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贵州黎平花桥联话之恋

    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说文解字》段玉裁的注释为:“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说明桥的最初含义是指架木于水面上的通道,以后方有引申为架于悬崖峭壁上的“栈道”和架于楼阁宫殿间的“飞阁”等天桥形式。

 

    据统计,2005年黎平县境内有花桥290座,其中最著名的是地坪花桥。“人中吕布,马中赤兔,鼓楼说增冲,花桥看地坪”,因为这世界上,再没有比地坪风雨桥更美丽浪漫的桥了。一条鹅卵石铺就的村道两旁,河风送爽,黄茂花的清香扑鼻而来,鸟雀在林间飞飞停停,呼朋引伴登临,煞是快活。黎平花桥位于黔、桂、湘三省交界处黎平县城南地坪侗寨是一块枣形平坝。一条江水自北向南将坝子分割为东西两半。花桥便横跨在江面最窄处,使两岸的侗乡、苗寨连成整体。该桥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1959年毁于火灾,1964年冬重修,1981年7月黎平县民族事务委员会拨款7500元维修一新。2004年毁于水灾,2008年8月18日重新建成。该桥长50.6米,宽4.5米,高距正常水位10.75米。桥上的三座桥楼,一大两小。大者居中,为宫殿式五重檐四角尖顶,高约5米,尖端配置葫芦宝顶,远远望去,形如鼓楼。两边的桥楼皆为三层重檐双斜面屋顶,高约3米。桥楼翼角,楼与楼间和桥亭屋脊上塑有倒立鳌鱼、三龙抢宝、双凤朝阳的泥塑。中楼的四根木柱上,绘有四条青龙。“桥中楼”四柱,绘有4条青龙抱柱,楼壁绘有侗族妇女纺纱、织布、刺绣、踩歌堂以及斗牛和历史人物等图画。天花板彩绘龙凤、白鹤、犀牛等,情景逼真,形象生动。两头柱壁有楹联。全桥的构造和装饰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是当地侗族人民欢歌娱乐之场所。2001年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其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中国古桥排行榜。继1962年发行的特50《中国古代建筑——桥》中的“程阳桥”邮票后,1997年邮电部发行的《侗族建筑》中的“跨河风雨桥”将此桥设计为邮票发行,邮票使这座美丽的风雨桥更广为人知。2010年8月13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贵州省政协常务副主席吴嘉甫为地坪风雨桥重修纪念碑揭碑。侗家人说:“鼓楼通天,花桥接地”南端桥联是:“国泰民安白虎山头多彩艳,风调雨顺青龙江岸换新颜”。

 

    附有桥亭一座、石碑五通、门楼一座。河中立一撑石墩,桥上为木质结构,由每排四根柱子穿枋成排,再用穿枋将各排串联成一体,形成长廊式。桥上三座桥楼突出。桥廊两侧设有通桥长凳,供过往行人小憩。凳外还有梳齿栏杆,栏杆外有一层外挑桥檐,既保护桥梁木件免于遭受日晒雨淋,又增添了桥身的美感。桥构筑独具匠心,在河心以青石砌一石墩,独墩与两岸石基构成跨度为50米的双孔。墩上为木梁结构,下面是两排各为8根圆形长杉木叠架,全用榫接,不见钉铆,成为两层呈天平形向两边悬挑,每层挑出二处。桥面铺杉木大板。桥上建古色古香的长廊。桥廊两侧置有1米高的桥栏,栏下有外挑1.4米的飞檐,既保护廊桥木结构免遭风雨剥蚀,又显示飞动、飘逸的势态,给人以巍峨秀美之感。左右两座各为四层四角檐,歇山顶的配楼,主次分明,相得益彰。桥楼檐面复盖灰瓦,飞脊则饰以白灰,灰白相间,十分明快。民族风情的彩绘,百态千姿,五彩纷呈,故称为“花桥”。而从实用价值看,因能遮风避雨,故又以“风雨桥”名之。这座建筑,说它是桥,倒不如说是一座水上楼阁。是侗乡的瑰宝,民族的奇珍,黎平的骄傲。

 

    侗乡的桥很别致,它具备了桥的各种基本特征,既可供人行走,又在桥上建有长廊和楼阁,实际上,这些桥是将桥梁建筑与长廊、楼阁巧妙结合起来了。行人经过这里,可在长廊下歇息小憩,可以暂避风雨,故名“风雨桥”。这是一种“人性化”的桥,设计、修建时就考虑到人在旅途中的劳顿,考虑到途中的烈日暴晒和骤来风雨,备有座位供人交谈以消除寂寞。在黎平,风雨桥与鼓楼相互媲美,光辉交映,给人以优雅、和谐、宁静、祥和的美感,叫人留连忘返,久久不肯离去。风雨桥给诗人以无穷创作的灵感神韵,也描绘出侗乡的风光。值得注意的是,三江程阳桥与黎平地区地坪风雨桥只有数百里之遥,而且都同出于一个掌墨师之手,论时间,地坪风雨桥还早于程阳风雨桥34年。

 

    联曰:“地会三方,赏景畅通桥一座;坪分一坝,雕梁避雨楼三阁”。月白风清,水声潺潺,村灯错落,情歌袅袅绕鼓楼,脉脉情何限。侗族有唱不完的情歌,那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有如天籁的侗族大歌,多是侗族祖祖辈辈在风雨桥上行歌坐夜,唱和而成的。2009年9月28日,黎平侗族大歌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联语写廊桥特色。上下联写桥址,点明桥在三省交界处地坪坝上。联嵌“地”、“坪”、“桥”、“楼”点明桥名、桥址及特色,自然得体,顺口成章。联中两“一”两“三”,复字不复,反生联趣。早先,侗乡地广人稀,一二百里不见炊烟。交通不便,路途又无休息场所,侗民慨叹为行路所难。后来,一位善良的侗家老汉,带着全家人在河溪上建了座渡桥,桥上还搭了个简陋木板棚,供人们通行休息。从此,各乡寨纷纷效法,建起许多风雨桥。体现了民族团结,八方协作的精神风貌。

 

    联曰:“领导赖一元,利交通,党政军民挥血汗;支援依八面,造风景,苗瑶侗汉架楼桥”。说风雨桥是最美丽浪漫的桥,除了桥本身的建筑美,实用美外,更有精神美,生活美的凝结。联语写花桥是团结协作的结晶。“利交通”、“造风景”点明确建桥的两大原因,突出主题。“赖一元”、“依八面”,说明依靠党的一元化领导和四面八方的支援才能取得造桥的胜利。“党政军民”、“苗瑶侗汉”表示各个民族、各条战线的通力合作,是“依八面”的印证。“挥血汗”和“架楼桥”是因果关系,说明付出了巨大劳动,才能获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联语采用先总后分的手法,揭示主题,井然有序。在新桥告竣之时,有人歌曰:“喜鹊花桥传捷报,黄莺绿树唱凯歌”、“芦笙吹起人人笑,锣鼓敲开寨寨欢”、“狂风骤雨能遮避,烈日骄阳可周旋”、湘黔滇桂齐祝贺,侗汉苗瑶大团圆。

 

    联曰:“有如大理市,水上观光,眼前呈古色古香三圣塔;酷似颐和园,桥头避雨,身边是多姿多彩一长廊”。联语写桥景。上联写塔,即写桥楼:“水上观光”言登桥赏景。“三圣塔”指云南大理市的崇圣三塔,是冠九州的名胜古迹。用“三圣塔”比喻三座桥楼,言其雄伟高大。下联写廊:“桥头避雨”,反映廊桥的功用。“一长廊”指北京颐和园中的长廊,亦是著名景观。以此廊喻彼廊,言其修长壮丽。“大理市”、“三圣塔”,“颐和园”、“一长廊”,首尾呼应,井井有序。联语兼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淋漓,酣畅,尽致。展现廊桥特色,引人入胜,发人遐想。风雨桥下一扁舟,携琴待人在花桥,横跨两岸,美观雄伟,桥洞背后的远景,一湾清水,几处农家散落在疏阴里。直想上小船去,卧眠舟中,听听百鸟婉转放歌,夜夜等待山间明月,时时淋浴江上清风。如诗如梦的时光,在美人靠上小憩,在桥头相拥,人影,桥影,不随流水去。   联曰:“跨水枕山岗,我踩金环,巍巍然白虎青龙同险峻;挂虹飞楼阁,谁持彩练,皎皎也红梅紫竹共斑烂”。联语写楼桥英姿。上联写桥身势态:“金环”喻桥孔。“我踩”言游人登上廊桥,用第一人称,极其亲切。“白虎”、“青龙”指地坪的一山一水,与首句一“跨”一“枕”相呼应。“同险峻”指廊桥与白虎山、青龙江一样雄奇险要。下联写廊桥风采:“彩练”喻桥身。“谁持”不知何人舞弄,虚着一笔,余味无穷。“红梅紫竹”指栋梁彩绘,与首句虹阁色彩相配合。“共斑烂”指廊桥与红梅紫竹一样灿烂辉煌,光彩夺目。“皎皎”与“巍巍”一言色彩,一言气势,紧扣对句与出句主旨。联语巧用色彩形容词相对,烘托出一个“花”字。风雨桥通常建于溪流之上,或者横跨沟壑、立于田边,有小桥流水的韵味,又能点缀那田园风光,构成一幅优美的图画,可谓是侗族村寨的“风水桥”。

 

    联曰:“水上架一虹,全凭梁、柱、枋、榫,无铆无钉,宜雨宜晴宜月色;山间耸三阁,多亏侗、汉、苗、瑶,有心有手,具声具色具风情”。联语赞美廊桥。上下联首句中“水上”、“山间”、“一虹”、“三阁”简介桥况。上联二、三两句写廊桥构造,“梁”、“柱”、“枋”、“榫”都是木料做成,用“无铆无钉”概括之,说明工艺之精巧。末句用三个“宜”字指出廊桥功能之多。下联二、三两句写群策群力。“侗”、“汉”、“苗”、“瑶”及“有心有手”说明廊桥是各族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末句用三个“具”字加以赞美。“风情”一词说明廊桥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侗乡的桥梁杰作。联语巧用复字相对,频添几分联趣。作者寻访名胜古迹,却一扫消极的怀古情绪,实属难能可贵。侗乡,希望之梦,就从这里腾飞,幸福之桥正从这里起步。黎平,神奇之地,丰盈富饶。我默默期待,祈盼侗乡之都:大展凌云壮志,跃上万里鹏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贵州黎平花桥联话之恋  黎平  黎平词条  花桥  花桥词条  贵州  贵州词条  
故事

 滕代远与二儿子滕久光的故事

滕久光,1943年1月13日出生在山西左权麻田村,是滕代远和林一婚后生的第一个儿子,排行老二。那时,烽烟四起,遍地兵燹,抗日战争正处在最艰苦的时期。滕代远时任八...(展开)

故事

 华罗庚 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85年6月3日,应日本亚洲学会的邀请,华罗庚与他的助手访问日本。因为曾患过两次心肌梗塞,腿的手术也已经过了保险期,参观过程中只好坐轮椅。访问中只安排了华罗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