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批判性思维:学会提问(一)

本篇内容主要讲述如何使用批判性思维来洞察问题,拆解论题的论证过程,以及找出正确的结论和理由。enjoy~

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总有人会告诉我们,哪些观点是对的,哪些观点是错的。可他们的观点到底有哪些我们可以确信?哪些需要我们后续验证?很多问题经常会让我们觉得好像不对,但又不知道如何辩论。

通过阅读《学会提问》这本书,可以更加系统化的学习批判性思维的相关技能,在沟通与思考过程始终保持理性,有效的提出关键问题。本文是我对书中关键点的二次编辑,内容上尽可能还原了书中的结构与思想,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见谅。

一、学会提出好问题

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如何回应,你必须做出选择。其中一种积极也令人钦佩的方法是提出有力度的问题,以便对自己所经历的东西到底有多大价值自行做出评判。

1. 批判性思维的三个方面

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

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

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

2. 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海绵式思维:吸收的信息越多,为复杂的思考打下的基础越坚实。相对较为被动,依赖已获取的信息量。但是,面对大量信息时,对如何取舍很难提出有效方法。比如:不断海绵式阅读网上的文章内容时,将变得容易被作者观点洗脑,显然不是好的学习或理解方式。

淘金式思维:主动去选择相信什么忽略什么,像海绵式思维一样,在阅读过程中获取信息,但淘金式思维要求读者问自己一系列既定的问题,为找出最佳判断或合理的看法。

两种思维方式可以互补,意味着在做批判性思考时,要先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以快速支撑自己的辩论。

淘金式思维清单:

我有没有问“为什么”别人要我相信他的观点;

在我想到别人的说法可能有问题时有没有把它记下来;

我对别人说过的话有没有进行客观评价;

针对某一特定主题我有没有在别人合理说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结论

3. 最好先问下自己“这个问题关我什么事?”

如果一个辩论其结果对你影响不大,自然不应该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批判思考。比如:一门心思去评估蓝色是不是大多数公司老总最喜欢的颜色。

4. 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

弱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现有的立场和看法。

强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估所有断言和看法,尤其是自己的看法。

5. 也许我们问错了问题

一有什么问题马上就不加辨别地提出来,这并不是件对我们有帮助的事情。我们得有所选择,也许我们根本就问错了问题。

关键问题清单: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理由是什么?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证据的效力如何?

有没有替代原因?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6. 价值观决定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我们的大部分思维活动都不是独自闭关修炼,而往往牵涉到别人。只有全身心投入进去与别人积极互动,我们才能不断向前迈进;没有别人的参与,我们作为学生往往会误入歧途。批判性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取长补短。

批判性思考的人拥有的主要价值观:自主性、好奇心、谦恭有礼、以理服人,有理有据时下结论要有信息,但也有留有余地,最好问问自己:我的结论有没有可能是错误的呢?

7. 理智思考和感情用事

我们之所以思考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当我们思考的动机同以前的思考方向一致时,思考的过程就变成是捍卫观点的过程。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耐心倾听那些和我们意见相左的人的论证。了解那些我们可能没有真正全面了解的论证,这样可对观点进行全面自查。

我们每做一个决定时都可能携带太多感情色彩,这取决于经历、梦想、价值观、所受训练、文化习俗等。我们应该认清这些情感,尽可能在论证过程中暂时放在一旁。只有尽力认清这些情感所造成的影响,当别人提出不同观点时你才能仔细聆听。

接受还是拒绝一个立场,感情上的依恋绝不应该成为重要的基础。只有在经过分析推理后,还确信不易才可加大感情投入的力度。

8. 让对话一直进行

因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社交活动,所以当我们对他人的看法和结论不断质疑时,我们还得考虑他们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有人可能会问:他为什么要问我这么多难题?他为什么不接受我的观点?很多人不习惯别人对某个观点的来龙去脉打破砂锅问到底。

当你进行批判性思考时,一定要让人明白你好学上进。还要让他们相信你的本意是好的,以下列举一些谈话策略:

尽量阐明你对别人言论的理解,比如“我好像听你说过这个。”

问一下别人,有没有证据能让他改变他的观点。

提议暂停一段时间,你们可以尽量找到支撑自己结论的最佳证据。

问一问别人,为什么他认为你据已形成结论的那些证据显得不堪一击。

尽量弥合分歧。如果你接受对方的最好理由,并将这些理由和你的最好理由放在一起,有没有发现一个你们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新结论

寻找一些共同的价值观或其他一致同意的结论,以此为基础,找出对话中分歧产生的原点。

好奇心再强,也要表现体贴关心和不温不火,一旦讨论的语气升温,就要不断提醒自己,你是来虚心学习的,不是来舌战群英的。

确保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都表现出谦恭的样子,而不是摆出一副全知全能、目空一切的架势。

9. 一厢情愿是批判性思维的最大劲敌

当一个人特别喜欢那些他希望是真的概念或事实,而对那些已经证明是真的概念或事实退避时,他就已经钟情于“似是而非”了。这样下去,事实就要顺应我们的看法,而不是将我们的看法去与事实相印证。

一旦我们认识到有似是而非的倾向,我们就要不断问自己:“是不是因为我希望它是真的这事才是真的,还是有确凿无疑的证据证明它是真的?”

二、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在我们客观评价一个人的分析推理之前,首先必须找到他的分析推理之所在。要成为会批判性思考问题的人,第一步就得培养找准话题和结论的能力。

论题就是引起对话或讨论的问题或争议,它是后续所有讨论的驱动力。

1. 描述性论题和规定性论题

描述性论题是指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各种描述的精确与否提出的问题。比如:音乐学习是不是有助于提高一个人的数学能力?家庭暴力最常见的诱因是什么?美国2016年医疗保险的花费将会达到多少?

规定性论题是指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提出的问题。比如,公立学校里应不应该教授智能设计?对医疗补助欺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2. 他到底在说什么

人们着手确定基本的问题或论题有时很简单,作者会直接告诉你论题是什么,你也可以在正文中找到论题,通常是在文章的开头,或者在文章的标题中就可以直接找到。

但是,很多问题并不总是能够直观的发现,当论题并没有直接了当地说出来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找准结论,我们只有找到结论才能进行客观评价。结论指的是作者或演说者希望你接受的信息。

3. 他想让我相信什么

要找到结论,首先要问:“作者或演说者希望证明的是什么?”或者“和我交流的这个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结论

结论是一个观点,需要其他观点来支撑。因此,如果有人断言某件事是正确的,却没有提供相应陈述来支撑,这一断言就不能称为结论,我们把没有证据支撑的断言称为纯观点。

4. 找到结论的线索

线索一:问问论题是什么。知道论题是什么有助于我们找到结论

线索二:寻找指示词。结论前面常有指示词引导,告诉我们接下来出现的是结论

以下列举指示词:

因此(consequently)

表明(suggests that)

由此可知(therefore)

由此得出(thus)

因此可以断定(if follows that)

我要说的重点是(the point i’m trying to make is)

显示出(shows that)

证明(proves that)

告诉我们(indicates that)

问题的实质是(the truth of the matter is)

线索三:在可能的位置查看一下。结论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出现,比如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线索四:记住不可能作为结论的东西。

以下列举:

例句

数据

定义

背景资料

证据

线索五:检查一下交流的语境和作者的背景。如果文章结论不明显,那么资料来源中可能存在的偏见和作者的背景就会变成有价值的线索。

线索六:问一问“所以呢?”因为结论常常都是含蓄的,所以我们要问“所以呢”来得出结论本身。

三、理由是什么

我们总是好奇为什么有人要做出这样的决策,为什么有人会持有这样的观点,而理由则为满足人们这样的好奇心提供了答案。

一个人有没有头脑,主要的标志就要看他能否提供充足的证明来支撑他的看法,尤其当这些看法存在争议没有定论时更是这样。只有当你找到支撑结论的理由时你才能判定一个结论的价值,理由指的是我们为什么要相信某个结论的解释说明或逻辑依据。

找到支撑结论的理由是批判性思维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理由和结论相结合就构成了论证,一个论证由一个结论以及支撑这一结论的各种理由组成。

论证和推理的含义是一样的,都是指使用一个或多个想法来支撑另一个想法。

论证本身的几个特点值得我们注意:

论证必有其目的。人们展开论证的目的是希望说服我们相信某些事情或按某些特定的方式行动。

论证的质量有高有低。我们需要依赖批判性思维来判定一个论证的质量高低。

论证由结论及其支撑理由构成。二者如果有一个找不到,也就意味我们无法对其做出评价。

1. 他为什么相信这个观点

在你确定一个人的推理结构时,你应该把每一个好像被作者拿来支撑其结论的观点当成理由。首先假设论证的理由充分,然后再着手进行评价。

问一问这个问题:为什么作者相信这一结论?回答这个问题的那些陈述就是理由。

2. 找到理由的提示词

如同寻找结论一样,有些特定的词常常显示出紧随其后的往往就是理由。

以下列举提示词:

由于(as a result of)

因为这个原因(for the reason that)

因为这个事实(because of the fact that)

鉴于(in view of)

由以下材料支撑(is supported by)

因为证据是(because the evidence is)

研究显示(studies show)

第一,第二,第三(first…second…third)

3. 理由是模具,结论据此成型

持论者往往会诉述很多不同类型的证据来证明观点。包括事实、研究报告、生活实例、统计数据、专家或权威意见、当事人证词以及类比等。结论本身并不是证据,它是一个由证据或其他看法支撑起来的看法。

让理由和结论一目了然:

找到一篇文章中的理由并有效组织他们的一些线索,让理由和结论变得一目了然。

圈出指示词。

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理由和结论

在页边给理由和结论编上序号。

读完长篇大论后,在文章结尾处按顺序列出所有理由。

先有理由,再有结论

当有人持有一个观点而被你问的理屈词穷时,你会发现他好像是在编造新的理由来捍卫自己的观点。或者当有人急于和你分享他的观点,一旦他被问及有哪些理由时变得一脸茫然,这时你就要警惕他的弱势批判性思维了。

在这一点上你必须要提醒自己,竭力避免“逆向逻辑”或“反向推理”。随着你充分思考各种支撑理由及其内在含义,你将逐步得出最稳妥和扎实的结论

小结

本篇内容主要讲述如何使用批判性思维来洞察问题,拆解论题的论证过程,以及找出正确的结论和理由。在与他人进行辩论时,最重要的前提是虚心听取他人陈述后进行理性判断或自我审查。毕竟,一个正确观点的落实不是依赖直觉或口舌之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批判性思维:学会提问  批判性  批判性词条  提问  提问词条  思维  思维词条  学会  学会词条  
攻略

 word文档的文字怎么修改成标准...

在编辑文档的过程中,该如何让自己书写得更加方便且标准呢?需要有一定的格式,那么在Word中如何将文字编辑得更加标准,这里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供大家参考。操作方法...(展开)

攻略

 职场技术:新工作,不要碰七件事

开始一份新工作是让人既兴奋又害怕的一件事。它给了你全新开始的机会。如果你之前的离职不是那么愉快,那么这次机会将特别棒。即使是与原来的老板友好分手,拥有一份新工作...(展开)

攻略

 职场女性:像爷一样去战斗

 女性在职场中扮演越来越举足轻重的角色,众多职场“女强人”摆脱女性传统定位和弱势印象,像男士一样闯荡职场。她们有着与男性一样开疆拓土的雄心、披荆斩棘的魄力与铁腕...(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