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应启动贫困地区教师和学生阅读工程

“推进全民阅读,提高民族素质”,这是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还有代表委员建议,把孔子诞辰日(9月28日)设为国家阅读节。

其实,“阅读改变命运”是我一直关注的教育议题。今年两会,我提交了《关于启动“民族贫困地区学生阅读工程”的提案》,希望民族贫困地区学生可以有书读、读好书,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在两会现场,我与多名委员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交流。大家一个共同的感受是:目前各地的全民阅读情况还很不平衡,尤其是出现了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越着力推动阅读,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越忽视阅读的两极分化现象,经济与精神的同时失衡让人忧心。讨论的结果,大家基本达成共识:全民阅读一定要成为一项国家战略!

我认为,当前的一些教育乃至社会问题,如果深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与教育的缺失和阅读的匮乏密切相关。比如,近些年大量农民涌入城市,结果部分农民知识贫乏、素质不高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并在工作、生活中与城市的方方面面产生各种摩擦,甚至诱发一些社会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偏远地区的孩子将来很可能也要进入城镇。要让他们未来更好地融入城市,获得更好的人生发展,阅读是非常有效且性价比颇高的一个途径。

作为一名毛南族出身的全国政协委员,多年来我一直关注家乡广西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我在调研中发现,这些地方的学生人均藏书仅有5-10本,远低于2003年教育部要求的一类小学人均30本、二类小学人均15本的标准。春节期间贴的对联,几乎是学生们仅有的课外读物。近几年,一些学校增设了图书馆,但书架上摆着的竟然是养猪养鸡等成人科普读物,甚至还有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书,很多根本不适合孩子阅读。在这样缺乏阅读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怎能指望他们拥有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和公民?

我想起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几年前,广西某地举办了一次中学生作文大赛,主办方计划将获奖作文结集出版。在审稿中,我吃惊地发现,以城乡、地域为分水岭,学生们在作文中体现出的知识、思维、视野等方面的差距是如此明显,农村学生阅读量匮乏、知识面狭窄的问题暴露无遗。一个农村学生的作文中甚至出现了严重错误,竟然把我国的某个省份当成了独立的国家。但是,我们忍心批评这些学生吗?

我建议,应当在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开展学生和教师阅读情况调研,并启动贫困地区教师和学生阅读工程。这项工作的开展仅靠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的力量显然不够,政府应当承担起主要角色,加大资金、资源投入,并规范公益组织的图书捐赠活动。图书出版企业也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比如每年为民族贫困地区免费供应一定数量的优质童书及优质青少年读物。

阅读对人的影响是润物无声、细水长流式的,不能抱着功利态度希望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阅读对人的影响又是真真切切、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对广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阅读就是他们的精神食粮。想要改变命运?阅读吧,少年!

(原载2015年3月11日中国教育报,标题为“阅读吧,少年”,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接力出版社《中外少年》主编)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贫困地区  贫困地区词条  启动  启动词条  教师  教师词条  工程  工程词条  学生  学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