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弗洛伊德自述(55 精神分析与精神病治疗——以一个性嫉妒妄想为例)

  下面举一个对病人进行观察的例子。一位年轻军官在家度假时来找我,要我为他的岳母治病。这位老妇家庭生活很幸福,但无端地产生一种奇怪想法,让自己和家里人都很苦恼。她五十三岁,身体看来不错,待人温和诚实。她十分坦率地给我讲了下面的故事。她和她先生住在一起,家在乡村,生活得十分幸福,丈夫是一个大企业的经理。她说,她和丈夫的关系十分融洽,你恩我爱,这方面有许多可说。他们结婚30年了,从未发生过任何争吵。他们有两个小孩,也都结婚,生活得也很幸福。丈夫已到退休年龄,却仍在工作。一年前,她收到一封信,是匿名的,写的是她丈夫正与其属下的一个年轻女子相爱。她信以为真,这以后她的幸福生活就被毁坏了。

  这一事件更详细的情况是这样的:这位老妇雇用了一个女仆,她们关系亲密,几乎无话不谈。这个女仆有一个女同学,其出身跟她差不多,但运气却要好得多。这个女友没有去当女仆,她努力锻炼自己,学习经商,后来进入一个企业。这时正逢战争,男职员都服兵役去了,企业缺乏人手,她被提拔到一个较高的职位,待遇优厚。现在她住在企业,跟那些男士一样属于上层社会。与之相比,这位女仆感到自己的生活是不成功的,对这位同学十分嫉恨,总想给她加上一些罪名。

  一天,老妇同女仆谈起一位来访过的男士。据说这位男士虽然同妻子生活在一起,却同时跟另一个女人同居。老妇并不知晓这事的原委,却突然说:“如果我亲爱的丈夫也有这样的事,那就太可怕了!”第二天,她就收到邮局寄来的这封匿名信,信中的内容正是她所说的,而信的字迹明显是经过伪装的。老妇断定这信可能就是她的女仆写的,因为信中所说她丈夫的姘头正是这女仆嫉恨的同学。尽管老妇当时就意识到这信是一个骗局,还是受到很大刺激,并因此而得病:她十分愤慨,立即叫来丈夫,就此事责骂。而她丈夫一边大笑一边否认此事。他找来家庭医生对妻子进行安抚。然后立即解雇了这个女仆,而不是那个被说成是姘头的女人。此后老妇反复思考这事,不再相信匿名信的内容,但这一态度并不彻底,维持的时间也不长。只要听到有人提起这个年轻女子,或者偶尔在路上遇见她,老妇就会重新陷入不信任、痛苦和责骂之中。

  以上就是这位老妇的病史。我们不需要太多精神病知识就可以知道,跟其它神经病相比照,她在叙述自己的症状时过于平静了,也就是说,其实她在掩饰自己,此外她从未真正忘记那封匿名信的内容。

  而精神病医生对于这种病例会采取什么态度呢?他也许会对此感兴趣。于是他竭力寻找这一症状的基本特征:让这老妇备受折磨的想法不能说是荒谬的,因为其丈夫也有可能与年轻女子发生性关系;但确有一些荒谬的东西是很难理解的。除了那封匿名信,老妇没有任何其它证据可表明丈夫对其不忠;她也知道这信是不能作为根据的,其来源她也清楚,因此,她本该告诫自己,嫉妒是没有根据的,她也确实这样告诫过自己,却又将此事当真而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精神病医生认为,这一想法不是根据现实的逻辑论证,而是一种妄想。这位老妇的痛苦是由一种嫉妒妄想造成的。这就是该病例的特征。

  如果在跟现实比对后仍然无法消除,这种妄想确实不是来自现实。那么它来自何处呢?妄想有各种各样的内容,为什么我们这个病例特别以嫉妒妄想为其内容呢?哪些人才会产生妄想,特别是嫉妒妄想呢?我们想听一听精神病医生的解释。遗憾的是,他不能给我们任何清楚明白的解释。他只是查找了这位老妇的家族史。他给我们的回答很可能是:“如果一个人的家族史中常常发生类似或其它的妄想症,那么他本人就可能产生妄想。”也就是说,如果这位老妇有妄想发作,她就一定有引发这一妄想的倾向。这话也许有一定道理,但是,难道这就是我们想要知道的一切吗?难道这就是造成这种疾病的唯一原因吗?难道这位老妇发生这种妄想而不是另一种妄想,这一事实是无关紧要或不可解释的吗?难道遗传因素只有消极作用,也就是说,无论老妇一生之中有过什么经历和体验,她最后都不免会出现这种妄想症状吗?我想对你们说:“这位精神病医生只不过是一个靠吹牛糊弄人的江湖郎中而已!”他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这一问题。

  那么,精神分析对此能够做些什么吗?是的,当然可以。我想说明的是,即使像这样难以理解的病例,我们精神分析工作者也可以有所发现,对该病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首先,我想请你们注意一个难以理解的细节:是老妇自己招来了那封匿名信,因为头一天她对那个女仆说,如果她丈夫跟一个女子私通,就会给她造成极大痛苦。这样,是她(在有意无意间)让那个女仆产生写匿名信的想法。因此,这一妄想是独立于匿名信而存在的,它早就以害怕的形式或者甚至希望的形式存在于老妇自身中。下面再看看我们两个小时的精神分析所发现的种种迹象。这位老妇在治疗中表现得很不配合。她说完自己的病情后,我再进一步问她一些想法和记忆,她却什么都不说,说已经把一切都告诉我了。因此分析工作不得不中断。她却说自己感觉很好,这一病态的想法不会再发生了。她这样说是出于抵抗,害怕进一步的精神分析。但是,通过这两个小时的精神分析,通过她说过的几句话,我们有可能也有必要作出一种解释,可以揭示其嫉妒妄想的根源。

  问题的症结在于,这位老妇对那位送她来我这里就诊的女婿产生了恋情。当然,她自己是不知道这一点的。在这种家庭关系中,她的感情很容易被解释为一种无害的长辈的慈爱。根据我们的经验,对于这位五十三岁的好妻子、好母亲来说,这种恋情是怪异的,不可能有的,不可能出现在她的意识中,但它仍然存在,存在于无意识之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压力。这一压力一经产生,就要寻求解除,而最容易的方法就是通过嫉妒来予以转移。如果不只是她爱上一个年轻男子(女婿),她的丈夫也跟一个年轻女子私通,她就可以为自己的不忠在良心上找到一个开脱的理由。因此,她对丈夫不忠实的幻想是对自己病痛的一种抚慰。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女婿的爱,而妄想可以让这一爱的反射成为其烦恼的意识,因此对这一意识的任何指责都没有效力,因为它们都只是指向这一反射,而不是深藏于无意识的原始欲望。

  现在让我们把精神分析对这一病例的解释总结一下。第一,这一妄想不再是荒谬的或不可理解的,它具有意义,动机合理,并与病人的情感体验背景相一致。第二,这一妄想是必要的,它是对无意识心理过程的一种反应,这一过程是我们通过其它线索推导出来的。妄想之所以被称为妄想,它之所以对现实和逻辑作出抵抗,就是由于它跟无意识心理过程有这种特殊联系。妄想来自欲望,是一种自我安慰。第三,这种妄想是一种嫉妒妄想,而不是别的,这显然是由致病的经验决定的。我们都记得,头一天她曾对那位女仆说,如果丈夫不忠实,对她来说是最可怕的事情。

  以上所说当然不能回答我们对于这一病例的所有疑问。有些问题由于特定境况限制无法解决。例如,为什么这位婚姻幸福的老妇会爱上自己的女婿?即使发生恋爱,借口可以有多种,为什么她采取了向丈夫“栽赃”的方式来解脱自己?不要以为这些问题没有必要提及。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材料,可以对此作出回答。首先,这位老妇已经到了更年期,这时女人的性需要会出现突然的莫名其妙的增强。这就可以用来解释这一事件。进一步说,近年来她的忠实丈夫在性生活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其需要了。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这样的男性才会十分忠实,才会特别爱抚妻子,并且体谅她们的烦躁。其次,这位老妇是以女婿作为自己变态的爱的目标。一个人对于女儿的性爱,往往可能转移到她母亲身上,因为母女之间本来就关系密切。谈到这种关系,我可以提醒你们,岳母和女婿的关系,从古到今都被人类看作是有特殊意义的。在原始人那里,对此有特别的禁忌和避讳。这一关系往往超出文明社会标准的限制。这三个因素有哪些起作用呢?是一个、两个或三个?我确实无法告诉你们,因为我为这位老妇作的精神分析只有两个小时,实际情况不允许我继续分析下去。

  我讲了这些,是为了在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之间进行比较。我要问一个问题:你们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吗?精神病学不采用精神分析的技术方法,也不讨论妄想的内容,只是研究遗传问题,从病因学理论看,它给我们的病因是很远的,而不是更为特殊、更为切近的病因。但是,这里存在着矛盾和对立吗?难道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不能互相补充吗?遗传因素与重要经验互相抵触吗?这两种因素不能合而为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吗?你们可能同意,精神病学研究与精神分析研究确实没有互相对立的地方。反对精神分析的不是精神病学而是一些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与精神病学的关系有些类似于组织学与解剖学的关系:一个是研究器官的外在形式,一个是研究由组织和细胞形成的结构。我们很难想象这两种研究之间存在着矛盾。它们的关系其实应该是互相联系、共同存在。你们知道,解剖学现在是医学研究的基础,但有一个时期社会上严禁医学通过解剖尸体来研究人体内部结构,这就像现在社会也禁止精神分析去了解心理内部结构一样。我们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认识到,立足于科学的精神病学,如果没有关于心理活动的无意识过程的知识,那是不可能存在的。

  ——精神分析引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弗洛伊德自述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词条  自述  自述词条  妄想  妄想词条  精神病  精神病词条  嫉妒  嫉妒词条  弗洛伊德自述词条  
小说

 梨花缘(第二章 初见 3)

 目送老人离去后,汪青山回到原来坐过的石头上,发现坐着的感觉比先前要舒服些了。他站起来查看原因,看见石头上有刚抹过的新鲜痕迹,知道是刚才自己起来的时候有人抹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