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破解“化工围城”路在何方?

工信部日前印发《关于促进化工园区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根据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结合生态区域保护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要求,科学制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并从项目管理、安全管理、绿色发展、两化深度融合、配套服务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和举措。

化工围城”是当前我国很多城市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严重的环保、安全隐患和公众日益提高的环境质量要求,另一方面是艰难推进的项目搬迁。破解“化工围城”问题,还需要多方努力。

高产值背后的环保、安全隐患

化工行业产值高、税收多,是GDP及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一直以来都是各地争抢的“香饽饽”。

根据《中国石化2014年年报》,化工行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014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产值达13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利润总额达7390.2亿元,占全国规模工业利润总额的13.1%。但化工行业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保、安全隐患。

中国的化工企业大多依水而建,在沿江、沿河地带,各种化工项目星罗棋布。但近年来,安全事故和污染事件频发,迫使化工园区不得不重新考虑该如何同城市和谐相处。

我国化工园区兴建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2000年后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重点化工园区或以石油和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共有381家。其中,国家级化工园区(包括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有42家,省级化工园区221家,地市级化工园区118家。

与此相对应,全国形成了五大化工群带:一是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化工区;二是以天津、辽宁、山东等为中心的环渤海化工区;三是以上海、南京、苏州等为中心的长三角石油化工区;四是以四川、重庆等为中心的天然气化工区;五是以山西、陕西、内蒙古为中心的煤化工区。

化工围城”之痛凸显

根据国家发改委印发的《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到2025年的炼油、乙烯、芳烃生产加工能力分别达到85000万吨、5000万吨和4000万吨,集聚建设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福建古雷、大连长兴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七大基地。

大连是中国“石化围城”的样本。从南到北,大连前后规划和建设了老甘井子、双岛湾、大孤山、松木岛、西中岛、长兴岛等石化基地或与化工产业链相关的工业园区,重化工项目像棋子般密布在这座海滨城市近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对市区形成环抱之势。

近年来,大连市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环保事故连续不断。据统计,2010年至今,中石油在大连的下属公司和相关储运企业已经发生8起火灾和爆炸事故。最严重的一次事故发生在2010年7月16日,大连中石油输油管道发生爆炸,造成大面积海上污染,直接经济损失超2.2亿元。

南京是一座典型的石化工业重镇。梅山、长江二桥至三桥沿岸地区、金陵石化

及周边、大厂地区四大片区密集分布着百余家化工、钢铁企业,几乎在南京主城外围对这个城市形成了“包围圈”。而南京三面环山、一面邻水,主城区位于主要工业集中区的下风向。

作为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化工产业一直是天津八大支柱产业之一。早在2011年,天津滨海新区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基地之一,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炼油及深加工基地。

根据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府网站上的数据,2015年,石油化工产值规模达到45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19%左右。到2020年,产值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占新区工业的29%左右。但2015年的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发人深省,折射出“化工围城”之痛。

解决之道在何方?

化工围城”是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与化工布局缺乏长远规划共同作用的结果。要从根本上破解“化工围城”的困境,必须对化工项目统筹规划,全面实施战略环评,对化工项目的选址进行严格评估并审核。

而要解决“化工围城”的现实威胁,最直接的举措就是项目搬迁

2014年2月,南京市委常委会举行生态文明建设调研会,决定用10年时间,在化工企业集中的金陵石化及周边、大厂地区等地实施大规模的企业搬迁工作,还明确了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

计划实施以来,虽然已经动迁了不少中小型企业,但大型企业如金陵石化、南化集团、扬子石化等,由于搬迁成本、员工安置等问题陷入困境。

突围之路困难重重,主要是三方面因素制约:一是石化企业很多是总部统一管理的央企,并不受地方政府直接管控和约束;二是化工企业搬迁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职工安置、搬迁费用来源不明;三是搬向何处和哪里接收也是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

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后,工信部计划推进上千家化工企业搬迁,涉及搬迁费用大约4000亿元。

对于资金来源,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分析,通过级差地租、退二进三解决一部分,地方政府、企业解决一部分,中央政府也给一点必要的支持,特别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要给一点必要的支持,推动搬迁改造彻底解决企业转型升级,减少污染排放。”但是化工项目绝不能一搬了之,要充分考虑接受地的承受能力和环境容量,妥善做好职工安置工作。

另外,随着公众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引导公众有效参与到化工项目选址、决策、运营中来,应成为政府监管的有力补充。

为此,要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和机制,从法律法规层面明确公众参与的地位。加强化工项目信息公开,让居民知道、理解其环境安全性和潜在的风险。通过论证会、听证会、宣教活动等形式获取居民的支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破解“化工围城”路在何方?  何方  何方词条  围城  围城词条  破解  破解词条  化工  化工词条  
智库

 金融监管的思维变革与制度创新

——如何构建有效的互联网金融法律框架互联网金融不是法外之地建设法治国家已经成为当代国家治理的共识,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展开)

智库

 论政府绩效管理转型

一、经济增长型政府绩效管理的主要弊端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政府绩效管理是比较典型的经济增长型绩效管理,其评估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增长,其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