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职务说明书编写有哪些误区和注意事项

  为什么在职位描述的写作中会出现一些误区?职务说明书编写有哪些误区和注意事项如下:

  为了写作而写作。

  目前,在一些企业中,由于管理流程不规范或管理者行为不规范,存在责任不明确、任务随意、相互推诿等管理问题。很多企业只注重职位描述的结果或形式,使得职位描述成为真实工作流程的“再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者认为,岗位说明书的开发应该以岗位分析的过程为重点,把岗位说明书看成是对企业现有岗位的一个大盘点,或者是一个业务流程重组,从而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规范工作流程,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

  缺乏专业培训。

  岗位说明书的编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特殊技术。由于缺乏专业技能或工作描述写作培训,许多企业也存在描述不规范、语言不准确的现象。尤其是在工作职责的描述上,应该是关于一份工作最终结果的陈述。因此,应当准确、清晰地界定岗位人员应承担的责任、工作必须达到的权限和目标,规范权利、责任和利益的关系。但是,很多公司的岗位说明书在描述性术语的选择上普遍使用了“负责、管理”的字眼,导致岗位职责的描述过小或过大。

  宣传不到位。

  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应该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涉及企业的各个层面。编制岗位说明书的目的是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职能和基本要求等。因此,所有员工都应该支持和参与准备过程。但很多企业或各级管理者把这项工作当做“功课”,没有与员工充分沟通。甚至在职位描述形成后,忽略了现任者的“反馈”或“确认”环节,所以作用不大;有的员工因为宣传力度不够,不知道岗位说明书的作用,有的员工误以为岗位说明书是写来“固定员工人数”的,显然是对员工的威胁。导致员工不理解、不使用、不执行,使得岗位说明书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比如,一些员工在定义工作资格时感到恐慌。如果按照行业内通行的标准来定义岗位人员的资质,很多老员工的学历或者技能都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所以会认为岗位说明书是企业设置的障碍,产生敌对思想。

  工作定位不明确。

  很多企业注重优化企业的工作流程,解决多头领导的现象,完善现有的职责分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面临一个两难的问题:是描述企业各个岗位的现状,还是目标状态,即“什么”和“应该是什么”。如果选择后者“应该是什么”,那么在界定各个岗位的职责时,必须对现有的职责重叠、权限不清的现象进行调整,这将导致部分员工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发生变化,可能导致抵触情绪。因此,写作工作必须得到最高管理层的认可或支持。

  同时,我国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的管理极不规范,工作任务的分配通常依赖于员工个人的工作能力和领导的意志,使得基层员工对上级的命令疲于应付,造成“计划外工作,管理混乱”的现象。

  工作描述没有及时修改。

  随着业务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也在不断变化,部门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及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尤其是网络时代的新兴行业。一般来说,岗位说明书要不断修改,修改的频率要根据行业的发展和职责的变化灵活选择。因此,当企业发生重大组织变革和战略调整时,企业应及时修订岗位说明书。但是,一些企业的岗位说明书并没有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改变,使得原有的岗位说明书在新的形式下失去了价值,难以发挥其规范和指导作用。

  职务说明书写作误区分析。

  标准化的工作描述明确定义了工作职责、资格、工作特点、工作目标等重要因素。,为企业开展岗位评估、人员招聘、绩效考核、确定培训需求和薪酬管理提供依据。但很多企业发现,编制岗位说明书对提高自身绩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没有预期效果,不能体现岗位说明书的规范性和限制性作用。原因是什么?

  一是职责界定不清,任务重叠不理顺。

  目前,中国企业存在许多管理混乱的现象,如工作职责不明确,任务随意分配,有能力的人多做工作,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因此,岗位说明书不应该是对当前工作任务的简单要求和描述,而应该是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工作流程,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在编制岗位说明书之前,需要进行认真的岗位分析和调查,了解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工作条件、上下级关系、任职资格等因素。在实践中,可以灵活选择问卷、访谈、工作日志、实地观察等方式。

  定义工作职责时,首先要写部门职责。一个岗位的职责应该是对一个部门职责的分解,一个部门的职责应该体现在岗位的职责上,即“每个人都有事情做,每个人都有事情做”。部门职责是界定工作职责的基础。所以,明确工作职责的第一步是明确部门职责。在定义部门职责时,可以根据部门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规范各项任务的工作流程,找出部门之间的重叠工作,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工作流程图可以清晰地描述完成工作的过程,反映不同岗位之间的工作联系关系。当出现职责重叠的现象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

  其次,将部门的职责分解到部门的各个岗位,明确各个岗位之间的分工。这个过程也可以作为企业人员配置的依据。根据任务数量和工作要求,将部门的工作任务合理分解到具体岗位,确定部门的岗位设置和人员安排,明确部门内各岗位的岗位职责。特别是当多个岗位承担一个共同的任务时,要用规范的语言明确每个岗位在这项工作中的职责。例如,公司财务部门的职责包括以下关键项目:会计、资金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和财务分析。

  二、描述不规范,语言不准确。

  岗位职责描述应当准确、清晰、真实地界定岗位的职责、权限、目标和规范性职责及利益。但很多企业的岗位说明书不注重描述用语的选择,普遍使用“负责、管理”等字眼,导致岗位职责泛化、泛化,造成“千岗一面”的现象,或者使岗位职责过小或过大,按照岗位说明书的描述方法和用语来说尤为重要。标准的岗位职责描述格式应为“动词+宾语+结果”。动词的选择可以参考表1。对象表示任务的对象,即工作任务的内容,结果表示通过完成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可以用“保证、保证、争取、推动、促进”等词语连接起来。比如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负责人力资源战略,可以用“负责组织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和人力资源规划,确保人力资源对公司发展战略的有效支持”来形容。

  第三,宣传不到位,员工不了解。

  岗位说明书涉及到每个岗位的描述和规范,旨在让员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这个岗位在企业中的作用,以及企业的要求。因此,所有员工都必须支持和参与准备过程。遗憾的是,很多部门负责人草草完成工作,就好像在处理作业一样,并没有借此机会与员工充分沟通。即使完成岗位描述,员工也不知道岗位描述的作用。也有员工认为岗位说明书是对工作的限制,员工不理解、不使用、不执行,使得岗位说明书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

  另外,资历的定义会让部分员工感到恐慌或失望。在国企,如果按照行业通行标准来定义岗位任职资格,很多老员工的学历或者技能都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会认为岗位描述是人力资源部门设置的障碍,担心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为了培养和培养人才,往往会把一些重点培养对象放在基层一段时间。这些人才的素质和技能会远远高于岗位的要求,心理会不平衡。如果不及时引导,会导致优秀人才流失,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所以企业在编制岗位说明书时,各部门主管要负责,人力资源要提供格式和方法,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审核。此外,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教育员工制定职务说明的意义以及说明中各种内容的含义。对于目前的人员配备不能满足或远远超过企业要求的现象,企业应向员工说明原因,打消他们的思想疑虑,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

  第四,定位不明确,高层不同意。

  HR经理写岗位说明书的时候,如果原岗位职责没有明确界定,就要对原岗位职责做一个大的盘点,写的工作量会很大。此时,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两个选择:对现状的描述和对未来的描述,即“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如果写岗位说明书是为了解决岗位职责的“应该是什么”,那么在界定岗位职责时,必须对现有的职责重叠、权限不清的现象进行调整,这将导致部分员工的岗位职责和权限发生变化,并可能引起员工的抵制和反对。

  因此,人力资源经理在编制前,应与相关高级领导进行讨论,认识到规范岗位职责的意义,明确岗位说明书的定位,并获得领导对职责变更的理解和支持。在岗位说明书实施过程中,高层领导要带头树立岗位责任意识,对所有工作实行集中管理。

  第五,管理不及时。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企业各部门的职责和岗位的工作内容会不断变化,尤其是在网络时代的新兴行业。一般来说,岗位说明书至少1~2年修订一次,并根据行业发展和职责变化灵活选择。但是,当企业发生重大组织变革和战略调整时,应及时修订岗位说明书。国内很多企业都注重岗位说明书的更新和发展。比如联想集团甚至规定岗位说明书每半年要修改一次。

  所以职位描述的格式要简洁、实用、有重点,不能有太多的项目。而且制定了动态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管理更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说明书  说明书词条  误区  误区词条  职务  职务词条  编写  编写词条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