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让心做主

                     文/朱建军

  记得看过一个电影,电影的主角是一个大学的考古学的教授。电影的一开始是在课堂上,他文质彬彬,戴眼镜穿西装。窗外阳光灿烂,学生似听非听,一片宁静和平和。但是这个教授在假期就变了一个样子,他穿上牛仔服,带上刀子绳索,到荒凉的沙漠里去考古。他进入洞穴中,发现了古代的墓葬,而且不仅仅是死的墓葬,他还遇到了地下的种种机关,滚动的巨石、箭、坑中的蛇,甚至他还遇到了仿佛是地狱中的人物。力大无比的恶汉驱使着奴隶们劳动,魔鬼要夺走主人公所要的圣石(或者是约柜?我也许把两个电影混淆了?)。英雄般的主人公和敌人战斗,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一次次在千钧一发的时候才逃过了劫难。最后他终于带着自己要的圣石离开了地府。开学后,他回到学校,又是文质彬彬的书生模样,和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宁静平和的校园给学生讲课。

  我觉得这很象我,在我探索这个“地下世界”的时候,真是曾经险象环生。也许当时如果措施失当,我就会走火入魔,成了心理疾病的患者了。但是,在走出来后,回到大学校园,再想这些事,就象梦一样不真实。我现在回想自己的自我体验,回想过去给别人做过的意象对话,甚至会想不起来发生过什么——虽然当时也许是惊心动魄——不过,我知道,这些发生过以后,有一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对我是,对我的来访者也是。

  意象对话涉及的是“地下”的世界,是人的潜意识,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最神秘的未知。我想,也许就是这神秘才吸引着我进入,然后,在我的教室中,和别人讲我看到的东西。这样,别人再进入的时候,就会少很多的危险,而且可以看到我看到的东西。

  突然有一个想法,是关于人的心理的进化的。原始人实际上生活的世界,就是我们意象对话所接触的世界。为什么人的心理要这样进化,进化出一个逻辑思维,进化出一个理性的世界,反而让我们失去了原来的这个世界呢。

  我觉得是这样:原始人沉溺于自己的种种想象和情绪中。和现代人相比,他们生活的更投入得多,感情也真切得多,但是,他们的心理生活也危险的多。逻辑思维的进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隔离”的心理机制起作用的过程,人们和这个激荡着激情的心理世界隔离,只让自己体会少量的情感,这样就避免了危险。逻辑思维是一种小规模的“生活实验”,让少量的能量试着运动一下,看效果好再决定行动。

  这有益也有弊,益处是可以避免被强烈的情绪裹胁,弊处是容易让人和生活本身产生距离,容易“失去我们的灵魂”。也许造物让我们有逻辑思维,是有这样的目的:我们应该学会一种态度,就是完全地投入情绪,同时又不要成为情绪的奴隶,不要被情绪裹胁。我们应该学会做情绪的主人。原始人虽然投入,但是他们没有学会做心的主人。在情绪强烈的时候,我们很难同时找到超脱。所以造物让我们在隔离和压抑的状态下,在冷静的情况下,先找到理性、超脱、不为物役的感觉。经过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到黑格尔,到牛顿到维纳到科学的巨大进步,人已经可以做到了在低能量下的超脱。于是造物使弗洛伊德、荣格……出现,让我们重新找到我们的内心,找到那象大海一样的心理能量的源泉。但是这一次不是重新做它的奴隶,是让心做主。也许,经过几个世纪,人就可以做到在我们全部能量的大海中自由冲浪。自猿人进入洞穴,人类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和自然隔离。进入洞穴就是和原始森林隔离,盖房子、建城市,人一步步离自然更远。在心理的领域也是一样,人越来越“理性”,也就越来越远离我们的心灵。当时他们进山洞是必要的,因为蛮荒的原始森林太危险了。但是,现在我们的自然太少了,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和象钢筋水泥一样坚硬的逻辑中,我们需要再找到自然,找到树木,找到溪流。

  我也是一个洞中人,不过,想到洞外走走,虽然我知道洞外的原始森林有危险。

  我也想有人和我同去。外边很美,杂花满树,鸟啭蝶飞,来吧。

  冒一点点危险是值得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冒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让心做主  做主  做主词条  让心做主词条  
综合

 高薪贫困族 6招告别心理“赤贫”

 职场现另类“高薪贫困症”,此处的贫困除指物质上,更指心理上的贫瘠。  高薪贫困症的表现为:  1.高收入满足不了高消费  很多白领美眉们都顶着“高薪”的光环,...(展开)

综合

 谈恋爱不是你爱她就好。

很多时候就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就好像莫名其妙地就这么分开了。分开之后就算再后悔再懊恼也都回不去了。就算两个人还有感觉,还是分手了。分手的原因好像都是因为,慢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