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五月初四

  五月初四日娘家送梅子、手帕、老虎花、青扇、樱桃给新出嫁的女儿。

辟瘟扇

  扇,粤语叫作笼。古人最初用羽毛制扇,因此扇字从“羽”,此后亦有绢绸制作的各种样式。扇子除了可以祛暑气之外,也可以用于遮面以及遮挡风尘。汉朝时称之为便面,宫廷礼仪及常人装扮都要经常用到它。端午赠扇的风俗始自唐代。<事物原始》中记载,唐太宗曾对长孙无忌说:“端午以物玩相贺,联今以飞白扇赐,庶动清风,以增美德。”民间于是竞相效仿。天宝期间,常在五月五日于诸陵寝献奉衣扇。

  《宋史·刘温臾传》称太宗在晋邸,听说温史清廉,便派人送去钱五百绪,温史接受后。将其存放在西间厅屋里。第二年端午,太宗又送去角黍、执扇。派去的官吏就是头一年送钱的人,看到西屋的封条纹丝没动。可见到了宋代,端午赠扇已经相沿成习,以后历代端午,也有皇帝赐百官宫扇、画扇的做法。

  洛阳俗称端午所赠之扇为辟瘟扇。大概此时天气渐热,扇子已经成为人们祛暑的必需品。五月初四新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娘家要将扇子、手帕等应时物品赠送给女婿一家,有联络感情、探望慰问之意。

戴艾虎

  戴艾虎本来是荆楚风俗。《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戴之。”这大概是说艾虎有两种制法,之所以仿制成虎形,是寄托如虎般威猛强健的祝愿。虎称王于百兽之中,其威武之态对于人们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因此自古以来就有用艾虎作为女子首饰的,如河北的赵州,五日男子戴艾叶,女子戴艾虎;江苏的清河,女子把新茧装饰成虎形,再戴到头上,称之为艾虎,这一习俗有些地方在五月初四就开始了。

老茧人

  五月初四日用茧做成人形,或者骑虎之人,称为老茧人。《荆楚岁时记》称,端午有用手工工艺品相互赠送的习俗。其注解释道:“按仲夏茧始出,妇女染练,成有作务,日月星辰鸟兽之状,文绣金缕,各献所尊。”江苏仪征一带,一般在五月五日编扎艾草做成人形,破茧做虎,女子们用以制成各种生肖之物,在衣襟上佩戴,称之为老茧人。

划龙船

  端午各地盛行竟渡,俗称划龙船。因此在江苏仪征等地,月初五月初四也制作小龙舟出售,以供小孩子嬉戏,作为纪念。

驱五毒

  人类疾病,大都由于害虫的活动以及流行性时疫的传播。此时刚人初夏,虫类活动更为频繁,因此一般在端午,做五种毒虫的样子,贴在寝室门上,或者给小孩子佩戴上,以此作为普戒。吴地将蟾蛛、蜥蝎、蜘蛛、蛇、蛀作为五种毒虫,尼姑庵用五色彩纸剪出五毒虫的形状,在端午节分赠给施主,称能镇魔驱虫,称之为五毒符。金陵民间有五毒牌。

  明代顾起元的《坐客赘语》中记载,明朝时用彩帛、通草制成五毒虫的形状,盘缀于大艾叶上,悬挂在门媚等处。后来用五色纸代替,画出五毒虫的形状,贴在门楣床檐,取消灾之意。根据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记载,杭州风俗,端午当天在扇子上画蛇、虎之类的图案。北方归绥(今呼和浩特)剪出蛇、蜈蚣的形状,贴在门框上,据说可以驱除毒虫。北平则有五毒饽饽,端午市上所售糕饼,上面绘有蝎、蛇、虾螟、蜈蚣、壁虎等,为过节时的馈赠佳品。

  南方地势低,气候潮湿,兼跨温、热两个气候带,虫类最容易繁殖,因此端午的五毒虫,在华南最为盛行,这些节候物品的用意无非是想让人们注意扑灭虫毒,以杜绝疫病。

做手工

  端午,在我国的民俗风尚中,实在是一个提倡民间工艺的令节。本月月初五月初四即有各种精巧细致的手工艺品在市场上出售。供人们装饰馈赠。唐宋时候,江淮南北,五月五日,钗头彩胜,极尽奇巧之能事。有的彩胜用增绢剪成艾叶。或者攒绣仙佛禽鸟、百兽虫鱼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谷凤麟、茧虎绒蛇、排草蜥蝎、螳螂、蝉蝎、葫芦、瓜果,样样通真,加上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铜铃百态,或者串为一串,称之为豆娘,个个精美,不可胜记。

  后世各地妇女,在端午日剪彩缕金。或者用黄白茧五色纸,绘制花草鸟虫相互赠送;或者用续罗做成樱桃、棋、扁豆、小孩骑虎、葫芦等状,用彩线穿起来,系在小孩子的胸背部,或者悬挂在横杆上叫卖,都是驱五毒流传下来的做法。江宁、常熟等地,此日用桃核刻出人物佩戴。湖北松滋用大黄刻小葫芦和琳猴,精巧绝伦,既便于久藏,又可把玩欣赏,除了具有实用价值外。又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五月初四  初四  初四词条  五月  五月词条  五月初四词条  
茶文化春节

 宁波除夕

 腊月廿三,宁波各家祭灶神,传说灶神升天将界下家人点名入册,故在娘家的女子须回夫家,俗称“接灶”。旧时宁波式的灶台很大,一侧安放两个铁锅,还埋有一个能够提供温水...(展开)

茶文化茶具

 茶具已经成为一项茶文化

查看图集茶具知识的相关介绍对于国外的友人来说,一般都知道中国古代是盛产丝绸、瓷器、茶叶的国家之一。但是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是比较重视对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的。而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