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消除乡村学校“隐性辍学”须“评价”开道

“学生人在心不在”“名在人不在”,“隐性辍学”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所谓“隐性辍学”,是指基础教育阶段“唯升学”导致的教育异化,小部分学生因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能力弱、学习习惯不好、家庭教育缺失等原因,游离于学校教育之外的现象。

相较于城市学校,乡村学校尤其是乡村中学“隐性辍学”现象更为严重:有的学生学籍还在,人已经去打工了;有的学生人在教室,心却在“开小差”;一些临近毕业的学生无心学习,只是坐等一张毕业证……对于这些已处于停滞状态的“隐性辍学”者,家长、教师、校长也没有太多招数。

乡村学校“隐性辍学”现象严重,是学校教育质量有待提升、“唯分数”“唯考试”的学生评价机制与新读书无用论观念等主客观因素叠加的结果。消除乡村学校“隐形辍学”现象,要用科学的教育评价开路,进一步激发“教”与“学”的内生动力。

“唯分数”“唯考试”的评价机制,违背了立德树人的初心,是乡村教育发展的最大“硬伤”,也间接导致乡村学校“隐形辍学”高发频发。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乡镇中心学校要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总体方案》为遵循,坚决纠正“以分数论英雄、以升学率论贡献”评价乡村中小学校的做法,建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标准的学校评价“指挥棒”。要将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依法治校办学等作为评价学校的重要内容,制定涵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学生平等权益、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和谐育人环境等方面的学校评价细则,以区分度高、导向鲜明的评价机制,鼓励、引导乡村中小学校将办学重心从“育分”转移到“育人”,为消除“隐形辍学”提供支撑。

消除“隐形辍学”,教师是关键支点。“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校要坚持师德为先、突出育人实绩,把认真履职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要建立“去分数”教师考核评价方案,推动教师评价回归立德树人本意。要克服师德评价“雾里看花”“平均主义”,实施等级制、差别化的师德师风考评,促进广大教师优而更优;要全面落实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禁止教师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排名;要实施基于“双减”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规范班队活动、家校协作及备课、上课、辅导、课后服务等行为,引领教师进入“双减”教育教学新常态;要将学困生帮扶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帮助学困生克服自卑心理,帮助学困生逐步脱困,化解“隐形辍学”最大存量。

负面的学生评价容易诱发厌学情绪,导致乡村学生身心成长“负积累”,是“隐形辍学”的“元凶”。乡村中小学校、教师要克服“唯分数”“唯考试”评价学生惯性,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实施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机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要提倡全面评价,放大“优点”“亮点”,让每位学生都能抬起头来学习;要用好及时评价,改善过程评价,释放学生评价的激励作用,为学生成长护航鼓劲;要坚持“分数是给老师用的”,改善教育教学过程,提高育人针对性、有效性;要祛除学困生歧视,以差异、包容、多元的评价唤醒学困生的学习热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开道  开道词条  隐性  隐性词条  辍学  辍学词条  乡村  乡村词条  消除  消除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