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张三丰<太极拳经>释义》(第 五讲)

快剑无痕  

第2讲讲了“气”、“神”,第4讲讲了“机”、“势”,接下来再讲“意”、“力”。这样拳的基本要素就全了。其他不过变化罢了。知道了变化,即为懂劲。

《太极拳经》是内功修为的总经,里面虽然没有讲功法,但是后世几乎所有功法都源于此。《太极拳论》也是对于《太极拳经》的补充,里面同样没有功法和练法。后世的功法、练法也同样符合《拳论》的表述。功法练法可以创造,经、论舍此无他。所以我们练太极拳一定要读经读论,如果能够理解《拳经》、《拳论》,其他所有的后世论述,尤其是杨家三代以后的论著,不看也罢。

拳经里出现了“得机得势”和“不得机得势”,但是没有给出“机”“势”的概念,后世有人解读,也大多只讲了字面意思,以为自然就懂了,却没有按拳的角度给出内涵。我觉得很有必要把“机”“势”搞搞清楚,所以第四句拳经“机”“势”是展开解的,也方便理解后边下段的势篇。

初学太极拳者可以暂时仅从拳的角度研究,从最基础下手,用步法找机,用手法找势。即“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蓝字部分本来是第四讲的结尾,上篇发稿时复制粘贴漏了一段,发完看见了也不想删除再改,便放在本讲开头吧。)

《张三丰<太极拳经>释义》(第五讲)  张春涛

第5讲“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释:“凡此皆是意”

前文讲过“气”、“神”、“意”的概念。气是能量的运行状态,进一步讲,气是能量在物理结构内的运行状态。小如人体,大如宇宙,都是气的物理场。意是神的三要素之一“识神”的排头兵。

拳经里“凡此”者,是接前句论述而言,“完整一气”、“得机得势”、“前进后退”、“病”、“上下前后左右皆然”,此句用“凡此”代称,凡此即归于“完整一气”也,说的是前面讲的完整一气问题都是意的问题,完整一气须从意上求。“气”是细节,“意”是纲领。

“凡此皆是意”可以释为一切关于“气”的完整运行问题,都是“意”上去找,仅此而已。气是能量的运行状态,是拳的一个基本要素,但是气的运行需要结构,无结构不成气。气只是结果,并不是拳的本质或全部,所以有“在气则滞”的说法。意也只是工具,不是拳的全部。拳的本质是结构的完整、通畅以及结构的材质韧性,如此才能保证气的运行、即能量的转化做功。所有的功法都应该围绕怎么解决气和结构的完整、通畅以及材质韧性来产生。而练法是解决准确性和效率的。后世断章取义者把拳说成“凡此皆是意”,本来就已经偏了;还要再加上“用意不用力”,就更偏了。可以说现在人们对于太极拳或者传统武术的误解,大多源于“凡此皆是意,用意不用力”这句话,贻害不浅。

“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右。”

这是对于意的应用方式的补充说明,不外说的是意在里面,是由中而发,是完整一气的先决条件。是每一个举动都是全结构应用,周身一家。这里用“上下”“前后”“左右”等相反的角度相关联来阐释怎样用意找完整一气。反者道之动也。

“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这是对于用意的进一步举例阐释,用反而求全。想将重物抱起来或拔起来,先找从下边横向底部断根。这里的“挫”即是在竖上加横,形成斜角。是杠杆原理。找着杠杆力后,很快就会拔起重物的根,挪动起来就比较方便快速了。古代的文人不会用杠杆原理表述,或者不愿意用匠人的术语表述罢了。

综上:“凡此皆是意”只是内功修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学会用意是内功的一个重要阶段。用意并不是武术修为的全部。窃以为:凡此皆是力更是内外功修为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学会怎样用力同样是练功的重要阶段。活人和死人的区别有两个,一是有意和无意。对于活人来说,意就是工具,任何人都会用,只不过用的到位不到位而已。任何运动或劳作都离不开意,专业领域更是如此,哪个圈子或领域没有用意的要求呢。所以不以是否学拳而考量用意与否。意与力应该高度统一,缺了哪个都不好,真的武者,从来都是文武兼备,没有偏废。活人和死人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能用力和不能用力。能用意而不能用力的人是瘫痪患者,可以说是“活死人”;能用力而不能用意的人是行尸走肉,同样可以说是“活死人”。既会用意也会用力才是正常人。用的巧妙才是有修为的人。习武之人不光会用力,还得要有力才行。等到意和力都到了熟能生巧的地步,就应物自然,意和力都不用管,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拳经里此处本来说的就是个意的用法和往哪里用而已,后世断章取义,曲解夸大了“意”的范畴,更是来了个“凡此皆是意,用意不用力”,其真实目的何在,殊为可疑?

(小编注:太极拳初始起源不提,现世始于杨露禅、武禹襄二位前辈,这个应该没有什么争论。杨家或武家二代以前的拳经拳谱都没有“凡此皆是意,用意不用力”的表述,杨露禅举150斤的石锁,武禹襄单臂膂力300斤,王宗岳和李亦畬用的枪都超过三十斤。难道鼻祖们练力都是错误行为吗?别说拳师,就是农村的好劳力有个二三百斤的力气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初代鼻祖们练拳都有练力的真实记载,可以说无力不成拳。自杨家三代以后太极拳广传,太极拳居然变成了为解决一些人所谓的养生保健问题而存在,当然现在咱普通老百姓练拳大多也是为了养生保健。太极拳的技击属性早就已经被阉割掉了,加上后世不断有人推波助澜,造成“用意不用力”之说泛滥。

等有了力,潇洒的说不用力倒也正常,就像大富豪有了钱说不用钱一样的道理。有了实力,做事情就是说话之间而已。现在普通练拳的人基本没有什么力气了,搬个六七十斤的东西都相当费劲,跟鼻祖前辈们比的话,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把“用意不用力”说出天来,小朋友们能搞得过成年人吗?当然,每个人喜欢怎么练是每个人的自由,小编不想置喙。只是小编想弱弱的问一句:现在拳还是拳吗?对于学拳,到底还要不要有梦想或是期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三丰  三丰词条  拳经  拳经词条  太极  太极词条  释义  释义词条  lt  lt词条  
运动

 ​运动减肥与节食减肥的利弊

运动减肥和节食减肥可能是在现在生活当中,很多人都会选择的一种减肥方法,但是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你一直使用的一些减肥方法,并不见得就是安全健康的,例如运动减肥大家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