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跟孩子沟通,有一种方式简单有效,却被大多数父母忽略了

我家孩子爸有时会很不忿地抱怨:为什么家里人说话,娃总是最听你的?!

哈哈,老母亲听了不免暗暗得意。不过对啊,为什么同样一件事,孩子会愿意听我的,而别人说却不太管用呢?

换句话说,我究竟做了什么,能赢得娃的合作呢?

我想了想,至少有这么重要的两点吧:

从怀胎十月开始,到婴儿期的日夜哺乳、照料,再到后来的一路陪伴和沟通,我在娃心目中,至今还是第一依恋对象。这份情感,自然会大大增加我对他的“影响力”。

家里人当中,恐怕我算是最能读懂和接纳他感受的人,这意味着,很多时候我跟他沟通,往往障碍最小,引起的“反作用力”最小。

除了这两点以外,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特别注意,那就是——

我会尽可能不对娃说指令句,而是用问句。

就比如,娃每天晚上在去小床睡觉之前,总喜欢在大床上跟爸爸妈妈先躺一会儿。然后你觉得有必要提醒他去自己的床了,这时候,如果使用指令句,多半是这样的:

你现在去小床吧!

你该去小床啦!

你快去小床!

爸爸常常会使用这样的指令句,得到的回应也往往是娃心怀不满的一句“臭爸爸”。

我通常使用问句:

你去小床吧?

你现在准备好去小床了吗?

你现在可以去小床了吗?

你是想再躺一小会儿,还是现在就去小床呀?

你要不要现在就去小床呀?

这么问,娃通常就不会生出抵触或不满,而是会想一想,然后做出他自己的决定,可能是现在就去,也可能还想再躺一会儿。而结果是,他几乎每次都能自觉自愿地主动回自己床上去,有时还会很爽脆地回应一声:“可以!”

这两种说法,表达的意思不是差不多吗?为什么沟通效果会这么不同?

其实我们忽略了指令句往往传递出一层隐含的信息,那就是——我要你按我说的去做!

有没有发现,这层信息容易散发出一种控制的气息。

这样的信息让人不舒服,即便听的那个人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但心里也已经油然而生出不同程度的抵触和排斥。

而问句不同。

它同样也传递出隐含的信息,但这个信息说的是:你是你行为和意志的主人;要不要做、要现在做还是待会儿做,这些都归你来决定;我尊重你有你的意志,我也相信你有能力做出合理的决定。

接收到这样的信息,是不是让人心里很舒服?

如果是我们自己,我们接收到哪种信息会更愿意主动合作呢?

1:

说指令句也不一定就无效,很多时候孩子的确会迫于大人的意志而表现出顺从。

但这种顺从很少会是自觉自愿和主动的。

这种顺从有可能会在内心产生一些默默的抱怨、不满、嘟哝,或者无力;

也可能会引发不同形式的“消极抵抗”,比如,故意拖延,磨洋工,搞破坏,心不在焉,敷衍应付,不说不动、说了才动……

这些可能是指令句暂时看似起效,而实则却需要支付的代价。

而且,当孩子越长越大,越有能力反抗,指令句就会越来越无效。

不仅无效,还容易引起更剧烈的冲突,招来孩子的顶嘴、叛逆、充耳不闻……

2:

当我们用问句的时候,还需要警惕那些不自觉当中经过了“伪装”的问句。

比如:

“你想吃火腿还是吃香肠?”

“我想吃火腿。”

“哎呀,火腿有什么好吃的!也没有什么肉,全是淀粉,还是吃香肠吧!”

又比如:

“你想什么时候开始写作业呀?”

“我想先玩一会儿再写。”

“回到家就先完成作业,这才是好习惯,知道吧?你赶紧去把作业写了,剩下的时间再玩!”

还比如:

“这个活动真的太有意思了,你要不要把它写进今天的日记里?”

“我不想。我不喜欢这个活动的××环节,太吵了,也太无聊了。”

“怎么会呢?那个环节难道不是很热闹吗?而且其他人都玩得可开心了,大家一起合作的感觉不是很好吗?”

娃沉默。

“对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写?”

有没有发现,这些伪装的问句,其实也跟使用指令句一样,都是在用我们的意志去替代孩子的意志,去替孩子做决定。

因为我们认为这样做真的很好,所以,你要照我说的去做!

3:

“你要照我说的去做”——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会喜欢听这个吧?

即使是一个幼儿,也都有自己的意志想要去遵循、去运用。

指令句的一个后果在于,它很容易引起双方意志的对抗和较量。

意志较量的结果就是,要么听你的,要么听我的,非赢即输,非输即赢。

一方意志的得胜,必建立在一方意志的落败之上。

这哪里是亲子和谐共处,倒像是不见硝烟的斗争。

4:

当然,使用问句,尊重孩子的意志,将决定权交给孩子,也并不是说就要对孩子百依百顺,无原则地听从孩子

有一个关键的前提,是要分清事儿是谁的,该由谁来决定:

如果事儿是孩子的,跟咱们自身的利益和需求无涉,那就充分尊重孩子的自主权,让TA学会决定自己的事儿,学会为自己负责,学会为自己做选择。

比如,什么时候写作业、在饭桌上吃什么、想穿什么衣服、跟谁交朋友、旧玩具要不要送人、空余时间用来干什么、想读什么书……

这些就都是孩子自己的事儿,在这类事上,如果我们也断然使用指令句,硬要孩子按我们的意志行事,那的确是侵犯人家边界了。

现在赶紧去写作业!

你必须先把书包收拾好了再吃饭!

不行,你得吃点肉!

……

当我们使用指令句的时候,就好像这些事儿都变成了我们的事儿。

当然,你可能会担心,如果不告诉孩子怎么做,TA就做不好啊!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总是由我们指令着他去做,那孩子学会的,恐怕只是听从指令或者反抗指令,而并不是真的理解和体会到了究竟怎么做才是好的。

况且,我们认为好的东西、好的方式、好的做法,那只是我们认为,孩子不一定认为是好的。

娃按自己意志做事的时候,当然可能会犯一些错,搞出各种不靠谱的花样来,可只有这样,TA才能从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经验来,学会自主,也慢慢积累出自主能力来。

所以,在孩子自己的事情中,父母最多只有从旁引导、提醒的职责,并且适合用问句去实现,而不是用指令句。

比如:

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写作业呀?哦,你打算先玩会儿,吃完晚饭再开始呀。那你觉得今天作业多吗?吃完晚饭到睡觉只有两个小时,你估计时间够不?假如你把作业分配一下,晚饭前先完成一小部分,晚饭后再完成一大部分,那睡觉前的压力会不会就小一点呢?

啊呀,忘了收拾书包啦。你打算先收拾好再吃饭,还是吃完饭再收拾?

今天的肉做得特别好吃。吃肉可以让你的身体更强壮哦,你就能跑得更快啦,你要不要来一点?

问句完全可以把我们的思路、我们所关心的、考虑到的都表达给孩子,在询问和提问的过程中,帮助孩子看到他所没看到的某些角度,提供给他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其实,这种询问和提问的过程,也是跟孩子探讨问题、引导孩子思考的过程。

但是啊但是,当我们使用问句,就有必要清醒地认识到——不要指望咱使用了问句,就一定能让孩子说出或做出我们期待的结果。

问句是开放的,它不要求孩子“必须”怎样去做。

咱给出了提醒、建议、引导,最终采不采纳,这个决定权在孩子

如果我们嘴上说着问句,心里却抱定“你得按我的想法去做”的执念,那仍然是一种控制。

在该由孩子决定的事儿上,咱得体地做到放手,其实也是给了孩子一个必要的成长空间,让他有机会去学习决策、学习选择、学习自主、学习负责,这样,他才能慢慢地、一点一点地为长大、为成年做好准备啊!

5:

以上说的都是孩子理应自己决定、对我们和其他人都人畜无害的情况。

那如果孩子做的决定影响到了我们或者其他人的需求和利益,难道也要听孩子的?

当然不是啦。

如果孩子的需求和决定跟我们的需求和利益冲突,那我们就需要跟他协商和“谈判”。

是的,协商,“谈判”。

而不是因为孩子影响到我们了,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向TA发指令!

即便是这种情况下,孩子仍然是自己行为和意志的主人;我们还是不能用自己的意志去代替孩子的意志。

但我们可以通过协商和谈判,去影响孩子的意志,帮助TA做出新的决定,跟我们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这时候,我们需要告诉孩子,TA的行为和决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而我们的需求又是什么。

这时候,还是要用问句。

你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我有个办法,是XXX,你觉得行不行?你同意吗?

我不太认同你这个办法,你愿意调整一下吗?

……

就比如,孩子赖在大床上不肯回自己的床去,那我最好不说:

怎么还不走啊,快点回你自己的床去!

我会说:

我太困了,困得想马上就睡着,你可以快点回你的床上去吗?

我担心你躺时间久了就睡过去了,我也没力气把你抱回你的床上去,你要不现在就去你床上,怎么样?

当然,这么说,有时候娃立刻就愿意考虑你的需求,利索地回自己床上去了。

也有时候,TA的需求还没得到满足,就不会这么利索地考虑你的需求了,TA可能会说:“我还想再躺一会儿。”

“哦,看来还没躺够呢。”——先对TA的感受和需求表达理解,再说:“那你想再躺多久呢?”或者“那你再躺上两分钟?”

娃又可能说:五分钟!

“五分钟对我来说有点太长了,再说现在时间也不早了,三分钟怎么样?”

类似这样的过程,俩人总能达成一个双方都愿意接受的方案。

或许有家长会觉得这样太麻烦,哪有干脆地给个指令让娃照办来得简单?

是麻烦,但这样,我们就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机会,让他学会既尊重自己的需求,同时也能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求;让他学会考虑自己的行为和决定可能给他人带来的影响;让他学会跟他人协商寻找解决方案……

当我们用的是协商和谈判,而不是指令,我们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你是一个跟我对等、值得我尊重的人,你也是有能力跟我达成合作和共识的人。

这个信息,孩子能接收到。

这样,可以激发孩子合作的意愿和能力。

这样,我们就能收获一个好商量、也能够商量的娃。长远来看,其实反而省事多了!

如果孩子的行为影响和妨害到了其他人或公共环境,那我们就需要履行监护义务了。

这种情况也可以尽量使用问句。

跟上面那种情况比较类似,需要告诉孩子TA的行为给别人和环境带来的影响,跟孩子明确规则和界限。然后同样的,协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就比如,孩子在公共餐厅大吵大闹或者跑来跑去。

与其说:

你别吵啦!

不许闹!

不如说:

餐厅里不可以跑来跑去,会打扰到其他人,他们会不舒服,说不定还会生气的。你可以到外面去玩吗?

你的声音太大了,会吵到别人的。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小声点儿吗?

6:

那么,难道跟娃说话就不能用指令句啦?

也不能一概而论。教育的复杂之处就在于,很少有什么是完全可以一概而论的。

一是,以我对广大老父亲老母亲的有限了解,指令句背后的思维模式和语言习惯,往往是深入我们骨髓的,不是说改就能改的,那真的不现实。

所以,跟娃相处的时候,一不小心指令句无意识地就脱口而出了,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

但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想至少我们可以让自己意识到,还可以有别的说话方式!

如果说出的指令句引起了娃的不爽和抵触,至少咱不会像以前那样理所当然觉得,“这孩子咋回事,说了还不听!”——还觉得都是娃的问题。

如果注意到了娃的不爽和抵触,咱们就试试调整语气和说话方式呗。

二是,在某些严重或紧急的情况下,我们好像没办法不使用指令句。

就比如,孩子冲向车来车往的马路,或者孩子不知轻重地拿着尖锐物体戳向其他人……

这种时候,除了很有气势地喊出一句指令句,我真的想不出别的招儿。

你给我站住!

别跑!赶紧停下!

住手!

简短、有气势、霸气威严的指令,此刻能及时阻止这些危险行为。

有意思的是,如果我们平时指令句用得少,那当我们在这种特殊时刻给出霸气的指令时,反而会特别管用,娃立刻就明白此刻不同寻常。

7:

啰嗦了这么多,其实简要说来就是:

我们需要分清自己什么时候该放手,不去侵犯孩子的边界,不去替代孩子的意志,让孩子学会自主;

也要分清什么时候又该阻止孩子侵犯别人(包括我们自己)的边界,通过协商去赢得他的合作,跟他一起寻找双赢的解决方案。

无论以上哪一种,都尽可能少用指令句,而多用问句去实现。

这看似只是一个小技巧,却是我们在跟孩子相处中截然不同的姿态,它其实关系着养育中的大事!

我们容易有一个误解,以为想要让孩子“听话”、合作,就只能用各种控制的方式。

可控制会制造出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也总是造成一方赢,而另一方输。

无论是我们赢了孩子,还是孩子赢了我们,对于亲子关系和孩子成长来说,都是输!

而合作,恰恰是在我们放下控制的时候才能发生。

也只有协商和合作,才可能双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忽略  忽略词条  大多数  大多数词条  沟通  沟通词条  父母  父母词条  有效  有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