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海南史前文明发掘注入国家力量

日前,考古界对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桥山遗址开启又一轮大规模探方发掘海南岛所显现的“南岛语族”特征被纳入国际视野,复原文物被证实有“独特面貌”——

  海南史前文明发掘注入国家力量

  一场探寻海南史前文明和谱系渊源的合作,掀开又一轮序幕。

  2014年1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海南省政府共同签署合作开展海南考古研究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共同进行为期4年的海南考古学文化研究。

  这是一个全新的信号,它意味着,从此海南的史前文明发掘,将被注入国家力量。

  合作发掘的范围,弥补了以往海南考古学界很多“空白点”。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如何阐明古代的海南与南海诸岛居民的密切联系,探讨海南岛的史前先民与南岛语族起源的关系,以及在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古代文化交流史上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被摆在了合作框架协议的显著位置。

  考古队将发掘的目光聚焦到了一个新方向——南岛语族,出土的复原文物被证实有“独特面貌”。

  海南与“南岛语族”到底有怎样密切的关联?等待我们去探求的是何种密码?我们面对的,是一片陌生而新鲜的考古新视野。

  因为“南岛语族”在当前国际考古学上的高热度,海南岛,站在了闪耀着语族文化光芒的舞台中央。

  神秘的“南岛语族”海南寻找物证

  是世界上仅次于刚果语族的第二大语族,包括1262种语言,分布在南太平洋到印度洋的上百个岛国#p#分页标题#e#

  1月14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为牵头人的考古专家团队,联合海南省考古研究所,在陵水黎族自治县三才镇境内,经过细致调查和钻探,于去年探方发掘基础上继续向西移动,在距原台地西向约200余米另一台地布设5米×5米的6个大探方,新发掘正式开启。焦点聚于一个新方向——南岛语族,并且借助国家考古力量。

  南岛语族,对很多人来说还颇为陌生,但在考古界,这是数十年前已耳熟能详的字眼。自1930年代以来,南岛语族这一学术热门课题,一直备受太平洋地区考古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领域众多学者的密切关注。

  作为世界上仅次于刚果语族的第二大语族,包括1262种语言之多,南岛语族的地理范畴分布在南太平洋到印度洋的上百个岛国,分布地区东到太平洋东部的复活节岛,西跨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北到台湾岛,南到新西兰,主要居住地区包括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玻利尼西亚等,属于南岛语系语言的人口约有2.7亿人。

  显而易见地,从地理位置上来划分,位处南海的海南岛,很可能处于南岛语族的区域覆盖范围内,但是,它到底是不是“南岛语族”的一支呢?如果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来考量,这些猜想和疑问必须要找到“物证”来比对,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物证”又在哪里呢?

  在海南唯一的一个沿海黎族自治县——陵水,桥山遗址正在试图给出答案。

  目前,考古专家团队正在对其出土的石器、陶器等,与其他南太平洋岛屿出土的语族“物证”相比对,如果两者具有潜在的联系或者某些相似,那么,作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支点,海南岛的史前演化谱系也将有新的进一步的明晰,并在促进南太平洋地区文化亲近感上具有特殊的意义。“这对海南考古界来说,是一个颇有新意和挑战性的课题。”省文物局局长王亦平说。#p#分页标题#e#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海南史前文明发掘注入国家力量  海南  海南词条  史前  史前词条  发掘  发掘词条  注入  注入词条  文明  文明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