“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心烦者治其本,病发而有余,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三、要经取穴:灵柩经始终篇:“刺诸痛者其脉皆实,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目合谷收。”

灵柩经杂病篇:“耳聋而痛者,取手阳明”。在临床上,刺手太阴经列缺,治疗头痛有显效。治产后腹痛(宫缩痛)取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穴治疗有显效。

四、制化取穴:与子母取穴治疗法相对的一种疗法,是利用相克及制衡为原则进行施治的取穴法。

临床上治疗肝病胁痛胸满、呕逆、脉弦者,根据制化的原则,取用脾经(受克之经)的太白穴,或同灸膀胱经的脾俞穴,以实其脾气,防其肝病传脾,收到“治未病”的作用。

临床上治疗肾病水肿,取脾经三阴交或阴陵泉,及脾俞、肾俞配合以上培土制水,收到健脾利尿消肿作用。

五、验方配穴:八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列缺寻,口面合谷收;酸痛取阿是,心胸内关谋;胁肋支沟取,肩痛阳陵搜”。

近年针灸界在临床上摸索出许多特效穴位和经验配穴处方:如阑尾穴治疗阑尾炎;胆囊穴治疗胆囊炎和胆道结石之胆绞痛;绝骨穴治疗落枕;条口透承山治疗肩凝。

临床应用的验方、验穴列表如下:

病症

幽门  痉挛

足跟痛

腕扭伤

肩凝

子宫出血

无脉症

癔病

眼球 震颤

痫症

睾丸炎

疳积

穴名

内关、  足三里

大陵

外关  液门

条口透           承山

大敦

太渊或人迎

内关

球后

长强

中封

四缝

病症

乳汁   不足

肠梗阻

脱肛

口腔炎

流感

痔出血

乳肿

腹胀

阴道滴虫

眼睑  下垂

痢疾

穴名

膻中

内关  足三里

百会

劳宫

大椎

二白

内关

公孙

蠡沟

血海

曲池

六、脏腑通治之应用:

据内经所载:“心与胆通,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慄癫狂,宜补心为主。”

“肝与大肠能,肝病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

“脾与小肠通,脾病宜泄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为主。”

“肺与膀胱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膀胱病,宜清气为主。”

“肾与三焦通,肾病,宜调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

根据经验:心脏病常见胆虚,胆虚则又影响心脏失眠,因此中医治疗失眠常用见效,针灸亦如此。在临床上治疗头晕,只单取曲池一穴见效,因为头晕不外血压高及贫血,前者系肝阳上亢,后者系肝阴不足,均与肝脏有密切关系,曲池为大肠合穴,利用“肝与大肠相通”原理,针之有效。

治疗肾亏腰痛,个人仅取中渚一穴治疗,针之有特效。

七、气血多少之运用:

一般均以素问血气形志篇所载:“夫人之常数,太阳厥阴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为准。

据四川名医沈左廷之医案:①、肺经多气,泻肺针太渊治愈周身气胀头晕。②、肝经血血多气少,泻肝针太冲治愈脑冲血。③、大肠经气血俱多,肺经气多治胸前顽疮流水久不收口。大补大肠(曲池)与肺(太渊)则脓头自出。

又胃经气血俱多,常用足三里以补体虚不足,并治晕针;还有膀胱血多,常以背后及委中等处放血治疗许多疾病。

李东垣《眼目篇》:“目之内眥,太阳膀胱之所过,血多气少;目之锐眥,少阳胆经血少气多;目之上纲,太阳小肠经也,亦血多气少;目之下纲,阳明胃经也,血气俱多;然阳明经起于目两旁交頞中,与太阳少阳交会于目,惟足厥阴肝经连于目系而已,故血太过者,太阳阳明之实也。血不及者,厥阴之虚也,故出血者,宜太阳阳明,盖此二经,血多故也。少阳一经,不宜出血,血少故也;刺太阳阳明出血,则目愈明,刺少阳出血,则目愈昏,要知无使太过不及,以血养目而已,雀目不能夜视,乃因暴怒大忧所致,皆肝血少,禁出血,止宜补肝养胃。”

八、下合穴之应用:

下合穴是指手三阳经在下肢的三个合穴而言,又称“手三阳下输”。依据内经“合治内腑”的原则,如手三阳经内腑之病,当取足下之合穴,大肠合于巨虚上廉,小肠合于巨虚下廉,盖因大小肠,皆与胃相连,小肠连接胃之下口幽门,曲屈而下,故合穴出于巨虚下廉,大肠连接于小肠末之阑门,迴环而上,故合于上廉。另三焦下腧,出于腘中外廉,名曰委阳。肠胃病,尤其是大肠腑病,例如肠痛或腹泻民,取治上巨虚有著效,即是“合治内腑”之运用。

董氏对应针法

一、对应方法:

董氏常用者计分八法,即等高对应、手足顺对、手足逆对、手躯顺对、手躯逆对、足躯顺对、足躯逆对、头骶对应等八种。

⑴、等高对应法:在痛点对侧相等部位针灸,左侧病痛可取右侧等高点,右侧病痛也可取左侧等高点,例如左曲池点痛可针右曲池,左合谷痛可取右合谷等。这种针法在没有经络或穴道之痛点对侧亦可施针,极为方便。

⑵、手脚顺对法:将上肢与下肢顺向并列对置,以肘与膝为对应中心,可有下列对应:即肩与髋、上臂与大腿、肘与膝、下臂与小腿、手与脚。如髋部有病,可取肩部穴位为主施治;膝部有病取曲池或尺泽(肘后歌)施治(反之肩部有病也可取髋部施治,余类推)。董师常以肩中穴治髋痛,个人常以小节穴治脚踝痛。

⑶、手脚逆对法:将上肢与下肢呈逆向排列,可有如下对应:即肩与足、上臂与小腿、肘与膝、下臂与大腿、手与髋。董师常取手上灵骨、后溪等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个人常取支沟、外关治大腿痛酸。

⑷、手躯顺对法:上肢除与下肢有对应关系外,与躯干亦有对应关系,将上肢自然下垂与躯干呈顺向并列对置,则有如下对应,即上臂与胸(或背)脘,肘与脐(腰),下臂与下腹(腰骶),手与阴部。董师以大间等五间穴治疝气。

⑸、手躯逆对法:将上肢与下肢呈逆向并列,可有下列对应关系:即手(腕)与头(颈),前臂与胸(背)脘,肘与(腰),上臂与下腹(或腰骶),肩与阴部。董师以肩部天宗、云白等穴治疗妇科阴道病及以手指治头病。

⑹、足躯面对法:下肢除与上肢有对应关系外,与躯干亦有对应关系,将下肢与躯干顺向对置,则有下列对应:即大腿与胸(背)脘,膝与脐(腰),小腿与下腹(腰骶),足与阴部。临床常以内庭治经痛,大敦、隐白治崩漏,以及复溜治腰骶痛,三阴交治下腹病等。

⑺、足躯逆对法:将下肢与躯干呈逆向排列,可有下列对应关系:即足与头,踝与颈项,小腿与胸(背)脘,膝与脐(腰),大腿与下腹(腰骶)。临床常以临泣治偏头痛,陷谷治阳明头痛,束骨治后头痛。董师亦以正筋、正宗治颈项不适。

⑻、头骶对应法:除了手与脚及手脚与躯干的对应外,头面与尾骶亦形成一种对应。例如临床以骶部之长强治癫狂之脑病;以头部之百会治疗脱肛。董师常以通宵穴治头痛。

二、针法

上述各种对应法取穴,一般先辨知病痛点属于那一经络,然后选一对应法在其对应部施针。取穴以同名经为主,例如肩痛患处在手阳明及手太阳经部位,若手脚逆对法取穴,则可取足踝部足阳明及足太阳穴位施治。又如鼠蹊部痛,痛点为足阳明经所过,若按手足顺对法可取肩部手阳明经穴施治(肩颙穴有效);若按手足逆对法则可取手掌部手阳明经穴位施治(灵骨有特效)。

若对应部位无十四经穴位可取,则可在对应部位找压痛反应点针治,或按比例找部位施治,或取最邻近之穴位施治,都能收到疗效。

上述各种取穴,按经验以左取右,右取左为佳;至于任督脉之病痛,则以任脉取少阴经,督脉取太阳经为主(因少阴夹任,太阳夹脊)。

刺络疗法之应用

一、概说:

刺络俗称“放血”,就是用锋利的器械,在患者体表上某部位刺破血管使之流出一些血液,以期达到治病的目的。

灵柩小针解篇:“宛陈则除之”,即是久病应以放血刺而除去。

放血的范围,一般可指三大类,即经脉、络脉和孙络。这些血管在没有病变时不甚显著。固有病变才会出现,形如小红虫状或成红丝条状,或成白条状,隐在皮里或露在皮外,也有的成细小红点,漫散全身各处。经脉则指较大的静脉,形状特别明显,颜色特别紫蓝,常呈怒张状态,俗称“青筋”,此种情况多发生在委中、尺泽、四肢外侧,更有发生在肩胛与腹壁的。

刺络中最重要亦最常用者即为静脉刺络。

二、静脉刺络之常用部位之适应症:

⑴、肘窝部:为自古常用之部位,相当尺泽、曲泽穴位视鼓起之青筋放血。

主治:呼吸器及心脏病(心绞痛用之特效)、霍乱、上肢风湿神经痛等症。

⑵、膝腘部:相当于委中之部位,效果佳而最常用。

主治:肠炎、痔疮、腰痛、项强、下肢风湿神经痛。

⑶、下臂部:相当于手三里穴之部位。

主治:面疔、痈、结膜炎、牙痛、湿疹、荨麻疹等。

⑷、下腿部:①、阳明部位:相当于足三里、条口附近(即董师之四花中穴)部位。视青筋放血。

主治:胃炎、肠胃炎、久年胃病、胸痛胸闷。

②、少阳部位:相当于阳陵泉至阳辅附近(即董师之四花外穴)视青筋放血。

主治:急性肠胃炎、肋膜痛、胸部发胀,哮喘,坐骨神经痛、肩臂痛、偏头痛、高血压等。

③、太阳部位:相当于承山穴部位,视青筋放血。

主治:痔疮、背痛、静脉瘤。

⑸、外踝部:包括丘墟、昆仑一带。

主治:足关节炎、腰痛、坐骨神经痛。

⑹、内踝部:包括中封、照海穴一带。

主治:中耳炎、疝气。

⑺、脚背:①、阳明部位:解溪穴附近。

主治:十二指肠溃疡。

②、少阳部位:相当于临泣、侠溪、地五会等穴位附近。

主治:牙痛、坐骨神经痛。

⑻、侧额部:相当于颔压穴部位,俗称太阳穴。

主治:头痛、头晕、结膜炎、眼底出血、中风等。

⑼、舌下部:相当于奇穴金津玉液,即舌下紫脉。

主治:喉炎、言语障碍,中风、休克、心脏麻痹、恶性感冒等。

三、其它常见刺络部位:

除上述几大常用较大静脉部位外,尚有耳背、十二井、十宣、背后、肩峰、颜面等部位,因不易发现青筋或较大静脉,治疗时只在固定穴位刺针,使出些微红血,即达治病目的。这些部位亦有称之为细络者。

⑴、十二井穴:即十二经络之井穴部位。

主治:卒中,急性炎症、心脏麻痹、退热等。

⑵、十宣:位于十指之尖端。

主治:卒中、心脏麻痹。

⑶、耳背:有细小之紫筋数条,对准放血。

主治:头痛、三叉神经痛、结膜炎、角膜炎、皮肤病。

⑷、颜面:颊、颧、鼻头、鼻翼部位。

主治:颜面神经麻痹、鼻炎、头痛、三叉神经痛。

⑸、肩峰:相当于肩颙穴附近部位。

主治:出黄水治肾脏病,出黑血治手腕及手背痛。肩凝、五十肩、荨麻疹、乳腺炎等。

⑹、腰背::全部腰部均属放血范围。

主治:各脏腑病变及其有关经络之病。

上述所举者,概为常见之应用部位,民间所传放血验方及特效部位,当不止此数。

四、常见疾病之刺络治疗:

刺络对于疾病的治疗,应用广泛,为不争之事实。现将散载及个人对董氏刺络之体会与经验,按照常见疾病分类如后:

1、头部:

⑴、头顶痛:上星、百会。

⑵、后头(脑)胀痛:①、冲霄②、委中。

⑶、偏头痛:四花外。

⑷、前头痛:四腑一、二及上里。

⑸、突然头晕:五岭。      血压高头晕:五岭。

⑹、感冒头痛:①、三商  ②、七星。

2、眼病:

⑴、风眼肿痛(角膜炎):①、太阳穴、肝俞。    ②、五岭(肝、胆、心俞)   ③、耳后静脉点刺。

⑵、眼眶胀痛:少商、合谷、太阳。

3、耳病:⑴、耳下腺炎:①、少商 ②、临泣、侠溪、地五会。

⑵、耳痛:四花外。

⑶、中耳炎(聤耳):足踝附近。

4、口病:⑴、口舌生疮:①、神门 ②、金津、玉液。③、阴陵泉至血海直线上青筋。

⑵、口舌及咽喉肿:三重、少商。

⑶、口唇生疮:阴陵泉至血海直线上青筋。

5、牙病:

牙痛:外踝尖至临泣、侠溪、地五会。

6、鼻:⑴、鼻衄:①、少商  ②、太冲 ③、肝俞。

⑵、酒渣鼻:①、脾俞  ②、胃俞  ③、鼻尖至正本穴(七星针)

⑶、敏感性鼻炎:正本。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⑿⒀⒁⒂⒃⒄⒅⒆⒇

7、咽喉:喉咙总治:少商、商阳先行点刺,再行对症治疗。

⑴、扁桃腺炎:①、少商、商阳、合谷。   ②、三重。

⑵、喉头炎:①、少商、商阳、合谷。  ②、三重。

⑶、咽喉水药米粒不下:①、少商、商阳、合谷。   ②、三重。

⑷、喉痛:①、阴陵泉至血海直线上青筋点刺。  ②、哑门。  ③、喉蛾九穴。

⑸、喉蛾:少商。

⑹、发音无声:总枢。

⑺、痰塞喉管不出:喉蛾九穴。

8、哮喘:①、四花外  ②、后溪至腕骨线上之青筋。

9、颈项:⑴、甲状腺肿:①、三重  ②、耳后静脉   ③、喉蛾九穴。

⑵、项骨正中线痛:冲霄。

10、上肢:⑴、手腕痛:①、四花中、副。  ②、临泣、侠溪、地五会。  ③、水俞。

⑵、肩痛:四花外。

⑶、指麻:后心。

⑷、掌背红肿,手指肿:四花中、副。

⑸、手痛、手足血管硬化、手麻:①、双凤   ②、四花外   ③、水俞。

⑹、(前)臂痛:①、双河   ②、四花外    ③、水俞。

⑺、肩臂痛:①、双河  ②、四花外。

11、下肢:⑴、两腿发酸:金林、金枝。

⑵、坐骨神经痛:①、四花外   ②、金林。

⑶、膝痛:三金。

⑷、小腿痛(胀):精枝。

⑸、足踝肿痛:委中及阳陵泉。

⑹、脚跟:委中。

⑺、足麻、足痛:①、双凤   ②、隐白。

⑻、足趾痉挛:外踝中央。

⑼、香港脚流黄水:外踝中央至临泣青筋点刺。

12、胸腹:⑴、肋痛(肝硬化、胰腺炎):四花外(肝俞)。

⑵、腹痛:四花中、副。

⑶、胸闷(胀):四花中、尺泽。

⑷、脐痛:腑巢(23)穴(选)。

13、腰背:⑴、脊痛:委中。

⑵、腰痛:委中。

⑶、转筋强直:委中。

⑷、血管硬化之腰痛:顶柱、委中。

⑸、背痛:承山。

14、心脏:⑴、心脏扩大:五岭穴(上焦部分)

⑵、心脏血管硬化:四花中、副。

⑶、心脏麻痹:四花中、副、十二井穴。

⑷、心惊悸:胆穴。

⑸、心脏衰弱:后心。

⑹、心痛:心包、尺泽。

⑺、心跳剧烈:四花中、副。

15、肝胆:⑴、黄疸:隐白、脾俞、胃俞。

⑵、肝硬化:四花外、肝俞。

⑶、肝病:火包。

16、肺病:⑴、支气管炎(吐黄痰):四花外。

⑵、哮喘:①、四花外   ②、后溪至腕骨线上之青筋。

⑶、急性肺炎:①、大白穴   ②、肺俞、风门。

⑷、肺病杂症:四花外均可主治之(或加肺俞更佳)。

17、脾胃:⑴、胃酸痛:四花中、副。

⑵、胃炎:①、四花中、副   ②、内庭至解溪。

⑶、急性胃炎:①、四花中、副   ②、五岭之中焦部分(胃俞及其上下)。

⑷、胃出血:胃毛七、四花中、副。

⑸、胃溃疡:四花中、副。

⑹、十二指肠溃疡:①、内庭至解溪上青筋点刺。   ②、外踝附近点刺。

⑺、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四花中、副、外。

18、肾:   肾脏炎:①、水俞扎出黄水。  ②、腑巢。

19、肠:⑴、十二指肠:①、内庭至解溪上青筋点刺。   ②、外踝附近点刺。

⑵、肓肠炎:四花中、副、外。

⑶、疝气:内踝附近。

⑷、急性肠胃炎:四花中、副、外。

⑸、急性肠炎:①、四花中、副    ②、三江。

20、妇科:⑴、乳房肿痛:四花中、副。

⑵、经闭:三江。

⑶、子宫炎:三江。

⑷、胎衣不下:火包。

21、血管病:⑴、中风:十二井。

⑵、高血压:①、四花外侧   ②、五岭。

⑶、高血压致手足麻痹或半身不遂:五岭。

⑷、低血压(静脉瘤):当瘤上点刺。

22、小儿科:⑴、小儿疳疾(多食而瘦):①、八风   ②、肝俞、膈俞、胃俞、身柱。

⑵、小儿痘疮:委中、曲泽。

⑶、小儿惊风:①、十宣  ②、七星。

⑷、小儿气喘:大白。

⑸、小儿夜哭:胆穴。

⑹、小儿发高烧、呕吐:总枢(七星)。

23、杂病:⑴、干霍乱:①、总枢   ②、五岭。

⑵、霍乱:①、委中   ②尺泽、曲泽。

⑶、邪祟:①、委中   ②、少商。

⑷、痔疮:委中。

⑸、急救中暑:十二井。

⑹、癫痫:①、发作期:十二井。   ②、缓解期:五岭。

⑺、皮肤病:耳后静脉点刺。

⑻、偷针眼:①、脾俞、胃俞。   ②、耳后静脉。

⑼、猴痧:十二猴穴。

⑽、各种痧症:①、五金   ②、五岭。

⑾、羊毛疔:①、胃毛七穴   ②、后心。

⑿、疔疮:后心穴。

⒀、全身疲劳:背面。

⒁、呕吐(五脏不安):①、七星(总枢)   ②、五岭。

体会:

1、刺络俗名放血,现在称之“点刺”。

2、依据个人多年经验,久年风湿疼痛,用毫针常有复发者,辅助刺络则未见复发者。

3、刺络之治病原理,据内经:“久宛则除之”,即指久年老病必须放血去除,个人认为,病久则邪气盛,血脉不得通,乃宛陈于该处,平常血行尚能通过,则不觉痛楚,天阴作雨,气压改变,脉道狭窄,气血通过困难,则疼痛发作,虽经毫针通气,唯病久邪深,血不得行,则针去病仍存在,纵然得以治疗,时间拖累甚多,却有复发可能,因此放血实为必要,血去则痛止。此即:“治风宜治血,血行风自灭”。

4、据经验,以毫针针刺,采用巨刺疗效较佳,但放血则以同侧效果为佳。

5、据经验,放血仍以远处施针,作用较大,此甚合“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所以治疗下肢病痛,常在背上施针。

删补十四经特效穴主治要目

十四经穴,不但是配穴原则的惹出基础上,有其交互发挥,在个别的穴性中,亦有其独特的功效,除了了解每一穴道的总体作用外,对于其个体特效,也应深入认识,如此方可称为完备,远取近用才能得心应手。下面就十四经特效穴位,将个人经验及各家所载分经逐一提要如后:

一、手太阴肺经

中府:气管卡他、喘息、喉痧(配云门用棱针)。

尺泽:喘息、咽喉卡他、扁桃腺炎、肺实诸症、半身不遂、尿意频数、肘关节炎、点刺治霍乱、心脏麻痹。

孔最:痔疾、急性病。

列缺:咳嗽寒痰、头痛、大胸肌压痛、咳痛、阴中痛、小便艰涩;对于各种热病能收退热作用。

经渠: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鱼际:喉痛(配液门)、胃痛。

少商:咽肿、中风、热厥、狂疾、小儿慢性肠炎、扁桃腺炎、流行性腮炎、大头瘟、昏厥、鼻衄(喉科要穴)。

二、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壮热、脑充血、颔肿、喉蛾、猝中、昏厥。

合谷:齿痛、止喘、疔痈、梦遗、急性心外膜炎(配曲池)、腹部冷痛、偏头痛、肘痛。

温溜:齿痛、配下廉治坐骨神经痛、脚痛。

手三里:肥厚性鼻炎、疔痈、瘰疬、耳痛(可配太溪)、肩背痛、肩前臑痛、手麻。

曲池:癣疥痒、皮肤中毒风、结膜炎、眼睑炎、(风湿诸痹、脚气、腰痛、妇女崩带癥聚、经闭,以上诸症配三阴交较效。此穴乃皮肤病要穴)、清利头目、头晕、高低血压、急性菌痢。

肩颙:调理肺气、荨麻疹、上臂关节痛、汗疹、阴虱、牛皮癣、湿疹、毛囊炎。

迎香:鼻症(配足三里有捷效)、风行皮内面上似有虫行。

三、足阳明胃经

头维:目疾、偏头痛。

下关:齿痛、齿龈炎、颜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颊车:牙关不开、口眼喎斜、耳下腺肿、牙咬痈肿(配合谷较效)。

地仓:口眼喎斜、腹中虫痛。

巨髎:腰痛(双用)、脸面麻痹。

左梁门:胃癌初期。

天枢:肠胃炎、慢性下痢、(大肠募穴)。

髀关:大腿痛、肩背痛、感冒、妇科疾病。

伏兔:心跳、心脏病、四肢痛、下肢浮肿、(络脉之会)。

梁丘:急性胃肠卡他、盲肠炎、胃痉挛、腹泻、肠出血、胃痛、腹痛、膝关节痛、乳痛(一般多取左穴)。

足三里:胃溃疡(灸)、肥厚性鼻炎、呕吐、吞酸、咳逆、急性肠胃炎、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小儿麻痹、食欲不振、抽筋、转筋。点刺治心脏麻痹、久年胃病、胸痛胸闷。

丰隆:哮喘痰症、高血压、脑充血(点刺尤效)。

陷谷:腹部胀痛、腹泄、偏头痛、肠胃炎、踝关节痛、膝痛。

内庭:风疹块、肿满、月经痛、月经困难、经行腹痛、急性胃肠卡他。

四、足太阴脾经

隐白:血崩、下腹紧张、小便不通、小儿消化不良、夜啼、妇人月经过时不止、男人隐卵大颓病、白天想睡(灸)、疝气、角膜炎、大指、食指痛。

公孙:脾冷胃痛、脾胃及胸腹各种疾病、腰痛、眉棱骨痛、鼻骨痛、手发麻、血压高、颈项扭转不灵、前头痛。

商丘:脾之实症(腹满胀痛、黄疸等湿热诸症)。

三阴交:阴茎痛、淋病、催经、难产、赤白带、子宫内膜炎、月经不调及闭止、下腹膨胀、失眠、全身乏力、遗尿、脚气、阳萎、早泄、遗精、腰椎痛、脖子痛、头晕、手麻、糖尿病、小便蛋白质多、小便出血、肾脏炎。

阴陵泉:小便癃闭(配足三里)、胃酸过多、反胃、肾脏炎、糖尿病、小便蛋白质多、头晕眼花、腰酸背痛、眉棱骨痛、前头痛、腹泻、急性菌痢。

血海:外科及臁疮(一切血病)。

五、手少阴心经

少海:耳鸣(消疬主穴)。

通里:脾土健运失常(倦言、嗜卧)、坐骨神经痛。

阴郄:盗汗。

神门:神经衰弱、尺骨神经麻痹、腕关节风湿病、心痛、心烦、癫痫、狂奔、失眠、狭心症、便秘、心经实症(心脏疾病要穴)

少冲:急性疾病(清热镇心)。

六、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喉痛、急性病、止痛。

后溪:风湿肘臂头项痉挛、后头痛、肺疾患、头痛发热脉浮紧、身疼腰痛无汗而喘、癫痫、肺炎(灸)、流感(灸)、耳鸣、落枕。

腕骨:黄疸、眼痛、腕痛。

肩贞:肩凝。

臑俞:上臂神经痛、上肢关节炎及风湿病、血压亢进、后头部凝固、老年人肩背痛、肩胛关节炎。

天宗:胸痛、乳汁分泌不足、乳房痛。

颧髎:口目膶痛(三叉神经痛)。

听宫:耳鸣。

七、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老花眼、双目红肿刺痛、视神经萎缩(各部目疾局部疗法重要穴位)。

攒竹:目赤肿翳羞明隐涩(一切目疾)脑昏头痛、眉棱骨痛。

通天:偏头痛。

天柱:头眩、血压亢进、神经衰弱、偏头痛、肥厚性鼻炎、头项强痛不能回顾、脑溢血、视力衰弱、纲膜炎、视神经萎缩、眼底出血。

大杼:头项强痛不能回顾、扁桃腺炎(骨会大杼、骨病主穴)。

风门:感冒发热恶寒、哮喘、防痨、泻胸中之热。

肺俞:喘息、肺虚怕冷、主治一切肺脏疾病(肺病要穴)。

厥阴俞:齿痛。

心俞:清心、泻热、开窍、全身虚弱赢瘦无神、神经衰弱、精神病、脑充血、血压高、肺结核(心脏主穴)。

膈俞:胃酸过多(血不足、妇人病、血病、皆可取之)。

肝俞:神经衰弱、腰神经痛、颜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小儿麻痹、瘰疬、目淡红久不愈、(灸治一切恶疮)失眠要穴、眼科要穴、肝胆病要穴。

胆俞:胆石症。

脾俞:糖尿病(灸补中气)。

胃俞:慢性胃肠卡他(胃驰缓及各种胃病基本主穴)。

三焦俞:糖尿病、脊椎骨弯曲(配肾俞)。

肾俞:夜尿症、神经衰弱、猪嘴疔疔毒攻心、腰痛、腰酸、腰寒(外感而起用针、内伤用灸即针泻、灸补)。

大肠俞:腰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痛主穴。

小肠俞:风湿、关节炎、男人生殖器痛、坐骨神经痛、关节偻痳质斯、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男子因淋病所引起之关节痛、上臂神经痛、寿命痛(肩凝)。

白环俞:遗精、白浊、崩带、腰髋痛、脚膝不遂。

上髎:腰痛、男女生殖器疾患。

次髎:膀胱炎、神经性的括约肌驰缓、腰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关节偻痳质斯、男女生殖器疾患。

中髎:痔疾、生殖器疾患。

膏肓:阳气虚损、神魂劳倦、气郁眠多、梦遗、健忘、肺结核、哮喘、肩胛关节痛起到上肢刺痛、胃酸过多(灸)、膝盖痛(三棱针)。

胃仓:急性胃肠卡他、胃痉挛、胆石症。

秩边、承扶:扁桃腺瘤。

委中:热病汗不出、小便难、衂血不止、脊强反折、瘛疭癫疾、足热厥逆、腰痛不得屈伸、花枊恶疮未溃、小便赤涩、发热口渴、霍乱、时疫、痧疹、搭背、对口、疔毒、痔疮、项强(点刺)。

承山:转筋、痔漏、跌打损伤、腰背疼痛。

跗阳:坐骨神经痛(灸)、脊椎骨痛、脖颈痛。

昆仑:下痢、五更泄、足踝跟肿痛、脑膜炎(配合百会及太溪用拿法)、脊椎痛。

申脉:脚跟痛、坐骨神经痛。

金门:霍乱转筋、癫痫、暴疝、腹痛。

京骨:后头痛。

束骨:后头痛、颠顶痛、落枕、耳鸣。

至阴:皮肤痛痒、头痛、妊妇难产。

八、足少阴肾经

涌泉:黄疸症(兼有热痛、胸满、口燥、发热、烦渴、肝阳偏亢有眩晕)、抽搐痉挛、阴虚阳燥不眠症、性病、骨厥、颠顶头痛、肾经实症。

然谷:脐风(新生儿破伤风)。

太溪:小儿惊痫风痹、脚气、足蹠痛、足部冷感、足关节炎、风湿、耳痛。

照海:噤口喉风痰涎壅塞、七疝、便秘、五更泄。

复溜:脚气、腰痛、寒饮喘逆、水肿、眼皮不能睁开、脖颈痛、手麻、眼散光、眼障。

筑宾:中梅毒、药物中毒(解毒要穴)。

九、手厥阴心包络经

曲泽:暴绝厥逆、霍乱吐泻、清血毒、姆指痛。

郄门:胸膜炎、脚气、神经性心悸亢进、心脏瓣膜障碍、不整脉、狭心症、肋膜炎、咯血。

间使:骨梗喉间、脉厥沉绝不起、疟疾、妇女子宫转位屈伸、盗汗、配内关治心经之坐骨神经痛、大腿后正中央痛、胸闷、胸痛。

内关:强心定喘、骨蒸、盗汗疟疾、咳嗽、胃病(配公孙)、失血、胸痛、梦遗、中指麻木疼痛、腰痛、大腿痛、心脏性风湿病、胸闷、项强。

大陵:腕关节炎、风湿、由风湿而起之手指不能屈伸、失眠、口臭、脚根痛。

劳宫:结胸痞闷、呕吐干哕、噫气吐酸、烦倦嗜卧、中风咳嗽、鹅掌风、口炎(疮)。

中冲:急症、晕车。

十、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初中风(卒仆昏沉、痰涎壅盛、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点刺)

液门:中恶猝倒失神、(凡由上焦、中焦壅热所致的头面五官疾患皆有特效)、喉痛(配鱼际)、手臂红肿(配中渚)、心脏风湿病(亦配中渚)、大腿痛、眼皮酸重。

中渚:上肢疼痛、喉症、无名指、小指不仁、肩背颈项、心痛徹背、腰痛。

阳池:腕关节风湿、妊娠呕吐(灸)、糖尿病、子宫位置不正。

外关:中指麻木、小腿痛。

支沟:肋间神经痛、胸脘痞闷、前臂痛。

天井:瘰疬、尺骨神经痛、肘痛。

消泺:脊椎骨弯曲、脊椎骨痛、手脚痛。

天髎:血压亢进。

和髎:砂眼、结膜炎。

丝竹空:一切炎性目疾、小儿惊风、脑充血头痛(点刺)、脑贫血头痛(毫针)、头风。

十一、足少阳胆经

临泣:目疾要穴。

风池:头风、中风、痛连眼稍角血虚头痛、腰背痛(背屈身俯、肘力不收、脚弱无力、头痛要穴)。

肩井:狐臭、妇人难产、堕胎后手足厥逆、偏头痛、乳痈(未化脓前)、催生、催乳、肩背痛、头项痛。

环跳:腰痛(伛不能仰、鞠躬而行、卧则腹下垫絮、转侧皆不能、背部按之作)、髋关节炎、坐骨神经痛。

风市:坐骨神经痛、下肢风湿症要穴、外肩臂痛、肋间痛、偏头痛(以上各穴配中渎)、腰痛、半身不遂。

阳陵泉:关节之筋运缓或痉挛肿痛、胃溃疡、尿闭(腹部膨胀)、内脏出血、子宫出血、肋胁痛(筋会阳陵泉、筋病要穴)、半身不遂、上肢神经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阳辅:湿脚气。

悬钟:小儿麻痹症、足关节扭伤、失枕(头项强痛)、肩膊神经痛、(髓会绝骨、髓病宜此)、髋骨痛。

丘墟:足关节扭伤。

侠溪:头晕、目眩、胆经之坐骨神经痛

十二、足厥阴肝经

大敦:小便不禁、寒疝卵缩、小儿疳积、妇女血崩。

行间:肋间神经痛、下颚痛(开口不灵)。

太冲:热哮(舌红脉数)、神经衰弱、手脚痛。

曲泉:淋病、膀胱炎及卡他、子宫下垂。

阴包:肝脏疾病、肝硬化、肝炎。

章门:疏肝行气、腹膜炎、腹水、缓和胃痉挛、疟疾、(脏会此穴,对心、肝、肺、肾、心包络之病皆有效)。

期门:各种血循环失常、胸胁痛、胆石症。

十三、任脉

会阴:遗精。

曲骨:淋病、遗尿。

中极:膀胱炎或卡他、急性淋病、尿道炎、妇女子宫松软而黄赤白带、尿多、肾亏各病。

关元:虚喘、妇女各种血闰症、脑充血、血压高、尿多、肾亏各病。

气海:尾闾炎、肠炎腹泻、闪着腰痛、肠寒凝结、疝气、瘕结、脱阳、失精、阴缩、厥逆、胀满、气喘、小便不利、妇女转胞、崩带、月事不调。

阴交:肾脏炎。

神厥:霍乱、脐风(新生儿破伤风)、脐中痛、溏泄。

水分:水泻、水肿、肾脏炎。

下脘:霍乱吐泻要穴。

中脘:胃痉挛、急性肠胃炎、慢性胃肠卡他、疟疾、妊娠呕吐、哮喘、胃痛、糖尿病、霍乱、胃下垂、(腑会中脘整体治疗要穴)、阳明头痛。

膻中:神经衰弱、喘息(气会膻中)。

天突:哮喘、呃逆。

承浆:男子疝气、溺赤、糖尿病、女子癥聚、颈项强直。

十四、督脉

长强:痔疾、脱肛、肠炎、肠出血、便秘。

命门:肠叠症、肠风、腰痛、遗精、小儿遗尿(灸)。

身柱:小儿肺炎症、小儿吐乳、小儿下痢、小儿百日咳、小儿哮喘、疔疮(与命门合用,为灸治小儿病主穴)。

陶道:疟疾。

大椎:寄生虫、扁桃腺炎、温疟、尿毒、小儿暑厥背反张而神昏不语四肢厥冷、痘疹难出。

哑门:言语涩滞及哑病。

风府:咽喉肿痹、血压亢进症、脑溢血。(禁灸)

百会:脑贫血、脑溢血、血压亢进症、头风疼痛。

上星:鼻渊、颜面充血、前额神经痛、衄血、眼球充血、间歇热、口鼻出血不止。

神庭:目肿、目翳。

水沟:人事不省急疾、颜面浮肿(风水浮)、晕针、腰脊强痛。

十四经穴主治特性提要

由于每一经络的生理功能不同,其主治规律当然亦不相同,本文就每经穴位特性,以治法为中心,就各经主治证归类提要如下:

一、肺经常用穴主治提要:

1、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少商、鱼际、太渊、尺泽。

2、通经活络:⑴、头痛:列缺。⑵、脉伏不出:太渊。

3、清热镇痛:⑴、止血:①、咯血:孔最、鱼际、尺泽。   ②、鼻血:少商。

⑵、咽肿:少商、鱼际、孔最。

⑶、癫狂:少商。

4、活血祛瘀:胸伤瘀痛:列缺。

5、开窍急救:少商。

二、大肠经常用穴主治提要:

1、调理肠胃:⑴、腹泻:曲池、合谷

⑵、腹痛:合谷、温溜、曲池。

⑶、便秘:合谷

⑷、呕吐:曲池。

⑸、痢疾:合谷、曲池。

2、泻阳明邪热:⑴、降压(高血压):曲池、肩髃。

⑵、止血、鼻血:合谷、肩髃、商阳。

⑶、利咽喉(咽喉肿痛):合谷、偏历、温溜、商阳。

⑷、止痛:①、牙痛:商阳、合谷、二间、三间。  ②、头痛:合谷阳溪、偏历。

⑸、泻火:①、火眼:商阳、合谷、偏历、臂髃。②、发热无汗:商阳、合谷、曲池。

⑹、镇静(癔病):合谷

3、宣肺解表:⑴、感冒:合谷、曲池。

⑵、止咳平喘:合谷、商阳、温溜。

三、胃经常用穴主治提要:

1、调理脾胃:⑴、胃痛:内庭、足三里、梁丘、陷谷。

⑵、腹痛:内庭、上巨虚、梁丘。

⑶、腹泻:上巨虚、梁丘、陷谷。

⑷、痢疾:足三里、天枢、陷谷。

⑸、便秘:丰隆、足三里、天枢、上巨虚。

⑹、呕吐:内庭、中脘。

⑺、消化不良:足三里、天枢。

2、调和气血:⑴、理气(咳嗽、气喘):丰隆、足三里

⑵、降压(高血压):丰隆、足三里、人迎。

⑶、调经:①、月经不调、白带:天枢、内庭。   ②、痛经:内庭、天枢。

⑷、止血:①、鼻血:厉兑、内庭。   ②、便血:天枢、梁丘。

3、清泻理热:⑴、消炎、乳腺炎:梁丘。

⑵、止痛:①、牙痛:厉兑、内庭、足三里。   ②、偏(太阳穴)头痛:内庭。

⑶、镇静:①、癫狂:丰隆。   ②、神经官能症:厉兑、足三里。   ③、眩晕:解溪、足三里、丰隆。

⑷、通经活络、祛痰除湿:①、口眼斜歪:上巨虚、足三里。  ②、肩臂不举:条口。③、前额疼痛:内庭。   ④、肩背疼痛:髀关。

⑸、补养强壮:①、血虚头痛:内庭、足三里。   ②、身体虚弱:足三里

四、脾经常用穴主治提要:

1、 调理脾胃:⑴、腹痛、腹泻:公孙、三阴交、阴陵泉、太白。

⑵、胃痛:太白、公孙、地机、三阴交。

⑶、便秘:太白、商丘。

⑷、呕吐:隐白、大都。

⑸、消化不良:大都、公孙、商丘、三阴交。

2、利尿除湿:⑴、水肿:三阴交、阴陵泉。

⑵、遗尿:三阴交、阴陵泉、地机。

⑶、小便不利:地机、阴陵泉。

3、扶脾统血:⑴、贫血:血海、三阴交。

⑵、崩漏:隐白、三阴交、地机、血海。

⑶、便血、尿血、鼻血:隐白。

4、通经活络:⑴、一身沉重:大包、太白。

⑵、四肢无力:大包。

⑶、下肢麻痹:血海、漏谷。

5、健脾除湿通经络活血祛瘀:⑴、头痛(痰湿):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

⑵、寒湿腰痛:大都、地机、公孙。

⑶、瘀血腰痛:公孙、地机、血海、大都。

五、心脏常用穴主治提要:

1、镇定安神:⑴、神经衰弱:神门、少海、阴郄。

⑵、癔病:神门、少海、灵道。

2、清泻心火、骨蒸潮热、掌心发热:阴郄、少府。

3、养血止血、吐血衄血:阴郄。

4、涵养心阴、盗汗:阴郄。

六、小肠经常用穴主治提要:

1、泻火:⑴、镇定:①、癫痫:后溪、支正。   ②、癔病:后溪、支正。

⑵、消炎:①、乳腺炎:少泽。   ②、火眼:后溪。

2、止汗(自汗、盗汗):后溪。

3、止痛:⑴、肩痛:后溪、肩贞。

⑵、牙痛:颧髎、近宫。

⑶、头痛:少泽、腕骨、支正、后溪。

⑷、喉痛:少泽。

4、开窍、耳鸣、耳聋:后溪、小海、听宫。

七、膀胱经常用穴主治提要:

1、清泻邪热:⑴、明目、各种眼病:晴明、肝俞。

⑵、利肝胆:①、胆囊炎:胆俞、肝俞。   ②、肝炎:胆俞、肝俞。  ③、口苦:胆俞。

⑶、解毒:①、痔疮:委中、承山。  ②、疔疮:委中。  ③、风疹:委中。

⑷、解暑热:①、中暑:大杼、委中。   ②、发热:大杼、风六。

2、宣肺、解表、止咳、平喘:⑴、感冒:风门、肺俞、膏肓。

⑵、咳嗽:大杼、风门、肺俞、气海俞、膈俞。

⑶、气喘:大杼、风门、肺俞、气海俞、膈俞。

⑷、肺炎:大杼、肺俞、膏肓。

⑸、痰壅:脾俞、胃俞。

⑹、呃逆:膈俞、胃俞。

3、调理脾胃:⑴、胃痛:肝俞、胆俞、脾俞、胃俞。

⑵、呕吐:膈俞、脾俞、胃仓。

⑶、噎膈:膈俞、胃俞。

⑷、腹泻: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

⑸、便秘:大肠俞、膀胱俞、三焦俞。

⑹、腹胀:脾俞、大肠俞、三焦俞、胃俞。

⑺、消化不良:胃俞、三焦俞、大肠俞、小肠俞。

⑻、胆道蛔虫:胆俞。

4、滋养肾阴:⑴盗汗:肺俞、膏肓俞、厥阴俞。

⑵、耳鸣:肾俞、三焦俞、胆俞。

5、利水消肿:⑴、尿潴留:次髎、肾俞。

⑵、二便不利:八髎、肾俞、膀胱俞。

⑶、水肿:脾俞、三焦俞、肾俞。

⑷、遗尿:肾俞、膀胱俞。

⑸、小便不利:肾俞、三焦俞。

6、调经理胎止血镇痛:⑴、止血:①、鼻血:膈俞、肝俞。  ②、肺出血:肺俞、膈俞。   ③、胃出血:肺俞、膈俞、心俞、胃俞。   ④、肠出血:脾俞、膈俞、小肠俞。  ⑤、尿血:膈俞、肾俞。

⑵、调经、滞产:至阴、昆仑。

⑶、理胎、月经不调:肾俞、次髎、大肠俞、膀胱俞。

⑷、止痛:①、痛经:附分、次髎。    ②、瘀阻腰痛:肾俞、膀胱俞、大肠俞、委中、承山。  ③、颠顶痛:束骨、至阴。   ④、后头痛:昆仑、至阴、束骨。   ⑤、眉棱骨痛:攒竹、至阴。   ⑥、齿痛:昆仑。   ⑦、腰痛:三焦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委中、承山、昆仑。  ⑧、肩胛痛:大杼、承山。   ⑨、胸肋痛:膈俞、肝俞、胆俞。   ⑩、下肢瘫痪:a、肺俞、魄户、厥阴俞、膏肓俞、神堂(均点刺出血)。   b、委中、承山、昆仑。

7、镇静安神:⑴、癔病:心俞、脾俞。

⑵、癫痫:心俞、申脉、金门、肝俞、攒竹。

⑶、神经官能症:心俞、肝俞、肾俞、三焦俞、攒竹。

⑷、遗精阳萎:肾俞、志室、关元俞。

⑸、眩晕:天柱、申脉。

⑹、心悸怔忡:心俞、厥阴俞、神堂。

8、醒脑升阳:⑴、脱肛:承山、大肠俞。

⑵、昏迷:至阴。

八、肾经常用穴主治提要:

1、滋肾阴:⑴、镇痛:①、头顶痛:涌泉。   ②、咽喉痛:然谷、太溪、照海。   ③、腰痛:复溜、太溪。  ④、牙痛:太溪。

⑵、降火:①、膀胱炎:然谷、太溪。   ②、肾炎:太溪、复溜。   ③、睾丸炎:复溜、太溪、照海。   ④、耳鸣:太溪、复溜。

⑶、调经:①、月经不调:太溪、水泉、照海、然谷。  ②、崩漏:阴谷。   ③、痛经、闭经:水泉。   ④、滞产:涌泉、照海。

⑷、止汗(自汗、盗汗):复溜。

⑸、降压(高血压):涌泉。

2、温肾阳:⑴、利尿:①、尿潴留(小便不利):涌泉、大钟、水泉、照海、阴谷。  ②、水肿:复溜、太溪。   ③、遗尿:阴谷、复溜。

⑵、理脾:①、腹泻:然谷、照海、太溪。   ②、便秘:大钟、照海。

⑶、纳气:①、肺气肿:太溪、复溜。   ②、气喘:大钟、太溪、复溜。

⑷、止痛:①、阳虚头痛:涌泉、太溪。②、阳虚腰痛:复溜、太溪。

⑸、降压(高血压):涌泉。

3、交通心肾——镇静:⑴、癔病:涌泉、大钟、照海。   ⑵、神经官能症:涌泉、大钟、照海、水泉。

九、心包经常用穴主治提要:

1、和胃降逆:⑴、呕吐:劳宫、内关、间使、曲泽。

⑵、腹痛:大陵、外关。

⑶、胃痛:大陵、内关、间使、曲泽。

2、养阴止汗(盗汗):郄门、间使。

3、泻心火:⑴、宁心安神:①、神经官能症:郄门、内关。   ②、癔病:郄门、内关。③、癫痫:郄门、间使、劳宫、大陵、内关。  ④、心悸:郄门、内关、间使。   ⑤、心烦:郄门、内关、间使、大陵。   ⑥、心动过速:郄门、内关、间使。

⑵、清热:①、口臭:大陵。  ②、心肌炎:大陵、郄门、内关。   ③、掌中热:中冲、劳宫。   ④ 发热无汗:中冲、劳宫、内关、间使、曲泽。

⑶、止血:①、咯血:郄门。  ②、鼻血:郄门。   ③、呕血:大陵、郄门。

4、宽胸理气:⑴、气喘:内关。

⑵、呃逆:内关。

十、三焦经常用穴主治提要:

1、调理脾胃:⑴、腹痛:阳池、外关。

⑵、腹泻:支沟。

⑶、便秘:支沟、外关。

⑷、呕吐:支沟。

⑸、降胆醇:支沟。

2、通调水道:⑴、小便不利:四渎、天井。

⑵、水肿:四渎、支沟。

3、通经活络泻热止痛:⑴、前额痛:丝竹空、关冲。

⑵、牙痛:耳门、丝竹空、翳风。

⑶、胸肋痛:支沟。

⑷、偏头痛:关冲、液门、中渚、阳池、丝竹空。

⑸、咽喉痛:关冲、液门、中渚。

⑹、上肢痛:关冲、支沟、液门、中渚、阳池、外关。

4、泻三焦火:⑴、明目开窍:①、火眼:关冲、液门、中渚。   ②、耳鸣、耳聋: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耳门、翳风。  ③、聋哑:中渚、外关。

⑵、解热除烦:①、心烦:关冲、液门。  ②、发热无汗:关冲、液门、中渚、外关、支沟。   ③、消渴:阳池。   ④、疟疾:液门、阳池、支沟、外关。

十一、胆经常用穴主治提要:

1、泻肝胆热:⑴、镇痛:①、偏头痛:风池、悬钟、阳陵泉、足临泣、侠溪、风市。②、前额痛:风池、阳白、阳陵泉。   ③、胸肋痛:阳陵泉、丘墟、临泣、足窍阴。  ④、牙痛:听会。   ⑤、坐骨神经痛:风市、悬钟。

⑵、消炎:①、鼻炎:风池、阳陵泉。   ②、中耳炎:听会。   ③、肝炎:Z阳陵泉、悬钟。   ④、胆囊炎:阳陵泉、足临泣、悬钟。   ⑤、乳腺炎:肩井、光明、足临泣、足窍阴。  ⑥、腮腺炎:风池。

⑶、明目:①、火眼:风池、瞳子髎、阳白、足临泣、目窗、足窍阴。   ②、流泪:瞳子髎、阳白、风池。   ③、视神经萎缩:瞳子髎、光明、风池。

⑷、降压(高血压):阳陵泉、风池。

⑸、止血(鼻出血):风池、悬钟。

⑹、镇静:①、神经官能症:足窍阴、光明。   ②、目眩:阳白、风池、目窗。

⑺、聪耳(耳鸣耳聋):听会、风池、侠溪。

2、调经止带:⑴、月经不调:带脉。

⑵、白带:带脉、风市。

3、调理脾胃:⑴、呕吐:日月、阳陵泉。

⑵、腹鸣泄泻:京门、阳陵泉。

⑶、便秘:风市。

4、活血祛瘀:⑴、瘀血肋痛:丘墟、阳陵泉。

⑵、瘀血胃痛:居髎、日月、阳陵泉、丘墟、足临泣。

⑶、瘀血腰痛:风市、肩井。

十二、肝经常用穴主治提要:

1、疏肝理气:⑴、调经:①、月经过多、崩漏:大敦、太冲、中都。   ②、月经不调:太冲、蠡沟。

⑵、镇痛:①、头顶痛:行间、太冲。   ②、胃痛:太冲。   ③、胸肋痛:行间、太冲、蠡沟。   ④、疝气:大敦、太冲、曲泉。

⑶、镇静:①、目眩、失眠:行间、太冲。   ②、癫痫:大敦、太冲、曲泉。

⑷、降气(泛酸):太冲。

2、活血去风——口歪眼斜:太冲、行间。

3、泻肝胆热:⑴、降压(高血压):太冲。

⑵、消炎:①、乳腺炎:太冲、期门。   ②、肠炎:太冲。   ③、肝炎:中封、太冲、行间。   ④、肾炎:曲泉。   ⑤、黄疸:中封、太冲、章门、期门。

⑶、利尿:①、小便不利:太冲、曲泉。   ②、遗尿:太冲、大敦。

⑷、明目:①、青光眼:太冲、行间。    ②、火眼:行间、太冲。

⑸、通鼻利咽:太冲。

十三、任脉常用穴主治提要:

1、调经止带:⑴、月经不调:中极、关元、气海。

⑵、崩漏:中极、关元、气海、石门。

⑶、痛经:中极、关元。

⑷、白带:中极、气海、石门。

⑸、经闭:关元、石门、气海。

2、调理脾胃:⑴、胃下垂:中脘。

⑵、胃扩张:中脘。

⑶、消化不良:中脘、上脘、建里。

⑷、腹泻:中脘、石门、关元、水分。

⑸、呕吐:中脘、上脘、建里。

⑹、便秘:中脘、气海、关元。

⑺、胃痛:中脘、上脘、鸠尾、下脘。

⑻、噎膈:膻中、天突。

十四、督脉常用俞穴主治提要:

1、回阳救逆:⑴、脱肛:百会、长强。

⑵、子宫脱垂:百会。

⑶、阳虚头痛:百会、风府、上星、神庭。

2、清热解毒:⑴、疔疮:灵台、身柱。

⑵、疟疾:大椎、陶道。

⑶、黄疸:大椎、陶道、至阳。

⑷、发热:大椎、陶道。

⑸、泻热止痛(头痛):百会、身庭、上星、风府、大椎、陶道。

3、镇静安神:⑴、大椎、陶道、身柱、风府、哑门、百会、人中、上星。

⑵、神经官能症:至阳、百会。

⑶、角弓反张:人中、风府、大椎。

4、利尿止遗-------少尿多尿:命门。

5、调和血气:⑴、止血:①、便血:长强、命门。    ②、鼻血:上星、百会、风府。

⑵、降压(高血压):百会。

⑶、养血:①、贫血:大椎、至阳。   ②、白血球减少:大椎。

⑷、调经:①、月经不调:阳关、命门。   ②、白带:命门。

针灸歌赋辩证取穴摘要

一、玉龙赋辩证取穴摘要

1、头面五官疾患:

头风:上星、神庭。

目痛头痛:攒竹、头维。

目症:睛明、太阳、鱼尾。

眼热之红:内迎香。

目昏血溢:肝俞。

眼烂冷泪:大、小骨空。

目痛血翳:太阳。

耳聋腮肿:听会。

鼻渊:上星。

鼻窒:迎香。

口:地仓。

口臭:大陵、人中。

牙痛:二间。

2、颈肩背腰部疾患:

瘰疬:天井。

两肩风湿:肩颙。

肩脊疼:五枢、背缝。

膂痛:身柱(即脊柱两侧鼓起之肉)。

伛偻:风池、绝骨(驼背状)。

瘘伛:人中、曲池。

腰背痛闪:人中、委中。

腰肾虚乏:心俞、肾俞。

3、胸腹疾患:

九种心痛:上脘、中脘。

心闷:劳宫、大陵。

翻胃:中魁。

肚痛:大陵、外关、支沟。

腹中结块:内关、照海。

小腹瞋(chen)胀:内庭、足临泣。

鼓胀:三阴交、水分、足三里

4、四肢疾患:

手腕难移:腕骨。

手臂红肿:中渚、液门。

臂痛:肩井。肘挛痛:尺泽、

曲池。膝肿痛:阳陵泉、阴陵泉。

腿风湿痛:环跳、居髎、委中。

腿脚重痛:髋骨、膝关、膝眼。

腿脚乏力:风市、阴市。

脚痛:商丘、解溪、丘墟。

脚气:绝骨、三阴交、足三里

足肿难行:太溪、昆仑、申脉。

行步难楚:足三里、中封、太冲。

5、妇女小儿疾患:

乳肿:少泽、瞳子髎。

赤白带下:中枢。

小儿惊搐:印堂。

6、诸风伤寒疾患:

卒暴中风:听会、百会。

伤寒未解:期门。

伤寒无汗:复溜。

伤寒有汗:合谷(补)。

伤寒六脉沉匿:复溜。

7、痰喘咳嗽疾患:

气嗽痰哮:乳根、俞府。

尫羸指虚损瘦弱病久不愈:璇玑、气海。

喘嗽:天突、膻中。

咳嗽风痰:太渊、列缺。

痰嗽:丰隆、肺俞。

冒寒之嗽:风门。

咳引背痛:身柱。

8、诸虚劳损疾患:

虚劳:膏肓。

神疲:至阳。

尸劳:涌泉、关元、丰隆(相当结核)。

虚汗:百劳。

心虚热壅:少冲。

心惊:通里。

心悸虚烦:足三里

肾败:带脉、关元(肾虚之症侯)。

梦遗:心俞、肾俞。

9、疝痔及大小便疾患:

疝气:大敦。

坚痃疝气:大敦、期门(腹内气冲攻痛)。

老者便多:命门、肾俞。

痔漏:二白。

脾泻:长强、承山。

便秘:支沟、照海。

肚痛秘结:大陵、外关、支沟。

10、其它疾患:

癫痫:鸠尾。

呆痴笑咷:神门。

三焦壅热:关冲。

疟疾:间使。

时疫疟疾:后溪。

黄疸:至阳。

脾虚黄疸:腕骨、中脘(指阴黄)。

瘾疹:天井。

疮痍:劳宫、大陵。

二、百症赋辩证取穴摘要:

1、头面五官疾患:

头风:窗会、玉枕。

偏头痛:悬颅、颔厌。

头痛:强间、丰隆。

面肿虚浮:水沟、前顶。

面上虫行:迎香。

目眩:支正、飞扬。

目黄:阳纲、胆俞。

胬肉攀睛:少泽、肝俞。

泪出:临泣、头维。

目中漠漠:攒竹、三间(视物不清)。

视觉异常:养老、天柱。

雀目肝气:睛明、行间。

目润动:颧髎、人迎。

耳聋气闭:听会、翳风。

耳内蝉鸣:听会。

鼻衄:天府、合谷

鼻内无闻:通天。

鼻痔:龈交(鼻息肉)。

口:颊车、地仓。

唇:太冲。

颔肿口禁:阳谷、侠溪。

舌干口燥:复溜。

舌下肿痛:廉泉、中冲。

舌缓不语:哑门、关冲。

失音:天鼎、间使。

牙痛:耳门、丝竹空。

齿痛:承浆。

2、咽喉颈项腰背疾患:

喉痛:液门、鱼际。

瘿气:浮白。

瘰疬:五里、臂臑。

脊强:水道、筋缩。

背连腰痛:白环俞、委中。

3、胸腹疾患:

胸中苦闷:建里、内关。

心下悲凄:听宫、脾俞。

胸肋支满:章门。

膈痛饮蓄:膻中、巨阙。

胸满噎塞:中府、意舍。

胸膈瘀血:肾俞、巨髎。

胸满项强:神藏、璇玑。

胁肋疼痛:气户、华盖。

腋肿:委阳、天池。

腹内肠鸣:下脘、陷谷。

冷食不化:魂门、胃俞。

水肿脐盈:阴陵泉、水分。

4、四肢疾患:

两臂顽麻:少海、手三里。

半身不遂:阳陵泉、曲池。

腿痛:后溪、环跳。

转筋:金门、丘墟。

5、妇女小儿疾患:

经事改常:地机、血海。

少气漏血:交信、合阳。

带下产崩:冲门、气冲。

月潮违限:天枢、水泉。

无子:阴交、石关。

小儿脐风:然谷。

小儿反张悲哭:关冲、大横(惊风症)。

6、诸风伤寒及热病:

痉病:颅息。

项强恶风:束骨、天柱。

项强伤寒:温溜、期门。

寒慄恶寒:二间、阴郄。

寒疟:商阳、太溪。

厥寒厥热:涌泉。

湿寒湿热:下髎。

热病汗不出:大都、经渠。

发热:少冲、曲池。

岁热时行:陶道、肺俞(流行性温热病)。

7、诸虚劳损疾患:

痨瘵传尸:魄尸、膏肓(传染性疾病)。

咳嗽连声:肺俞、天突。

惊悸怔忡:阳交、解溪。

倦言嗜卧:通里、大钟。

盗汗:阴郄、后溪。

烦心呕吐:幽门、玉堂。

血虚口渴:少商、曲泽。

脾虚谷不消:脾俞、膀胱俞。

8、疝痔及大小便疾患:

寒疝:大敦、照海。

小便赤涩:兑端、小海。

白浊遗精:三阴交、气海。

五淋久积:肓俞、横骨。

痔瘤:商丘。

脱肛:百会、鸠尾。

大肠不收:外丘。

肠风新下血:长强、承山。

积痢:中脘。

9、其它内外科疾患:

癫狂:后溪。

发狂奔走:上脘、神门。

癫疾:身柱、本神。

风痫:神道、心俞。

黄疸:后溪、劳宫。

中邪霍乱:厉兑、隐白。

消渴肾竭:行间、涌泉。

瘾风:肩颙、阳溪。

痒疾痛多:至阴、屋翳。

乳痈:肩井。

痃癖:冲门、血海(积聚的症状)。

三、胜玉歌辩证取穴摘要:

1、头面五官疾患:

头痛眩晕:百会。

头风头痛:风池。

头风眼痛:上星。

眼痛:清冷渊。

目内红肿:丝竹空、攒竹。

耳闭:听会。

心热口臭:大陵。

耳腮痛紧:大迎。

2、咽喉颈项腰背疾患:

颔肿喉闭:少商。

头项强急:承浆。

瘰疬:少海、天井。

腰痛:中渚。

3、胸腹疾患:

心痛脾痛:上脘。

脾心痛急:公孙。

噎气吞酸食不投:膻中。

霍乱心痛吐痰涎:巨阙。

胃冷:下脘。

腹胀:水分。

4、四肢疾患:

两手酸痛难持物:肩颙、曲池、合谷

臂疼背痛:手三里。

筋拘挛:尺泽。

髀痛:肩井(大腿之上段)。

膝肿:行间。

两膝肿:膝眼、足三里

股腿转酸:环跳、风市、阴市。

行步艰难:中封、太冲。

脚气:复溜。

脚风缠:委中(丹毒或蜂窝组织炎)。

踝跟骨痛:昆仑、绝骨、丘墟。

脚背痛:商丘。

两股转筋:承山。

5、疝痔及大小便疾患:

疝气:大敦。

小肠气痛:归来。

痔疾肠风:长强。

肠鸣泄泻:天枢。

腹痛便闭:支沟。

遗精白浊:心俞。

肾虚腰痛尿频:命门、肾俞。

6、其它内外科疾患:

中风吐沫:人中、颊车。

五痫:后溪、鸠尾、神门。

五疟:间使、大杼。

疟母:章门。

痰涎咳嗽:肺俞。

小儿吼闭:天突、筋缩(百日咳)。

黄疸:至阳。

肝血盛:肝俞。

诸般气症:气海。

胎衣不下:三阴交。

胆疮:血海(下肢静脉曲张之溃疡)。

四、肘后歌辩证取穴摘要:

1、头面五官疾患:

头面之疾:至阴。

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

刚柔二痉口噤目合面赤:少商。

百合伤寒口噤眼合:合谷

伤寒牙关风疟:列缺。

狐惑伤寒满口疮:地仓。

2、肩项腰背疾患:

肩背诸疾:中渚。

伤寒项强目直视:列缺。

腰背挛急:曲池。

腰膝强痛:交信。

腰软:委中。

腰腿疼痛:大都。

3、胸腹疾患:

心胸疾病:少府。

中满:阴包。

伤寒痞气结胸中、两目昏黄汗不通:涌泉。

伤寒痞结胁积痛:期门。

痞气:支沟。

胁肋腿痛:后溪。

伤寒腹痛吐蚘:中脘。

脐腹痛:曲泉。

4、四肢疾患:

手臂拘挛:尺泽。

股膝肿:太冲。

鹤膝肿劳:尺泽、曲池、风府。

脚膝经年痛不休:昆仑、太溪。

两足难伸:支沟。

筋骨痛:尺泽。

5、诸风伤寒疾患及疟疾:

风痹痿厥:大杼、曲泉。

伤寒四肢厥逆冷:复溜。

伤寒四肢回还脉气浮:绝骨。

伤寒当汗不汗:合谷

伤寒自汗发汗:复溜。

骨寒髓冷火来烧:灵道。

疟疾:大椎、间使。

疟疾连日发:金门。

疟疾三日发:寒多补复溜,热多泻间使。

6、其它内外科疾患:

哮喘:丰隆。

狂言盗汗:间使。

阴核大如升(颈瘤):百会。

五痔:承山。

打扑伤损破伤风:承山。

五、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辩证取穴摘要

1、头面五官疾患:

头痛面肿:合谷

偏头痛:列缺。

头腮面颊红:通里。

眼目似云蒙:太冲。

目疾:足三里

鼻衄血:合谷

口噤:合谷

痰涎口噤:列缺。

欲言声不出:通里。

暴瘖:通里。

牙痛:内庭。

龋齿:合谷

咽喉痛:内庭或太冲。

喉闭:曲池。

2、胸腹部疾患:

心胸胀满:太冲。

心腹胀:足三里

胃中寒:足三里

不能食:通里。

暴喘满中心:昆仑。

诸般膨胀:足三里

3、腰背疾患:

腰痛:太冲、承山。

腰尻痛:昆仑(骶部)。

折腰不能顾:环跳。

腰痛不能举:委中。

4、四肢疾患:

肘中疼痛:曲池。

挽弓开不得,筋缓莫梳头:曲池。

偏风手不收:曲池。

膝头难伸屈:委中。

腿软膝胻(heng)酸:足三里(胫骨)。

脚气并膝肿:承山。

腰痛并麻木:阳陵泉。

腿胯连腨(duan)痛:环跳.

两足不能行:太冲。

举足不能起:阳陵泉。

酸痛筋莫展:委中。

转筋:昆仑。

霍乱转筋:承山。

四肢冷厥:内庭。

四肢重:通里。

5、诸风伤寒及热病:

惊痫风:太冲。

风痹复无常:委中。

遍身风痹麻:阳陵泉。

遍身风癣癞:曲池。

冷风湿痹:环跳。

风疹块:内庭。

伤寒:足三里

发热无休:曲池。

疟病热还寒:合谷

疟疾不能食:内庭。

7、诸虚劳损疾患:

羸瘦亏损:足三里

懊憹(nong)怔忡:通里。

喜静恶闻声:内庭。

数欠:内庭。

六、长桑君天星秘诀歌辩证取穴摘要:

1、头面五官疾患:

牙痛头痛:二间、足三里

面肿:合谷、内庭。

2、胸腹疾患:

胃中宿食:璇玑、足三里

胸膈痞满:阴交、承山。

腹胀浮肿:水分、建里。

肠鸣:合谷、内庭。

小肠气痛:长强、大敦。

小肠连脐痛:阴陵泉、涌泉。

脾病血气:合谷、三阴交。

3、四肢疾患:

指痛挛急:少商。

手臂挛痛:肩颙。

风冷湿痹:环跳、阳陵泉。

小腿转筋:承山、内踝尖。

脚气酸痛:肩井、足三里、阳陵泉。

足缓不能收:绝骨、条口、冲阳。

4、其它疾患:

伤寒汗不出:期门、通里。

寒疟:合谷、内庭。

耳鸣腰痛:地五会、耳门、足三里

狂病:间使。

七、行针指要歌辨症取穴摘要:

针风:风府。

针水:水分。

针结:二间。

针劳:膏肓、百劳。

针虚:气海、丹田、委中(灸)。

针气:膻中。

针嗽:肺俞、风门(灸)。

针痰:中脘、足三里

针吐:中脘、气海、膻中。

八、通玄指要赋辨症取穴摘要:

1、头面五官疾患:

头痛不忍:丝竹空。

头晕目眩:风池。

脑昏目赤:攒竹。

目昏不见:二间。

眵(chi)目糊冷目:头临泣。

眼痛:合谷

目疾:行间。

耳闭:听会。

鼻窒无闻:迎香。

牙痛:太溪。

2、颈项疾患:

头项强:承浆。

头项痛:后溪。

风伤项急:风府。

3、胸腹疾患:

胸结身黄:涌泉。

连脐腹痛:阴谷。

4、腰背疾患:

肩背痛:手三里。

脊膂强痛:人中。

脊间心后痛:中渚。

腰痛:肾俞。

腰脚疼痛:委中。

5、四肢疾患:

两肘拘挛:曲池。

肘痛筋紧:尺泽。

两臂难任:肩井。

股膝痛:阴市。

膝肿:行间。

腿痛:环跳。

转筋:承山。

脚腕痛:昆仑。

行步难移:太冲。

四肢懈惰:照海。

6、其它疾患:

心性呆痴:神门。

癫痫:后溪。

黄疸:腕骨。

疟疾:间使。

尸厥:中极。

五劳羸疲:足三里

咳嗽寒痰:列缺。

气冲:太白。

冷痹肾败:足三里(肾气不足又感受风湿之骨痛)。

肾热病:然谷。

水道不通:阴陵泉。

七疝偏坠:大敦。

泄死胎:三阴交。

九、标幽赋辨症取穴摘要:

1、头面五官疾患:

头风头痛:申脉、金门。

眼痒眼痛:地五会、光明。

瞽目:肝俞、命门(肝肾阴虚之青盲、暴盲)。

耳聋:听会、阳池。

咽痛:太冲。

喉中闭塞:照海。

2、胸腹部疾患:

心胀胸胀:太冲。

脾冷胃痛:公孙。

胸满腹痛:内关。

胁肋疼痛:支沟。

3、四肢部疾患:

筋挛骨痛:魂门。

中风偏瘫:环跳。

臂痛:肩井、曲池。

躄足:悬钟、环跳(足不能行走)。

4、女产疾患:

血晕:阴交、三阴交、阳池。

胎衣不下:照海、外关。

5、其它疾患:

心内呆痴:大钟。

体热劳嗽:魄户。

虚损:天枢。

盗汗、小儿骨蒸:阴郄(虚劳内热)。

水蛊、小便不利:偏厉(水鼓、腹水)。

十、席弘赋辨症取穴摘要:

1、五官疾患:

偏正头痛:列缺、太渊。

耳聋:听会、迎香。

伤寒耳聋:听会、金门。

肾虚耳鸣:足三里、地五会。

眼疾:睛明、光明、合谷

目眩:鱼腹(承山)。

牙痛咽痹:二间、阳溪。

咽喉急痛:百会、太冲、照海、阴交。

喉风:天突。

2、胸腹疾患:

乳病:太渊、列缺。

虚喘:足三里

冷嗽:合谷(补)、三阴交(泻)。

胃积:璇玑、足三里

腹痛:内关、公孙。

心满痛:阴陵泉、承山。

胃痛呕吐:风府、上脘。

食痞气块:手三里、足三里

小肠气痛:大杼、长强。

小肠连脐痛:阴交、涌泉。

气上攻噎:气海(灸)。

妇人心痛:心俞。

男人痃癖:足三里(小腹攻痛)。

小儿脱肛:百会、鸠尾(灸)。

3、腰背疾患:

腰痛:委中。

气滞腰痛:横骨、大都、复溜。

腰痛脚挛急:委中。

腰痛连髋大便急:足三里

伤寒肩背痛:中渚。

肩背风劳:肾俞、三间。

冷风冷痹:环跳、脊中。

4、四肢疾患:

手连肩脊痛:合谷、太冲。

手痛麻木:曲池、合谷

心痛手颤:少海、阴市。

肘痛:尺泽、太渊。

脚膝肿:至阴。

膝痛:阳陵泉(灸)。

脚痛膝肿:足三里、绝骨、阴陵泉、三阴交。

足趾麻木:太冲。

腿转筋:承山、昆仑。

髋痛腿痛:足三里

肩上连脐痛:足三里

5、其它疾患:

癫症:人中、十三鬼穴(孙思邈十三穴)。

痫症:鸠尾、涌泉。

五淋:气海、足三里

大便闭涩:大敦(灸)。

小便失禁:关元。

膀胱气滞:足三里

月经不调:气海、关元。

难产:乳根。

水肿:水分、气海。

伤寒:风府、风池。

伤寒无汗:期门。

七疝小腹痛:照海、曲泉、阴交。

十一、玉龙歌辨症取穴摘要

1、头面五官疾患:

鼻渊:上星。

牙疼:承浆、风府(或二间)。

头风眼痛:上星。

头风呕吐眼昏:神庭。

偏正头风痛:丝竹空、率谷。

偏正头风(有痰饮):风池。

偏正头风(无痰饮):合谷

口眼斜:地仓、颊车(缪刺)。

不闻香臭:迎香。

耳聋气闭痛:翳风。

耳聋红肿生疮:听会。

偶而失音:哑门。

眉间疼痛:攒竹。

眼昏:攒竹、头维。

两睛红肿而痛:睛明、鱼尾。

眼痛血贯睛:太阳针出血。

心血炎上两眼红:迎香。

风眩目烂:大小骨空。

肝家血少目昏花:肝俞(补)三里(泻)。

口臭:大陵、人中。

头面诸症:合谷

2、颈项肩背腰部疾患:

头项强痛难回顾:承浆、风府。

项上生瘰疬:翳风。

脊背强痛:人中。

挫闪腰酸:人中。

腰间诸疾:委中。

肾弱腰疼:肾俞。

肩背风气连背疼:背缝。

腰间痛:五枢。

肩端红肿:肩颙。

咳嗽腰背疼:身柱。

3、胸腹疾患:

腹中气块痛:内关。

腹中疼痛:大陵、外关。

脾家之症:间使(热泻寒补)。

九种心痛及脾疼:上脘(脾败加中脘)。

翻胃吐食:中魁。

小腹胀满气攻心:内庭(两足有水加临泣)。

心胸之病:大陵。

气喘攻胸膈:三里。

肾气冲心:关元、带脉。

4、四肢疾患:

腿股风:环跳、居髎、委中。

膝腿无力:风市、阴市。

两腿疼:髋骨。

膝头红肿:膝眼、膝关。

寒湿脚气:三里、三阴交。

肿红腿足(草鞋风):昆仑、申脉、太溪。

脚背疼:丘墟、解溪、商丘。

行步艰难:太冲、三里、中封。

鹤膝风:阳陵泉、阴陵泉。

急疼两臂气攻胸:肩井。

筋急手难伸:尺泽。

手臂红肿连腕:液门、中渚。

满手生疮而痛:劳宫。

5、妇女小儿疾患:

孩子慢惊:印堂(急惊泻、慢惊补)。

妇人吹乳痛:少泽。

赤白带下:中极(赤泻、白补)。

6、诸风伤寒疾患:

中风不语:顶门、百会。

中风:中沖(禁灸、惊风灸之)人中。

伤寒无汗:复溜(泻)。

伤寒汗多:合谷

伤寒未解:期门(气喘攻胸膈加三里)。

7、痰喘咳嗽疾患:

寒痰咳嗽:列缺、太渊。

伤风不解频咳嗽:肺俞(痰多加丰隆)。

腠理不密咳嗽:风门。

哮喘:天突、膻中。

气喘急急不可眠:璇玑、气海。

吼喘(嗽痰多):俞府、乳根。

8、诸虚劳损疾患:

胆寒心虚:少冲。

虚烦面赤心中惊悸:通里。

满身发热盗汗:百劳。

肾败腰虚小便频:命门、肾俞。

夜梦鬼交:心俞、白环俞(更加气海效)。

传尸劳病:涌泉(痰多加丰隆、气喘加丹田)。

9、疝痔及大小疾患:

痔漏:二白。

九般痔漏:承山、长强

大便闭结:照海、支沟。

脾泄之症:天枢。

七般疝气:大敦。

肾强疝气:关元、大敦。

10、其他内外科疾患:

伛者:风池(补)、人中(泻)。

偻者:风池(补)、绝骨(泻)。

三焦热气壅上焦:关冲(出血)。

时行疟疾:后溪(热泻、寒补)。

乳蛾:少商(出血)。

瘾疹:天井。

痴呆:神门。

病强:膏肓。

黄疸:腕骨、中脘。

浑身疼痛:不定穴(即痛处)。

五般痫:鸠尾。

水病:先灸水分、水道、后针三里、阴交。

十二、杂病穴法歌辩证取穴摘要:

1、头面五官疾患:

头疼发热:外关。

头面耳目口鼻病:曲池、合谷

偏正头疼:列缺、太渊。

头风目眩项强:申脉、金门、手三里。

赤眼:迎香(出血)、临泣、太冲、合谷

耳聋:足临泣(补)、金门、合谷(俱泻)。

鼻塞鼻痔鼻渊:合谷、颊车。

口禁斜:地仓、颊车。

口舌生疮:舌下两边刺血。

舌裂出血:内关、太冲、阴交。

舌上生苔:合谷

舌舞风:手三里。

牙风面肿:颊车、合谷、足临泣。

2、肩背腰部疾患:

手指连肩疼:合谷、太冲。

肩连脐疼:手三里。

脊间心后疼:中渚。

腰痛:环跳、委中。

腰连背疼:昆仑。

腰连腿疼:腕骨、三里(足)

腰连脚痛:环跳、行间、风市。

3、胸腹疾患:

心痛翻胃:劳宫(热者)、少泽(寒者)。

心痛手颤:少海、阴市。

两乳气痛:太渊、列缺。

胁痛:阳陵泉。

腹痛:公孙、内关。

心胸痞满:阴陵泉、承山。

胀满:中脘、三里。

脾病气血:合谷、三阴交。

4、四肢疾患:

头项手足互相与:二陵、二跷、二交。

手上诸风:两井、两商、二间、三间。

脚膝诸痛:行间、三里、申脉、金门。

转筋:然谷、承山。

两足难移:悬钟、条口。

两足酸麻:太溪、仆参、内庭。

脚盘痛:内庭。

脚跟痛:仆参。

脚连胁腋痛:环跳、阳陵泉。

5、女小儿疾患:

通经:合谷

催孕妊:三里、至阴。

死胎:阴交。

胞衣:照海国、内关。

小儿惊风:少商、人中、涌泉。

6、疝痔及大小便疾患:

痢疾:合谷、三里、中膂(白痢合谷、赤痢小肠俞、赤白足三里、中膂)。

肚腹泄泻:足三里、内庭。

七疝:大敦、太冲。

五淋:血海。

大便虚秘:支沟、足三里

热秘气秘:长强、大敦、阳陵泉。

小便不通:阴陵泉、三里。

7、其他内外科疾患:

汗法:合谷

吐法:内关。

下法:阴交。

冷嗽:合谷、三阴交。

霍乱:中脘、三里、内庭。

疟疾:刺手十指及舌下紫肿筋出血。

水肿:水分、复溜。

冷风湿痹:环跳、阳陵泉、三里。

内伤食积:三里(手足)、璇玑。

一切内伤:内关。

吐血:尺泽。

衂血:上星、禾髎。

喘急:列缺、足三里

呕噎:阴交。

五般痫:劳宫、涌泉。

心痴呆:神门。

癫妖:人中、间使。

尸厥:百会、隐白。

伤寒:太冲、内庭。

痈从背出: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选用)。

痈从鬓出:窍阴、侠溪、临泣、阳辅、阳陵泉(选用)。

痈从髭出: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

痈从胸出:绝骨。

足太阳疟:金门。

足少阳疟:侠溪。

足阳明疟:冲阳。

足太阴疟:公孙。

足少阴疟:大钟。

足厥阴疟:太冲。

心疟:神门。

肝疟:中封。

脾疟:商丘。

肺疟:列缺。

肾疟:太溪。

胃疟:厉兑。

十三、卧岩凌得效应穴针法歌辩证取穴摘要:

1、头面五官疾患:

病名       主穴       应穴           病名          主穴         应穴

头晕目眩    风池       合谷         目昏不见         二间        太阳

耳闭       听会       翳风         鼻塞无闻         迎香        上星

眼痛        合谷        睛明         眼昏目赤         攒竹        太阳

牙齿痛      吕细        二间         眵瞬冷洎         临泣        攒竹

头痛不忍    丝竹空      风池

2、肩背颈项腰部疾患:

病名        主穴      应穴          病名            主穴          应穴

脊膂强痛    人中      委中         头项强           承浆          风府

腰疼        肾俞      委中        脊间心后          中渚          中脘

肩背疼      三里      中渚        腰脚疼           委中          肾俞

3、胸腹疾患:

病名         主穴      应穴         病名            主穴          应穴

胸结身黄     涌泉      至阳        翻胃心疼         劳宫          章门

腹膨而胀     内庭      水分        心胸疼           大陵          中腕

胸满血臌     期门      中脘        胁下肋边         阳陵          支沟

4、四肢疾患:

病名          主穴      应穴        病名            主穴          应穴

行步难移      太冲      丘墟        膝肿目疾         行间          睛明

两肘拘挛      曲池      尺泽        肘痛筋急         尺泽          合谷

转筋        承山      昆仑         股膝痛           阴市          风市

两臂难堪     肩井      中渚       腿疼躯残          髋骨          膝关

脚腕痛       昆仑     丘墟

5、疝痔及大小便疾患:

病名       主穴       应穴           病名          主穴         应穴

七疝        大敦      兰门        脐腹痛泻        阴谷         行间

6、其他内外科疾患:

病名       主穴       应穴           病名          主穴         应穴

呆痴        神门       太冲          泻肾          然谷         阴交

癫痫发狂    后溪       鸠尾        咳嗽寒痰       列缺         太渊

疟生寒热    间使       百劳         尸厥          维会         百会

五劳羸瘦    三里       膏肓         泻死胎         阴交         合谷

祛黄        腕骨       至阳        冷痹肾败       足三里        小海

十四、灵光赋辩证取穴摘要:

1、头面五官疾患:

眼胬肉攀:睛明。

耳聋气闭:听会。

齁衂:禾髎。

鼻窒不闻:迎香。

吐血:尺泽。

口流涎:地仓。

牙病:颊车。

偏正头疼:列缺。

2、胸腹腰部疾患:

心疼手颤:少海。

心下寒:少泽。

五般腰痛:委中。

腹坚:中脘、下腕。

气刺两乳:太渊。

3、四肢疾患:

两足拘挛:阴市。

脾枢脚痛:丘墟。

后跟痛:仆参。

转筋:承山。

五指不伸:中渚。

4、痔疝及大小便疾患:

痢疾:百会、鸠尾。

大小便:大、小肠俞。

五淋:气海、血海。

5、其他内外科疾患:

气上壅:足三里

喘痰:天突。

肿:复溜。

风邪痛:犊鼻。

住喘却痛:昆仑。

男蛊女孕:涌泉。

偏坠:大敦。

邪癫:水沟、间使。

身劳倦:劳宫。

水肿:水分 。

脚气:阴跷、阳跷、阴陵泉、阳陵泉。

膏肓:治百病。

伤寒过经:期门。

十五、兰江赋辩证取穴摘要:

胸中之病:内关。

脐下之病:公孙。

头部之病:列缺。

痰涎壅塞及咽干、噤口咽风:照海(出血)。

伤寒在表并头痛:外关。

眼目之症:临泣。

督脉病:后溪。

癫狂:后溪。

头风偏正及心惊:申脉。

常见疾病配穴精华汇编

一、呼吸系统病症:

1、支气管炎:⑴、水金、水通(董氏奇穴)。   ⑵、鱼际、太渊、列缺。   ⑶、天突、尺泽。   ⑷、天突、丰隆。   ⑸、天突、列缺。

2、支气管哮喘:⑴、水通、水金。   ⑵、内关、孔最。   ⑶、内关、天突、肺俞。   ⑷、风门、肺俞、列缺。   ⑸、鱼际、太渊、天突。(委中、尺泽点刺特效)。

3、上呼吸道感染:⑴、水通、水金。  ⑵、风池、肺俞、丰隆。   ⑶、风池、大椎、天突、合谷。   ⑷、身柱、风门(灸)。 (风热大椎、曲池。风寒大椎、合谷)。

4、新生儿窒息:人中、涌泉。

5、胸膜炎:⑴、内关、丘墟透照海。   ⑵、内关、间使。   ⑶、足三里点刺放血。

6、慢性咽炎:⑴、阴陵泉、复溜、照海。   ⑵、列缺、阴陵泉、太溪。(肾关甚效,鱼际、液门亦甚效。)

二、心血管系统病症:

1、心动过速:⑴、少海、神门。   ⑵、内关、间使。   ⑶、内关、郄门。

2、心房纤颤:⑴、内关、间使。   ⑵、内关、通里。   ⑶、心俞、神门、大陵。

3、心律不齐:⑴、内关、间使。   ⑵、内关、通里、少府。

4、心绞痛:⑴、内关、公孙。   ⑵、内关、神门。  ⑶、内关、间使。   ⑷、郄门、膻中。   ⑸、阴郄。   ⑹、丘墟透照海。(尺泽点刺甚效)。

5、高血压:⑴、足三里及丰隆点刺放血。   ⑵、曲池、阳陵泉。    ⑶、人迎、内关。⑷、风池、足三重、太冲。    ⑸、曲池、印堂、足三重。

6、低血压:⑴、曲池、足三里。  ⑵、人迎、内关、太冲。  ⑶、足三里、中脘、印堂。

7、贫血:⑴、大椎、肝俞、内关、足三里。   ⑵、大椎、膈俞、命门、足三重。   ⑶、绝骨、阴陵泉。(以灸为主)

8、无脉症:⑴、内关、太渊。   ⑵、太渊、复溜。  ⑶、太渊、曲池、太溪。   ⑷、太渊、通里、青灵、血海。

9、血栓闭塞性脉管炎:⑴、上肢:①、曲池、内关、太渊。   ②、夹脊(颈6至胸3)、曲池透少海、八邪。  ⑵、下肢:①、肢端放血。   ②、足三里、绝骨、太冲。   ③、夹脊(腰2至腰5)、阳陵泉透阴陵泉、八风。

10、克山病:⑴、人中、廉泉。   ⑵、内关、会阴。

11、风湿性心脏病:⑴、内关、间使。   ⑵、心俞、神门、内关。   ⑶、心俞、郄门、列缺。

三、脑血管及神经系统病症:

1、脑震荡:⑴、风池、内关、神门。   ⑵、风波、束骨。   ⑶、太阳、合谷、神庭。⑷、有瘀血者委中点刺。(冲霄穴点刺甚效。)

2、脑挫伤:⑴、中脘、四神聪、内关。   ⑵、风池、神庭、合谷、太冲。

3、脑水:百会、太阳、人中、风池。

4、外伤性癫痫:⑴、后溪、申脉、四神聪。   ⑵、背后俞穴点刺。   ⑶、风池、鸠尾、中脘、气海、神门。

5、高血压脑病:⑴、风池、人中、合谷、昆仑。   ⑵、百会、太阳、内关、三阴交。

6、脑血管痉挛:百会、大椎、合谷、行间、肩井。

7、脑血栓形成:⑴、小脑后下动脉血栓:风池、廉泉、中脘、内关、天突。   ⑵、基底动脉主干血栓:风池、廉泉、行间、人中。  ⑶、头内动脉血栓:上星透百会、风池。

8、脑溢血:⑴、十二井穴点刺放血。   ⑵、人中、百会、涌泉。   ⑶、闭症:商阳、中冲、三阴交、涌泉。   ⑷、脱症:灸关元。

9、蛛网膜下腔出血:金津、玉液(放血)、风池、上廉泉、中冲、商阳。

10、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偏瘫:⑴、上肢:肩颙、曲池、外关、合谷、手三里。   ⑵、下肢:环跳、风市、委中、阳陵泉、太冲、足三里。(灵骨、大白、风市有特效)

11、癫痫:⑴、大发作:后溪、申脉、印堂。   ⑵、小发作:神门、内关、三阴交。   ⑶、局部性发作:风池、内关、三阴交。   ⑷、神精运动性发作:风池、内关、三阴交。

12、神经衰弱:⑴、神门、内关、三阴交。  ⑵、神门、内关、足三里。   ⑶、内关、复溜。   ⑷、风池、内关、足三里。(下三皇甚效)

13、癔病:首选:人中、内关。  ⑴、癔病性失明加风池、太阳。   ⑵、癔病性耳聋加风池、翳风。   ⑶、癔病性失音加廉泉、天突。   ⑷、癔病性瘫痪加曲池、合谷、环跳、三阴交。   ⑸、癔病性呼吸障碍加肺俞、列缺。  ⑹、癔病性呕吐加中脘、足三里

14、震颤性麻痹:百会、前顶、风池、廉泉。(上三黄及下三皇交互运用甚效)

15、脑积水:⑴、风池、曲池、曲泽、委中。   ⑵、风池、头维、百会、太溪。

16、脑炎后遗症:⑴、风池、曲池、阳陵泉。   ⑵、哑门、绝骨、太冲。

17、急性脊髓炎:风池、天柱、大椎、脊中、阳关。

18、脊髓压迫症:大椎、身柱、大杼、大肠俞。(风市、后溪甚效)

19、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⑴、八邪、八风、条口、曲池。   ⑵、大椎、至阴、合谷透后溪、阴陵泉透阳陵泉、委中、三阴交。

20、坐骨神经痛:首选:灵骨、大白(董氏奇穴)   ⑴、膀胱经加束骨或申脉。   ⑵、胆经加临泣。

21、周围性面神经瘫痪:⑴、太阳、下关、合谷、颊车、地仓、风池。   ⑵、按病变部位不同酌加穴位:①、表情肌瘫痪、舌前部味觉丧失加太阳、廉泉、迎香透下晴明。  ②、病侧听觉过敏:翳风、外关。  ③、味觉丧失和耳部疱疹疼痛:翳风、迎香、外关。  ④、同侧外展神经瘫痪:风池、太阳、丝竹空。

22、三叉神经痛:⑴、侧三里、侧下三里(董氏奇穴)。   ⑵、风市、颧髎。

23、臂丛神经痛:风池、极泉、外关、天柱、肩井、曲池。(足五金、肾关特效)。

24、肋间神经痛:⑴、阳陵泉。  ⑵、支沟。   ⑶、内关、侠溪。

25、精索神经痛:⑴、归来、太冲。   ⑵、水道、三阴交。

26、舌下神经麻痹:⑴、金津、玉液放血。   ⑵、风池、廉泉。   ⑶、哑门、上廉泉、通里。   ⑷、商丘、廉泉。

27、正中神经麻痹:⑴、风池、天柱、翳风、合谷。   ⑵、阳白、攒竹、四白、丝竹空、地仓。

28、颜面神经痉挛:⑴、风池、天柱、翳风、合谷。   ⑵、阳白、攒竹、四白、丝竹空、地仓。

29、周期性瘫痪:⑴、风池、人中、内关、神门。   ⑵、风池、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

30、重症肌无力:⑴、眼肌型:申脉、绝骨、公孙。  ⑵、延髓型:风池、廉泉、天突。⑶、全身型:风池、廉泉、曲池、三里、大椎、承山。(液门、公孙甚效)

31、舞蹈病:风池、廉泉、极泉、环跳。   ⑴、精神障碍加神门、通里。   ⑵、运动过度加血海、三阴交、合谷中。   ⑶、肌肉紧张过弱加曲池、手三里、足三里、委中。

32、急性脊髓炎白质炎:⑴、风池、大椎、肾俞、大肠俞、环跳、阳陵泉。  ⑵、麻痹肌肉或肌群进行围刺。

33、雷诺氏病:⑴、曲池透少海、合谷透劳宫、阴陵透阳陵、昆仑透太溪、太冲透涌泉。⑵、极泉、曲池、环跳、阳陵泉、太冲。

34、红斑性肢痛:下肢取委中、绝骨、足三里、三阴交。  上肢取外关、合谷、曲池。

35、肢端感觉异常症:上肢取合谷、后溪。  下肢取环跳、阳陵泉、昆仑、太冲。

36、两侧手足徐动症:极泉、少海、曲池。

37、头痛:⑴、前额痛:①、阴陵泉。  ②、中脘。  ③、印堂、太阳、列缺。  ④、攒竹、合谷。  ⑵、偏头痛:①、风市。  ②、绝骨。  ③、太阳、列缺。  ④、头维、阳辅。  ⑶、后头痛:①、风池、束骨。   ②、风池、后溪。  ⑷、头顶痛:①、束骨。  ②、涌泉。   ③、百会、太冲。   ④、列缺。   ⑸、颅内痛:百会、风池、太溪。   ⑹、眉棱骨痛:①、阴陵泉。  ②、丝竹空、申脉。   ③、攒竹透鱼腰。  ④、阳白透鱼腰。(前头痛,眉棱骨痛之公孙、偏头痛之侧三里、侧下三里均极效)。

38、神经梅毒:⑴、大椎、八髎。   ⑵、曲池、环跳、三里、委中。

39、夜游症:⑴、大椎、合谷。   ⑵、通里、太冲。

40、小儿惊厥:⑴、人中、合谷。  ⑵、内关、太冲。

41、窗门不合:脐上下各五分(灸)。

42、摇头症:⑴、天柱、列缺。   ⑵、涌泉、合谷

四、消化系统病症:

1、口腔炎:⑴、劳宫。   ⑵、金津、玉液(放血)、合谷

2、口腔溃疡:⑴、地仓、曲池、足三里。   ⑵、廉泉、通里、合谷。   ⑶、溃疡面局部浅刺出血。

3、食道狭窄:⑴、天突、膻中、足三里。   ⑵、天突、内关。

4、胃痉挛:⑴、中脘、梁丘。   ⑵、内关、足三里。   ⑶、内关、公孙。

5、幽门梗阻:⑴、内关、足三里。   ⑵、中脘、幽门、足三里

6、胃、十二指肠溃疡:⑴、足三里点刺放血。   ⑵、解溪穴点刺放血。   ⑶、脾俞、胃俞、足三里。   ⑷、行间、太冲。

7、胃下垂:⑴、中脘、公孙。   ⑵、中脘、气海、足三里

8、急性胃肠炎:⑴、足三里放血。⑵、内关、中脘、足三里。 ⑶、曲泽、委中(放血)。

9、急性肠炎:⑴、阴陵泉、曲池。   ⑵、天枢、足三里。   ⑶、曲池、足三里

10、消化不良:⑴、中脘、公孙、足三里。   ⑵、内关、中脘、天枢、足三里(针后加灸)。

11、小儿消化不良(疳积):⑴、四缝(点刺挤出透明液体)。   ⑵、中脘、阴陵泉、足三里。   ⑶、身柱(灸)。   ⑷、背部俞穴点刺。

12、肠功能紊乱:⑴、归来、足三里。    ⑵、中脘、足三里

13、肠梗阻、肠套叠:⑴、内关、足三里。   ⑵、天枢、气海、足三里。   ⑶、支沟、大肠俞。   ⑷、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四花中、外点刺)

14、肠道蛔虫症:⑴、中脘、阴陵泉、四缝。   ⑵、人中、迎香透四白、足三里

15、胆道蛔虫症:⑴、胆囊穴。   ⑵、中脘、阳陵泉、四缝。

16、急性胰腺炎:⑴、大都、太白。   ⑵、中脘、胆俞、足三里。   ⑶、中脘、梁门。

17、急、慢性胆囊炎:⑴、中脘、胆囊穴。   ⑵、中脘、胆俞、阳陵泉。

18、急性阑尾炎:⑴、足三里、上巨虚点刺放血。   ⑵、天枢、上巨虚、内庭。   ⑶、中脘、上巨虚。   ⑷、阑尾穴。

19、慢性肝炎:⑴、胆俞、足三里、太冲。   ⑵、至阳、足三里、太冲。   ⑶、中脘、阳陵泉、行间。   ⑷、肝俞、至阳、涌泉。(天黄、明黄、其黄甚效)

20、脱肛:⑴、长强、百会、承山。    ⑵、百会、次髎、承山。

21、痔出血:⑴、委中放血特效。   ⑵、二白、承山。   ⑶、长强、承山。   ⑷、孔最、承山。

22、肛门裂:⑴、委中放血。   ⑵、长强、束骨。

23、结核性腹膜炎:⑴、天枢、关元、足三里。   ⑵、章门、水分、曲泉(针后加灸)。

24、肠结核:中脘、关元、梁丘(针后加灸)。

五、泌尿生殖系统病症:

1、遗尿:⑴、关元、三阴交、阴陵泉。   ⑵、中极、三阴交、肾俞。(下三皇甚效)

2、夜尿症:⑴、关元、中极、三阴交。   ⑵、中极、曲骨、尺泽(灸)。

3、尿崩症:⑴、关元、肾俞、三阴交。   ⑵、关元(灸)。

4、肾炎、肾盂炎:⑴、通肾、通胃、通背(董氏奇穴)。    ⑵、肾俞、后溪、太溪。

5、膀胱炎:⑴、中极、太冲、阴陵泉。   ⑵、中极、三阴交、膀胱俞。

6、阴囊炎:⑴、内踝点刺放血。   ⑵、太冲、委中。   ⑶、五里、血海、足三里。   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7、睾丸炎:⑴、内踝点刺放血。   ⑵、太冲。   ⑶、气门、中封。   ⑷、关元、大敦、太冲、三阴交。

8、睾丸结核:⑴、内踝点刺放血。   ⑵、关元、大敦、三阴交。

9、前列腺炎:⑴、关元、三阴交、太冲。   ⑵、中极、长强、三阴交。   ⑶、中极、委中。

10、遗精、阳萎、早泄:⑴、关元、三阴交。   ⑵、曲骨、后溪。(水通、水金、下三皇均甚效)。

11、尿路感染:⑴、中极、曲泉。   ⑵、次髎、三阴交。

12、乳糜尿:神阙、中极、肾俞、三阴交。

13、滴虫性阴道炎:蠡沟。

14、月经不调:⑴、关元、血海、三阴交。   ⑵、中极、足三里、三阴交。

15、经闭:⑴、中极、三阴交、血海。   ⑵、中极、三阴交、复溜。

16、痛经:⑴、十七椎、太溪。   ⑵、内庭、三阴交。   ⑶、中极、三阴交。   ⑷、气海、肾俞。

17、白带过多:⑴、关元、带脉、三阴交。   ⑵、归来、太溪。  ⑶、气海、复溜。  ⑷、阳陵泉、阴陵泉。

18、子宫下垂:⑴、百会、三阴交。  ⑵、维胞、气海、三阴交。   ⑶、子宫、维胞、三阴交。

19、功能性子宫出血:⑴、血海、三阴交、关元(灸)。   ⑵、大敦、隐白(灸)。  ⑶、阴交、关元、阴陵泉、三阴交。   ⑷、天枢(灸)。

20、子宫后屈:⑴、中极、三阴交(针后加灸)。   ⑵、大敦、照海、足三里、三阴交。

21、胎位不正:至阴(灸)。

22、引产:⑴、合谷、三阴交。   ⑵、昆仑、三阴交。   ⑶、中极、至阴。

23、死胎不下:关元、合谷、三阴交。

24、胎衣不下:肩井、中极、合谷、三阴交。

25、子痫:⑴、人中、涌泉。   ⑵、百会、内关。

26、产后宫缩痛:⑴、关元、合谷。   ⑵、阳关、十七椎、三阴交(灸)。

27、不孕症:⑴、内关、阴交(针后加灸)。   ⑵、关元、中极、足三里、三阴交(针后加灸)。

28、子宫痉挛:⑴、大敦、照海、三阴交。   ⑵、肾俞、中极、大敦。  ⑶、阳池、中极、次髎(灸)。

29、妊娠恶疽:阳池、中脘、巨阙(灸)。

六、运动系统病症:

1、关节疼痛:⑴、颈部:①、正筋、正宗(董氏奇穴)。   ②、后溪、束骨。   ③、天柱、列缺。   ④、风池国、大椎、合谷

⑵、下颌部:①、下关、合谷。   ②、翳风、颊车、合谷

⑶、胸椎部:①、昆仑。   ②、背俞压痛点、委中。   ③、夹脊刺,大椎、脊中。

⑷、腰椎部:①、人中、后溪。  ②、肾俞、腰阳关、委中。   ③、人中、大椎、十七椎。

⑸、椎部:腰阳关、八髎、秩边、昆仑。

⑹、髂部:①、绝骨。  ②、风市。  ③、秩边。

⑺、膝部:①、肩中(董氏奇穴)特效。  ②、犊鼻、阳陵泉。  ③、鹤顶,内外膝眼、足三里。   ④、阳陵透阴陵。

⑻、踝部:解溪、太溪透昆仑、丘墟透照海。

⑼、跟部:①、大陵。   ②、太溪透昆仑。   ③、仆参(灸)。

⑽、趾部:①、五虎穴(董氏奇穴)特效。  ②、八风。   ③、解溪、足临泣、太冲。

⑾、肩部:①、肾关(董氏奇穴)。   ②、足五金(董氏奇穴)。 ③、肩贞、肩髃、肩髎。    ④、肩内陵透肩外陵、肩井。   ⑤、阳陵泉。   ⑥、条口透承山。

⑿、肘部:①、曲池、尺泽、外关。   ②、曲池透少海。   ③、曲池、肘髎、阿是穴。

⒀、腕部:①、阳池、阳溪、腕骨。   ②、中泉、合谷

⒁、手指部:①、肾关(董氏奇穴)。  ②、八邪、合谷。  ③、后溪透合谷

2、急性腰扭伤:⑴、委中点刺放血特效。 ⑵、人中、委中。  ⑶、人中、后溪。  ⑷、承山。   ⑸、阿是穴。

3、腕关节扭伤:外关、液门。(侧三里、侧下三里特效)

4、踝关节扭伤:外关、小节。

5、关节扭伤:针健侧相应位,重刺,同时令患侧关节活动。

6、颈肌痉挛:⑴、正筋、正宗(董氏奇穴)。  ⑵、落枕穴。   ⑶、绝骨。  ⑷、后溪。   ⑸、风池、天柱、绝骨。

7、腓肠肌痉挛:⑴、阳陵泉、承山。   ⑵、委中、承山。   ⑶、条口透承山。(次白穴甚效)

8、肩关节周围炎(肩凝):⑴、肾关特效。  ⑵、条口透承山。   ⑶、阳陵泉。   ⑷、肩髎、极泉。

9、腰间盘脱出症:⑴、压痛点、环跳、阳陵泉。  ⑵、压痛点、坐骨、委中。  ⑶、压痛点、秩边、殷门、承山。(风市、后溪甚效)

10、后背沉重:⑴、重子、重仙(董氏奇穴)特效。   ⑵、大椎、中渚。

11、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阳溪、列缺、压痛点。

七、五官部病症:

1、急性结膜炎:⑴、耳尖(放血)。   ⑵、内迎香(放血)。   ⑶、耳后静脉放血。   ⑷、风池、太阳、睛明。(背后上焦诸俞点刺甚效)

2、麦粒肿:⑴、脊椎旁红斑放血。   ⑵、少泽(放血)。   ⑶、攒竹(放血)。   ⑷、天井、合谷

3、眼缘炎:⑴、眼缘局部点刺放血。   ⑵、睛明、攒竹、瞳子髎。

4、电光性眼炎:⑴、风池、合谷。    ⑵、攒竹、合谷。    ⑶、睛明。

5、过敏性眼炎:⑴、攒竹、太阳、曲池。   ⑵、攒竹、睛明、曲池。

6、角膜云翳:⑴、肾关、复溜。   ⑵、睛明、风池、足临泣、大小骨空。

7、翳状胬肉:⑴内迎香(放血)。   ⑵、先用针尖轻刺胬肉,再点刺其根部;太阳、少泽。

8、色盲:⑴、臂臑、光明、合谷。   ⑵、睛明、丝竹空。   ⑶、四白、瞳子髎。

9、夜盲:⑴、曲池、睛明、光明。   ⑵、攒竹、丝竹空、四白、太溪。   ⑶、睛明、承泣、肝俞、足三里

10、近视:⑴、翳明、臂臑、光明。  ⑵、睛明、球后。(公孙、水泉、三间甚效)

11、斜视:总治:⑴、肾关、复溜。  ⑵、内斜:球后、合谷。 ⑶、外斜:风池、睛明。

12、眼球震颤:⑴、球后。   ⑵、睛明。

13、上眼睑下垂:⑴公孙。   ⑵、血海。  ⑶、攒竹、鱼腰、丝竹空。  ⑷、阳辅、申脉。   ⑸、绝骨、申脉。   ⑹、陷谷(灸)。(液门、公孙甚效)

14、泪囊炎:⑴、风池交叉针刺。   ⑵、睛明、太阳。

15、视神经萎缩:⑴、风池、光明、球后。   ⑵、睛明、太阳、球后。

16、球后视神经炎:⑴、风池、承泣、合谷。   ⑵、睛明、太阳、光明。   ⑶、睛明、球后、外关。

17、青光眼:⑴、肾关、复溜、中渚。   ⑵、风池、太阳、印堂、合谷

18、眼底出血:天柱、风池、合谷(针后加灸)。

19、扁桃腺炎:⑴、耳后静脉放血。   ⑵耳尖(放血)。   ⑶、少商(放血)。  ⑷、少商、鱼际。

20、咽喉炎:⑴、耳后静脉放血。   ⑵、天柱。   ⑶、少商、耳尖(放血)、太溪。  ⑷、少商、商阳。   ⑸、合谷、鱼际、门庭。(鱼际、液门甚效)。

21、鼻炎:⑴、迎香、足三里。   ⑵、合谷、手三里、迎香。   ⑶、上星、印堂、迎香、合谷。   ⑷、驷马(董氏奇穴)特效。

22、副鼻窦炎:⑴、驷马(董氏奇穴)特效。   ⑵、风池、迎香、合谷

23、鼻息肉:⑴、驷马(董氏奇穴)特效。    ⑵、迎香、合谷、息肉根部。

24、急性中耳炎:⑴、翳风、合谷。   ⑵、风池、听会、外关。

25、耳鸣:⑴、束骨、后溪。   ⑵、听宫、翳风、外关。   ⑶、耳门、翳风、太溪。

26、耳聋:⑴、听宫、翳风、侠溪。   ⑵、听宫、翳风、外关。  ⑶、耳门透听会、翳风、中渚。

27、耳源性眩晕(美尼尔氏证):⑴、肾关、三阴交、曲池。   ⑵、百会、内关、太冲。⑶、风池、翳风、太冲、内关。

28、牙痛:⑴、内庭、合谷。   ⑵、昆仑。   ⑶、上牙痛:太阳、下关。   下牙痛:颊车、内庭。

29、牙龈炎:肾俞、太溪、局部齿缝放血。

30、齿龈出血:曲池(灸)。

31、嗅觉麻痹:⑴、听会、迎香。   ⑵、通天、迎香、合谷。   ⑶、内迎香(放血)。

八、皮肤病及浅表感染:

1、荨麻疹:⑴、曲池、耳后静脉放血。    ⑵、曲池、血海、三阴交。   ⑶、风市、内庭、合谷

2、带状疱疹:⑴、肝俞、曲池。   ⑵、大椎。   ⑶、由疱疹前端迎头刺主椎旁。

3、湿疹:⑴、大椎、曲池、三阴交。   ⑵、肩髃(灸)。  ⑶、局部点刺放血后拔火罐。

4、神经性皮炎,牛皮癣:⑴、驷马穴特效。   ⑵、曲池、血海、三阴交、局部皮损处点刺放血。  ⑶、通里、局部皮损处点刺放血。   ⑷、梅花针强刺背部俞穴,加重刺局部皮损处。

5、皮肤溃疡:⑴、溃疡面点刺出血。   ⑵、小腿溃疡用上方加刺血海。

6、脚癣:⑴、外踝尖点刺放血。   ⑵、太溪、八风。

7、手、足鸡眼:⑴、热水洗汤患肢后,局部常规消毒,用粗针直刺鸡眼中心,挤出鲜血少许。   ⑵、把大枣捣成泥状,敷于患部,用艾炷或艾卷灸半小时,每日一次。

8、疣赘(刺瘊):用毫针刺入疣赘之中心基底,挤出鲜血少许,再刺疣赘根底两侧二、三针,隔日一次,两三次即愈。如是多发性疣赘,只刺一两较大的,小的随之脱落。

9、酒皶鼻:⑴、脾俞、胃俞点刺放血。   ⑵、迎香、印堂、局部点刺出血。   ⑶、素髎,局部点刺出血。

10、结节性红斑:⑴、血海、阴陵泉透阳陵泉。   ⑵、足三里,绝骨透三阴交。

11、丹毒、蜂窝织炎:⑴、灵台、委中、局部点刺出血。   ⑵、身柱、委中、局部点刺出血。

12、多发性毛囊炎:⑴、后背部红斑点挑刺,挤出少许。   ⑵、耳背静脉用三棱针放血一两滴。   ⑶、风池、大椎、曲池。

13、淋巴管炎:由红线前端向肢体末端迎头排刺,并挤出鲜血少许。

14、淋巴腺炎:⑴、灵台、委中。   ⑵、颈部加翳风、列缺。   ⑶、腋下如肩井、曲泽。   ⑷、鼠蹊加血海、太冲。

15、急性乳腺炎:⑴、背部患侧乳头相对处寻找红斑点,用三棱针挑刺放血。   ⑵、肩井、内关、后溪。

16、手指化脓性炎症:⑴、肩胛部中央寻出黑色毛孔、用三棱针挑刺出血。   ⑵、灵台、外关、合谷透后溪。

九、传染性病症:

1、流行性感冒:⑴、风热:大椎、合谷。  ⑵、风寒:大椎、列缺。   ⑶、大椎、曲池、合谷。   ⑷、风池、曲池、少商(放血)。

2、百日咳:⑴、尺泽、合谷。   ⑵、喘息、丰隆。   ⑶、天突、膻中。   ⑷、身柱、风门(灸)。    ⑸、鱼际、肺俞。

3、预防麻疹:大椎、内关(隔二日针一次,连续三次)。

4、流行性腮腺炎:⑴、少商、颊车。   ⑵、翳风、颊车、合谷。   ⑶、耳尖(灸)。

5、预防腮腺炎:合谷。(隔二日针一次,连续三次。)

6、细菌性痢疫:⑴、阴陵泉与三阴交之间压痛点。   ⑵、曲池、足三里。   ⑶、天枢、关元。

7、疟疾:⑴、大椎、间使。  ⑵、陶道、液门。  ⑶、大椎、热多泻间使。寒多补复溜。

8、破伤风:⑴、人中、地仓、阳陵泉、涌泉。   ⑵、人中、大椎、阳陵泉、曲池。  ⑶、人中、阳陵泉、合谷、太冲。

9、白喉:合谷(针后加灸)。(先在少商、商阳点刺甚效)

十、其它病症:

1、颈淋巴腺结核:⑴、肘尖、绝骨(灸)。   ⑵、委中下一寸跟平(灸)。   ⑶、腺体内局部火针。(承扶、秩边甚效)

2、甲状腺肿:⑴、驷马。  ⑵、翳风、极泉、尺泽。   ⑶、腺体左右对刺、每刺两针。

3、乳汁不足:⑴、膻中、液门。   ⑵、膻中、外关、少泽。   ⑶、肩井、乳根、少泽。

4、退乳:⑴、肩井、足临泣。   ⑵、光明、足临泣。

5、乳胀、乳痛:⑴、内关。   ⑵、梁丘。

6、良性肿瘤(体表浅部):⑴、在肿瘤所属经络之俞穴点刺。   ⑵、在肿瘤所属经络之井穴点刺。   ⑶、肿瘤处围刺三五针,针尖均刺入瘤体中心,对肌瘤、纤维瘤、腺瘤、腱鞘囊等效果较好。

7、糖尿病:⑴、阴陵泉、复溜。   ⑵、中脘、阳池。  ⑶、肾俞、三阴交。

8、疝气痛:关元、气门、太冲。(内踝点刺甚效)

9、煤气中毒:素髎、人中、合谷

10、锑中毒:预防:合谷足三里。     治疗:内关、中脘、足三里

11、苯中毒:翳风、太阳、颊车、地仓、合谷足三里

12、电击急救:人中、内关、中冲。

13、溺水急救:⑴、会阴。   ⑵、人中、太冲透涌泉。

14、中暑:⑴、十宣。   ⑵、人中、百会、神门。   ⑶、内关、中冲。

15、热痉挛:⑴、合谷、太冲。   ⑵、曲池、合谷、阳陵泉、承山。

急症针灸疗法

一、常见之急证之特效针法:

在一般虚脱昏厥(休克)的场合,不需用针,仅以手指,直接猛力捏按人中即可见效,严重者则必须灸百会或针涌泉,轻者四肢逆冷,重则不省人事,不论轻重均伴之冷汗、血压降低,灸百会可使血压回升,达到温经扶阳,调和气血的作用。又针涌泉亦能使血压回升,发挥急救效果,前贤谓:“百会、人中、涌泉,是三才,最合急救之用。”

心脏病:往往突然发作,可在双侧足三里施予泻针或点刺,可收镇静效果,若伴有心动过速可加针内关、神门;内关、神门常配合应用于镇静及强心。若有呼吸困难者,可加合谷

狭心证急性发作:取穴以足三里泻针或点刺为主,本病在平日针内关、间使、足三里等,可收治本效果。

急性脑溢血:中医称为中风,中风有实闭与虚脱之分。实闭宜泻血,可取十井或十宣点刺出血以引血下行,然后取合谷足三里、太冲等穴用泻针,并加灸关元、气海、涌泉等。若为虚脱症,不必泻血,可针人中、灸百会、涌泉,或更辅以合谷、内关、三里针刺,用补法。施治之际,可苏合香丸或牛黄丸内服为辅,不能吞咽者用鼻饲法灌下。

各种急性出血:本经之郄穴颇有急效,“郄穴”为气血聚集之处,收敛、止血、止痛之效用极佳,可随证选用施治。若牵涉多经出血症状,加取三阴交可立刻缓和或中止。

气喘(支气管喘息)急性发作:一般多取天突穴强刺激,镇喘作用极强,但针刺不能过深,也不宜向左右刺,以防刺伤肺尖及锁骨下动脉,针刺宜直刺1~2分后,向下方沿胸骨与气管之间刺入0.5~1.5寸。个人临床多采用膻中及丰隆,针刺时采用卧针,向下沿皮直刺0.5~1寸,有针感向脐部放射较佳,如无此针感可用提插法取气。丰隆为胃络,系制痰之枢纽,当气喘发作时,当会有大量痰液涌现,以泻法针丰隆可除痰,帮助症状之解除。

急性阑尾炎:取穴以双侧足三里及阑尾穴为主,手法必须重泻,针感越强越好,如能放射到肢体远端并感觉肢体极度酸胀沉重效果尤佳,留针亦宜长久,恢复期才能缩短,也可加合谷、天枢、内关、曲池等穴为辅,治疗恶心呕吐、腹泻、发烧等伴发症,并加强整体治疗效果。个人临床亦有用四花中、外穴点刺治疗收效。

急性胆囊炎发作:右上腹剧烈绞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可于阳陵泉、阳辅、丘墟泻针,补三阴交,或于右侧四花外穴(丰隆至阳陵泉间之青脉)点刺放出黑血,可立刻减轻疼痛,然后再如上取穴施针。

急性传染性肝炎:可针董氏奇穴左手肝门穴,并配取双侧明黄穴,可立刻减轻肝区疼痛,如伴有腹泻及下腹胀,再加针肠门,十四经之针灸取穴,则以肝俞、胆俞、脾俞、三里、内关、内庭等穴每日输取二穴,对于肝功能之恢复,黄疸之消退及肝肿之回缩,均较快速。如能辅以中药治疗,效果更佳。

急性肠胃炎:临床常见暴发症,以呕吐腹泻为主症,多为饮食不慎引起,针治以中脘、足三里为主穴,辅以天枢、关元。留针时间宜长,并需频捻针运气,个人尝以中脘针后加拔火罐,另针双足三里为辅,仅三穴即治疗此疾。又常用四花中、外点刺治疗,效果较前优。

食物中毒性肠胃炎:多发于夏秋季,因饮食不慎所致,治法以中脘、足三里、天枢等穴强刺激为主,伴有呕吐严重者加针内关,腓肠肌抽痛加承山,血压过低宜灸或隔盐灸神阙,失水严重者,可频频给饮盐开水补充水分,并可在委中、尺泽点刺出血,效果尤为显著。

急性菌痢:一般取穴仍以中脘、足三里为主,个人则喜以曲池、上巨虚为主,二者分为大肠经合穴、下合穴,古言“逆气而泄取之合”“治腑以合”,如发热重,加合谷;恶心呕吐,加内关;大便次数多或腹痛里急后重较甚,加天枢或太冲,各穴均采用强刺激并久留针,效果显著。若仅为普通下痢,只需在双合谷施泻针即可。

尿潴留(尿闭、排尿困难):为多种疾病之伴发症,可取中极及双侧阴陵泉,用强刺激手法,使酸痛向远处放散,加针关元、足三里更佳,杂病穴法歌言:“小便不通阴陵泉,三里泻下溲如注”,又中极为膀胱募穴,关元为小肠募穴,合用效果极佳。

脑震荡:病人多有昏迷史,醒后伴发剧烈头痛头昏及呕吐,可针董氏奇穴正筋、正宗强刺激即可,或加配风府、大椎为辅亦可。

感冒突发:常有各种不适症状,或伴有发高烧,可于三商点刺,并加针诸阳之会“大椎”以泻热,针后大部分症状及体温,可迅速消失及下降,病严重可加泻合谷、曲池。

麻疹小儿急性病症:以合谷、少商为主针,未出透可采强刺激速出针,促其出透。已出后而有发烧咳嗽烦躁等不适症状,上述穴位采轻刺激为佳。不论未出透或已出后,酌加风池配针,效果更佳。

皮肤过敏瘙痒:常规采用曲池、血海、三阴交(均泻并宜留针),委中(点刺为佳)等穴,个人临床则视轻重处理,轻者先在耳背静脉点刺,重者先在背后五岭穴点刺,然后不论轻重都在驷马穴针刺,效果极佳。

急性腰痛:可于委中点刺出血,可即刻舒畅或痊愈,若点刺后尚觉不适,可加针后溪,行动气针法令患部活动。亦有不点刺,仅针后溪或正筋、正宗而治愈。

落枕:常规采用悬钟(又名绝骨)穴,可立刻见效;个人则针重子或后溪,另有针内关。

脚腕扭伤:取奇穴“小节”施针,脚腕伤取“五虎四穴”,均仅取一穴。

手指及脚趾扭伤:仅针五虎穴即可。

膝关节扭伤:宜先在膏肓穴点刺出血为佳,然后针“肩中”或内关。

肩关节扭伤:宜针阳陵泉及肾关,并视所伤痛部之经络为何,再加该经之原穴或俞穴以为牵引尤佳。

手腕关节扭伤:以阳陵泉为主(筋会阳陵泉,关节扭伤均可以阳陵泉治之),而视受伤部位而加针对侧之阿是穴,效果更佳。

肋间神经痛:可针阳陵泉或支沟,往往一针即立刻见效而疼痛大减。

急性胃痛:临床仅针梁丘及足三里即见效(加中脘更佳)。对于急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病所引起之上腹部疼痛,止痛作用显著。如有呕吐伴随宜加内关。急性腹痛之取穴,一般亦以中脘、足三里、梁丘为主,腹泻加天枢,呕吐加内关。不论胃痛、腹痛,于四花中、外点刺均可迅速止痛并消除症状。

头痛:据“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原则,循经络于脚部之穴位施针,如:偏头痛取侠溪(或风市),前头痛取公孙(或肾关),太阳穴头痛针陷谷(或内关),后头痛、颠顶痛取束骨,均能立刻见效。头痛不能视物,可于后溪施泻针而见效。

急性结膜炎:常规均采用眼部穴位及合谷等,个人临床则于耳背及背俞(肝俞、心俞为主)点刺,可收捷效,如于足三里点刺亦佳。

急性扁桃腺炎:一般以合谷为主穴,并于少商、商阳点刺。亦有单针天柱穴。

牙痛:以合谷为主穴,左痛针右,右痛针左为佳。若有龋空可加针解溪穴,效果均极显著。若依经络分类,上牙痛加取足三里、内庭更佳。下牙痛仅针合谷即可。

醉酒:可于素髎穴泻针(强捻速出)以疏导头部郁血及脾胃上冲之热。亦可针董氏奇穴耳环穴。

失眠症:在慢性场合辄以神门、三阴交、合谷等穴为主针,若为急性失眠,治疗宜在晚间或睡前进行,可取印堂、神门、行间三穴并用。亦有以大钟、申脉进行治疗,手法均为轻捻,留针以不超过10分钟为主。

二、急性腹部病症反应点:

由于各脏腑均有经络循行体表,各脏腑有病即能反应于某些穴位上,其相应点多为俞募原郄等穴,尤其是位于四肢之郄穴更有助于诊断及辩证,常见之四肢反应点如下:

1、郄穴反应点:

⑴、地机:脾郄————常能反应胰腺炎。

⑵、梁丘:胃郄————常能反应胃痉挛、胃扩张、溃疡病穿孔。

⑶、温溜:大肠郄————常能反应肠梗阻、肠穿孔。

⑷、养老:小肠郄————常能反应阑尾炎、肠穿孔。

⑸、中都:肝郄————常能反应胆石病及肝脏疾病。

⑹、外丘:胆郄————常能反应胆石病及胆囊炎。

2、其它反应点:

⑴、阑尾穴:足三里下1~1.5寸————能反应阑尾炎。

⑵、胆囊炎:阳陵泉下1~1.5寸————能反应胆囊炎及胆石病。

⑶、溃疡穿孔反应点:足三里下1寸————能反应溃疡病穿孔。

⑷、胰腺反应点:足三里下1~1.5寸————能反应胰腺炎。

杨师常用十四经穴提要

杨师尤其在穴道之应用别出心裁,例如:束骨治颠顶痛、颈项强硬,内关治膝痛,曲池治头晕,液门消除疲劳治眼皮沉重、大腿酸痛。

杨师常用十四经穴位(俞募郄会原络等特定穴,常精简配用,效果极佳)大约十二个左右,这些称为“特级穴道”,其它次常用者为“一级穴道”,再其次为“二级穴道”,倘能灵活运用特级穴道,面对一般临床即很余裕,若再配常用之董氏奇穴,则疗效必当较一般针灸医师为高。治疗原则对于痛症除少数例外均采用健侧为主(例外者特别注明),若两侧均痛或头面躯干中央疼痛,则双侧均取,若内脏病证亦以双侧皆取为原则,针法以运气针法为主。

注:

表示患侧,

表示健侧,

表示双侧,

表示点刺 

 表示灸。

一、十二特级穴道(十二大穴道,疗效显著,用途广泛)

1、风市(足少阳胆经):在膝上七寸,外侧两筋间。

主治——⑴、为镇定要穴。

⑵、侧面各种疼痛特效

。如偏头痛、肩背痛、肋骨痛、下肢风湿、坐骨神经痛。

⑶、中风

⑷、骨刺

⑸、解晕针、滞针

⑹、耳鸣。

⑺、下肢皮肤病。

2、束骨(足太阳膀胱经之俞穴):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后陷者中。

主治——特效:⑴、后头痛

。 ⑵、颈痛、颈硬

。 ⑶、头顶痛

次效:⑴、背、腰痛

注:对人体后侧之病痛皆有疗效。

3、公孙(足太阴脾经):在足大指本节后1寸。

主治——总治前身各病。

⑴、前头痛。

⑵、眉骨鼻骨酸痛。

⑶、脾胃胸腹各种病(胃下垂特效)

⑷、高血压

⑸、手麻

⑹、补脾兼补肾要穴。

4、委中(足太阳膀胱经,合穴):在腘中央约纹中动脉。

主治——特效:⑴、腰部扭伤

⑵、脚跟痛

⑶、脚踝痛

⑷、痔疮

⑸、气喘(配尺泽)

⑹、腰背各种疔疮癣痛

⑺、其他恶性毒病(如性病)

⑻、严重之后头及颈项痛

点。

⑼、脑震荡。

⑽、坐骨神经痛

(放血后配后溪腕骨)。

⑾、霍乱(配尺泽)

。(胃肠炎

)。

⑿、妇人静脉瘤,于委中放血后,针内关、太渊。

5、后溪(手太阳小肠经之俞穴):在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

主治——特效:⑴、腰、腰椎痛

⑵、颈项不能回顾

⑶、坐骨神经痛

(配束骨

)。

⑷、肩痛

⑸、背痛

⑹、腿弯痛

⑺、惊厥。

⑻、透劳宫治颜面神经震颤。

⑼、治癫。

6、内关(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在手掌后(大陵)上2寸,两筋间。

主治——特效:⑴、心脏各种病变

⑵、胸闷、胸痛

⑶、膝痛

⑷、中指麻木

⑸、易落枕

⑹、大腿内侧痛

⑺、定喘

⑻、胃病

⑼、盗汗

⑽、过敏性反应。

⑾、癔病性失音。

⑿、呃逆。

⒀、恶阻。

⒁、腰扭伤。

⒂、腹痛。

⒃、晕车。

7、梁丘(足阳明胃经之郄穴):在膝上2寸,阴市下1寸两筋间。

主治——特效:⑴、胃痛、胃溃疡、胃出血及各种肠胃病。

⑵、腹痛

⑶、乳痛

⑷、缺盆痛

⑸、伤科新病。

8、尺泽(手太阴肺经之合穴):在肘窝纹之外侧,摸之有一大筋,筋外侧之凹陷。

主治——特效:点刺(治同侧病变)。

⑴、气喘(配委中)。

⑵、胸闷胸痛。

⑶、肩臂不举、肩臂痛。

⑷、霍乱(配委中)。

⑸、手腕痛。

针刺:⑴、半身不遂

。                    ⑵、尿意频数。

⑶、任何关节屈伸不利

。               ⑷、咳嗽

9、曲池(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屈肘横纹头。

主治:⑴、头晕。                            ⑵、高血压、血压低。

⑶、清利头目(如青春痘、结膜炎、鼻塞

)。

⑷、为皮肤病之要穴

⑸、急性菌痢。

⑹、鼻病

⑺、肘痛

⑻、麦粒肿

10、三阴交(足太阴脾经):在两踝上(阴踝)3寸。

主治:⑴、妇科病要穴——催经难产。          ⑵、肾脏病要穴(配阴陵泉)。

⑶、糖尿病(配阴陵泉)。

⑷、肾亏要穴(治阳萎)。

⑸、小腹胀(配足三里、内庭)。

⑹、失眠(配神门)。

⑺、腰椎痛、脖子痛。

⑻、疝气(配大敦)。

11、太冲(足厥阴肝经):在行间后寸半。

主治:治疗肝经各种实证之要穴。         ⑴、血压高。

⑵、胃酸过多。

⑶、肝气不和之胃痛。

⑷、鼻衄。

⑸、神经衰弱、夜中多梦。

⑹、配合谷治手脚痛。

⑺、开四关(配合谷)为镇定要穴,治中风、震颤、癫痫。

⑻、疝气(配大敦)。

⑼、咽痛要穴。

⑽、结膜炎。

⑾、膝痛、膝肿、行步艰难。

⑿、颜面神经麻痹。

⒀、厥阴头痛。

⒁、开四关亦为治鼻病要穴。

12、涌泉(足少阴肾经井木穴):足掌心陷中,足底前1/3处。

主治:⑴、急救第一要穴(厥逆要穴)。         ⑵、半身不遂,腿屈不灵。

⑶、不语症。

⑷、鼻衄。

⑸、血尿。

⑹、紫癜。

⑺、通乳。

⑻、尿潴留。

⑼、婴儿不啼。

⑽、抽筋、震颤。

⑾、脑外伤后遗症。

⑿、昏睡不醒。

⒀、头顶痛。

⒁、黄疸。

⒂、疝气。

⒃、消渴。

⒄、蛋白尿。

⒅、癫痫。

二、一级穴道:

1、液门(手少阳三焦经荥穴):在小指四指之间合缝处陷中。

主治——特效:⑴、消除疲劳

。              ⑵、眼皮沉重

⑶、大腿疼痛

⑷、喉痛

(配鱼际)。

⑸、上中焦壅热,所致头面各种病皆有效。

⑹、颈部扭伤(落枕)

⑺、偏瘫患肢肿胀

2、条口(足阳明胃经):在足三里下5寸(下廉上1寸)。

主治——特效:⑴、肩痛、肩背不举(五十肩)

⑵、肘痛

⑶、食指痛

⑷、腰扭伤。

⑸、转筋。

⑹、筋急口噤。

3、阴陵泉(足太阴脾经之合穴):在膝下内辅骨下陷中。

主治:⑴、前头痛、眉棱骨痛、鼻骨痛。

⑵、急慢性腹泻(配曲池)。

⑶、糖尿病(配三阴交)。

⑷、肾脏病变、肾性水肿、蛋白尿(配复溜)。

⑸、胃酸过多、反胃(配肾关)。

⑹、小便不通(配足三里)。

4、足三里(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在膝眼下3寸,胻骨外廉。

主治:⑴、肠胃病之要穴:①、胃溃疡

。  ②、急性肠胃炎

。  ③、食欲不振

。④、呕吐吞酸、消化不良

、腹泻

⑵、肥厚性鼻炎

(配迎香)。

⑶、抽筋、转筋

⑷、点刺:治心脏麻痹、久年胃病、胸闷。⑸⑹

5、合谷(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拇指与食指叉骨间陷中。

主治:⑴、齿痛(配足三里、治上下齿痛)

⑵、鼻炎

⑶、肘痛

⑷、止喘(配内关)

⑸、疔痈(配曲池)

⑹、面目各病(配曲池)。

⑺、急性扁桃腺炎、针合谷、配少商。

⑻、配太冲开四关为镇定要穴。

6、髀关(足阳明胃经):在伏兔上6寸,略斜。

主治:⑴、大腿痛

(特效)。

⑵、肩背痛

(特效)。

⑶、妇科病

7、陷谷(足阳明胃经之俞穴):在次趾外,本节后,去内庭1寸。

主治:⑴、偏头痛

。(太阳穴之偏头痛)。              ⑵、腹泻。

⑶、腹胀(内庭

、三里

、三阴交

)。            ⑷、鼻塞。

8、内庭(足阳明胃经之荥穴):在次趾中趾之间,脚叉缝尽处之凹陷中。

主治:⑴、经痛。                    ⑵、月经困难

⑶、难产(孕妇禁针)

⑷、风疹块

⑸、牙痛(上)。

⑹、腹胀。

⑺、睑肿。

9、伏兔(足阳明胃经):在膝上6寸,针灸大成曰:此穴为脉络之会也。

主治:为调整心脏及血液病变之要穴

⑴、心跳、心脏病。

⑵、四肢痛。

⑶、下肢浮肿。

⑷、类风关。

10、承山(足太阳膀胱经):在委中下8寸,腨肉之间。

主治:⑴、腰背疼痛

(有特效)。       ⑵、痔漏

:先委中放血,再孔最配承山。

⑶、跌打损伤:先刺承山,再刺对侧痛点。

⑷、抽筋、转筋

⑸、经痛

⑹、下肢发凉

⑺、习惯性便秘

⑻、落枕

11、昆仑(足太阳膀胱经):在足外踝后5分,跟骨上陷中。

主治:⑴、脊椎痛

(特效)。         ⑵、五更泄

漏。

⑶、脚外踝肿痛

。               ⑷、坐骨神经痛

12、申脉(足太阳膀胱经):踝骨直下黑白肉际。

主治:⑴、脚跟痛

。                ⑵、坐骨神经痛

⑶、头晕头痛(配金门)。            ⑷、痫症(后溪)。

13、复溜(足少阴肾经之经穴):太溪上2寸。

主治:⑴、肾亏各病皆可治疗。         ⑵、腰痛

(后溪配复溜)。

⑶、手麻

⑷、眼科各病之要穴。

⑸、利水治水肿及寒饮。

⑹、骨刺必要。

⑺、多汗(配合谷、后溪)。

⑻、急救回阳。

14、中渚(手少阳三焦经之俞穴):在无名指与小指之本节后间陷中。

主治:⑴、起坐性膝痛

⑵、上肢疼痛、颈背肩项痛(肩关节周围炎

)。

⑶、类风湿关节炎(配液门)。

15、阳池(手少阳三焦经之原穴

):腕背横纹中。

主治:⑴、糖尿病。    ⑵、睾丸炎。     ⑶、外踝扭伤。

16、支沟(手少阳三焦经之经穴):在阳池后3寸,两筋间陷中。

主治:⑴、胸脘痞闷

。                   ⑵、肋骨神经痛

⑶、前臂痛

⑷、便秘(良效)

⑸、坐骨神经痛(少阳经)

⑹、胆固醇偏高。

17、阳陵泉(足少阳胆经之合穴):在膝下1寸外尖骨前之凹陷处。

主治:⑴、内脏出血

。        ⑵、阳陵泉为筋之会,对各关节屈伸不利有良效。

⑶、上肢痛。

⑷、偏头痛。

⑸、三叉神经痛

⑹、手腕痛。

⑺、胁痛(有特效)

⑻、胃溃疡要穴。

⑼、胆囊病变要穴。

18、悬钟(又名绝骨)(足少阳胆经):在外踝骨上3寸,为髓之会。

主治:⑴、髋骨痛(特效)

。               ⑵、落枕

⑶、小儿麻痹

⑷、各种髓病。

⑸、脚踝扭伤

19、侠溪(足少阳胆经之荥穴):在足小趾次趾歧骨间,本节前陷中。

主治:⑴、头晕、目眩(配曲池)。              ⑵、少阳经引针。

20、大敦(足厥阴肝经之井穴):拇指爪甲根外侧一分许。

主治:⑴、阳萎。                            ⑵、疝气。

⑶、崩漏

⑷、狂症

(配少商)。

⑸、镇定。

⑹、急救。

21、中极、关元(任脉):中极在肚脐下4寸,关元在肚脐下3寸。

主治:⑴、肾亏各病、阳萎(用针)、早泄(用灸)。

⑵、膀胱炎、淋病、尿道炎(泌尿系之病变)。

⑶、妇女月经不调。

⑷、小便不禁、不通。

⑸、脱症急救。

22、气海(任脉):主调气。在肚脐下1.5寸。

主治:⑴、肾亏各病。                       ⑵、妇女月经不调。

⑶、五淋。

⑷、白带要穴。

⑸、各种气病。

⑹、闪腰岔气。

23、中脘(任脉):府会中脘——在肚脐上4寸。

主治:⑴、前头痛。                         ⑵、整体治疗之要穴。

⑶、胃肠炎。

⑷、妊娠呕吐(初期可刺,以后不可,孕妇禁针)。

⑸、糖尿病,配阴陵泉。

⑹、呕吐特效。

24、膻中(任脉):气会膻中——在两胸之间。

主治:⑴、气喘。        ⑵、一切气病(如矢气)。       ⑶、通乳。

25、承浆(任脉):下唇之凹陷中。

主治:⑴、颈项强直。

⑵、男女疝气、女子癥瘕。

⑶、闭经。

⑷、糖尿病。

⑸、齿痛。

26、大椎(督脉):六腑之会——在第一椎上之凹陷中。

主治:⑴、一切热病(如扁桃腺炎)不留针。

⑵、寄生虫病。

⑶、疟疾。

⑷、温阳(阳虚各病)。

⑸、气喘(丰隆)。

27、水沟(人中也)(督脉):上唇沟(上1/3处)。

主治:⑴、急救(人事不省、急疾、晕针)。         ⑵、脊痛(腰椎痛)配昆仑。

⑶、脸面浮肿。

⑷、口臭(配大陵)。

⑸、腰痛(配后溪)。

⑹、镇定。

⑺、骨刺。

28、百会(督脉):头顶之中心,两耳连线之正中央。

主治:⑴、脑充血、血压高

⑵、头风、头痛

⑶、内脏下垂(

)。

⑷、脑贫血(

)。

⑸、中风、半身不遂(针)。

29、风府(督脉):入发际1寸,枕骨下缘,两侧方肌凹陷中。

主治:⑴、癫狂。          ⑵、呕吐

。       ⑶、脚痛。

30、鱼际(手太阴肺经之荥穴):在大指本节后内侧赤白肉际散纹中。

主治:⑴、胃痛

。                       ⑵、喉痛

(配液门)——有特效。

⑶、大便不正常

⑷、手掌痛

⑸、气管炎。

⑹、肺炎。

⑺、定喘要穴。

31、外关(手少阳三焦经络穴):阳池上2寸,桡尺两骨间。

主治:⑴、外感头痛。       ⑵、少阳坐骨神经痛。        ⑶、腹痛。

⑷、颞颔关节紊乱。

⑸、中指麻木。

⑹、下胎衣。

⑺、配临泣总治少阳痛。

⑻、纲球肘。

⑼、透大陵治失眠。

三、二级穴:

1、孔最(手太阴肺经之郄穴):尺泽下3寸。

主治:⑴、痔出血(

)(于委中放血后,配孔最、承山)。

⑵、肺经急性病。

⑶、尿血配命门。

2、列缺(手太阴肺经之络穴):去腕上1.5寸,以两手交叉,当食指末陷中。

主治:⑴、全头痛(若用所有之穴,而头痛不止时,再用至阴穴)。

⑵、小便艰难。            ⑶、阴中痛。            ⑷、点刺治胸部打伤瘀血。

3、少商(肺经之井穴):大指内侧去爪甲韭叶。

主治:⑴、急救(中风、昏厥、心脏麻痹等之急性发作者,取十二个手指尖之井穴放血。

⑵、喉痛、扁桃腺炎

⑶、鼻衄。

⑷、退热

病。

⑸、狂症(配大敦)。

⑹、降血压

4、商阳(手阳明大肠经):次指内侧。

主治:⑴、喉痛。                ⑵、急救。               ⑶、退热。

5、手三里(手阳明大肠经):曲池下3寸,按之肉起,锐肉之端。

主治:⑴、肩背痛

。           ⑵、耳痛(配太溪)。            ⑶、疔痈瘰疬。

⑷、鼻炎:有效配穴:①、驷马配迎香(奇穴)。  ②、迎香配足三里。  ③、曲池配手三里。   ④、合谷配迎香。

6、迎香(手阳明大肠经)鼻翼旁开五分。

主治:⑴、鼻炎(引针)。     ⑵、面上似有虫行。      ⑶、青春痘。

7、丰隆(足阳明胃经之络穴):条口旁开1寸。

主治:⑴、痰病必取。    ⑵、高血压

。      ⑶、急性肠胃炎

8、神门(手少阴心经):在掌后锐骨之端陷中,阴郄下5分。

主治:⑴、失眠、神经衰弱(配三阴交)。

⑵、癫狂(但风府更有效)。                ⑶、镇定(手抖良效)。

9、三间(手阳明大肠经之木穴):食指本节后内侧陷中。

主治:⑴、牙痛。  ⑵、恶阻。   ⑶、肚子痛。  ⑷、膝痛。   ⑸、心口痛。

针灸治症效方选要

1、失眠新穴——根中:足底根部中央,与踝骨成一直角处取之。直刺2分深,不留针,在临睡前2~3小时针之,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症皆有效。

2、治疗呕吐之新穴位:位于手掌面,在腕横纹正中直下0.5寸处(即大陵直下5分)。用1~1.5寸毫针,呈15~30度角向中指端进针,透向手针疗法穴位“胃肠点”,大幅度捻转强刺激,留针10分钟左右,小儿可不留针,呕吐轻者刺一侧,重者双侧同取,一般针一次即可。

3、取承浆穴点刺放血,治疗热性呕吐症,选用长三棱针一支,点刺穴位,刺后双手挤捏穴位,令其出血。

4、用脚针治疗夜尿症,效果惊人,脚穴位置:在双脚小趾底部最下边一个趾纹正中。用5分毫针捻转刺入穴位,当针尖接触到骨面时,针的旋转角度加大,待病人出现剧烈疼痛,儿童感到下腹部发胀、发热时为止。留针30分钟,中间行一次针,每日或隔日针治一次。一般一次即可治愈。

5、针刺三阴交治疗遗精症:在病人睡觉前半小时左右针刺左侧三阴交穴,留针15~20分钟,补10~20次(即向右捻转10~20次)。凡经治的病人,皆于第一次针刺后当晚即俞。

6、临床上以毫针浅刺患侧行间穴,使其微出血,不留针,每隔3~7天针一次,治疗小儿疝气,疗效甚好。七岁以下的小儿疝气一般3~7次即可痊愈。

7、针刺攒竹穴治疗急性腰背痛:用5分或1寸毫针,直刺1~2分深,或针尖向百会方向斜刺,进针到一定深度后,当出现针感时,反复提插,直至患者流泪,再留针20~30分钟。留针时让患者活动腰背,再依其疼痛情况,每10分钟提插1~2分钟,每日一次,六次为一疗程。

8、独取鱼腰穴(在眼眉中间处),沿皮向眉梢横刺透丝竹空,施以重刺激后,治疗产后血晕,效果显著。

9、临床上取中枢穴治疗胃脘痛,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成人直刺5~8分,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留针5~10分钟。

10、治疝良穴:该穴位于内踝前下方,照海穴前5分处,患左取右,患右取左,针刺3~5分,留针5分钟。

11、临床针刺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后溪穴直刺1~2寸深,用泻法。进针后,加强刺激,随即嘱患者作腰部旋转活动,待患者腰部活动自如时出针。

12、以针挑耳尖为主治疗急性结膜炎:取穴以耳尖穴挑点为主(将耳向前折,挑耳尖之上方,挑破后挤出一些血来。配上睑针挑点三处:上睑一,在上睑中部,正对瞳孔,距眼睑0.5公分;上睑二,距上睑一内侧约1公分处;上睑三,距上睑一外侧约1公分处。操作时,如两侧眼疼,第一次取耳尖(双),配上睑一(双),第二次取耳尖(双),配上睑二(双)。上眼睑局部各针挑点交换使用,每天一次。

13、耳灵穴:在耳后完骨后下方,即风池穴前上方5分处。

14、针迎香(双穴)、水沟为主,配合合谷(双穴),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有效。手法按常规操作。一般进针后10分钟左右出血即可停止。

15、针刺昆仑治疗牙痛:让患者侧卧,患侧在上,进针昆仑穴时针尖对内踝前缘,刺入3~5分深,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一次,手法是虚补实泻。

16、针刺耳部新穴“垂面”治疗牙痛:该穴位于耳垂内侧,屏间切迹下,耳垂与面部结合线正中处。取患侧穴位,消毒后,以1寸毫针直刺0.5~1寸深,得气后强刺激3~5分钟,留针20~60分钟,一日一次。

17、针刺液门穴治疗咽喉痛:操作时采用强刺激手法,留针1小时,中间捻针3~5次,病情严重者用透天凉手法。

18、临床上在耳后紫络上放血治疗喉蛾症:耳后紫络在耳廓背面上缘(即耳后的浅显静脉),当咽喉红肿时,此络脉比较明显。消毒后用锋针点刺,使其出血数滴即可,患左取左,患右取右。

19、针刺肩井穴治疗乳痈症:肩井穴针5~8分深,左病取左,右病取右。可据患者体质采取强弱刺激,如遇晕针可加足三里穴。

20、临床上针刺阑尾穴、足三里、上巨虚、中脘、天枢、大肠俞,采用重刺激,留针30~60分钟,每10分钟左右捻转刺激一次,治疗未化脓阑尾炎,特别是阑尾炎初期,疗效尤佳。

21、针刺治疗顽固性荨麻疹:取双侧曲池、足三里、左侧的血海穴,留针15分钟,每隔5分钟强刺激一次。

22、针挑治疗淋巴结核:先在患者的背部距脊椎骨两旁2寸处的范围内,上至肩胛骨下至腰椎附近,由下而上用手指轻擦皮肤5~10次,于是在擦过的皮肤处可出现米粒大的瘀血点,即是针挑的部位。每次可找出红点3~7个。消毒前给红点作上记号民,消毒后即可挑破红点,使局部略出点水或血。每隔7~10天挑一次。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针灸经纬杨维杰  维杰  维杰词条  针灸  针灸词条  经纬  经纬词条  针灸经纬杨维杰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