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没有情感的教育就不是真教育

没有情感就不是教育,因为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不是产品,人和产品的根本区别就是人是有情感的。这应该是教育工作的一条底线,但这条底线现在却被不少的教育工作者从两个方面进行着消解:一是主张教师仅仅是个职业,拒绝接受“灵魂工程师”的工作意义定位;二是工作的目标只有分数而没有人。

单从第二方面说,这已经是目前教育存在的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有太多的教师把工作的目标只盯在分数上,学生在他们眼里基本上就是给自己考分数的工具,而不是一个个有生命存在和发展需求的独立的人。教师是这样,教育管理也是这样。有一位校长就直接要求教师将升学无望的学生放弃,说在这些学生身上花功夫是浪费,是分散教育的精力。

这样的教育观大行其道,实在是一个可怕的现象。教育是什么?教育首先就是陪伴,是和学生一起走过他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并让他的生命发生各种积极的变化,而这种陪伴的基本要素就是情感的投入。人是情感的存在,这是不能人为改变的事实。当教育中的情感缺失时,学生的情感就一定会野蛮生长。当教育的目标只剩下分数的时候,因为考不好而被放弃的学生,情感就会受到严重伤害而发生情感变态,能考好的学生情感也同样会被严重扭曲,结果则是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情感不正常的人。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长为情感健康的人,教育者就必须以相同的情感态度对待所有的学生。教师最基本的教育素养应该是善良和博爱。人们常以“园丁”比喻教师,教师这个园丁必须给自己园圃里的每一株苗木施以同样的爱心,并让他们循着各自不同的生命规律茁壮地生长,而不是为了功利只培植栋梁之才而忽视甚至清除其他的花木。

不管是一个班级还是一所学校,从学生的精神风貌就可以直观地看出老师和学校管理者的教育态度。如果学生阳光乐观、生动活泼、文化生活丰富、团结协作精神强,那他们的老师就一定对学生投入了丰富、细腻、健康的情感,并能够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反之,如果学生木讷迟钝、自私暴戾、集体凝聚力不强,老师恐怕就缺失了对学生健康情感的投入,并且用分数的有色眼镜看学生,造成了学生的情感分化和情绪对抗。

学生的情感投入必须从每一个教育细节做起,必须以春风化雨之功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滋润,而不能在任何一个工作的细节有意无意地伤害任何一个或一部分学生的情感,从而造成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障碍。比如有这样一个细节,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学生的毕业典礼上总喜欢最后给学生一个“祝同学们金榜题名”的祝愿。这个祝愿就是有问题的,因为在现有招考制度下,学生是不能人人都金榜题名的。既然明明知道有一部分学生是不能金榜题名的,却发出这样的祝愿,这对他们来说难道不是情感的伤害吗?

没有情感的教育就不是真教育。让学校管理和教师工作从功利的迷途回归到博爱、平等的教育常识上来,还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没有情感的教育就不是真教育  教育  教育词条  不是  不是词条  没有  没有词条  情感  情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