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看到儿童游戏背后的学习价值和发展意义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世界在游戏中向儿童展现,孩子创造才能也是在游戏中显示的,游戏犹如打开了一扇巨大而明亮的窗子,源源不断地把有关周围世界的观念和概念的湍流,通过这扇窗子,注入孩子的心田。游戏犹如火花,它点燃了探索求知的火焰。”

儿童的基本活动是游戏,近年来,国家在幼儿教育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予以指导。从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到2010年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再到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幼儿园工作规程》,都明确提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些法规文件为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时至今日,游戏学前教育领域的开展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是离幼儿的真游戏还存在很大差距。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依然还存在着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普遍存在轻游戏的观念,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幼儿教师方面来看,大部分教师把上课当成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认为唯有上课才是老师的主业,而引导幼儿游戏是副业,甚至是不务正业。幼儿园一线教师普遍认为游戏比组织上课难,因为他们不能在游戏中正确解读幼儿的行为,不知道何时介入儿童的游戏才能助推孩子的发展。狭隘的儿童学习观、知识观使教师在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时倾向于成人化、程序化,丢却了学前教育应有的游戏特点。教师仅仅把游戏作为上课的一种辅助手段,或者是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衔接时,如进餐前、课间休息时,为了消除幼儿的消极等待现象,把玩简单的游戏作为一个插曲,但孩子刚刚进入游戏情境,教师为了赶环节,就终止了游戏,根本不关心孩子的游戏兴致和游戏质量。

从家长方面来看,很多家长把孩子玩游戏看成是瞎玩,他们更关心孩子能背多少唐诗、认多少汉字、做多少计算题等,把孩子掌握知识技能当成了学前阶段的主要任务。家长认为,这样的学前教育才能和小学接轨。其实不然,幼小衔接的诸多研究认为孩子上小学并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储备,而对儿童社会性的成熟度提出了要求。即便孩子在家长的灌输下记住了一些知识,但是孩子不理解、不运用也是枉然。这样的知识技能不具有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甚至会使幼儿对学习失去兴趣,严重的会造成所谓的“习得性愚蠢”,使他们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丧失学习的信心。

由此看来,让游戏真正进入幼儿的生活,助其快乐成长,家长和教师的观念应该彻底转变:要深入学习掌握幼儿的成长规律,懂得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自觉抵制商业化教育炒作;理解孩子游戏行为背后隐藏的学习价值和发展意义,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保证幼儿每天都有较充裕的时间来玩适合其成长的真游戏;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认知、情感,真正体现游戏无与伦比的教育功能,进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儿童游戏  儿童游戏词条  背后  背后词条  意义  意义词条  看到  看到词条  价值  价值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