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仲裁裁决的执行期间可以中止吗?

一、仲裁裁决执行期间可以中止吗?

一般是可以进行中止;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执行裁决过程中,发生了一方申请撤销裁决的特殊情况,人民法院暂时停止执行,最后视裁决是否被撤销,再决定恢复执行还是终结执行。在实践中应当注意,一方申请撤销裁决,是中止执行的法定理由。一旦有一方当事人提出申请撤销裁决执行法院即应当裁定中止执行,而不是可以裁定中止执行

中止执行的裁定,依法不准上诉,在裁定书送达当事人后立即生效,执行程序暂时停止。

二、仲裁裁决执行期限为多长时间

1、根据《仲裁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当事人可以向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应当注意的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

2、前款规定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年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3、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还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第一条规定,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4、因此,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二年,从判决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而法院一般应在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六个月内执行完毕。

综合上面所说的,仲裁裁决执行期间如果出现了一些法定的事由那么对于当事人是可以选择中止的,中止之后的案件就会对此情形依法的进行审查,所以,案件的审理都是有法律依据,不同的环节如果出现了不同的情况那么按实际情况来进行履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执行期  执行期词条  裁决  裁决词条  中止  中止词条  仲裁  仲裁词条  可以  可以词条  
仲裁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情形有哪些

一、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情形有哪些1、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 舞弊、枉法裁决的行为仲裁员在仲裁案件的过程中非法索要或非法接受当事人财物或其他不正当利益...(展开)

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

一、对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按照《民事诉讼法》第217条之规定,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