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亲历南京大屠杀的周纪穆捐出珍贵回忆录手稿

  

  图为南京鼓楼医院领导带领周家人(左一为周锦碚),参观周纪穆老人当初工作过的地方。 李怀仁 摄

  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罹难71周年祭日。记者一早接到了从上海打来的电话,是去年年底采访过的诸暨籍老乡、上海市最后一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周纪穆老人的儿子周锦碚。他告诉记者:“我们本月7日去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这就是大屠杀时爸爸工作了144天的那家难民医院,我们把爸爸生前撰写的亲历南京大屠杀的手稿捐赠给了它。”

  此前,老人亲历大屠杀的回忆录手稿部分留在了老家安华丰江周村。周锦碚称:“把自己亲历南京大屠杀的手稿送给老家和鼓楼医院,这是我们老爸的心愿。因为他希望我们记住这段历史,教育后代保卫世界和平。”

  热血青年亲历南京大屠杀

  避难进了医院

  周纪穆生于1916年,是我市安华丰江周村。17岁时为生活所迫,只身来到了杭州民生制药厂做学徒。1933年,他考入了杭州医专专心学医,期盼自己以后可以为天下穷人看病。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有着报国大志的周纪穆,未通报家人,就积极鼓动同宿舍几个同学和他一起去投军。同年初秋,投奔到在南京国民革命军教导总队任副总队长的诸暨老乡周振强门下。在周的安排下进入了原教导中队卫生分队,周纪穆任队长。

  此后,他参与了南京保卫战,在战争中抢救伤员。12月12日晚,南京守军溃逃时,还在救护站守护的周纪穆和同伴们扮成难民逃进了鼓楼方向的难民营,在凌晨进入了鼓楼医院鼓楼医院是几个外国人建立在安全区内的教会医院,医院的鲍贝·威尔逊医生在了解他们的情况后,同意把他们留在医院,充当医护工作人员,老人因此幸运地躲过了日本人的屠刀。

  从此,周纪穆在这里紧张工作了144天,亲眼看见被日军伤害的一个个同胞各种惨象,度过了终生难忘的一段时光。

  尘封69年后老人“开口”说话,

  只为还原历史

  对于自己亲历南京大屠杀的这段历史,周纪穆医生之前沉默了69年,连自己的妻子都不是很了解。2004年的5月,周纪穆去南京探亲,期间他突然提出要去看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纪念馆里,他沉默了良久,悲痛之情溢于言表。那次,在纪念馆幸存者名单上,他第一次登记下了自己的名字,他因此也成为在上海的唯一一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此后,陆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多家媒体开始采访这位老人,他亲历南京大屠杀的经历才见诸媒体。

  周锦碚说,父亲曾对他们子女说,原本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世事沧桑,他也不愿意多说。但是他想,这批亲眼见证历史的人已所剩无几,他还能活几年?他有责任把这段亲身经历告诉世人。告诉后人当年国民遇难的情况,和一心抗战要把侵略者赶出国门的坚定决心,还有我们民族的气节!此后,老人撰写了一篇《亲历南京大屠杀》送给纪念馆。

  2006年,美国导演、纪录片大师比尔·古登泰戈有意把华裔作家张纯如的遗作《南京浩劫》改编成纪录片《南京》,拍摄前找到周纪穆医生,请他参与。“当时父亲已经90岁,在录制的四个小时过程中,思维清晰,讲述一气呵成。” 周锦碚回忆说。

  此后,老人表示,要趁自己的记忆力尚可,想要把在南京的那一段经历用回忆录的形式记录下来。于是,他亲自拟提纲,每天想起什么来,就用随身的小本子记录下来,然后由女婿整理并打印。经过反复的修改,直到去年8月份,第一稿才出来,他又反反复复地修改了十几稿,终于今年2月份成稿。书稿名为《风雨九十载》,分为八个章节,其中第三章《保卫南京》和第四章《鼓楼医院》就记录着南京沦陷的那段历史。

  感念父亲赴宁寻访鼓楼医院

  捐出珍贵手稿

  今年5月,已经94岁高龄的老人趁着初夏好天,在儿子周锦碚的陪同下,来到了老家,把回忆录部分手稿送给村里,希望老家的后人能记取历史,珍惜和平。此后老人前往宜兴朋友家,本想要到南京来看看。但是老人突发疾病,紧急回上海入院治疗,之后8月19日在医院去世。

  父亲的离去,令一家人十分难过。今年9月25日,十分思念父亲的周锦碚和妹妹一家决定沿着当年的足迹去南京寻访父亲生活过的地方。当知道鼓楼医院还在,当天下午5:30左右,他们带着父亲的回忆录—— 一本大页面的打印稿,进入了这家医院的行政楼。

  接待他们的是医院行政办的伊澎。伊澎在翻开这本回忆录后,看到回忆录第三章节,标题就是“鼓楼医院”。描述的是周纪穆作为一名内科医生,从1937年12月12日晚来到南京鼓楼医院,在此协助五名外籍医生救治难民和伤员,一共144天的经历。翔实的记载,就是一本生动的南京大屠杀的史料。她立即将这本稿件送到院长丁义涛手里。丁院长仔细阅读后,在第二天亲自接待周锦碚他们参观医院的纪念馆。

  在参观中,周锦碚告诉丁院长他父亲的亲历。丁院长也告诉他鼓楼医院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经常有人来此参观,只是可佐证当时的资料和实物不多。

  为此,周锦碚回家和还健在的母亲商量,决定将老人的手稿和一些遗物捐赠给医院,包括在南京时用过的血压计,还有珍藏的病理切片资料等等。周锦碚说,捐赠是为了完成父亲的一个未了的心愿。周锦碚说,父亲生前曾多次提到鼓楼医院,说这座安全区的医院是唯一能救治中国难民的战火中的“绿洲”,而在医院的144天,是他一生中最难以忘却的记忆。

  老人记忆力很好,手稿翔实、真实

  收到捐赠后,鼓楼医院的丁院长随即将周纪穆老人的回忆录中描述的医院状况,与威尔逊医生当时留下的日记相比较,基本吻合。“说明老人的记忆力非常好。”丁义涛和周锦碚说。而其中描述的仅有5名外籍医生也与史料相吻合。老人捐赠的血压计,是上世纪初美国产的,到现在还能用,也和医院收藏的相关物品相似。鼓楼医院丁义涛院长告诉周锦碚,在医院收藏的史料中,大部分都是关于外籍医生的,还没有中国医生参与救治的史料。

  随后,南京媒体就此事采访大屠杀历史研究专家张连红,张连红称目前史料对于鼓楼医院的记载中,确实还没有关于中国医生参与救治的记录,而周纪穆提供的手稿中的部分内容,填补了这段空白。周纪穆也成了有史料记载的,南京大屠杀期间在该院参与救治的唯一的中国医生。而过去对于鼓楼医院的这一段历史,都是以西方人士的眼光描述的,而周纪穆医生作为一名中国医生,作为日军暴行的亲身经历者,对这一段历史进行回忆,其回忆录本身就是对威尔逊日记等当时留存下来的史料进行补充,相互印证,从这个角度来说,周纪穆医生的回忆录非常有历史价值。

  对于父亲留下的这份珍贵的回忆,周家人目前正计划回老家收集部分老照片,收集南京大屠杀的史料照片后,委托出版社公开出版,“让更多的中国人记住这段历史, 记住国耻,这是父亲最后的心愿。我们只有记住落后就要挨打,才会真正承担起振兴中华的责任。”周锦碚说。

  <<<回忆录摘录

  12月13日,日本军队已完全占领南京。南京的四所红十字医院有三所已落入日本人手中,只有鼓楼医院在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控制之下,成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唯一能救治中国难民的战火中的绿洲。

  威尔逊医生出任院长,两位中国牧师王志诚、卢希贤分别任行政助理和总务,我任医疗助理,孙护士长任医护助理,杨药剂师分管药品器材。医院共有医务人员二十多人。在威尔逊医生的主持下,一个特殊的难民医院出现在人间地狱般的南京。

  现代人类历史上最惨无人道的屠城,就在我们东奔西跑最终躲进鼓楼医院的同时开始了。

  ……

  由于伤员大多是外伤,因此极易感染破伤风。当时医院里有二十多名破伤风伤员,由于没有适当药物救治,全身抽筋,疼难以忍受。虽然医务人员极其缺少,但这个病房仍派专职护士全天候护理。我是内科医生,每天都查病房,听到病人病痛折磨的叫喊与祈求生命延长的目光,我的心在颤抖。由于没有治疗破伤风的药物,而且其他药物又十分缺乏,只能给予少量的镇静、解痛、止痛药物,缓解伤员痛苦。我是医生但无力挽救他们的生命,也只能违心地含泪给予精神上的安慰。这些伤员从早到晚惨叫不绝,每天都有人死去,直至最后全部死去,病房到空无一人。看到这一切,我的心在流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词条  手稿  手稿词条  亲历  亲历词条  回忆录  回忆录词条  珍贵  珍贵词条  
导闻

 六旬老人历时近10年写成120万...

   老人的纪实作品即将面世    川军抗战将领后代何允中多方搜集资料,百万巨著见证“抗日战争中的川军”  故事导读  他,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他,也是一名川...(展开)